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位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7075发布日期:2019-06-29 01:0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位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位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它可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最简单的铁芯变压器由一个软磁材料做成的铁心及套在铁心上的两个匝数不等的线圈构成。

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的不断攀升,近年来,班组扩容工程日趋增多,班组扩容工程量以20%的速度逐年上升,而施工人员没有得到增加,以往一个扩容工程只需要移位几台变压器,现在随着用电负荷的攀升,一个扩容工程需要移位4.2台变压器(依据2013年施工进度计划表所得平均值),往往因为地势或者环境的因素吊车无法直接到达,需靠人力手工拉动移动上百米的道路,变压器的移位作业也越来越多。

在以往的变压器移位上变压器台架时,变压器两侧分别需要2人扶住,变压器正面需6人合力向前拉动变压器,此时变压器底座后方需2人用撬杠翘起变压器向前推送,变压器底部铺上槽钢用来减少变压器与地面的摩擦力,这样才能够拖动变压器平稳移位,移位的整个过程都是靠众人手工拉动向前,且同时需要9-10人同时工作才能完成,需要劳动力多,作业时间长,变压器移位的效率非常低而且安全性不高。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班组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于移位的变压器,达到了使大型变压器的移位效率得到提高,并且能够在节省人力以及稳定情况下进行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位的变压器,包括底板、轨道、活动块、放置板、变压器本体和稳固机构,所述底板顶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分别与两个轨道的底部连接,且两个轨道顶部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分别与两个活动块滑动连接,且两个活动块的顶部分别与放置板底部两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放置板的顶部与变压器本体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稳固机构位于放置板的内部。

所述稳固机构包括滑轨、滑块、圆管、活塞加压弹簧、推杆、夹板、滚轮、螺纹杆和锁紧螺母,两个所述滑轨的背面分别与放置板内壁的背面连接,且两个滑轨的内部分别与两个滑块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圆管的左侧和推杆的右侧连接,且推杆的左侧与圆管的右侧相插接,所述活塞位于圆管的内部,且活塞的外侧壁与圆管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左端与活塞右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加压弹簧位于圆管的内部,且加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的左侧和圆管内壁的左侧连接,所述圆管和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相对的一侧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部分别与两个夹板的顶部连接,且两个夹板的底部通过通槽贯穿放置板的底部并延伸至底板顶部的上方,两个所述夹板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四个滚轮的一侧连接,且轨道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配合四个滚轮使用的凹槽,所述滑块的正面与螺纹杆的一端连接,且螺纹杆正面的一端通过通槽贯穿放置板的正面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螺纹杆上通过螺纹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连接有基座,且基座的底部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形状为长方形,且底板的外表面涂刷有防锈漆。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横向截面形状为矩形,且滑槽与活动块的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位于锁紧螺母正面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横向截面形状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的一侧与把手的一端连接,且把手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套。

优选的,所述滑轨位于轨道顶部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位的变压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稳固机构的设置,通过在相对方向上拉动两个把手,使两个夹板通过滑块在滑轨滑动进行相对分离,然后配合锁紧螺母与放置板的贴合,对两个夹板进行限位,当变压器本体处于放置板顶部后,接触锁紧螺母的限制,利用伸缩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使两个夹板相对一侧的滚轮与凹槽进行接触,从而使整个变压器本体在移位时保持平稳性,避免了变压器本体在移位时容易出现晃动现象的发生,并且通过滚轮在凹槽内的滚动,能够有效减轻轨道的承载力,进而提高移位效率。

(2)、本实用新型由于对底板进行改进,通过在底板的顶部设置两根轨道,配合活动块在滑槽内的滑动,能够使处于放置板顶部的变压器本体达到便于移位的效果,并且轨道的长度能够根据现场需求进行增设,从而使整个变压器本体完全能够轻易进行移位作业,减少了搬运过程的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

(3)、本实用新型由于对圆管进行改进,通过活塞在圆管内部的滑动,能够使两个滑块保持直线相对反复移动状态,从而提高两个夹板与轨道之间的贴合稳定,并且通过加压弹簧的设置,能够提高两个夹板的夹持力,进一步的提高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剖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放置板的正面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圆管的正面剖示图。

