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端子电线和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2472发布日期:2020-05-22 17:4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带端子电线和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带端子电线和线束,更详细地说,涉及在导体与端子配件的电连接部具有防腐蚀用的树脂包覆部的带端子电线以及使用了该带端子电线的线束。
背景技术
:在布设于汽车等车辆中的电线的末端的导体上连接有端子配件。在将端子配件与电线的导体进行电连接的电连接部,要求防止腐蚀。特别是在电连接部,在不同的金属材料发生接触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异种金属间的腐蚀。在用于车辆的电线中,以车辆的轻量化等为目的,在导体的材料中可能会使用铝或铝合金。另一方面,端子配件的材料使用铜或铜合金,在其表面多利用锡等实施镀覆。这种情况下,在铝系金属与铜系金属或镀锡层发生接触的电连接部,异种金属间腐蚀容易成为问题。因此,要求可靠地对电连接部进行防腐蚀。为了进行电连接部的防腐蚀,已知可利用树脂材料包覆电连接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对带端子的包覆电线的电线导体与端子配件的电连接部进行包覆的防腐蚀剂,以热塑性聚酰胺树脂作为主成分,铝之间的重叠拉伸剪切强度、伸长率、吸水率处于规定的范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03266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将带端子电线布设在狭小的空间等情况下,在电线被防腐蚀剂包覆的部位或其附近,电线可能被施加弯曲。例如,在汽车中,伴随着确保室内空间宽敞的需求和电气布线的复杂化等,可能需要在像这样电线被施加弯曲的状态下将带端子电线布设在狭窄的空间中。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将带端子电线的电连接部利用由树脂材料构成的防腐蚀剂进行了包覆的带端子电线中,在电线被防腐蚀剂包覆的部位或其附近,在电线被施加弯曲时,应力被施加至防腐蚀剂本身、或被施加至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与防腐蚀剂的界面处。这样,防腐蚀剂可能从电线的绝缘包覆层剥离。在防腐蚀剂发生剥离时,水等腐蚀因子从发生了剥离的部位侵入电连接部,造成电连接部的腐蚀。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所使用的防腐蚀剂,规定了铝之间的重叠拉伸剪切强度,但即使为对铝显示出高粘接性的材料,也不一定对于电线的绝缘包覆层的表面表现出尽可能防止施加弯曲时的剥离的、足够牢固的粘接性。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带端子电线和线束,其是端子配件与电线之间的电连接部利用树脂包覆部进行了包覆的带端子电线和线束,其中,在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与树脂包覆部的界面处,因电线的弯曲所致的剥离能够得到抑制。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带端子电线是端子配件以及利用绝缘包覆层对导体的外周进行了包覆的电线在电连接部进行电连接、具有由树脂材料构成且包覆上述电连接部的树脂包覆部的带端子电线,其中,上述树脂包覆部与上述绝缘包覆层接触,上述树脂包覆部与上述绝缘包覆层之间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为0.7mpa以上,上述树脂包覆部的断裂伸长率为30%以上。此处,优选在上述树脂包覆部与上述绝缘包覆层的界面处发生了熔接。另外,优选上述树脂包覆部包含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中的至少任一种。本发明的线束具有上述的带端子电线。发明的效果上述发明的带端子电线中,树脂包覆部与绝缘包覆层之间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为0.7mpa以上。