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2742发布日期:2019-05-21 20:3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一种滑雪电源,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蓄电池是由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等组成。极板时蓄电池的核心部分,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由板栅和活性物质组成,板栅的作用在于支撑起活性物质和导电。现有的板栅的成型大多采用压膜成型,压合力度的掌握直接决定板栅的质量,而成型之后如何将板栅从模具中无损的取出也为一大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成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成型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从下到上依次分为下压层、下支撑层、中套层、上角压层和上边压层,所述下压层包括下外板,所述下外板的底端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柱连接,下外板的上端等距离间隔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外侧绕有一圈卡边,所述卡边的上端卡接在中套层底部的凹槽内,卡边的底端固定在下外板的上端,且卡边两侧的下外板上各设有一个卡柱,所述卡柱外侧的下外板上设有提槽,卡柱的上端贯穿下支撑层的提耳并卡接在中套层的底端,所述下支撑层包括下内板,所述下内板上设有与矩形块相对应的矩形通孔,下内板卡接在下压层和中套层之间,所述中套层的两侧通过斜柱固定在地面上,中套层的上端与上角压层的上外板活动接触,所述上外板的底端固定有角压板,上外板的上端设有边通孔,所述边通孔两侧的上外板上与两个第二气缸的伸缩柱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支撑板的上端,所述支撑板四个角的底端通过固定柱固定在地面上,支撑板上端中间固定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柱贯穿支撑板并与上边压层的上内板的上端连接,所述上内板的底端固定有边压板。

优选的,所述上内板和下内板的大小等于中套层的内部大小。

优选的,所述上外板和下外板的大小等于中套层的外部大小。

优选的,所述矩形块的高度小于中套层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角压板的高度小于中套层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边压板的高度大于中套层的高度加上上外板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整个模具拆分为5个部分,板栅的压合由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共同完成,既将板栅的边和角的压合分开进行,保证了压合的质量;

2.模具分为5个部分,每个部分相互关联,当模具损坏时,只需要维修和替换相应的部分,节约了成本,也方便了维护;

3.板栅成型后只需要将第一气缸关闭,然后将板栅连着下撑层一期取下来即可,取出方便,也不易损坏板栅;

4.板栅为外部冷却,且模具可以快速的重复利用,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11下压层、111矩形块、112卡边、113下外板、114卡柱、115提槽、12下支撑层、121下内板、122矩形通孔、123提耳、13中套层、14上角压层、141上外板、142边通孔、143角压板、15上边压层、151上内板、152边压板、2斜柱、3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第三气缸、6支撑板、7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成型装置,包括模具1,模具1从下到上依次分为下压层11、下支撑层12、中套层13、上角压层14和上边压层15,下压层11包括下外板113,下外板113的底端与第一气缸3的伸缩柱连接,下外板113的上端等距离间隔设有矩形块111,矩形块111的外侧绕有一圈卡边112,卡边112的上端卡接在中套层13底部的凹槽内,卡边112的底端固定在下外板113的上端,且卡边112两侧的下外板113上各设有一个卡柱114,卡柱114外侧的下外板113上设有提槽115,卡柱114的上端贯穿下支撑层12的提耳123并卡接在中套层13的底端,下支撑层12包括下内板121,下内板121上设有与矩形块111相对应的矩形通孔122,下内板121卡接在下压层11和中套层13之间,中套层13的两侧通过斜柱2固定在地面上,中套层13的上端与上角压层14的上外板141活动接触,上外板141的底端固定有角压板143,上外板141的上端设有边通孔142,边通孔142两侧的上外板141上与两个第二气缸4的伸缩柱连接,第二气缸4固定在支撑板6的上端,支撑板6四个角的底端通过固定柱7固定在地面上,支撑板6上端中间固定有第三气缸5,第三气缸5的伸缩柱贯穿支撑板6并与上边压层15的上内板151的上端连接,上内板151的底端固定有边压板152。

进一步的,上内板151和下内板121的大小等于中套层13的内部大小,上内板151底端的边压板152穿过边通孔142进入到中套层13内,对液体进行压合。

进一步的,上外板141和下外板113的大小等于中套层13的外部大小,保证了整体的严密性。

进一步的,矩形块111的高度小于中套层13的高度,当上角压层14下压时,角压板143对液体进行压合,而角压板143的底端离矩形块111的底端的距离即为板栅的高度。

进一步的,角压板143的高度小于中套层13的高度。

进一步的,边压板152的高度大于中套层13的高度加上上外板141的高度,边压板15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对模具内的液体的边进行压合,二是在压合完成后将板栅从模具中基础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启动第一气缸3,实现下压层11和下支撑层12与中套层13之间的闭合,从上方向中套层13内放入板栅的液体原料,再同时启动第二气缸4和第三气缸5,第二气缸4和第三气缸5分别带动角压板143和边压板152对模具内的原料进行压合,压合完成后关闭3个气缸,板栅和下压层11一起下降,通过下支撑层12两边的提耳123将下支撑层12从下压层11上取下来进行冷却,并为下压层换上新的下支撑层12,继续使用。文中边和角是将板栅分为相交处和非相交处,相交处为角,非相交处为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