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的钉头引脚、二极管和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8432发布日期:2019-07-24 09:3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二极管的钉头引脚、二极管和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极管的钉头引脚、二极管和具有该种二极管的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编带化二极管包括晶圆、两个钉头引脚和封装层,钉头引脚包括钉头部和从钉头部伸出的引脚部,两个钉头部分别焊接于晶圆的相对两侧并在晶圆与钉头部位于封装层中,两个引脚部从封装层的相对两端引出。

现有的二极管存在的问题是,编带二极管在自动插装机中进行插装时,受力集中于引脚上,而引脚与晶圆直接焊接,引脚受力时内部的晶圆受影响,存在晶圆破损而导致二极管失效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抗扭的二极管的钉头引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抗扭的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长使用寿命的家用电器。

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提供的二极管的钉头引脚包括钉头部和从钉头部引出的引脚部,钉头引脚还包括固定环绕在引脚部上的止动部;止动部包括固定环绕在引脚部上的本体和从本体上突起的多个棘齿。

由上述方案可见,当两个钉头引脚焊接在晶圆两侧并封装后,在封装层内,两个钉头部以及晶圆均位于两个止动部之间,引脚所受到的拉扯力或扭力均先作用到处于外侧的两个止动部上,仅有当两个止动部相对于封装层产生移动或转动后,作用力才会进一步作用到钉头部和晶圆处产生影响,因此止动部设置棘齿增大与封装层的配合程度,提高二极管的抗拉抗扭能力,降低二极管的失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棘齿环绕在本体上。

由上可见,设置多个棘齿环绕在本体上能进一步提高棘齿与封装层之间啮合程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棘齿突起于本体的外周。

由上可见,多个棘齿环绕在本体的外周能有效提高二极管的抗扭性能。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棘齿背向所述钉头部突起。

由上可见,多个棘齿背向钉头部突起能有效提高二极管的抗拉性能。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棘齿在本体上偏向第一旋转方向突起。

由上可见,具有旋转偏向的棘齿能提高二极管的抗扭能力。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棘齿包括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第一棘齿偏向第一旋转方向突起,第二棘齿偏向第二旋转方向突起,第一旋转方向与第二旋转方向相反。

由上可见,具有旋向相反的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使二极管具有抵抗两个扭动方向的抗扭能力。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第一棘齿和多个第二棘齿呈轴对称布置于本体上。

由上可见,此设置可保证二极管在两个扭动方向上的抗扭性能一致。

进一步的方案是,本体呈圆饼状。

由上可见,本体外周呈圆形便于加工生产以及封装。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止动部的径向投影上,止动部的外周轮廓呈锥状。

由上可见,止动部外周的锥形设计能增大止动部与封装层之间的配合面积,提高抗拉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提供的二极管包括晶圆、两个钉头引脚和封装层,钉头引脚采用上述的钉头引脚;晶圆、两个钉头部和两个止动部均位于封装层中,两个钉头部分别连接在晶圆的相对两侧,两个引脚部从封装层的相对两端伸出,钉头部和晶圆均位于两个止动部之间。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封装层内,两个钉头部以及晶圆均位于两个止动部之间,引脚所受到的拉扯力或扭力均先作用到处于外侧的两个止动部上,提高二极管的抗拉抗扭能力,降低二极管失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提供家用电器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二极管,二极管采用上述的二极管。

由上述方案可见,具有上述抗拉抗扭能力更强的二极管的家用电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第一实施例中止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第二实施例中止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第三实施例中钉头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二极管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晶圆1、焊接在晶圆1相对两侧的两个钉头引脚2以及对晶圆1和两个钉头引脚2封装的封装层3,晶圆1为截面呈圆形的硅晶片,封装层3为外轮廓呈圆柱状的环氧树脂层。

钉头引脚2由钉头部21、引脚部22和止动部23三个部分组成,引脚部22从钉头部21上引出,止动部23固定环绕在引脚部22上,且止动部23与引脚部22相对固定,且止动部23与钉头部21具有间距。在组成二极管时,两个钉头引脚2对称地设置在晶圆1的相对两侧,以其中一个钉头引脚2与晶圆1的位置关系为例,钉头部21焊接在晶圆1的侧面上,从顶头部21伸出的引脚部22背向晶圆1且沿晶圆1的轴向伸出。

两个钉头部21焊接到晶圆1的两侧后,位于二极管中部的晶圆1以及焊接在晶圆1两侧的两个钉头部21均位于两个止动部23之间,随后采用环氧树脂覆盖在晶圆1、两个钉头部21以及两个止动部23外,环氧树脂凝固而形成圆柱体状的封装层3。

结合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第一实施例中止动部的结构示意图。止动部23包括圆饼状的本体231,本体231围绕在引脚部22外,本体231的外周上均匀地凸起多个棘齿232,棘齿232的伸出方向相对于本体231的径向具有偏角,因此多个棘齿232在本体231的外周上沿第一旋转方向偏向突起,在图2所在的视角上,第一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而在止动部23径向(图1视图方向)的投影上,止动件23的外周呈锥状尖凸。

结合图1和图2,当晶圆1和两个钉头引脚2完成封装后,晶圆1和钉头引脚2外表面均与封装层3中已凝固的环氧树脂充分接触配合。由于晶圆1和两个钉头部21位于两个止动部23之间,而止动部23固定围绕在引脚部22上,在进行二极管插装时,引脚部22收到拉力或扭力后,扭矩和拉力先传递到止动部23处,仅当外部作用力产生的扭矩和拉力超过止动部23外表面与环氧树脂之间的止动阻力而使止动部23产生偏转或偏移后,作用力才会进一步传递至钉头部21和晶圆1处产生影响。

在止动部23上设置棘齿232能有效提高止动部23与环氧树脂的配合面积,而在本体231外周沿第一旋转方向偏向突起的棘齿232能提高二极管抵抗该转动方向下的扭矩的抗扭性能,而止动件23的外周设置为锥状尖凸能提高二极管抵抗轴向拉力的抗拉性能。

二极管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第二实施例中止动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止动部24包括圆饼状的本体24和设置在本体24外周的多个第一棘齿251和第二棘齿252,本体24具有过轴心的中心线,第一棘齿251与第二棘齿252以该中心线为对称中心轴对称布置。第一棘齿251从本体24的外周偏向第一旋转方向伸出,第二棘齿252从本体24的外周偏向第二旋转方向伸出,在图3视角上,第一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旋转方向,第二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方向。在止动部24外周设置具有不同旋转方向的棘齿能同时保证二极管具备抵抗两个扭动方向扭矩的性能。

二极管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第三实施例中钉头引脚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止动部43的棘齿432从本体431的外周背向钉头部41伸出。由于作用于引脚部42的拉力背向钉头部41,背向钉头部41的棘齿能提高二极管的抗拉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极管还用于安装于家用电器中的电路板以构成控制电路,由于二极管具有更好的抗拉抗扭能力,故具备该二极管的家用电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如在本体的外周和背向钉头部的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棘齿,多个棘齿沿偏向一个旋转方向或相反的两个旋转方向突起,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