这样,通过使树脂包覆部对电线的绝缘包覆层具有高粘接性,在绝缘包覆层被树脂包覆部包覆的部位或其附近,在电线受到弯曲时,能够抑制由于在树脂包覆部与绝缘包覆层之间的界面处所产生的应力所致的树脂包覆部从绝缘包覆层的剥离。此外,通过使树脂包覆部具有30%以上的断裂伸长率,即使在电线受到了弯曲时,树脂包覆部也容易追随该弯曲而发生变形,将施加至与绝缘包覆层的界面处的应力抑制得较小。另外还能够抑制构成树脂包覆部的材料本身伴随着弯曲而发生龟裂的情况。由于这些效果,伴随着带端子电线在狭小的空间的布设等,在电线的绝缘包覆层被树脂包覆部包覆的部位或其附近,在电线受到了弯曲时,在树脂包覆部与绝缘包覆层间的界面处也不容易发生剥离,能够抑制由于腐蚀因子从发生了剥离的部位的侵入所致的电连接部的腐蚀。其结果,即使在电线受到了弯曲的状态下,也容易长期维持树脂包覆部的防腐蚀性能。此处,在树脂包覆部与绝缘包覆层的界面处发生了熔接的情况下,通过熔接,容易提高树脂包覆部对于绝缘包覆层的粘接性。其结果,特别容易抑制绝缘包覆层与树脂包覆部之间的界面处的因电线的弯曲所致的防腐蚀性能的降低。另外,树脂包覆部包含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中的至少任一种的情况下,容易对于以聚氯乙烯、聚丙烯为代表的构成电线的绝缘包覆层的树脂材料的表面显示出高粘接性。上述发明中的线束由于包含上述的带端子电线,因而即使在电线的绝缘包覆层被树脂包覆部包覆的部位或其附近电线受到弯曲,树脂包覆部与绝缘包覆层之间的界面处也不容易发生剥离。由此,容易长期维持树脂包覆部的防腐蚀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电线的透视侧视图。图2是上述带端子电线的透视俯视图。图3(a)和图3(b)是对树脂包覆部的材料与绝缘包覆层的材料之间的界面进行观察得到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图3(a)示出了倍率8000倍的观察图像,图3(b)示出了倍率40000倍的观察图像。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带端子电线]<整体构成>首先参照图1、图2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电线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电线1是将电线2与端子配件5在电连接部6进行电连接而成的,该电线2是通过将导体3利用绝缘包覆层4进行包覆而成的。并且形成有树脂包覆部7,其包覆包含电连接部6的部位,由树脂材料构成。本说明书中,沿着带端子电线1的长度方向,将配置有端子配件5的一侧(图1的左侧)作为前方,将配置有电线2的一侧(图1的右侧)作为后方。端子配件5具有连接部51。并且具有筒部,该筒部在连接部51的后端侧与其成一体地延伸设置而形成,由第一筒部52和第二筒部53构成。连接部51作为阴型嵌合端子的箱型的嵌合连接部而构成,能够与阳型连接端子(未图示)嵌合。在电连接部6,电线2的末端的绝缘包覆层4被除去,使导体3露出。将该导体3露出的电线2的末端部敛缝固定在端子配件5的筒部52,53的单面侧(图1的上面侧),使电线2与端子配件5连接。具体地说,第一筒部52将导体3与端子配件5电连接,并且将导体3以物理方式固定于端子配件5。另一方面,第二筒部53在第一筒部52的后方以比第一筒部52固定导体3弱的力固定电线2,对于电线2以物理方式固定于端子配件5进行辅助。第二筒部53可以将电线2的在末端露出的导体3在后方进行敛缝固定,也可以在更后方的导体3被绝缘包覆层4包覆的部位从绝缘包覆层4的外周对电线2进行敛缝固定,但在图示的形态中,对露出的导体3进行敛缝固定。树脂包覆部7形成为,在带端子电线1的长度方向上,遍及从电线2的比在末端露出的导体3的前端3a靠前方的位置到电线2的比绝缘包覆层4的前端靠后方的区域包覆整个电连接部6和电线2的绝缘包覆层4的末端侧的一部分的区域。在带端子电线1的周向上,树脂包覆部7在端子配件5的位置包覆除底面(图1下方的与固定有导体3的面相反侧的面)以外的各面。在电线2的位置,树脂包覆部7将电线2的整周包覆。带端子电线1可以将包含电连接部6的、端子配件5的部分插入到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树脂材料构成的中空的连接器壳体(未图示)中而供作为连接器使用。如上所述,在端子配件5的底面未设有树脂包覆部7的情况下,容易插入到小型的连接器壳体的中空部,但在中空部的尺寸有富裕的情况下等,也可以在端子配件5的底面设置树脂包覆部7。