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9799发布日期:2019-06-29 01:2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



背景技术:

导电滑环是通过导电环与电刷之间的相对旋转滑动接触来进行电加热与信号采集的机电传递装置。其中导电滑环中的主轴包括主轴法兰盘、中心支撑轴、支撑轴承、初始隔片、电加热铜环、电加热铜环隔片、备用铜环、热电偶铜环、热电偶铜环隔片、轴承上压板、轴承等。

在现场运行过程中,电加热系统温度为500°,通过热传导到达滑环温度设计温度要求为300°。受到机器振动、发热、电刷压力变化的影响;滑环刷针容易发生频繁跳槽现象,当温度升高,容易造成电刷压力的变化,造成热电偶信号丢失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导电滑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受到机器振动、发热、电刷压力变化的影响,滑环刷针容易发生频繁跳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包括主轴法兰盘、中心支撑轴、支撑轴承和挡圈,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一端与主轴法兰盘连接,所述中心支撑轴的另一端与挡圈连接,在中心支撑轴上沿着主轴法兰盘到挡圈的方向依次套设有支撑轴承、初始隔片、电加热铜环、零线铜环、中间环道隔片、热电偶铜环和轴承上压板;所述支撑轴承靠近主轴法兰盘设置;所述轴承上压板上套设有旋转轴承;

所述电加热铜环设有多个,且在电加热铜环与电加热铜环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电加热铜环隔片;所述热电偶铜环设有多个,且在热电偶铜环与热电偶铜环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热电偶铜环隔片;每个热电偶铜环为双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结构采用分流技术,增加电加热铜环和热电偶铜环的数量,以提高滑道和弹片接触可靠性,减小每个滑道承载的电流,来满足环道的稳定性要求;加高初始隔片、电加热铜环隔片、中间环道隔片和热电偶铜环隔片的高度及设置U型下滑位移面,可有效防止刷针跳槽情况产生。特别是增加中间环道隔片,能有效的防治刷针跳槽情况产生。所有的塑料隔片,均采用耐高温材料精密加工而成。热电偶环道采用双槽结构,滑环刷针与热电偶环道采用8点接触方式,保证其运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支撑轴包括中心轴和4块支撑板,中心轴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中心轴的表面均匀分布有与4块支撑板相配合的4条沟槽,每块支撑板对应的设置在每条沟槽内,4块支撑板和中心轴形成4个腔室。支撑板采用PTFE板料,采用精密加工而成。所有热电偶线缆在一个腔体;电加热管线缆按照转盘顺序分布在另外的三个腔体内。聚四氟乙烯(PTFE),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亦成为了易清洁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环道隔片由屏蔽板组成。防止电加热环道的电磁变化对热电偶环道信号造成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支撑轴上套设有若干备用铜环,所述备用铜环设置在电加热铜环和零线铜环之间,且在备用铜环与备用铜环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电加热铜环隔片。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支撑轴上套设有若干备用热电偶铜环,所述备用热电偶铜环设置在热电偶铜环与轴承上压板之间,且在备用热电偶铜环与备用热电偶铜环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热电偶铜环隔片。

进一步的,所述初始隔片、电加热铜环隔片、中间环道隔片和热电偶铜环隔片上均设有U型下滑位移面。通过增加U型下滑位移面,达到防止弹片从一槽跳入另外一槽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初始隔片、电加热铜环隔片、中间环道隔片和热电偶铜环隔片均由PPS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法兰盘、轴承上压板均采用6061-T6材质制成。主轴法兰盘和轴承上压板表面本色阳极化处理,达到装配准确和运行稳定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结构采用分流技术,增加电加热铜环和热电偶铜环的数量,以提高滑道和弹片接触可靠性,减小每个滑道承载的电流,来满足环道的稳定性要求;加高初始隔片、电加热铜环隔片、中间环道隔片和热电偶铜环隔片的高度及设置U型下滑位移面,可有效防止刷针跳槽情况产生。特别是增加中间环道隔片,能有效的防治刷针跳槽情况产生。所有的塑料隔片,均采用耐高温材料精密加工而成。热电偶环道采用双槽结构,滑环刷针与热电偶环道采用8点接触方式,保证其运行稳定性,防止电加热环道烧毁;减少功率环道对信号环道的电磁干扰,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丢失与失真,保证滑环产品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支撑轴上的支撑板采用PTFE板料,采用精密加工而成。所有热电偶线缆在一个腔体;电加热管线缆按照转盘顺序分布在另外的三个腔体内。聚四氟乙烯(PTFE),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亦成为了易清洁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3、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环道隔片由屏蔽板组成。防止电加热环道的电磁变化对热电偶环道信号造成干扰。

