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4934发布日期:2019-05-24 20:3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重要场合都采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进行供电,对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有十分重要的要求。现有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负载端接触板采取铜柱联结的方式,可靠性易受接触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结构简单,保证了第一负载端接触板、第二负载端接触板与接线联结板的连接可靠性和良好的导电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包括至少一组负载端接触板组件;所述负载端接触板组包括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和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的接线联结板15;所述接线联结板15为L字形结构,包括联结板152以及与联结板152折弯连接的接线板151,联结板152的自由端与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与接线联结板15配合成Z字形结构;所述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与接线联结板15配合成倒置的T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包括第一接触部110以及与第一接触部110折弯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11,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包括第二接触部130以及与第二接触部130折弯相连的第二连接部131,第一连接部111 与联结板15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131与联结板1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接触部110与第二接触部130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的第一连接部111通过第一紧固螺钉12与接线联结板15固定连接,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的第二连接部131 通过第二紧固螺钉14与接线联结板15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和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包括第一接触部110以及与第一接触部110直角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11,第一连接部111上并排设有两个第一接触板连接孔112,第一接触部110为直角梯形结构,第一接触部110包括第一接触部自由端以及与第一连接部111相连的第一接触部固定端,第一接触部自由端与第一接触部固定端分别构成直角梯形结构的两个底边,第一接触部自由端的宽度<第一接触部固定端的宽度,直角梯形结构的斜边处设置倒角结构;

所述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包括第二接触部130和第二连接部131,第二连接部131上并排设有两个第二接触板连接孔132。

优选的,所述接线联结板15的联结板152,联结板152的自由端并排设有两个第三联结板连接孔153,另一端设有两个第四联结板连接孔154,第三联结板连接孔153与第一接触板连接孔112配合,第四联结板连接孔 154与第二接触板连接孔132配合。

优选的,还包括基座1,基座1上并排设有四组负载端接触板组件;

所述基座1一端并排设置四个安装槽10,相邻两个安装槽10之间设有绝缘隔板,每个安装槽10中均设有一个接线联结板15的接线板151。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接线联结板包括联结板和接线板,联结板两端分别与第一负载端接触板、第二负载端接触板固定连接,保证了接触的可靠性,且接线板用于连接外部电路,便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装配和使用。此外,所述第一负载端接触板和第二负载端接触板结构相同,有利于减少零件种类,有利于简化本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生产工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负载端接触板通过第一紧固螺钉与接线联结板固定连接,第二负载端接触板通过第二紧固螺钉与接线联结板固定连接,使得第一负载端接触板、第二负载端接触板均与接线联结板可靠紧密的面接触,保证第一负载端接触板、第二负载端接触板均与接线联结板之间良好的导电性,同时第一紧固螺钉、第二紧固螺钉进一步保证第一负载端接触板、第二负载端接触板均与接线联结板之间良好的导电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载端接触板组件装配在基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负载端接触板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负载端接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负载端接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线联结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包括至少一组负载端接触板组件;所述负载端接触板组件包括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和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的接线联结板 15;所述接线联结板15为L字形结构,包括联结板152以及与联结板152 折弯相连的接线板151,联结板152的自由端与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固定连接。

现有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负载端接触板采用铜柱联结的方式,可靠性容易受接触面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接线联结板15包括联结板152和接线板151,联结板152两端分别与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固定连接,保证了接触的可靠性,且接线板151用于连接外部电路,便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装配和使用。

如图1所示方向,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包括基座1,基座1下端并排设有四个安装槽10,每个安装槽10与一组负载端接触板组件配合,相邻两个安装槽10之间设有绝缘隔板。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安装槽10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或者选择性的在一个安装槽10或多个安装槽10中设置负载端接触板组件,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包括多个基座1,多个基座1彼此层叠设置,负载端接触板组件的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和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基座1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和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均通过螺钉与基座1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载端接触板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负载端接触板组件包括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第二负载端接触板 13,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和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的接线联结板15;所述接线联结板15为L字形结构,包括联结板152以及与联结板 152折弯相连的接线板151,联结板152上端与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固定连接,下端与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固定连接,接线板151设置在基座1的安装槽10内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联结板152与接线板151直角相连,且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与联结板152通过两个第一紧固螺钉12固定连接,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与联结板152通过两个第二紧固螺钉14固定连接。保证了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与联结板152配合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电气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和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的结构相同,二者可以互换使用,有利于减少零件种类,有利于简化本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生产工序。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与接线联结板15配合成Z字形结构,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与接线联结板15配合成倒置的T 字形结构。所述Z字形结构和T字形结构使负载端接触板组件的结构更加牢固可靠,有利于延长负载端接触板组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包括第一接触部110以及与第一接触部110 直角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11,第一接触部110包括第一接触部自由端以及与第一连接部111相连的第一接触部固定端,第一连接部111上并排设置两个第一接触板连接孔112,第一接触部110为直角梯形结构,第一接触部自由端和第一接触部固定端构成梯形结构的两个底边,第一接触部自由端的宽度<第一接触部固定端的宽度,梯形结构的斜边处设置倒角结构,使第一接触部110在与本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中部的旋转组件的配合更加流畅。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包括第二接触部130以及与第二接触部130直角相连的第二连接部131,第二连接部131并排设有两个第二接触板连接孔132。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接触板连接孔112设置与第一紧固螺钉12配合的内螺纹,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接触板连接孔132设置与第二紧固螺钉14配合的内螺纹。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紧固螺钉12通过第一接触板连接孔112、第三联结板连接孔153将第一负载端接触板11和接线联结板15固定连接,第二紧固螺钉14通过第二接触板连接孔132、第四联结板连接孔154将第二负载端接触板13与接线联结板15固定连接。现有的部分自动转换开关电气,其第一负载端接触板和第二负载端接触板通过软导线相连,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负载端接触板和第二负载端接触板通过螺钉彼此相连,连接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装配牢固。

如图5所示,所述接线联结板15包括联结板152以及与联结板152直角相连的接线板151,联结板152上端并排设置两个第三联结板连接孔153,下端并排设置两个第四联结板连接孔154,接线板151中部设置第一装配孔。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