<各部的构成>以下对构成带端子电线1的电线2、端子配件5、树脂包覆部7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1)电线电线2的导体3可以由单一的金属线构成,但优选由多根线材捻合而成的捻线构成。这种情况下,捻线可以由1种金属线材构成,也可以由2种以上的金属线材构成。另外,捻线除了金属线材以外,还可以包含由有机纤维构成的线材等。在捻线中可以包含用于增强电线2的增强线(抗拉构件)等。作为构成上述导体3的金属线材的材料,可例示出铜、铜合金、铝、铝合金、或者对这些材料实施了各种镀覆而得到的材料等。另外,关于作为增强线的金属线材的材料,可例示出铜合金、钛、钨、不锈钢等。另外,关于作为增强线的有机纤维,可以举出凯夫拉(kevlar)等。作为绝缘包覆层4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橡胶、聚丙烯(pp)等聚烯烃、聚氯乙烯(pvc)等卤素系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等。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绝缘包覆层4的材料中,可以适宜地添加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以举出阻燃剂、填充剂、着色剂等。(2)端子配件作为端子配件5的材料(母材的材料),除了通常使用的黄铜以外,还可以举出各种铜合金、铜等。可以在端子配件5的表面的一部分(例如接点)或者整体利用锡、镍、金或包含它们的合金等各种金属实施镀覆。如上所述,导体3和端子配件5可以由任何金属材料构成,端子配件5可以由常见的端子材料(对由铜或铜合金构成的母材实施了镀锡而成的)构成,在如导体3包含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线材的情况那样,在电连接部6处异种金属发生接触的情况下,由于与水分等腐蚀因子的接触而使得电连接部6特别容易发生腐蚀。但是,通过将如下所述的树脂包覆部7包覆电连接部6,能够抑制这样的异种金属间腐蚀。(3)树脂包覆部如上所述,树脂包覆部7对包括电连接部6在内的从导体3的前端3a直至到达电线2的被绝缘包覆层4进行了包覆的部位的一部分的区域进行包覆。这样,通过将电连接部6的外周利用树脂包覆部7进行包覆,树脂包覆部7能够防止水等腐蚀因子从外部侵入到电连接部6。由此,树脂包覆部7起到防止因腐蚀因子所致的电连接部6的腐蚀的作用。树脂包覆部7在后方侧的部位与绝缘包覆层4的表面接触。并且,在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的接触部,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为0.7mpa以上。此外,树脂包覆部7具有30%以上的断裂伸长率(拉伸伸长率)。需要说明的是,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以下有时简称为粘接强度)可以根据jisk6850通过在室温下进行剪切粘接试验来测定。本说明书中,作为粘接强度记载的值是经过树脂包覆部7的基于注射成型等的制造工序中产生的熔接(熔敷)等现象而得到的值,剪切粘接试验也优选对于以反映了制造工序的条件而制作出的试样来进行。断裂伸长率可以根据jisk7161通过在室温下进行拉伸试验来测定。通过使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粘接强度为0.7mpa以上,在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界面处可实现牢固的粘接。由此,腐蚀因子不容易从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的接触部侵入到被树脂包覆部7包覆的区域,能够抑制在电连接部6发生异种金属间腐蚀等的腐蚀。其结果,利用树脂包覆部7发挥出高防腐蚀性能。并且,在绝缘包覆层4被树脂包覆部7包覆的区域或者其附近,即使在电线2受到了弯曲的情况下,树脂包覆部7也能够维持具有高防腐蚀性能的状态。带端子电线1中,在绝缘包覆层4被树脂包覆部7包覆的区域或者其附近,在电线2受到弯曲时,在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界面处产生剥离应力。