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高性能陶瓷涂层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6758发布日期:2019-04-09 22:3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高性能陶瓷涂层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特别是涉及一种绿色高性能陶瓷涂层锂离子电池隔膜。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可二次使用的电池(充电电池),在手机、可移动电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方便锂离子电池的可携带性,多将锂离子电池体积压缩,最大程度的缩小锂离子电池占用空间。但锂离子电池空间过小导致电池负极、正极之间距离较短,若产生枝晶,易导致隔膜被刺破,造成负极与正极之间接触,导致短路,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安全。此外,锂离子电池隔膜本身的阻燃性能较差,易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高性能陶瓷涂层锂离子电池隔膜,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隔膜易被枝晶刺破、易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高性能陶瓷涂层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第一陶瓷涂层、第一微孔膜、聚胺酯膜、第二微孔膜、第二陶瓷涂层,所述第一微孔膜、第二微孔膜复合在聚胺酯膜的两侧,所述第一陶瓷涂层、第二陶瓷涂层分别与第一微孔膜的另一侧、第二微孔膜的另一侧复合,所述第一陶瓷涂层的厚度为2-5μm;第一微孔膜的孔隙率为48~51%,孔径为0.15~0.4μm,所述第二陶瓷涂层的厚度为2-5μm;第二微孔膜的孔隙率为48~51%,孔径为0.15~0.4μm,所述聚胺酯膜的厚度为10-25μm,所述第一微孔膜、第二微孔膜为聚烯烃基质微孔膜。

进一步地,所述锂离子电池隔膜还包括第一鳞片涂层、第二鳞片涂层,所述第一鳞片涂层与第一陶瓷涂层远离第一微孔膜的一侧复合,所述第二鳞片涂层与第二陶瓷涂层远离第二微孔膜的一侧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绿色高性能陶瓷涂层锂电池隔膜的总厚度为18~50μm。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鳞片涂层、第二鳞片涂层的厚度为2-6μm。

更进一步地,所述聚胺酯膜表面具有微孔,所述聚胺酯膜孔隙率为30~51%,孔径为0.15~ 0.4μm。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鳞片涂层、第二鳞片涂层为玻璃鳞片涂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锂离子电池隔膜中设置聚胺酯膜结构,利用聚胺酯膜防火、阻燃的特性,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阻燃性,在锂离子电池因短路而燃烧时,有效减缓锂离子电池的燃烧速度,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聚胺酯膜,利用聚胺酯膜的弹性能力,减缓枝晶刺破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速度,提高离子电池隔膜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绿色高性能陶瓷涂层锂离子电池隔膜,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陶瓷涂层4、第一微孔膜2、聚胺酯膜1、第二微孔膜3、第二陶瓷涂层5,所述第一微孔膜2、第二微孔膜3复合在聚胺酯膜1的两侧,所述第一陶瓷涂层4、第二陶瓷涂层5分别与第一微孔膜2的另一侧、第二微孔膜3的另一侧复合,所述第一陶瓷涂层4的厚度为2-5μm;第一微孔膜 2的孔隙率为48~51%,孔径为0.15~0.4μm,所述第二陶瓷涂层5的厚度为2-5μm;第二微孔膜3的孔隙率为48~51%,孔径为0.15~0.4μm,所述聚胺酯膜1的厚度为10-25μm,所述第一微孔膜2、第二微孔膜3为聚烯烃基质微孔膜。

特别的,所述绿色高性能陶瓷涂层锂电池隔膜的总厚度为18~50μm。

特别的,所述聚胺酯膜1表面具有微孔,所述聚胺酯膜1孔隙率为30~51%,孔径为0.15~ 0.4μm。

其中,聚胺酯膜1的厚度为10-15μm,第一微孔膜2、第二微孔膜3压合在聚胺酯膜1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锂离子电池隔膜中设置聚胺酯膜1结构,利用聚胺酯膜1防火、阻燃的特性,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阻燃性,在锂离子电池因短路而燃烧时,有效减缓锂离子电池的燃烧速度,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聚胺酯膜1,利用聚胺酯膜1的弹性能力,减缓枝晶刺破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速度,提高离子电池隔膜的使用安全。

可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隔膜还包括第一鳞片涂层6、第二鳞片涂层7,所述第一鳞片涂层 6与第一陶瓷涂层4远离第一微孔膜2的一侧复合,所述第二鳞片涂层7与第二陶瓷涂层5远离第二微孔膜3的一侧复合。

特别的,所述第一鳞片涂层6、第二鳞片涂层7的厚度为2-6μm。

特别的,所述第一鳞片涂层6、第二鳞片涂层7为玻璃鳞片涂层。

其中,第一鳞片涂层6、第二鳞片涂层7均为玻璃鳞片涂层,且玻璃鳞片涂层中玻璃鳞片厚度为5-10μ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锂离子电池隔膜两侧设置第一鳞片涂层6、第二鳞片涂层7,利用玻璃鳞片涂层耐冲击耐划的特性,防止锂电池中的枝晶刺破电池隔膜,有效提高电池隔膜的使用寿命,并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