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卷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9571发布日期:2019-06-18 23:55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电池卷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卷针。



背景技术:

电池卷针用于将电极片和隔膜材料卷成特定大小的电池电芯,随着市场的变化,为了提升电池的性能和容量,同样也为了安全考虑,采用的隔膜材料越来越薄,相对的对于卷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在电芯的生产过程中,电芯的隔膜材料与卷针完全接触,在电芯脱离卷针的时候就会造成很大的摩擦力,导致电芯抽取的时候容易出现隔膜抽出(抽芯现象),导致此种电池报废,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现有的电池卷针也无法对卷芯隔膜中心孔起到扩孔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卷针抽离过程中与隔膜的摩擦力,避免电池电芯出现抽芯问题的电池卷针。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提供一种电池卷针,包括可相互贴合后接触面重合的第一卷针组件和第二卷针组件,所述第一卷针组件包括第一卷针,所诉第二卷针组件包括第二卷针,同一截面下所述第一卷针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卷针横截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针中横截面包括第一横截面和第二横截面,所述第二卷针中横截面包括第三横截面和第四横截面,所述第一横截面通过第一倾斜部过渡到第二横截面,所述第二横截面处的卷针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横截面处卷针厚度,所述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在沿轴向运动分离/合拢过程中,所述第二卷针在第一倾斜部影响下往径向收缩/扩张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卷针的第二横截面上设有用于夹紧隔膜的1mm宽的长横截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截面和第四横截面之间存在隔膜间隙。

优选地,所述电池卷针为多边形柱状或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卷针横截面和所述第二卷针横截面均呈弓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卷针的第三横截面通过直槽连接第四横截面,所述第四横截面处卷针厚度大于第一横截面处卷针厚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卷针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卷针首端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卷针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卷针首端的第二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卷针末端的卷针为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圆台结构,所述第二横截面与所述圆台结构之间设有第二倾斜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卷针的第三横截面是倾斜一定角度的斜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卷针末端设有第三倾斜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所述第一卷针中横截面包括第一横截面和第二横截面,所述第二卷针中横截面包括第三横截面和第四横截面,所述第一横截面通过第一倾斜部过渡到第二横截面,所述第二横截面处的卷针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横截面处卷针厚度,所述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在沿轴向运动分离/合拢过程中,所述第二卷针在第一倾斜部影响下往径向收缩/扩张运动,第二卷针在抽离过程中往径向收缩运动,减少与隔膜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避免电池电芯出现抽芯的问题。

2.第一卷针在抽离过程中,通过第一卷针的倾斜部,将隔膜推向一侧,隔膜中心孔扩张为圆形,有效的起到了卷芯隔膜中心孔扩张作用,继而有效提高了后续工序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卷针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卷针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卷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处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卷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C处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卷针装配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第一卷针11、第一横截面111、第二横截面112、第一倾斜部113、第二倾斜部114、1mm宽的长横截面115、第一连接件13、第一挡部12、第二卷针21、第三横截面211、第四横截面212、直槽213、第三倾斜部214、第二连接件23、第二挡部22、隔膜间隙3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卷针,包括可相互贴合后接触面重合的第一卷针组件和第二卷针组件,所述第一卷针组件包括第一卷针11,所诉第二卷针组件包括第二卷针21,同一截面下所述第一卷针11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卷针21横截面积,所述第一卷针11中横截面包括第一横截面111和第二横截面112,所述第二卷针21中横截面包括第三横截面211和第四横截面212,所述第一横截面111通过第二倾斜部114过渡到第二横截面112,所述第二横截面112处的卷针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横截面111处卷针厚度,所述第一卷针11和第二卷针21在沿轴向运动分离/合拢过程中,所述第二卷针21在第二倾斜部114影响下往径向收缩/扩张运动。

请参阅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装配后在第一卷针11的第二横截面112上形成用于夹紧隔膜的1mm宽的长横截面115。

所述第一横截面111和第四横截面212之间存在隔膜间隙30。

所述电池卷针为多边形柱状或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卷针11横截面和所述第二卷针21横截面均呈弓形。

所述第二卷针21的第三横截面211通过直槽213连接第四横截面212,所述第四横截面212处卷针厚度大于第一横截面111处卷针厚度。

所述第一卷针11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卷针11首端的第一连接件13,第一连接件末端连有第一挡部12,所述第二卷针21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卷针21首端的第二连接件23,第二连接件末端连有第二挡部22。

所述第一卷针11末端的卷针为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圆台结构,所述第二横截面112与所述圆台结构之间设有第二倾斜部114。所述第一卷针11末端的卷针也可以为圆锥形结构。

所述第二卷针21的第三横截面211是倾斜一定角度的斜面。

所述第二卷针21末端设有第三倾斜部214。第三倾斜部214与第二倾斜部114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第一卷针中横截面包括第一横截面111和第二横截面112,所述第二卷针中横截面包括第三横截面211和第四横截面212,所述第一横截面111通过第一倾斜部113过渡到第二横截面112,所述第二横截面112处的卷针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横截面111处卷针厚度,所述第一卷针11和第二卷针21在沿轴向运动分离/合拢过程中,所述第二卷针21在第一倾斜部113影响下往径向收缩/扩张运动,第二卷针21在抽离过程中往径向收缩运动,减少与隔膜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避免电池电芯出现抽芯的问题。

第一卷针11在抽离过程中,通过第一卷针11的倾斜部,将隔膜推向一侧,隔膜中心孔扩张为圆形,有效的起到了卷芯隔膜中心孔扩张作用,继而有效提高了后续工序的成品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