4、初始隔片、电加热铜环隔片、中间环道隔片和热电偶铜环隔片上均设有U型下滑位移面。通过增加U型下滑位移面,达到防止弹片从一槽跳入另外一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支撑轴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主轴法兰盘,2-中心支撑轴,3-支撑轴承,4-初始隔片,5-电加热铜环,6-电加热铜环隔片,7-备用铜环,8-零线铜环,9-中间环道隔片,10-热电偶铜环,11-热电偶铜环隔片,12-备用热电偶铜环,13-轴承上压板,14-旋转轴承,15-挡圈,16-U型下滑位移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包括主轴法兰盘1、中心支撑轴2、支撑轴承3和挡圈15,所述中心支撑轴2的一端与主轴法兰盘1连接,所述中心支撑轴2的另一端与挡圈15连接,在中心支撑轴2上沿着主轴法兰盘1到挡圈15的方向依次套设有支撑轴承3、初始隔片4、电加热铜环5、零线铜环8、中间环道隔片9、热电偶铜环10和轴承上压板13;所述支撑轴承3靠近主轴法兰盘1设置;主轴法兰盘1和轴承上压板13用螺钉固定中心支撑轴2上。所述轴承上压板13上套设有旋转轴承14;旋转轴承14采用NSK精密轴承,两端为接触型密封。保证产品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环道隔片9由屏蔽板组成。防止电加热环道的电磁变化对热电偶环道信号造成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初始隔片4、电加热铜环隔片6、中间环道隔片9和热电偶铜环隔片11均由PPS制成。所述主轴法兰盘1、轴承上压板13均采用6061-T6材质制成。主轴法兰盘1和轴承上压板13表面本色阳极化处理,达到装配准确和运行稳定性的要求。

所述电加热铜环5设有多个,且在电加热铜环5与电加热铜环5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电加热铜环隔片6;所述热电偶铜环10设有多个,且在热电偶铜环10与热电偶铜环10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热电偶铜环隔片11;每个热电偶铜环10为双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结构采用分流技术,增加电加热铜环5和热电偶铜环10的数量,以提高滑道和弹片接触可靠性,减小每个滑道承载的电流,来满足环道的稳定性要求;加高初始隔片4、电加热铜环隔片6、中间环道隔片9和热电偶铜环隔片11的高度及设置U型下滑位移面16,可有效防止刷针跳槽情况产生。特别是增加中间环道隔片9,能有效的防治刷针跳槽情况产生。所有的塑料隔片,均采用耐高温材料精密加工而成。热电偶环道采用双槽结构,滑环刷针与热电偶环道采用8点接触方式,保证其运行稳定性,防止电加热环道烧毁;减少功率环道对信号环道的电磁干扰,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丢失与失真,保证滑环产品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所述中心支撑轴2包括中心轴和4块支撑板,中心轴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中心轴的表面均匀分布有与4块支撑板相配合的4条沟槽,每块支撑板对应的设置在每条沟槽内,4块支撑板和中心轴形成4个腔室。支撑板采用PTFE板料,采用精密加工而成。

所有热电偶线缆在一个腔体;电加热管线缆按照转盘顺序分布在另外的三个腔体内。使得热电偶线缆和电加热管线缆分类放置,便于检修。聚四氟乙烯(PTFE),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亦成为了易清洁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为了在电加热铜环5在损坏时不影响现场的使用情况,所述中心支撑轴2上套设有若干备用铜环7,所述备用铜环7设置在电加热铜环5和零线铜环8之间,且在备用铜环7与备用铜环7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电加热铜环隔片6。

为了在备用热电偶铜环12在损坏时不影响现场的使用情况,所述中心支撑轴2上套设有若干备用热电偶铜环12,所述备用热电偶铜环12设置在热电偶铜环10与轴承上压板13之间,且在备用热电偶铜环12与备用热电偶铜环12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热电偶铜环隔片11。

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弹片从一槽跳入另外一槽的情况出现,所述初始隔片4、电加热铜环隔片6、中间环道隔片9和热电偶铜环隔片11上均设有U型下滑位移面16。通过增加U型下滑位移面16,使得快要跳出电加热铜环5或者热电偶铜环10的滑环刷针能沿着初始隔片4、电加热铜环隔片6、中间环道隔片9和热电偶铜环隔片11上设置的U型下滑位移面16下滑到其所在的电加热铜环5或者热电偶铜环10中,达到防止弹片从一槽跳入另外一槽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