由于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粘接强度高达0.7mpa以上,因此,在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界面处,即使因电线2的弯曲而产生了应力,也能够通过树脂包覆部7与树脂包覆部4之间的牢固的粘接力而抑制界面处发生剥离。此外,通过使树脂包覆部7的断裂伸长率为30%以上,即使在对树脂包覆部7施加弯曲等变形时,该变形也容易由于树脂包覆部7的伸展而被吸收。由此,在被树脂包覆部7包覆的部位或者其附近,在电线2受到弯曲时,树脂包覆部7容易追随该电线2的弯曲而发生弯曲。其结果,由于电线2的弯曲所致的应力不容易被施加至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界面处。由此,即使在电线2受到弯曲时,在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也不容易发生剥离。另外,通过树脂包覆部7追随电线2的弯曲,构成树脂包覆部7的膜的材料本身伴随着弯曲而发生龟裂的情况也能够得到抑制。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电线1中,由于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牢固的粘接、以及树脂包覆部7的高断裂伸长率的作用,在带端子电线1中,在树脂包覆部7对绝缘包覆层4进行包覆的部位或者其附近,即使在电线2受到弯曲的情况下,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的界面的剥离的发生也会得到抑制,不容易形成腐蚀因子能够侵入的空隙。另外,构成树脂包覆部7的膜的材料本身产生腐蚀因子可能侵入的龟裂的情况也得到抑制。由此,在绝缘包覆层4被树脂包覆部7包覆的部位或者其附近,即使在电线2受到弯曲的状态下,也能够长期保持树脂包覆部7的防腐蚀性能。其结果,本实施方式中的带端子电线1在汽车等中需要伴随着树脂包覆部7的附近的电线2的弯曲而在狭小空间中进行布设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使用。从特别有效地实现维持受到弯曲的状态下的防腐蚀性能的方面出发,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粘接强度为1.0mpa以上、进而为1.2mpa以上时是特别优选的。另外,树脂包覆部7的断裂伸长率为33%以上、进而为40%以上时是特别优选的。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粘接强度、以及树脂包覆部7的断裂伸长率均越高越优选,上限值不特别设定。此外,树脂包覆部7优选具有30mpa以上、进而具有100mpa以上、500mpa以上的弹性模量(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弹性模量可以根据jisk7161进行评价。通过使树脂包覆部7具有高弹性模量,在将端子配件5插入到连接器壳体时,即使树脂包覆部7与连接器壳体的内壁面等接触,也不容易引起树脂包覆部7钩挂到连接器壳体的情况。其结果,在插入到连接器壳体时,容易避免树脂包覆部7发生破损而使树脂包覆部7的防腐蚀性能降低的情况。构成树脂包覆部7的具体的树脂材料只要具有上述的粘接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就没有特别限定。树脂包覆部7可以以高分子材料作为主成分并在高分子材料中适宜地添加各种添加剂。由于与构成电线2的绝缘包覆层4的以pp或pvc为代表的树脂材料具有高相容性的原因,作为适合于显示出高粘接性的高分子材料,优选包含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中的至少任一种。其中,聚酯系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与构成绝缘包覆层4的材料的粘接性特别高,因此优选树脂包覆部7包含这些之中的至少任一者。作为具体的聚酯系树脂,可例示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等,其中优选pbt树脂。作为聚烯烃系树脂,可例示出聚乙烯(pe)树脂、聚丙烯(pp)树脂等,其中优选pp树脂。树脂包覆部7针对绝缘包覆层4的粘接强度、断裂伸长率等物性可以通过构成树脂包覆部7的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和聚合度、以及添加剂的种类和混合量进行调整。