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插框及应用该电源插框的电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9767发布日期:2019-04-16 22:26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电源插框及应用该电源插框的电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插框及应用该电源插框的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电源系统通常包括电池组和电源插框,电池组需要通过连接端子接入电源系统中。这个连接端子的可靠性防护就会成为电源系统的关键,一旦连接端子防护不好,就会造成电池短路,影响系统使用,甚至会造成起火等严重后果。

现有技术中,用于固定连接端子的线缆固定金属件裸露于电源插框的外壳外,由于连接端子线缆固定金属件裸露,使用过程中,一旦金属铜丝或其他导电异物落入此处,就会造成连接端子的正负极短路,影响电源系统的正常使用,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起火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可靠防护的电源插框及应用该电源插框的电源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源插框,包括外壳,外壳上开设有用于插接连接端子的端子连接口和电池输入口,电池输入口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端子的线缆固定金属件,所述线缆固定金属件的上层覆盖有防护膜。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膜与所述线缆固定金属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膜上开设有便于掀开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开设在所述防护膜的侧边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膜的形状与所述电池输入口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膜大于所述电池输入口的面积,所述防护膜多余的部分塞入所述外壳与所述连接端子的缝隙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膜为绝缘膜。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膜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膜的至少一个边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一种电源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源插框,还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源插框与所述电池组通过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电源插框,通过使用普通的连接端子和防护膜的组合设计,实现了电池输入口的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防护目的,同时又不影响现场的接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框没有安装防护膜时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框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框安装防护膜后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框连接连接端子后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框连接连接端子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电源插框 110-外壳 111-顶壳

112-后壳 120-端子连接口 130-电池输入口

140-线缆固定金属件 200-连接端子 150-防护膜

15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电源插框100包括外壳110,外壳110上开设有用于插接连接端子200的端子连接口120和电池输入口130,电池输入口130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端子200的线缆固定金属件140,所述线缆固定金属件140的上层覆盖有防护膜150。以下对上述各个组成部分分别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外壳110整体大致为长方体盒状,包括顶壳111、与顶壳111相对设置的底壳(图中未示出)、后壳112、与后壳112相对设置的前壳(图中未示出)、左壳(图中未示出)和右壳(图中未示出)。顶壳111、底壳、后壳112、前壳、左壳和右壳互相固定连接,组成外壳110。

如图1所示,顶壳111的一个侧边上开设有电池输入口130,电池输入口130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端子200的线缆固定金属件140。如图2所示,后壳112的一个侧边上开设有端子连接口120,端子连接口120的位置与电池输入口130相对应。进一步地,端子连接口120所在的平面与电池输入口130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制连接端子200的固定安装位置,不限制上述连接端子200的外形和大小,也不限定连接端子200载流量大小。

电池输入口130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端子200的线缆固定金属件140,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线缆固定金属件140为金属螺钉。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起到防护作用,在线缆固定金属件140的上层覆盖有防护膜150。防护膜150为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膜。

防护膜150将线缆固定金属件140覆盖遮住,即可避免外部金属铜丝等导电异物落入线缆固定金属件140处造成的短路问题。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护膜150为长方形或者防护膜150的形状与电池输入口130相同。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制防护膜150的具体形状,只要防护膜150能够完全覆盖遮住线缆固定金属件140即可。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护膜150与所述线缆固定金属件140或顶壳111可拆卸连接,方便专业人员将连接端子200与线缆固定金属件140连接的接线操作。

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护膜150相对所述电池输入口130具有多余的部分,防护膜150多余的部分与顶壳11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通过紧固件、胶水、磁铁等方式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膜150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如图4所示,所述防护膜150上开设有便于掀开的缺口151。所述缺口151开设在所述防护膜150的侧边中间位置,方便专业人员接线操作。

接线时,专业人员使用长杆状工具的一端插入缺口151,即可快速、灵活地掀开翘起防护膜150,然后用松开连接端子200,将线缆从端子连接口120插入,再拧紧连接端子200,如图5所示,最后再将防护膜150按照图6所示将连接端子200盖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防护膜150同样相对所述电池输入口130具有多余的部分,可将所述防护膜150多余的部分塞入所述外壳110与所述连接端子200的缝隙之间,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也可以将所述防护膜150的一个边或一对相对的两个边与所述外壳11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这样既可以固定防护膜150,也可以保证专业人员可快速、灵活地掀开防护膜150。

成本低廉、防护便捷、可靠性高,同时又不影响现场的接线操作。防护膜150除了起到可靠的防护作用之外,

本申请的电源插框100,通过使用普通的连接端子200和防护膜150的组合设计,实现了电池输入口130的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防护目的,同时又不影响现场的接线操作。

实施例2

一种电源系统,包括实施例1述的电源插框100,还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源插框100与所述电池组通过所述连接端子200电连接。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