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引下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2116发布日期:2019-07-13 08:34阅读:1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雷引下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接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雷引下线。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中,需要安装防雷装置,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引下线指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现有的建筑物通常采用桩主筋来作为引下线使用。

目前,很多建筑物都采用了隔震支座技术,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隔震支座安装在上支墩与下支墩之间,隔震支座两端的钢板通过预留预埋与上支墩、下支墩的钢筋焊接,预埋其中。通俗的理解为,将结构中的柱子截断一部分,用隔震支座来代替,完成了截断部分从刚性连接到柔性连接的转换,抵消了水平方向的剪力,使建筑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是这样的采取隔震支座的建筑,由于上下结构体是分开的,导致位于上下结构体内的桩主筋是断开的,并不能起到作为引下线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安装有隔震支座中利用柱主筋作为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防雷引下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雷引下线,包括预先埋设在上支墩内的上柱主筋、预先埋设在下支墩内的下柱主筋,所述的上支墩和下支墩内均预先埋设有金属导体,上支墩内的金属导体的一端焊接在上柱主筋上,另一端延伸至上支墩的外侧面,下支墩内的金属导体的一端焊接在下柱主筋上,另一端延伸至下支墩的外侧面,金属导体位于上支墩外的一端和金属导体位于下支墩外的一端通过金属连接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被隔震支座分隔开上柱主筋和下柱主筋通过金属导体和金属连接件连接起来,可以使原本无法形成连续导体的上柱主筋和下柱主筋相连形成连续导体,从而形成连接屋顶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防雷引下线,满足防直击雷、防闪电电涌侵入及雷电电磁脉冲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金属导体呈条状,位于上支墩内金属导体靠近上柱主筋的一端折起且与上柱主筋平行,位于下支墩内的金属导体靠近下柱主筋的一端折起且与下柱主筋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金属导体焊接在上柱主筋或者下柱主筋时,可以将原本的点焊接变成面焊接,提高了金属导体与上柱主筋或下柱主筋相接触的面积,使金属导体和上柱主筋或下柱主筋连接的更为有效,从而提高了该防雷引下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金属导体在连接在上柱主筋或下柱主筋时,其另一端位于上支墩或下支墩的外侧,金属导体位于上支墩外侧或下支墩外侧的部分均被折起,位于上支墩外侧的金属导体贴合上支墩的侧面,位于下支墩外侧的金属导体贴合下支墩的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焊接金属连接件时,可以方便金属连接件能够采用面焊接的方式焊接在金属导体上,使金属连接件和金属导体连接的更为有效,提高了该防雷引下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金属导体折起的两端均凹陷形成有凹槽,上柱主筋可以嵌在与其相邻的金属导体上的凹槽内,下柱主筋可以嵌在与其相邻的金属导体上的凹槽内,金属连接件的两端均可以嵌在位于上支墩和下支墩外侧的金属导体折起部分的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将金属导体焊接在上柱主筋或下柱主筋上时,以及将金属连接件焊接在金属导体上时,通过凹槽能够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方便施工人员焊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金属连接件采用圆钢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圆钢整体的外表面面积相较于扁钢较小,其腐蚀的较慢,并且外表光滑不易产生尖端放电现象。提高了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金属连接件沿着上支墩的表面和下支墩的表面进行铺设,在上支墩和下支墩横截面大小不同时,所述的金属连接件先从横截面较大的支墩的金属连接件出发,沿着其侧面朝向横截面较小的支墩铺设,在铺设至支墩连接有隔震支座的侧面时弯折,并沿着该侧面移动至与横截面较小的支墩的侧面位于同一竖直面时进行弯折,最后沿着横截面较小的支墩的侧面连接至金属导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金属连接件在安装时,所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小,同时在金属连接件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上支墩或者下支墩能够对金属连接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金属连接件,避免其受到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金属连接件上弯折有呈U形的弯折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该建筑遇到地震时,能够通过呈U形的弯折结构进行缓冲。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的间距增大时,弯折结构被拉开;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的间距减少时,弯折结构被压缩。从而降低金属连接件损坏的几率。同时因为引下线在需要弯折时,不应构成锐角转折,应该做成曲径较大的慢弯,从而将弯折机构设置成U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金属导体和金属连接件的表面均镀锌进行防腐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该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金属导体和金属连接件锈蚀的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可以使原本无法形成连续导体的上柱主筋和下柱主筋相连形成连续导体;满足防直击雷、防闪电电涌侵入及雷电电磁脉冲的要求;

2、其结构简单,且耐久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隐藏部分上支墩和下支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上柱主筋;11、下柱主筋;12、上支墩;13、下支墩;14、隔震支座;2、第一金属导体;21、第二金属导体;22、凹槽;3、金属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雷引下线,包括上柱主筋1、下柱主筋11,上柱主筋1预先埋设在上支墩12内,下柱主筋11预先埋设在下支墩13内。在上支墩12和下支墩13之间安装有隔震支座14,在上支墩12内埋设有第一金属导体2,在下支墩13内埋设有第二金属导体21。第一金属导体2和第二金属导体21均呈条状且在其表面上镀锌进行防腐处理,其中一端被弯折成垂直的角度。结合图3所示,第一金属导体2在弯折的部分上凹陷形成有宽度等于上柱主筋1的直径的凹槽22,上柱主筋1嵌在凹槽22内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一金属导体2的另一端位于上支墩12外侧,且位于上支墩12外侧的部分被弯折成紧贴着上支墩12侧面的角度。第二金属导体21在弯折的部分上凹陷形成有可以嵌入下柱主筋11的凹槽22,下柱主筋11嵌在凹槽22内并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二金属导体21的另一端位于下支墩13的外侧,且位于下支墩13外侧的部分被弯折成可以紧贴着下支墩13侧面的角度。第一金属导体2位于上支墩12外侧的一端与第二金属导体21位于下支墩13外侧的一端在同一侧。

如图1和图2所示,上支墩12贴合隔震支座14侧面的大小大于下支墩13贴合隔震支座14侧面的大小。第一金属导体2和第二金属导体21通过金属连接件3连接。金属连接件3由圆钢制成且在其表面上镀锌进行防腐处理,金属连接件3的一端平行于第一金属导体2位于上支墩12外侧的一端,并焊接在第一金属导体2上,之后沿着上支墩12侧面并垂直于上支墩12侧面的底边进行铺设,在铺设至上支墩12侧面的底边时弯折,沿着上支墩12贴合隔震支座14的底面铺设,在铺设至与下支墩13贴合隔震支座14的顶面的侧边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的位置时垂直向下,之后再沿着下支墩13的侧面铺设并焊接在第二金属导体21位于下支墩13外侧的一端上。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金属连接件3在安装时,所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小,同时在金属连接件3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上支墩12或者下支墩13能够对金属连接件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金属连接件3,避免其受到损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金属连接件3沿着下支墩13的侧面铺设的过程中,弯折有呈U形的弯折结构。因为引下线在需要弯折时,不应构成锐角转折,应该做成曲径较大的慢弯,从而将弯折机构设置成U形。同时这样的设置,可以在该建筑遇到地震时,能够通过呈U形的弯折结构进行缓冲,降低金属连接件3损坏的几率。

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原本无法形成连续导体的上柱主筋1和下柱主筋11相连形成连续导体,从而形成连接屋顶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防雷引下线,满足防直击雷、防闪电电涌侵入及雷电电磁脉冲的要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