另外,如下文所述,树脂包覆部7针对绝缘包覆层4的粘接强度也可以通过形成树脂包覆部7时的条件进行调整。树脂包覆部7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确保充分的防腐蚀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0.1mm以上。另一方面,从确保树脂包覆部7的柔软性、容易追随电线2的弯曲的方面出发,优选为0.2mm以下。在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发生了熔接(熔敷)的情况下,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粘接强度容易增高。熔接是构成树脂包覆部7的树脂材料与构成绝缘包覆层4的树脂材料在界面处均发生熔融、相互扩散后发生了固化的状态,在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的界面处形成树脂材料相互混合或发生化学反应而成的熔接层(粘接层)。如在后述的实施例中对于图3的说明,熔接层的厚度通常为纳米~亚微米数量级。另外,熔接层容易形成为具有纳米~亚微米数量级高度的光滑的凹凸结构的界面层。在形成熔接层时,可使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藉由熔接层牢固地密合。熔接层的形成例如可以如下进行:在通过注射成型等形成树脂包覆部7时,将形成树脂包覆部7的树脂加热至绝缘包覆层4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在该状态下使其与绝缘包覆层4的表面接触,由此形成熔接层。树脂包覆部7的具体的包覆部位和形状并不限于上述情况,只要至少包覆电连接部6、且与电线2的绝缘包覆层4接触,即可以采取任何形态。例如,为了保护树脂包覆部7等,也可以在树脂包覆部7的外侧设置其他树脂材料的层。另外,从辅助树脂包覆部7与端子配件5的表面的粘接的方面出发,在树脂包覆部7包覆端子配件5的部位,可以在树脂包覆部7的层与端子配件5的表面之间设置底涂剂(粘接剂)的层。此时,优选底涂剂与端子配件5的表面之间的粘接强度比树脂包覆部7与端子配件5的表面之间的粘接强度高。另外,优选底涂剂与树脂包覆部7之间的粘接强度为树脂包覆部7与电线2的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粘接强度以上。作为可用作底涂剂的树脂材料,可以举出热塑性弹性体、由聚酰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构成的热塑性树脂或固化性树脂。需要说明的是,在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的表面之间也可以不设置底涂剂而使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的表面直接接触。这样,通过在绝缘包覆层4的表面直接形成对于绝缘包覆层4具有高粘接性的树脂包覆部7,可提高制造带端子电线1时的制造性和经济性。作为本例的带端子电线1的制造方法,首先可以将端子配件5的筒部52,53敛缝固定在绝缘包覆层4被剥掉的电线2的末端。之后在作为电线导体3与端子配件5之间的压接部的电连接部6进行注射成型、涂布等,由此在规定的位置形成树脂包覆部7。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粘接强度可以通过设定形成树脂包覆部7时的条件来进行调整。在通过注射成型形成树脂包覆部7的情况下,可以调整注射成型中的各种参数。例如,可以通过分别提高注射成型时的树脂温度、模具温度、保持压而提高各界面处的粘接强度。特别是在将熔融的树脂材料导入至包含对绝缘包覆层4进行包覆的部位的规定位置来形成树脂包覆部7时,若使熔融的树脂材料的温度为构成绝缘包覆层4的高分子的熔点以上,则在绝缘包覆层4的表层部由于树脂材料的热而发生熔融、与所导入的树脂材料一起发生固化时,在绝缘包覆层4与树脂包覆部7的界面处形成熔接层,实现牢固的粘接。在构成树脂包覆部7的高分子的熔点比构成绝缘包覆层4的高分子的熔点高的情况下,在形成树脂包覆部7时,加热至绝缘包覆层4的熔点以上的熔融树脂与绝缘包覆层4接触,容易发生绝缘包覆层4的表层部的熔融,因此容易由于熔接层的形成而实现牢固的粘接。熔融的树脂材料的温度越升高,越能够提高针对绝缘包覆层4的粘接强度,但优选将构成所形成的树脂包覆部7和绝缘包覆层4的材料保留在不会由于热而发生变性的程度的温度。