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抗器的铜排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2788发布日期:2019-04-23 23:49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抗器的铜排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变电、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抗器的铜排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电抗器也叫电感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然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所产生的磁场不强,因此实际的电抗器是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称空心电抗器;有时为了让这只螺线管具有更大的电感,便在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称铁心电抗器。电抗分为感抗和容抗,比较科学的归类是感抗器(电感器)和容抗器(电容器)统称为电抗器,然而由于过去先有了电感器,并且被称为电抗器,所以现在人们所说的电容器就是容抗器,而电抗器专指电感器。

在某些工况下,电抗器的铜排伸出来长度较多,与电缆连接时,在电缆的重力作用下,容易使得铜排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抗器的铜排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抗器的铜排固定结构,包括上夹件、固定撑条和绝缘撑条,上夹件设置于电抗器的上端;所述绝缘撑条的一端的下端面与绝缘撑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绝缘撑条的下端面与电抗器的铜排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撑条的另一端与上夹件位于电抗器的铜排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绝缘撑条的下端面固定有与对应的每个铜排均固定连接的绝缘块。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撑条设置有两根,且两根固定撑条分别固定连接于绝缘撑条的两端。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上夹件包括分别位于电抗器两侧的两个夹板和位于电抗器上端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夹板。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板分别位于电抗器的两端。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撑条通过螺栓与绝缘撑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上夹件在上部给予支撑,利用固定撑条和绝缘撑条连接铜排,使铜排自身受到的重力可以与上夹件间接的对铜排的拉力相抵消;几个铜排间接的相互连接,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铜排固定结构给予了铜排向上的一定的提拉力,加强了铜排的强度,避免铜排受重力影响过大,使得铜排不易变形,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固定撑条;2-绝缘撑条;3-电抗器;4-铜排;5-绝缘块;6-夹板;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抗器的铜排固定结构,包括上夹件、固定撑条1和绝缘撑条2,上夹件设置于电抗器3的上端;所述绝缘撑条2的一端的下端面与绝缘撑条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绝缘撑条2的下端面与电抗器3的铜排4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撑条2的另一端与上夹件位于电抗器3铜排的一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上夹件在上部给予支撑,利用固定撑条和绝缘撑条连接铜排,使铜排自身受到的重力可以与上夹件间接的对铜排的拉力相抵消;几个铜排间接的相互连接,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铜排固定结构给予了铜排向上的一定的提拉力,加强了铜排的强度,避免铜排受重力影响过大,使得铜排不易变形,效果良好。

优选的,所述绝缘撑条2的下端面固定有与对应的每个铜排均固定连接的绝缘块5。绝缘块5的设置可以减少绝缘撑条2与铜排之间的接触面积,方便散热。

优选的,所述固定撑条1设置有两根,且两根固定撑条1分别固定连接于绝缘撑条2的两端,提高固定撑条1对绝缘撑条2的整体力的控制,均匀分配铜排4产生的作用,减小固定撑条1和绝缘撑条2之间的应力,保证整体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上夹件包括分别位于电抗器3两侧的两个夹板6和位于电抗器3上端的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夹板6。夹板6和连接板7的配合保证上夹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被固定住,简单的结构可以防止上夹件的滑落,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7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板7分别位于电抗器3的两端。两个连接板7可以均匀的分配两侧夹板6传过来的力,减小彼此之间的应力,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固定撑条1通过螺栓与绝缘撑条2固定连接。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固定撑条1连接不同的绝缘撑条2,应对不同的情况,提高整体的灵活性,节约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