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具体是一种同时具备胶带包覆和点胶功能的自动化设备,更进一步说是一种用于处理线束接口防水、绝缘包覆的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4.0概念的普及以及诸多生产型企业对自动化系统的重视,机器人替人的概念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机器人替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机械、电子、光学以及图形学等技术领域。机器人替人不仅仅是为了节省劳动力,更多的体现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对产品的品质有更好的保证。
线束是汽车等行业非常重要的一种电传导载体,而其具有的柔性特点使其生产过程对人工的依赖性较高,目前关于线束生产的成熟的自动化设备不多。而在工业生产中,对线束的裁切后重新对接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使用方式,那么在线束重新对接时必须对接口进行绝缘处理,包口机的出现解决了线束接口的绝缘胶带包覆的问题。由于线束在设备中的位置决定了其可能涉水(比如:汽车底盘、客车车顶上的线束),那么接口处做防水处理就非常必要。防止接口处进水的有效方法就是在接口处涂抹防水胶,也就是说把防水胶涂抹在接口处,然后包覆绝缘胶带,就同时解决了线束接口处的绝缘和防水问题。目前线束接口包覆功能机(包口机)已经在各大线束生产厂家得到应用,人工涂抹胶水后再包覆的工艺也被各个厂家使用,但同时具备点胶和包覆功能的自动化设备目前尚未发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线束点胶包口机,更进一步说是一种同时具备点胶和包覆功能的线束点胶包口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所述线束点胶包口机主要由对线束接口包覆绝缘胶带的包口机1、在线束接口处点涂防水胶水的点胶机2以及控制系统构成;所述点胶机2主要由点胶系统21、升降机构22和压紧机构23构成;所述点胶系统21中的胶管套筒211、压紧机构23固定在升降机构22的升降板221上,升降机构22固定在包口机1的侧面,点胶系统21中的注胶头212位于包口机1中的包覆机构11的正上方;所述升降机构22中的升降板221在升降气缸222的驱动下沿着导轨223上下移动。
所述点胶系统21主要由胶管套筒211、注胶头212和点胶控制器213构成;其中注胶头212安装在胶管4的出胶口上,胶管4被固定在胶管套筒211内部,胶管套筒211通过气管3与点胶控制器213连接,点胶控制器213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控制胶管套筒211的启停动作,注胶头212的出胶量、出胶速度以及出胶时间由点胶控制器213控制。
所述压紧机构23由压紧气缸231和压紧块232构成,压紧块232的一端固定在压紧气缸231的活塞杆端部,另一端设置在注胶头212的下方、包覆机构11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线束点胶包口机,通过集成包口机和点胶机,使其同时具备对线束接口的点胶和包覆功能,使生产更便捷更高效,数字化程度更高,是工业4.0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线束点胶包口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点胶机2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点胶机2各部件布置示意图。
图4为胶管4、胶管套筒211以及注胶头212相互关系示意图。
图中序号:1包口机,2点胶机,3气管,4胶管,11包覆机构,21点胶系统,211胶管套筒,212注胶头,213点胶控制器,22升降机构,221升降板,222升降气缸,223导轨,23压紧机构,231压紧气缸,232压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线束点胶包口机主要由对线束接口包覆绝缘胶带的包口机1、在线束接口处点涂防水胶水的点胶机2以及控制系统构成;包口机的功能是按照指令间歇性的送出一定长度的绝缘胶带,并把胶带放置在包覆机构11上正上方,当人工把线束放置在胶带上后给出信号,包覆机构11旋转并把绝缘胶带包覆在线束上,从而实现包覆功能。点胶机2的作用是根据指令在线束的接口处点涂防水胶,使线束在重新连接后具有防水功能。包口机1和点胶机2通过控制系统实现信号的传递。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点胶机2主要由点胶系统21、升降机构22和压紧机构23构成;所述点胶系统21中的胶管套筒211、压紧机构23固定在升降机构22的升降板221上,升降机构22固定在包口机1的侧面,点胶系统21中的注胶头212位于包口机1中的包覆机构11的正上方;所述升降机构22中的升降板221在升降气缸222的驱动下沿着导轨223上下移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要留开空间方便人工将线束放入到设备中,故点胶机2的主要执行部件必须做成可移动的,在本发明创造中,点胶机2中的主要执行部件胶管套筒211、注胶头212以及压紧机构23都随着升降板221上下移动,当人工放置线束的时候,向上升,腾出空间;当线束放置好后,下降完成点胶,整个动作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逻辑信号有序进行。为了提高升降板221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升降板221固定在一个滑块上,滑块沿着导轨223做线性运动,其动力来自升降气缸222,该结构保证了点胶机2的主要执行部件(胶管套筒211、注胶头212、压紧机构23)整体工作的刚性和稳定性。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点胶系统21主要由胶管套筒211、注胶头212和点胶控制器213构成;其中注胶头212安装在胶管4的出胶口上,胶管4被固定在胶管套筒211内部,胶管套筒211通过气管3与点胶控制器213连接,点胶控制器213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控制胶管套筒211的启停动作,注胶头212的出胶量、出胶速度以及出胶时间由点胶控制器213控制。点胶系统21中的点胶控制器213是整个点胶系统21的核心部件,其通过调整气压的大小来控制注胶头212的出胶量,点胶控制器213通过一条气管3与胶管套筒211相连,并通过调整气压的大小来控制注胶头212的出胶量;
如图4所示,所述胶管套筒211其实质类似一个打气筒,当管状的灌装胶胶管4被固定其内部后,上下密封形成一个密闭型腔,注胶头212与胶管4的出胶口相连。当点胶控制器按照要求持续地给出一定时间的气压,气压压力就会推着胶管4内的胶水通过注胶头212流出来。注胶头212设置在包覆机构11的正上方,就达到了将胶水点涂到绝缘胶带上的目的。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压紧机构23由压紧气缸231和压紧块232构成,压紧块232的一端固定在压紧气缸231的活塞杆端部,另一端设置在注胶头212的下方、包覆机构11的上方。在包覆过程中,为了防止绝缘胶带随着包覆机构11绕着线束打滑,人工会将另外一小段防滑胶带贴在线束上面,形成一个由下向上依次为:绝缘胶带+防水胶水+线束+防滑胶带构成的组合体,在包覆机构11的旋转下完成包覆。压紧机构的作用就是在人工将防滑胶带贴上之后进行下压,使绝缘胶带和防滑胶带的边缘充分的粘结在一起,将防水胶水包裹在内,同时也起到防水胶外漏的作用,非常有工程实际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线束点胶包口机,通过将包口机和点胶机进行系统集成,使设备同时具备包覆和点胶的功能,使生产更便捷更高效,品质更可靠,数字化程度更高,是工业4.0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延伸。所有在此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非实质性创造,都将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篡改或剽窃,都应依法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