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型铝壳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1049发布日期:2019-06-14 22:54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型铝壳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壳锂电池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铝壳锂电池的结构为正/负极都是在极片头部焊接极耳,极片叠片后,正/负极耳都是从卷芯的顶部引出,卷芯的两极耳套上立体ABS塑料凹槽式隔圈固定,然后直接铆接于盖板入壳在进行整盖。

而现有组装结构由卷芯铆接入壳后,由于卷芯的两极耳套上立体ABS隔圈高度与一定距离且间隙较大,当成品电芯受到撞击时,立体ABS隔圈容易发生歪斜导致正极耳与负极耳接触到铝壳壳体,产生电芯内部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型铝壳锂电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电芯内部易短路的问题,通过将正极耳与负极耳设置在铝壳盖板上,并在铝壳盖板内设置具一定厚度(铝壳盖板与铝壳筒体之间的间隙厚度)的立体绝缘保护体对正极耳与负极耳进行限位,防止在受到外部冲击时,正极耳与负极耳不能相互接触,同时不能同时与铝壳筒体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型铝壳锂电池包括一端开口铝壳筒体及能扣合在所述铝壳筒体开口端的铝壳盖板和卷芯体,所述的铝壳盖板上设有正极耳片、负极耳片,所述卷芯体设置在铝壳筒体内并与铝壳盖板上设有正极耳片、负极耳片相接触或连接;

在所述铝壳盖板下表面覆盖立体式绝缘保护体,所述正极耳片、负极耳片穿过立体式绝缘保护体与所述卷芯体相接触或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体式绝缘保护体边缘设有薄边,所述铝壳盖板扣合在所述铝壳筒体开口时,所述薄边嵌入所述铝壳盖板与所述铝壳筒体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立体式绝缘保护体为绝缘体。

优选的,所述立体式绝缘保护体由软硅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薄边与所述立体式绝缘保护体材质相同,所述薄边的厚度为所述立体式绝缘保护体厚度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优选的,立体式绝缘保护体的厚度至少为2厘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专利中组装结构由卷芯铆接入壳后,铝壳盖板设有立体式绝缘保护体将铝壳盖板底部与铝壳筒体之间的间隙填满(一般其厚度为2厘米),但外力作用时,立体式绝缘保护体确保卷芯体正极耳与负极耳不会铝壳筒体接触导通,避免电芯内部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壳锂电池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式软硅胶绝缘圈结构图。

图3为立体式软硅胶绝缘圈优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型铝壳锂电池包括一端开口铝壳筒体11及能扣合在所述铝壳筒体11开口端的铝壳盖板13和卷芯体12,铝壳盖板12上设有正极耳片21、负极耳片22(正极耳片21、负极耳片22在图中的位置仅是用于示意,不能通过图对正极耳片21、负极耳片22进行精确定位),卷芯体12设置在铝壳筒体11内并与铝壳盖板13上设有正极耳片21、负极耳片22相接触或连接;

在所述铝壳盖板13下表面覆盖立体式绝缘保护体23,正极耳片21、负极耳片22穿过立体式绝缘保护体23与卷芯体12相接触或连接,优选的立体式绝缘保护体23为绝缘保护圈,或者立体式绝缘保护体23由软硅胶材料制成,优选的,立体式绝缘保护体的厚度至少为2厘米。

如图3中,立体式绝缘保护体23边缘设有薄边24,铝壳盖板13扣合铝壳筒体11开口时,所述薄边24嵌入所述铝壳盖板13与所述铝壳筒11体连接处,优选的薄边24与立体式绝缘保护体23材质相同,薄边24的厚度为立体式绝缘保护体23厚度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利用薄边24嵌入所述铝壳盖板13与所述铝壳筒11体连接处,相当于在所述铝壳盖板13与所述铝壳筒11体连接处卡入了薄边24,通过对薄边24的定位,对立体式绝缘保护体23进行限位,当铝壳盖板13受撞击时,立体绝缘保护体23不易脱位,从而可以很好的对正极耳片21、负极耳片22进行限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