[线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束由包含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带端子电线1的多根电线构成。构成线束的电线可以全部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带端子电线1,也可以仅其一部分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带端子电线1。图4示出了线束的一例。线束10具有从主线束部11的前端部分出3个分支线束部12的构成。在主线束部11,将多根带端子电线集成束。这些带端子电线分成3组,各组在各分支线束12集成束。在主线束部11和分支线束部12,使用胶带14将多根带端子电线集成束并保持弯曲形状。在主线束部11的基端部和各分支线束部12的前端部设有连接器13。连接器13收纳安装在各带端子电线的末端的端子配件。构成上述线束10的多根带端子电线中,至少1根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带端子电线1构成。该带端子电线1的端子配件5以及被树脂包覆部7所包覆的电连接部6收纳在连接器壳体中,构成连接器13。实施例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弯曲对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的评价>进行了树脂包覆部的粘接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弯曲对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的关系的评价。(使用材料)作为构成树脂包覆部的材料,使用以下的树脂材料。·实施例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polyplastics公司制造的“c7000ny”)弹性模量:900mpa、熔点:222℃·实施例2:聚碳酸酯(pc)树脂(三菱化学公司制造的“h-4000”)弹性模量:2100mpa、软化点:150℃·实施例3:聚丙烯(pp)树脂(三菱化学公司制造的“modic”)弹性模量:1100mpa、熔点:168℃·比较例1:聚氨酯弹性体(tpu)树脂(日本miractran公司制造的“e580”)弹性模量:100mpa、熔点:130℃·比较例2:6-尼龙(pa6)树脂(东丽公司制造的“amilanu121”)弹性模量:2600mpa、熔点:225℃·比较例3:液晶聚合物(lcp)树脂(polyplastics公司制造的“laperose471i”)弹性模量:14000mpa、软化点:340℃(粘接性和断裂伸长率的评价)为了评价各树脂材料对于电线的绝缘包覆层的粘接强度,将上述树脂材料分别在作为绝缘包覆层的模型的pvc片的表面进行注射成型。需要说明的是,将各树脂材料进行注射成型时的条件与后述的防腐蚀性能评价中对于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的带端子电线形成树脂包覆部时的条件一致。并且,对于所制作的各试验片进行粘接强度的评价。关于粘接强度,在室温根据jisk6850进行剪切粘接试验,由此以拉伸剪切粘接强度的形式测定粘接强度。另外,将各树脂材料成型为片状,进行断裂伸长率的评价。在评价时,在室温下进行依据jisk7161的拉伸试验。(防腐蚀性能评价)(1)试样的制作为了进行带端子电线中的防腐蚀性能的评价,首先制作电线。即,相对于聚氯乙烯(聚合度1300)100质量份,在180℃混合作为增塑剂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40质量份、作为填充剂的重碳酸钙20质量份、作为稳定剂的钙锌系稳定剂5质量份,制备聚氯乙烯组合物。接着,将所得到的聚氯乙烯组合物以0.28mm的厚度挤出包覆在由铝合金捻线(其是将7根铝合金线捻合而得到的)构成的导体(截面积0.75mm2)的周围。由此制作出电线(pvc电线)。将上述制作的电线的末端剥离外皮使电线导体露出,然后将通常用于汽车用途的由镀锡的黄铜构成的凹形状的压接端子配件敛缝压接在电线的末端。接着制作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的带端子电线。