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1617发布日期:2019-07-13 08:3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的电池上设置有汇流条,用于电连接电池,电池模组的盖板通常固定在线束隔离板上。所需线束隔离板的厚度较厚,导致盖板固定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多。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能够简化盖板固定结构、节省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第一电池、汇流条以及绝缘盖板,汇流条电连接第一电池;汇流条设有沿高度方向贯穿的第一安装孔;绝缘盖板包括主体部,主体部设置于第一电池以及汇流条的上方,主体部设有沿高度方向贯穿的第二安装孔;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绝缘紧固件,第一绝缘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将绝缘盖板的主体部和汇流条直接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括第一顶盖以及设置于第一顶盖上的第一极柱,汇流条包括:第一覆盖部,覆盖第一电池的第一极柱;以及第一延伸部,从第一覆盖部延伸出,并与第一电池的第一顶盖间隔开以形成第一收容空间,第一安装孔设置于第一延伸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紧固件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以及第一本体部,第一卡接部位于绝缘盖板的主体部的上侧,第一本体部与第一卡接部相连且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二卡接部设于第一本体部的端部,且第二卡接部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中。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的底表面与第一电池的第一顶盖的顶表面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电池,汇流条还电连接于第二电池。

在一实施例中,汇流条还包括沿高度方向贯穿的第三安装孔,绝缘盖板还包括第四安装孔,设置于主体部且沿高度方向贯穿;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绝缘紧固件,第二绝缘紧固件穿过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以将绝缘盖板的主体部和汇流条直接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包括第二顶盖以及设置于第二顶盖上的第二极柱,汇流条还包括:第二覆盖部,覆盖第二电池的第二极柱;以及第二延伸部,从第二覆盖部延伸出,并与第二电池的第二顶盖间隔开以形成第二收容空间,第三安装孔设置于第二延伸部,其中,第二覆盖部和第一覆盖部彼此相邻,第二延伸部位于第二覆盖部的远离第一覆盖部的一侧,第一延伸部位于第一覆盖部的远离第二覆盖部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绝缘紧固件包括第三卡接部、第四卡接部以及第二本体部,第三卡接部位于绝缘盖板的主体部的上侧,第二本体部与第三卡接部相连且穿过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第四卡接部设于第一本体部的端部,且第四卡接部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中。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卡接部的底表面与第二电池的第二顶盖的顶表面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绝缘盖板为吸塑绝缘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通过用第一绝缘紧固件穿过汇流条上的第一安装孔和绝缘盖板的主体部上的第二安装孔,以将绝缘盖板的主体部和汇流条直接固定连接,从而能够简化盖板固定结构、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池模组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部分A的放大图,其中示出第一绝缘紧固件的一变形例。

图4是图1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立体图,其中绝缘盖板被移开。

图5是图4的电池模组的进一步的分解立体图,其中绝缘盖板未示出。

图6是图4的电池模组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电池模组的汇流条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电池模组的汇流条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电池模组的第一绝缘紧固件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电池 42第二卡接部

11第一顶盖 421底表面

111顶表面 43第一本体部

12第一极柱 5第二电池

13第一防爆阀 51第二顶盖

2汇流条 511顶表面

21第一安装孔 52第二极柱

22第一覆盖部 53第二防爆阀

221第一定位孔 6第二绝缘紧固件

23第一延伸部 61第三卡接部

24第三安装孔 62第四卡接部

25第二覆盖部 621底表面

251第二定位孔 63第二本体部

26第二延伸部 7端板

3绝缘盖板 71输出极底座

31主体部 O输出极

32第二安装孔 S1第一收容空间

33第四安装孔 S2第二收容空间

4第一绝缘紧固件 H高度方向

41第一卡接部 L长度方向

W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且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且作为表示性的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包括第一电池1、汇流条2、绝缘盖板3、第一绝缘紧固件4、第二电池5、第二绝缘紧固件6以及端板7。端板7设置于第一电池1和第二电池5的长度方向L的端部,端板7设置有输出极底座71。

参照图1至图9,汇流条2设有沿高度方向H贯穿的第一安装孔21;绝缘盖板3包括主体部31,主体部31设置于第一电池1以及汇流条2的上方,主体部31设有沿高度方向H贯穿的第二安装孔32;第一绝缘紧固件4穿过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32以将绝缘盖板3的主体部31和汇流条2直接固定连接。

第一电池1和第二电池5都为硬壳电池(或称为罐型电池),包括电极组件(未示出)、壳体、顶盖、极柱以及防爆阀。壳体的内部形成收容腔,以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将正极片和负极片间隔开的隔离膜。电极组件可以将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离膜卷绕成型或将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离膜层叠成型。正极片、负极片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层。具体地,第一电池1包括第一顶盖11以及设置于第一顶盖11上的第一极柱12和第一防爆阀13,第二电池5包括第二顶盖51以及设置于第二顶盖51上的第二极柱52和第二防爆阀53。

