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3781发布日期:2019-07-06 10:55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双边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边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双边缘连接器产品的端子是采用焊接工艺固定,产品使用受工艺影响,使用范围有限制。

焊接后的端子内外基本是裸露的,产品无防尘,灰尘等易腐蚀端子,影响使用。由于端子无保护作用,使用时有杂物掉落其中造成短路,损坏设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双边缘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双边缘连接器,包括底座、底盖、端子、以及压盖;

所述底座上设有插头和设置在所述插头一端的卡合结构;

所述插头上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底盖上设有第二插接孔;

所述端子两端的伸出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端子的一端插接到所述第一插接孔,另一端插接到所述第二插接孔;

所述底盖与所述卡合结构卡合固定;

所述压盖安装到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卡合结构配合,将所述端子压合固定到所述底盖的所述第二插接孔。

优选地,所述底盖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卡扣,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在所述底座上设置、以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卡合的至少一个第一卡台。

优选地,所述底盖的侧边上设有侧向伸出的T形卡扣,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T形卡扣卡合的T形卡口。

优选地,所述端子侧边上设有与所述底盖相抵的定位部,以限定所述端子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孔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底盖上设有容置所述定位部的收容槽,所述压盖将所述定位部压合到所述收容槽内。

优选地,所述卡合结构还包括在所述压盖压合到所述底盖上时、对所述压盖进行导向的导槽,所述压盖上设有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并卡合的导轨。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所述导槽,两个所述导槽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压盖上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导槽配合的两个所述导轨,所述导槽、导轨的断面呈L形。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套设到所述插头外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和所述压盖上设有两相对的锁孔,以通过锁固件穿设所述锁孔将所述压盖和保护壳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压盖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卡扣,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在所述底座上设置、以与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卡合的至少一个第二卡台。

优选地,所述压盖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向所述底盖一侧伸出,所述底座上设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设的定位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双边缘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压盖采用压合的方式将端子进行压合定位固定,可以实现端子的免焊接固定,安装更方便,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应用更加广泛。同时,压合的方式可以启动遮挡保护端子的作用,避免端子因裸露造成腐蚀,也避免因杂物掉落到端子造成短路。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双边缘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双边缘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双边缘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双边缘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双边缘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双边缘连接器包括底座1、底盖2、端子3、以及压盖4,在本实施例中,双边缘连接器包括两排端子3,两排端子3错开设置。

底座1上设有插头11和设置在插头11一端的卡合结构12,插头11上设有第一插接孔111,底盖2上设有第二插接孔21,第一插接孔111、第二插接孔21的数量分别与端子的数量一一对应。

端子3两端的伸出方向呈夹角设置,向不同的方向伸出,端子3的一端插接到第一插接孔111,另一端插接到第二插接孔21,以能转向连接导通。

底盖2与卡合结构12卡合固定,让端子3插入底盖2上的一端依靠底盖2进行定位。压盖4安装到底座1上与卡合结构12配合,将端子3压合固定到底盖2的第二插接孔21,防止端子3从第二插接孔21脱出。

压盖4采用压合的方式将端子3进行压合定位固定,可以实现端子3的免焊接固定,安装更方便,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应用更加广泛。同时,压合的方式可以启动遮挡保护端子的作用,避免端子因裸露造成腐蚀,也避免因杂物掉落到端子造成短路。

结合图5、图6所示,底盖2上设有第一弹性卡扣22,卡合结构12包括在底座1上设置、以与第一弹性卡扣22卡合的第一卡台121。第一弹性卡扣22与第一卡台121卡合后可以将底盖2安装到底座1上,也对端子3的位置进行了初步定位。

优选地,底盖2上设有两个第一弹性卡扣22,两个第一弹性卡扣22位于底盖2的两端。同时,底座1上也设有供两个第一弹性卡扣22卡合的两个第一卡台121,让定位更稳定。

进一步地,底盖2的侧边上设有侧向伸出的T形卡扣23,底座1上设有与T形卡扣23卡合的T形卡口122。底盖2的安装位置可再依靠T形卡扣23与T形卡口122的卡合实现进一步固定,防止出现位置偏移造成端子3端部位置的偏移。

端子3侧边上设有与底盖2相抵的定位部31,以限定端子3穿过第二插接孔21的位置,避免端子3伸出的位置不稳定。本实施例中,定位部31为在端子3的侧边设置的凸起,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部31也可为楔形侧边。

进一步地,底盖2上设有容置定位部31的收容槽24,压盖4将定位部31压合到收容槽24内。压盖4可以与定位部31相抵,对端子3进行定位。

卡合结构12还包括在压盖4压合到底盖2上时、对压盖4进行导向的导槽123,压盖4上设有与导槽123滑动配合并卡合的导轨41。在压盖4安装时,导轨41卡入到导槽123,并在压盖4压合到端子3和底盖2时,导轨41沿导槽123滑动,保证压盖4的安装过程稳定,安装位置也更准确。

优选地,底座1上设有两个导槽123,两个导槽123分别位于底座1的两端,压盖4上设有分别与两个导槽123配合的两个导轨41,导槽123、导轨41的断面呈L形,可以在导向的同时,还能卡合,防止位置偏位。

进一步地,压盖4上设有定位柱42,定位柱42沿导轨41的延伸方向向底盖2一侧伸出,底座1上设有供定位柱42穿设的定位孔13。压盖4安装到位后,定位柱42插入到定位孔13内,也对压盖4的位置进行定位。

为了让压盖4压合到位后能实现定位,压盖4上设有第二弹性卡扣43,卡合结构12包括在底座1上设置、以与第二弹性卡扣43卡合的第二卡台124。第二弹性卡扣43与第二卡台124卡合后可以将压盖4安装到底座1上,也对压盖4的位置进行了初步定位。

优选地,压盖4上设有两个第二弹性卡扣43,两个第二弹性卡扣43位于压盖4的两端。同时,底座1上也设有供两个第二弹性卡扣43卡合的两个第二卡台124,让定位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边缘连接器还包括套设到插头11外的保护壳5,保护壳5和压盖4上设有两相对的锁孔51,以通过锁固件穿设锁孔51将压盖4和保护壳5连接固定。

由于插头11上第一插接孔111的方向与底盖2上第二插接孔21的方向不同,保护壳5和压合到位的压盖4连接后,结合压盖4其他的定位结构,保护壳5可以将压盖4的位置固定,保证压盖4不会松脱、移动等。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