一种可调节扎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5907发布日期:2019-07-27 10:0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扎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制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扎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产品品种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在产品产量没有不降反增的情况下,产品交付期变得越来越短。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如何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产品研发成本成为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某系列产品在生产阶段都是通过各自的扎线装置来绕制线束。但在科研阶段,固定扎线板不能快速适应电子线路板布板孔位和板间距频繁调整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这一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设计,提出了一种可调节的扎线装置以适应科研需求,并进行了设计、生产和试用。验证结果表明:该可调节扎线装置能满足系列预研产品的需求,能快速、灵活满足产品研制过程中对线束的需求,提高了产品研发效率,并对后期生产工作产生积极作用。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对国内外专利文献和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密切相关和一样的文献或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扎线装置目的一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科研阶段,固定扎线板不能快速适应电子线路板布板孔位和板间距频繁调整的需要问题;目的二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产品研发周期长和研发成本高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扎线装置,至少包括上挡板、下挡板、板条、左拉杆和右拉杆,板条的数量为多根,左拉杆的上端和右拉杆的上端通过上挡板连接,左拉杆的下端和右拉杆的下端通过下挡板连接,左拉杆和右拉杆通过多根板条连接且多根板条位于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

所述可调节扎线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板条左端通过固定件连接左拉杆,板条右端通过固定件连接右拉杆。

所述板条包括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第一板条上开设多个螺纹孔,第二板条上开设多个过孔。

所述第一板条上还包括螺钉,螺钉连接在螺纹孔上。

所述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的数量均为多根,多根第一板条和多根第二板条之间距离可调且可交错排布。

所述左拉杆和右拉杆之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可调节扎线装置还包括螺母,上挡板与左拉杆或右拉杆之间通过螺母连接,下挡板与左拉杆或右拉杆之间通过螺母连接。

所述固定件为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扎线装置可适应电子线路板布局的变化;产品在研制阶段,电子线路板布局会进行调整,套管铆接点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使用本可调节扎线装置只需个别调整个别螺钉就可以满足需要,因此,本可调节扎线装置能灵活、快速的满足产品研制阶段对线束的需求,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2.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扎线装置适用于系列研制产品;系列研制产品在各电子部件装配时,都是通过不同高度的套管来实现具有确定板间距的多个印制板层叠装配,在印制板设计布局上,都预留4个线束槽以便于线束通过,并且在槽两侧印制板外沿附近设置线束的诸多焊接点。根据这些共同特点,本可调节扎线板可通过调节图1中的固定件和左拉杆或右拉杆来调整板条间距,通过调节螺钉来调整线束各导线的焊接位置,以确定线束各导线的长度。因此,可满足系列研制产品对线束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扎线装置的零件易于加工。

4.线束各导线长度适当。由于具有上述调整环节,在绕制线束时,总能很快找到既能满足可维修性(允许线束各导线有足够的余量,保证每根导线能有2此剥线的机会),又能使导线较短,可避免由于导线过长引发的产品功能问题和操作上的不便。

5.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扎线装置可作为生产用固定扎线板的母版。设计定型后,研制产品的可调节扎线装置就可以固化下来,可以作为生产用固定扎线板设计的依据。一般地,生产用扎线板不允许有调整环节。因此,可根据可调扎线装置的最终状态衍生出生产用固定扎线板,以满足生产需求。

6.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扎线装置可作为绘制线束装配图的重要依据。可调节扎线装置状态确定下来后,线束的布局图、相关尺寸、导线的实际长度、导线如何屏蔽、导线的线型及所需铆钉套管的数量等内容也会确定下来。因此,依据可调节扎线装置能准确地绘制出线束装配图。

