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9309发布日期:2019-08-31 01:0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极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



背景技术: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即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电池内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极耳都是由胶片和金属带两部分复合而成,极耳金属分为三种材料,铝(Al)、镍(Ni)铜镀镍(Ni—Cu),极耳胶包括黑胶、黄胶和白胶。

相对于黄胶和黑胶极耳的锂电池界面不稳定性,白胶极耳的热封效果更好、热封后更加柔软,但是市面常见的白胶极耳常需要区分正反面,白胶通常为透明,安装过程中的疏忽容易导致安装反,从而造成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解决了白胶极耳在安装过程中混淆正反面的问题。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包括极耳金属、极耳白胶,所述极耳金属截面为长方形,极耳金属上部前方设置三层或五层极耳白胶,极耳金属下部设置定位凸块,极耳金属与极耳白胶之间设置至少三根金属加强丝,所述定位凸块为金属印刷,定位凸块为线条或者一组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点,所述金属加强丝与极耳金属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白胶的厚度约为80μm~10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加强丝为等距离设置的腰形金属印刷点或者为厚度不超过10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金属与极耳白胶连接部位的背面设置白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加强丝底部的长度大于极耳金属底部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凸块设置于极耳金属与金属加强丝前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包括极耳金属与极耳白胶,极耳结构需要区分正反,因此在极耳金属连接极耳白胶的一侧设置定位凸块,印刷的定位凸块能够通过触摸或者机器扫描区分极耳结构的正反,避免安装混淆,同时金属加强丝能够在加强极耳结构电流导通的同时,增加极耳金属的韧性,同时能够更加方便区分极耳结构的正反,更加避免混淆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极耳金属,2.极耳白胶,3.定位凸块,4.金属加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包括极耳金属1、极耳白胶2,所述极耳金属1截面为长方形,极耳金属1上部前方设置三层或五层极耳白胶2,极耳金属1下部设置定位凸块3,极耳金属1与极耳白胶2之间设置至少三根金属加强丝4,所述定位凸块3为金属印刷,定位凸块3为线条或者一组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点,所述金属加强丝4与极耳金属1固定相连。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包括极耳金属1与极耳白胶2,极耳结构需要区分正反,因此在极耳金属1连接极耳白胶2的一侧设置定位凸块3,印刷的定位凸块3能够通过触摸或者机器扫描区分极耳结构的正反,避免安装混淆,同时金属加强丝4能够在加强极耳结构电流导通的同时,增加极耳金属1的韧性,同时能够更加方便区分极耳结构的正反,更加避免混淆的发生。

如图所示,所述极耳白胶2的厚度约为80μm~100μm,所述金属加强丝4为等距离设置的腰形金属印刷点或者为厚度不超过100μm,整体上控制了极耳结构的体积与厚度,对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影响较小,适配性较高,不会因为尺寸导致锂离子电池产生鼓包或者漏液,整体安全性得到保障。

如图所示,所述极耳金属1与极耳白胶2连接部位的背面设置白胶层,确保了极耳金属1的密封性与绝缘性,避免了白胶脱落分离导致漏液,影响使用。

如图所示,所述金属加强丝4底部的长度大于极耳金属1底部的长度,便于焊接,同时能够更方便定位,避免安装过程中产生正反面混淆。

如图所示,所述定位凸块3设置于极耳金属1与金属加强丝4前方,极耳金属1与金属加强丝4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极耳金属1与金属加强丝4为同一种材质,保证了电阻均匀,不影响极耳结构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