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
背景技术:
机油压力开关是指示发动机润滑系统油压的传感器,一般布置在发动机润滑系统主油道上(一般放在机油滤清器后)。机油压力开关作为一种感压元件,用来控制汽车仪表盘上报警灯的通断,在汽车和摩托车上得到广泛应用。机油压力开关内部有一膜片,一侧直接与机油接触,另一侧通过一个顶杆推动动静触点的断开与闭合。目前绝大多数的机油压力开关为常闭式,在油压系统无压力时,触点处于闭合状态,当汽车的点火开关处于ACC位置,此时机油泵没有工作,系统压力为零,机油报警灯点亮,当将点火开关需旋装到Start位置瞬间,机油泵开始工作,由于油压上升有个过程,所以这时候机油报警灯仍处于点亮状态,1~2S后,机油压力开关油路充油,当油压达到开关设定的要求时候,机油压力开关的动静触电断开,机油报警灯熄灭。通过每次启动时的自检,可以发现机油压力工作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如果主油道系统无压力,或当机油压力开关探测到系统的机油压力低于设定的机油压力时,油压开关接通报警电路,此时,动静触电闭合,报警灯亮,及时提醒人员及时检查润滑系统相关部件,避免因为机油泄漏或系统润滑部件故障引起的油压不足,造成发动机损坏。
机油压力开关一般安装在主油道附近或者机油滤清器附近,为了节省成本,很多车辆没有防护板,汽车经过涉水路面时,容易有水溅到开关上,或者顺着线束流到开关上,造成进水,由于机油压力开关的呼吸作用,部分的水分可能进入开关的内部。对于机油压力开关,最常见的故障就是由于水或者其杂质进入内部导致动静触电接触不良或者无法接通。机油压力开关设计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防尘防水功能,因为当发动机长时间工作后温度升高,远大于环境温度,机油压力开关内腔空气受热膨胀与外界大气压形成压力差,内腔的一部分空气会从呼吸通道呼出进入外界,达到内腔与外界大气压平衡。若此时机油压力传感器遭遇大面积冷水喷溅,温度降低,内腔压力小于大气压,此时内腔需要补偿空气以达到平衡,泥水就会沿呼吸通道进入内腔。当呼吸通道口存水时,机油压力开关随发动机自然冷却时,水也会沿呼吸通道进入内腔。如果防水不好,同样会造成发动机油压开关的失效。开关内部进液后,液体粘附在触点位置,触点打开后,触点间由于水滴的导通作用,开关表现为常通,误报警。当液体进入一段时间后,弹簧、触点等零部件接触面之间有了一定的锈蚀,锈蚀层阻断了电路的导通,开关这时表现为断电故障。要知道动静触电的距离仅0.3mm 左右,同样的,由于接点间不清洁的水会导电,在动静触点断开的状态下依旧有电流通过,导致机油压力开关的误报警,时间长了,积水也会腐蚀动静触点,导致机油压力开关无法接通。
也许有人要问,机油压力开关是不是可以取消呼吸通道?实际上对于机油压力开关内腔与外界之间预留呼吸通道,是其工作原理决定的,当机油压力开关与外界环境温度一致时,内腔与外界不需要交换空气。当机油压力开关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度时,内腔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此时若不能排出一部分空气,内腔压力就会升高与外界大气压形成压力差,此时机油压力开关动作就会向上漂移(假设原动作压力为30Kpa,可能漂移至80Kpa甚至更高,这由温度决定)。这就会使机油压力开关误报警(油压正常时开关还处于闭合状态)。以前的通气孔主要设计在接线端子外侧,并且裸露在外,后来为了减少外来的雨水,增加了外围护套,该结构设计对于外围的雨水飞溅有一定的改善,但解决不了水分倒吸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目的是提高油压控制的精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包括壳体、接线端子、线束插头和设置于接线端子上的插片,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插片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让工作腔中的气体向外排出的通气道。
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且与壳体和静触点接触的接电片。
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线束插头和所述接线端子之间的第一密封圈,线束插头插入接线端子中,第一密封圈位于接线端子的内部。
所述壳体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接线端子上,壳体的该端与接线端子之间设有密封胶进行密封。
所述接线端子具有用于对所述线束插头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槽,线束插头上设有嵌入导向槽中的滑块。
所述壳体上设有复合垫片,复合垫片上设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通过在插片与接线端子之间设置间隙以形成通气道,可以减少压力漂移,提高油压控制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剖视图;
图5是图4中C-C剖视图;
图6是图3中A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B处放大图;