图中:1底板、2轨道、3滑槽、4活动块、5放置板、6变压器本体、7稳固机构、8基座、71滑轨、72滑块、73圆管、74活塞、75加压弹簧、76推杆、 77伸缩弹簧、78夹板、79滚轮、710凹槽、711螺纹杆、712锁紧螺母、713限位块、71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位的变压器,包括底板1、轨道2、活动块4、放置板5、变压器本体6和稳固机构7,底板1 顶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分别与两个轨道2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两个轨道2顶部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滑槽3,两个滑槽3内分别与两个活动块4滑动连接,且两个活动块4的顶部分别与放置板5底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放置板5的顶部与变压器本体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稳固机构7位于放置板5的内部,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8,且基座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底板1的形状为长方形,且底板1的外表面涂刷有防锈漆,滑槽3的横向截面形状为矩形,且滑槽3与活动块4的尺寸相匹配。

稳固机构7包括滑轨71、滑块72、圆管73、活塞74加压弹簧75、推杆76、夹板78、滚轮79、螺纹杆711和锁紧螺母712,两个滑轨71的背面分别与放置板5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滑轨71的内部分别与两个滑块72滑动连接,两个滑块72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圆管73的左侧和推杆76的右侧固定连接,且推杆76的左侧与圆管73的右侧相插接,活塞74位于圆管73的内部,且活塞74 的外侧壁与圆管7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推杆76的左端与活塞74右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加压弹簧75位于圆管73的内部,且加压弹簧75的两端分别与活塞74的左侧和圆管73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圆管73和推杆76的外表面套接有伸缩弹簧77,且伸缩弹簧7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7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滑块72的底部分别与两个夹板78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两个夹板78的底部通过通槽贯穿放置板5的底部并延伸至底板1顶部的上方,两个夹板78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四个滚轮79的一侧固定连接,且轨道2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配合四个滚轮79使用的凹槽710,滑块72的正面与螺纹杆71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螺纹杆711正面的一端通过通槽贯穿放置板5的正面并延伸至其外部,螺纹杆711上通过螺纹与锁紧螺母712螺纹连接,螺纹杆711位于锁紧螺母712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13,且限位块713的横向截面形状为矩形,锁紧螺母712的一侧与把手71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把手714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套,滑轨71位于轨道2顶部的正上方。

在使用时,通过在相对方向上拉动两个把手714,使两个夹板78通过滑块 72在滑轨71滑动进行相对分离,然后配合锁紧螺母712与放置板5的贴合,对两个夹板78进行限位,当变压器本体6处于放置板5顶部后,接触锁紧螺母712 的限制,利用伸缩弹簧77的弹性作用力使两个夹板78相对一侧的滚轮79与凹槽710进行接触,从而使整个变压器本体6在移位时保持平稳性,避免了变压器本体6在移位时容易出现晃动现象的发生,并且通过滚轮79在凹槽710内的滚动,能够有效减轻轨道2的承载力。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由于对底板1进行改进,通过在底板1的顶部设置两根轨道2,配合活动块4在滑槽3内的滑动,能够使处于放置板5顶部的变压器本体6达到便于移位的效果,并且轨道2的长度能够根据现场需求进行增设,从而使整个变压器本体6完全能够轻易进行移位作业,减少了搬运过程的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由于稳固机构7的设置,通过在相对方向上拉动两个把手714,使两个夹板78通过滑块72在滑轨71滑动进行相对分离,然后配合锁紧螺母712与放置板5的贴合,对两个夹板78进行限位,当变压器本体6处于放置板5顶部后,接触锁紧螺母712的限制,利用伸缩弹簧77的弹性作用力使两个夹板78相对一侧的滚轮79与凹槽710进行接触,从而使整个变压器本体6在移位时保持平稳性,避免了变压器本体6在移位时容易出现晃动现象的发生,并且通过滚轮79在凹槽710内的滚动,能够有效减轻轨道2的承载力,进而提高移位效率,本实用新型由于对圆管73进行改进,通过活塞74 在圆管73内部的滑动,能够使两个滑块72保持直线相对反复移动状态,从而提高两个夹板78与轨道2之间的贴合稳定,并且通过加压弹簧75的设置,能够提高两个夹板78的夹持力,进一步的提高稳定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