在汇流条2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以及图7,汇流条2仅电连接第一电池1。汇流条2包括:第一覆盖部22,覆盖第一电池1的第一极柱12;以及第一延伸部23,从第一覆盖部22延伸出,并与第一电池1的第一顶盖11间隔开以形成第一收容空间S1,第一安装孔21设置于第一延伸部23,以避开第一极柱12的对应位置。其中,汇流条2的第一覆盖部22具有对应于第一极柱12的第一定位孔221。

进一步参照图9,第一绝缘紧固件4为绝缘部件,可为塑料,优选具有弹性,以具有缓冲的作用。第一绝缘紧固件4包括第一卡接部41、第二卡接部42以及第一本体部43,第一卡接部41位于绝缘盖板3的主体部31的上侧,第一本体部43与第一卡接部41相连且穿过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32,第二卡接部42设于第一本体部43的端部,且第二卡接部42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S1中。因第一绝缘紧固件4具有弹性,在电池模组受到冲击、碰撞等振动时,第一绝缘紧固件4能够吸收因冲击、碰撞绝缘盖板3和汇流条2受到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连接第二卡接部42的底表面421优选与第一电池1的第一顶盖11的顶表面111抵接,以压紧绝缘盖板3和汇流条2。第一绝缘紧固件4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结构的绝缘紧固件,能穿过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32以将绝缘盖板3的主体部31和汇流条2直接固定连接即可。

参照图1、图4以及图5,汇流条2仅电连接第一电池1,汇流条2还设置有输出极O,输出极O固定于输出极底座71,输出极底座71为输出极O提供支撑和保护,输出极O进一步与外部热管理系统(未示出)连接,对电池模组的性能进行测试评估等。

绝缘盖板3为吸塑绝缘盖板,厚度薄、重量轻,满足电池模组轻量化的设计要求,并且绝缘盖板3越轻,可选的第一绝缘紧固件4的材料越多。

在汇流条2的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以及图8,汇流条2电连接第一电池1和第二电池5。汇流条2除包括第一安装孔21外,汇流条2还包括沿高度方向H贯穿的第三安装孔24,绝缘盖板3除包括第二安装孔32外,绝缘盖板3还包括第四安装孔33,设置于主体部31且沿高度方向H贯穿。第一绝缘紧固件4穿过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32且第二绝缘紧固件6穿过第三安装孔24和第四安装孔33以将绝缘盖板3的主体部31和汇流条2直接固定连接。汇流条2还包括:第一覆盖部22,覆盖第一电池1的第一极柱12;第一延伸部23,从第一覆盖部22延伸出,并与第一电池1的第一顶盖11间隔开以形成第一收容空间S1,第一安装孔21设置于第一延伸部23,以避开第一极柱12的对应位置;第二覆盖部25,覆盖第二电池5的第二极柱52;以及第二延伸部26,从第二覆盖部25延伸出,并与第二电池5的第二顶盖51间隔开以形成第二收容空间S2,第三安装孔24设置于第二延伸部26,以避开第二极柱52的对应位置。其中,汇流条2的第一覆盖部22具有对应于第一极柱12的第一定位孔221,第二覆盖部25具有对应于第二极柱52的第二定位孔251,第二覆盖部25和第一覆盖部22彼此相邻,第二延伸部26位于第二覆盖部25的远离第一覆盖部22的一侧,第一延伸部23位于第一覆盖部22的远离第二覆盖部25的一侧。

第二绝缘紧固件6为绝缘部件,可为塑料,优选具有弹性,以具有缓冲的作用。第二绝缘紧固件6可与第一绝缘紧固件4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二绝缘紧固件6包括第三卡接部61、第四卡接部62以及第二本体部63,第三卡接部61位于绝缘盖板3的主体部31的上侧,第二本体部63与第三卡接部61相连且穿过第三安装孔24和第四安装孔33,第四卡接部62设于第一本体部43的端部,且第四卡接部62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S2中。因第二绝缘紧固件6具有弹性,在电池模组受到冲击、碰撞等振动时,第二绝缘紧固件6能够吸收因冲击、碰撞绝缘盖板3和汇流条2受到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第四卡接部62的底表面621优选与第二电池5的第二顶盖51的顶表面511抵接,以压紧绝缘盖板3和汇流条2。第二绝缘紧固件6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结构的绝缘紧固件,能穿过第三安装孔24和第四安装孔33以将绝缘盖板3的主体部31和汇流条2直接固定连接即可。

绝缘盖板3为吸塑绝缘盖板,厚度薄、重量轻,满足电池模组轻量化的设计要求,并且绝缘盖板3越轻,可选的第一绝缘紧固件4和第二绝缘紧固件6的材料越多。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绝缘紧固件6、第三安装孔24以及第四安装孔33不是必需的,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性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通过用第一绝缘紧固件4穿过汇流条2上的第一安装孔21和绝缘盖板3的主体部31上的第二安装孔32,以将绝缘盖板3的主体部31和汇流条2直接固定连接,而无需采用背景技术中的线束隔离板来固定绝缘盖板3,从而能够简化盖板固定结构、节省空间。

上面详细的说明描述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但本文不意欲限制到明确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公开的各种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出于简明目的而未示出的多个另外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