图8是图5中C处放大图;
图9是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线束插头;2、接线端子;3、密封胶;4、壳体; 5、进油通道;6、复合垫片;7、第一密封圈;8、插片;801、插片本体;802、第一连接部;803、第二连接部;9、弹簧;10、顶杆;11、接电片;12、膜片; 13、第二密封圈;14、静触点;15、动触点;16、凸起;17、导向槽;18、阶梯式结构;19、嵌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包括壳体4、插片、弹簧9、膜片12、顶杆10、静触点14、动触点15、接线端子2和线束插头1,接线端子2的材质为塑料。接线端子2与插片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让工作腔中的气体向外排出的通气道。
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8所示,顶杆10和静触点14设置在壳体4的内部,动触点15和弹簧9设置在接线端子2的内部,静触点14和动触点15套设于顶杆10上,动触点15与静触点14相配合,弹簧9对动触点15施加使其与静触点14保持接触的弹性作用力,动触点和静触点断开,机油报警灯熄灭。
如图1、图3、图5和图9所示,插片的材质为金属,插片与接线端子2为注塑成型,插片包括插片本体801、与插片本体80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802和与第一连接部802连接的第二连接部803,插片本体801为具有一定长度的片状结构,插片本体801插入线束插头1中。第一连接部802为块状结构,第一连接部802与插片本体801的一端固定连接,插片本体801的另一端位于线束插头1 的内部。第二连接部803为扇形块状结构,插片本体801和第二连接部803与第一连接部802的相对两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803位于机油压力开关的工作腔(该工作腔是由壳体4的内腔体和接线端子2的内腔体组成)中,弹簧9、顶杆10、动触点15和静触点14也位于工作腔中,弹簧9夹在动触点15和第二连接部803之间,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动触点15和第二连接部803相抵触。插片与接线端子2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作为通气道,通气道与工作腔相连通,工作腔通过通气道与外界环境处于连通状态。
壳体4的内部设有让机油进入工作腔中的进油通道5,进油通道5与工作腔相连通。发动机主油道与进油通道5相连通,油压作用在顶杆10上,油压开关感知机油压力,当压力超过设定数值时,顶杆10推动动触点15片向上移动,静触点14片和动触点15片分离,故障灯熄灭,否则,故障灯点亮。膜片12设置在壳体4的内部,膜片12位于顶杆10和进油通道5之间,壳体4的进油通道5 的末端设置为阶梯式结构18,以减少进入进油通道5中的机油对膜片12产生的冲击。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4与所述接线端子2之间且与壳体4和静触点14接触的接电片11,保证油压开关导电的可靠性,减少了接线端子2与壳体4之间的接触不良的影响。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还包括设置于线束插头1和接线端子2之间的第一密封圈7,线束插头1插入接线端子2中,第一密封圈7位于接线端子2的内部。第一密封圈7套设于线束插头1上,第一密封圈7用于实现线束插头1与接线端子2之间的密封。作为优选的,第一密封圈7的外圆面上设有与接线端子2的内圆面接触的密封凸起,密封凸起为在第一密封圈7的外圆面上沿整个周向延伸的圆环形结构,密封凸起沿第一密封圈7 的径向朝向第一密封圈7的外侧伸出,密封凸起设置多个且所有密封凸起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有密封凸起为沿第一密封圈7的轴向依次布置,这种结构的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
如图1和图6所示,壳体4的一端套设于接线端子2上且壳体4的该端与接线端子2为铆接连接,为了保证接线端子2和壳体4之间的可靠密封,壳体4 的该端与接线端子2之间设有密封胶3进行密封,密封胶3沿着接线端子2的整个外圆面进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如图5所示,为了保证线束插头1插拔的准确性,接线端子2 具有用于对线束插头1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槽17,线束插头1上设有嵌入导向槽 17中的滑块,导向槽17为在接线端子2的内圆面上沿接线端子2的径向延伸的凹槽。同时为了保证在隐蔽区域,操作者对线束插头1插拔的顺利性,接线端子2导向区域增加点划线标识。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壳体4上设有复合垫片6,复合垫片6与壳体4 为一体结构,复合垫片6上设有凸起16。复合垫片6为圆形,凸起16共设置三个且三个凸起16在复合垫片6上为沿周向均匀分布,端面设置复合垫片6实现密封,以将渗油问题降到最低。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