7、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扎线装置能快速、灵活、方便地适应产品在研制阶段地变化,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系列研制产品对线束的需求,明显的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研发效率,为后期生产工作做好积极的准备工作。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可调节扎线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可调节扎线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挡板;2、下挡板;3、板条;4、左拉杆;5、右拉杆;6、固定件;7、第一板条;8、第二板条;9、螺纹孔;10、过孔;11、螺钉;1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调节扎线装置,至少包括上挡板1、下挡板2、板条3、左拉杆4和右拉杆5,板条3的数量为多根,左拉杆4的上端和右拉杆5的上端通过上挡板1连接,左拉杆4的下端和右拉杆5的下端通过下挡板2连接,左拉杆4和右拉杆5通过多根板条3连接且多根板条3位于上挡板1和下挡板2之间。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一种可调节扎线装置,至少包括上挡板1、下挡板2、板条3、左拉杆4和右拉杆5,板条3的数量为多根,左拉杆4的上端和右拉杆5的上端通过上挡板1连接,左拉杆4的下端和右拉杆5的下端通过下挡板2连接,左拉杆4和右拉杆5通过多根板条3连接且多根板条3位于上挡板1和下挡板2之间。该可调节扎线装置通过调节多根板条3间的距离来模拟线束个导线的长度,通过确定板条3 上的对应孔给出相应导线的余量,最终可得到在长度上有一定余量,各线头和与之对应的焊点准确对接的线束,可调节扎线装置在同一平面上,近似确定了产品各电子部件线束导线的长度和各线头的位置,使绕制的线束能直接焊接在各印制板的确定位置,并有一定的余量,实现不同印制板间相同信号的互通;该可调节扎线装置通过线束各线头位置的调节,适应了印制板布局的变化;本实用新型通过线束各导线长度的调节,适应了预研产品各电子部件间距离的变化。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可调节扎线装置还包括固定件6,板条3左端通过固定件6连接左拉杆4,板条3右端通过固定件6连接右拉杆5。所述第一板条7上还包括螺钉11,螺钉11连接在螺纹孔9上。系列研制产品在各电子部件装配时,都是通过不同高度的套管来实现具有确定板间距的多个印制板层叠装配,在印制板设计布局上,都预留4个线束槽以便于线束通过,并且在槽两侧印制板外沿附近设置线束的诸多焊接点。根据这些共同特点,本可调节扎线装置可通过调节图1中左拉杆4 或右拉杆5上的固定件6来调整多根板条3间距,通过调节螺钉11来调整线束各导线的焊接位置,以确定线束各导线的长度,因此,可满足系列研制产品对线束的需求;产品在研制阶段,电子线路板布局会进行调整,套管铆接点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使用本可调节扎线装置只需个别调整个别螺钉11就可以满足需要,本可调节扎线装置能灵活、快速的满足产品研制阶段对线束的需求,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所述板条3包括第一板条7和第二板条8,第一板条7上开设多个螺纹孔9,第二板条8上开设多个过孔10。螺纹孔9方便连接螺钉11,过孔10方便线束穿过,结构简单。

所述第一板条7和第二板条8的数量均为多根,多根第一板条7和多根第二板条8之间距离可调且可交错排布。本可调节扎线装置可通过调节图1中的左拉杆4 或右拉杆5上的固定件6和套管(借用产品)来调整第一板条7和第二板条8的间距,通过调节螺钉11来调整线束各导线的焊接位置,以确定线束各导线的长度,因此,可满足系列研制产品对线束的需求;同时由于具有上述调整环节,在绕制线束时,总能很快找到既能满足可维修性(允许线束各导线有足够的余量,保证每根导线能有2此剥线的机会),又能使导线较短,可避免由于导线过长引发的产品功能问题和操作上的不便。

所述左拉杆4和右拉杆5之间的距离可调。可适应研制产品各电子部之间距离的变化,可调节性强,适应性强。

所述可调节扎线装置还包括螺母12,上挡板1与左拉杆4或右拉杆5之间通过螺母12连接,下挡板2与左拉杆4或右拉杆5之间通过螺母12连接。该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安装、调节、拆卸和维修方便。

所述固定件6为垫圈。垫圈结构简单,固定板条方便,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可调节扎线装置通过确定板条3上螺钉11的位置来模拟印制线路板既定焊点的位置,通过确定各板条3间的确定距离来模拟线束个导线的长度;通过确定第二板条8上的对应过孔给出相应导线的余量。最终可得到在长度上有一定余量,各线头和与之对应的焊点准确对接的线束。

根据所研制产品在设计阶段给出的电子线路板板间距、电子线路板布局图及产品连线表搭建可调扎线装置,并由一熟练操作工绕制一套线束,然后把线束焊接在电子舱上,最后根据线束的装配情况(如导线的长短)调整该可调扎线装置,经反复调整,直至完成一套合适的线束。至此,特定预研产品的可调扎线装置就可以固化下来作为后期出图、生产的重要依据。对于其它类似预研产品只需进行局部调整,就能快速准确地生成其扎线装置;总之,本实用新型能快速、灵活、方便地适应产品在研制阶段地变化,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系列研制产品对线束的需求,明显的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后期生产工作做好积极的准备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正面”、“内部”、“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