首先,对于上述压接有端子配件的电线,在包括比露出的电线导体的前端靠前方的部位在内的、端子配件的表面的一部分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由热塑性弹性体(东丽-杜邦公司制造的“hytrelhtd-741h”)构成的底涂剂的层。并且,通过将上述各树脂材料从底涂剂的层上进行注射成型而形成树脂包覆部。此时,利用树脂包覆部进行包覆的部位如图1、图2所示。另外,设树脂包覆部的厚度为0.1mm。注射成型时的条件(树脂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保持压、冷却时间)按照可得到表1所示的各粘接强度进行设定。(2)弯曲后漏气试验对于上述制作的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的带端子电线进行弯曲试验。此时,对端子配件的箱型的连接部(图1中符号51)进行固定,保持带端子电线。之后,在利用树脂包覆部进行包覆的部位的后方握持电线,以从树脂包覆部的后端部(图1中符号p1)起向前方10mm的位置(图1中符号p2)作为支点,沿相对于长度方向成90度的方向,将握持的电线朝向端子配件5的底面侧(图1的下方)以200n的力进行弯曲。在像这样将电线弯曲的状态下放置3分钟。对于经历了上述弯曲试验的试样实施漏气试验。即,将带端子电线的设有树脂包覆部的部位整体浸渍在水中,从未连接端子配件的一侧的电线端部以40kpa施加10秒的空气压。然后使空气压升高至50kpa,施加10秒。在施加各空气压时,若未目视确认到从电线包覆与树脂包覆部之间的界面处产生气泡,则判断界面处未发生剥离。在加压至50kpa时仍未从界面产生气泡的情况下,判定为防腐蚀性能特别优异的“a”。在50kpa时产生了气泡、但在40kpa时未产生气泡的情况下,判定为防腐蚀性能高的“b”。在40kpa时仍产生了气泡的情况下,判定为防腐蚀性能低的“c”。(3)弯曲后盐水喷雾试验对于经历了上述弯曲试验的试样实施依据jisz2371的盐水喷雾试验,进行防腐蚀性能的评价。在室温进行100小时的盐水喷雾后,除去树脂包覆部,进行电连接部的外观的目视观察。在铝导体的表面未确认到腐蚀生成物的情况下,判定为防腐蚀性能高的“a”。在确认到腐蚀生成物的情况下,判定为防腐蚀性能低的“b”。盐水喷雾试验可视作比上述漏气试验更严格的条件下的防腐蚀性能试验,即使在漏气试验中未检测出的防腐蚀性能的微小降低,在盐水喷雾试验中有时也能够检测出。(试验结果)下述表1中示出了构成树脂包覆部的各树脂材料对于pvc的粘接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结果。并且,关于弯曲试验实施后的防腐蚀试验,示出了在漏气试验和盐水喷雾试验中分别得到的评价结果。[表1]根据表1,在树脂包覆部对于电线的绝缘包覆层的粘接强度为0.7mpa以上、且树脂包覆部的断裂伸长率为30%以上的各实施例中,在弯曲实施后进行防腐蚀试验时,在漏气试验和盐水喷雾试验中均观测到高防腐蚀性能。这表示,通过使树脂包覆部具有上述的高粘接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之间的界面处不容易发生剥离。其中,在粘接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特别高的实施例1、实施例2中,在漏气试验中观测到了特别优异的防腐蚀性能。此外,各实施例的盐水喷雾试验的结果显示出,不仅没有由于弯曲而发生树脂包覆部与绝缘包覆层的界面处的剥离,而且也没有发生构成树脂包覆部的材料本身的龟裂。另一方面,各比较例中,树脂包覆部具备0.7mpa以上的粘接强度和30%以上的断裂伸长率中的至少任一者。与之相应地,在实施弯曲后,至少在盐水喷雾试验中为防腐蚀性能低的结果。这表示,通过使树脂包覆部对于绝缘包覆层的粘接强度、以及树脂包覆部的断裂伸长率中的至少一者不足,经过电线的弯曲,在绝缘包覆层与树脂包覆部的界面处发生材料间的剥离,产生了容许气泡的发生或盐水的侵入的空隙。为了在经历弯曲后维持充分的防腐蚀性能,树脂包覆部需要具备0.7mpa以上的对于绝缘包覆层的粘接强度、以及30%以上的断裂伸长率这两者。特别是在比较例1中,树脂包覆部具有300%这样的非常高的断裂伸长率,在漏气试验中得到了防腐蚀性能高的结果,尽管如此,由于对于绝缘包覆层的粘接强度低、为0.1mpa,因此在作为更严格条件下的防腐蚀性能试验的盐水喷雾试验中,成为防腐蚀性能低的结果。比较例2、比较例3中,由于断裂伸长率过低,因此不仅发生树脂包覆部与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之间的界面处的剥离,而且还发生了构成树脂包覆部的材料本身的龟裂,在弯曲实施后的漏气试验和盐水喷雾试验这两个试验中均为防腐蚀性能低的结果。