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1453发布日期:2019-08-07 01:4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源连接器广泛应用在各种生产加工设备及电子设备上,其一般包括连接器公座和连接器母座,连接器公座和连接母座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卡扣结构,连接器公座和连接母座通过各自的卡扣结构卡扣固定,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源连接器设置的卡扣结构都相对简单,如图1所示,现有电源连接器的卡扣结构一般包括设置在连接器公座的弹性卡扣件a和设置在连接器母座的卡口b,通过按压弹性卡扣件a,可使弹性卡扣件a从卡口b内脱离,从而能够利于连接器公座与连接器母座分离,但上述结构只需用很小的按压力就能使弹性卡扣件a脱离卡口b,对于一些要求安全性高的生产加工设备,在复杂的使用环境下,易误压弹性卡扣件a,使连接器公座和连接器母座意外脱离,从而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使用安全性不高,同时防水性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公座和连接器母座,连接器公座设有插接部,连接器母座设有用于与所述插接部配合的空腔,连接器公座设有弹性卡件,连接器母座设有与弹性卡件对应的卡口,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空腔内时,弹性卡件对应卡入所述卡口内,连接器母座设有第一绝缘外壳,连接器公座设有第二绝缘外壳,第一绝缘外壳在所述空腔的入口处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两侧分别向外一体延伸有立块,两个立块之间一体成型有连接条、且两个立块之间形成的缺口为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连形成所述用于卡住弹性卡件的卡口,弹性卡件一体成型有弯折段和平直段,弹性卡件的弯折段与所述插接部一体成型、且弹性卡件的平直段朝第二绝缘外壳方向延伸,平直段在与弯折段的连接处凸设有卡肋,所述卡肋可卡在所述连接条位置,第二绝缘外壳在弹性卡件的平直段端部位置一体成型有限压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插接部前端外壁环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凹槽,每个密封凹槽卡设有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与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密封贴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弹性密封圈设有环形部和至少一条弹性肋,环形部卡设于所述密封凹槽内、且环形部的厚度稍小于所述密封凹槽的深度,至少一条弹性肋环绕环形部外壁设置、且相邻弹性肋的间隔距离稍大于弹性肋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压块上方凹设有弧形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连接器母座还设有端子组、导电线和胶芯,端子组与导电线连接后,胶芯注塑成型于连接器母座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实际应用中,插接时,连接器公座的弹性卡件卡在连接器母座上的卡口,拔出时,按压弹性卡件,弹性卡件受力形变,位于平直段和弯折段连接处的卡肋相对所述连接条下移,从而使所述卡肋从所述卡口内脱离,使用方便,相比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公座和连接器母座的卡扣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卡件在受力变形时,位于平直段和弯折段连接处的卡肋相对位移较小的位置,同时第二绝缘外壳在弹性卡件的平直段端部位置一体成型有限压块,能够防止误压而导致脱离的情况出现,安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器公座、11.插接部、111.密封凹槽、12.弹性卡件、121.弯折段、122.平直段、123.卡肋、13.第二绝缘外壳、131.限压块、132.弧形口、2.连接器母座、21.空腔、22.卡口、23.第一绝缘外壳、231.立块、232.连接条、233.第一缺口、234.第二缺口、3.弹性密封圈、31.环形部、32.弹性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2至图4,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公座1和连接器母座2,连接器公座1设有插接部11,连接器母座2设有用于与所述插接部11配合的空腔21,连接器公座1设有弹性卡件12,连接器母座2设有与弹性卡件12对应的卡口22,所述插接部11插入所述空腔21内时,弹性卡件12对应卡入所述卡口22内,连接器母座2设有第一绝缘外壳23,连接器公座1设有第二绝缘外壳13,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外壳23在所述空腔21的入口处设有第一缺口233,第一缺口233两侧分别向外一体延伸有立块231,两个立块231之间一体成型有连接条232、且两个立块231之间形成的缺口为第二缺口234,第一缺口233和第二缺口234相连形成所述用于卡住弹性卡件12的卡口22,弹性卡件12一体成型有弯折段121和平直段122,弹性卡件12的弯折段121与所述插接部11一体成型、且弹性卡件12的平直段122朝第二绝缘外壳13方向延伸,平直段122在与弯折段121的连接处凸设有卡肋123,所述卡肋123可卡在所述连接条232位置,第二绝缘外壳13在弹性卡件12的平直段122端部位置一体成型有限压块131,在实际应用中,插接时,连接器公座1的弹性卡件12卡在连接器母座2上的卡口22,拔出时,按压弹性卡件12,弹性卡件12受力形变,位于平直段122和弯折段121连接处的卡肋123相对所述连接条232下移,从而使所述卡肋123从所述卡口22内脱离,使用方便,相比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公座1和连接器母座2的卡扣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卡件12在受力变形时,位于平直段122和弯折段121连接处的卡肋123相对位移较小的位置,同时第二绝缘外壳13在弹性卡件12的平直段122端部位置一体成型有限压块131,能够防止误压而导致脱离的情况出现,安全可靠性高。

图2和图3示出,本实施例的所述插接部11前端外壁环设有一个密封凹槽111,密封凹槽111卡设有弹性密封圈3,弹性密封圈3与可与所述空腔21的内壁密封贴压,防水性强,但密封凹槽111的数量不限于一个,还可为两个或三个,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出,本实施例的弹性密封圈3设有环形部31和至少一条弹性肋32,环形部31卡设于所述密封凹槽111内、且环形部31的厚度稍小于所述密封凹槽111的深度,至少一条弹性肋32环绕环形部31外壁设置、且相邻弹性肋32的间隔距离稍大于弹性肋32的高度,如此,环形部31不易从密封凹槽111内脱出,在插接时,每条弹性肋32受压变形时不会与相邻的弹性肋32重叠,可与连接器母座2的内壁更为紧密地贴压,防水性更强。

图3示出,本实施例的所述限压块131从上向下凹设有弧形口132,该弧形口132能够利于人体使用,便于指压,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母座2还设有端子组、导电线和胶芯,端子组与导电线连接后,胶芯注塑成型于连接器母座2后端,制造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