<界面状态的观察>接着,通过截面的显微镜观察确认树脂包覆部与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之间的界面状态。(试样的制作)作为对应于树脂包覆部与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之间的粘接部的试样,将与上述防腐蚀性能试验中的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pbt树脂相同的pbt树脂注射成型在pvc片的表面。作为注射成型时的条件,设为树脂温度:250~260℃、模具温度:40~60℃、注射压力:20~100mpa、保持压:10mpa以上、冷却时间:5秒以上。需要说明的是,该注射成型的条件与上述防腐蚀性能试验中的实施例1相对应。(显微镜观察)制作上述制作的试样的截面的薄片试样,利用透过型电子显微镜(tem)进行观察。此时,设加速电压为100kv。设观察倍率为8000倍和40000倍。(观察结果)图3(a)和图3(b)中示出了pvc/pbt界面的tem像。图3(a)为倍率8000倍的图像,图3(b)为倍率40000倍的图像。图像上方的比较亮的灰色的层对应于pbt、下方的比较暗的灰色的层对应于pvc。如图像中由白线包围所示出,在pvc与pbt的界面处,观察到了比pbt层和pvc层暗的、厚度为100nm以下的程度的具有光滑的凹凸的层。该层可以被解释为pbt和pvc均发生熔融、以相互扩散的状态固化后形成的熔接层。可以确认到pvc层与熔接层、以及pbt层与熔接层相互密合,pvc与pbt的界面处藉由熔接层实现了牢固的粘接。<树脂包覆部的形成条件与粘接强度的关系的评价>进行了树脂包覆部对于电线的绝缘包覆层的粘接强度与形成树脂包覆部时的条件的关系的评价。(试样的制作)将与上述防腐蚀性能试验中的实施例1中使用pbt树脂相同的pbt树脂在pvc片的表面上进行注射成型,制作试样。在进行注射成型时,如表2所示,改变树脂温度、模具温度、保持压、粘接强度的各条件,制作多个试样。各试样中均设注射压力为120mpa、冷却时间为10秒。另外,设pbt层的厚度为2.0mm。(粘接强度的测定)与上述粘接性试验同样地在室温下依据jisk6850进行剪切粘接试验,由此对于在各条件下制作出的试样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进行测定。(试验结果)下述表2中示出了pbt树脂的成型条件和所测定出的粘接强度。[表2]条件1条件2条件3条件4条件5条件6条件7树脂温度[℃]240250260250250250250模具温度[℃]40404030504040保持压[mpa]101010101005粘接强度[mpa]1.01.21.60.51.20.00.7根据表2可知,即使使用相同的树脂材料,根据注射成型时的条件的不同,粘接强度也有很大变化。条件1~3中,树脂温度相互不同,树脂温度越高,粘接强度越提高。这被认为是由于,树脂温度越高,由于熔融的pbt的热的作用,与pvc的界面处越容易形成熔接层。其中,在条件3中,由于树脂温度过高,确认到在树脂包覆部发生劣化,优选如条件2所示将树脂温度保持在250℃左右。在条件2、4、5中,模具温度相互不同。模具温度从条件4的30℃升高到条件2的40℃时,粘接强度提高。这被解释为是由于,通过使模具温度为充分高温,所注射的pbt在维持充分高温的状态下到达pvc的表面而能够形成熔接层。另一方面,即使将模具温度进一步升高到条件5的50℃,粘接强度也不再提高。这被认为是由于,在将pbt维持在高温的状态下到达pvc表面的效果达到了饱和。在条件2、6、7中,保持压相互不同,保持压越高,粘接强度越提高。这被认为是由于,保持压越高,越在pbt以高压按压于pvc的状态下进行树脂材料的固化,界面处的密合性越提高。在条件6的未施加保持压的状态下,成为pbt对于pvc实质上未粘接的状态。由以上的结果可知,树脂包覆部与电线的绝缘包覆层的界面处的粘接强度可以根据通过注射成型形成树脂包覆部时的条件而在宽范围内进行调节。该试验中所采用的各条件中,从使树脂包覆部与电线的绝缘包覆层牢固地粘接、且防止材料的变性的方面出发,条件2可以说是最优选的。条件2对应于上述防腐蚀性能试验中的实施例1、以及显微镜观察中的试样的成型条件。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符号的说明1带端子电线2电线3导体4绝缘包覆层5端子配件52第一筒部53第二筒部6电连接部7树脂包覆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