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体以及使用该冷却体的蓄电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48410发布日期:2020-07-17 18:0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冷却体以及使用该冷却体的蓄电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冷却体以及使用该冷却体的蓄电组。

本申请要求在2017年12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23618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用于冷却诸如单电池单元或电池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的冷却体的实例为热管。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h11-023169)公开了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冷却体(热管),其中传热流体以液密方式封装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管的内部。

作为用于由电池组中的各单电池单元散热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12-155858)公开了提供具有热传导部件(传热板)的各单电池单元,该热传导部件将电池单元中的电解液连接至设置于电池单元外部的冷却系统。

此外,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10-211963)公开了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包括吸收片,该吸收片与蓄电元件的外表面接触,并且吸收在从蓄电元件接收热量时能够蒸发的液态制冷剂。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h11-02316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12-155858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10-21196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冷却体包括制冷剂、多孔平板状绝热材料和封装体,其中以密封状态将制冷剂和绝热材料封装在封装体中,其中

绝热材料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300w/(k·m2)以下,并且厚度为0.5mm以上10.0mm以下。

本公开的蓄电组为包括多个蓄电模块的蓄电组,其中

各蓄电模块包括多个蓄电单元,并且

蓄电组包括至少位于多个蓄电单元之间的本公开的冷却体。

本公开的另一蓄电组为包括多个蓄电模块的蓄电组,其中

各蓄电模块包括多个蓄电单元,并且

蓄电组包括至少位于多个蓄电模块之间的本公开的冷却体。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的实例的概要的图。

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蓄电组中蓄电模块的实例的概要的图。

图3为示出了当评价实施例中所制造的各冷却体的绝热性能时使用的装置的概要的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腔室的内部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问题]

常规散热装置由具有高热导率的金属材料形成,以便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有效地散热。

然而,当将具有高热导率的材料用作冷却体时,如果电池组中单电池单元由于某些原因而造成异常发热,那么热量立即通过导热部件向相邻的单电池单元传递。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体,其在平时能够表现出冷却诸如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的冷却性能,并且当发热元件造成了异常发热时,能够表现出使热量难以向相邻部件传递的绝热性能。

[本公开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这样一种冷却体,其在平时能够表现出冷却诸如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的冷却性能,并且当发热元件造成了异常发热时,能够表现出使热量难以向相邻部件传递的绝热性能。

此外,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这样一种蓄电组,其中在平时蓄电组中的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被冷却,并且其中当蓄电组中的一部分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造成了异常发热时,难以向附近的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传递热量。

[实施方案的描述]

首先,将列举并且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案。

(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包括制冷剂、多孔平板状绝热材料和封装体,其中以密封状态将制冷剂和绝热材料封装在封装体中。绝热材料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300w/(k·m2)以下,并且厚度为0.5mm以上10.0mm以下。

根据上述(1)所述的冷却体,可以提供这样一种冷却体,其在平时能够表现出冷却诸如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的冷却性能,并且当发热元件造成了异常发热时,能够表现出使热量难以向相邻部件传递的绝热性能。

在本公开中,“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w/(k·m2))”是指通过将材料固有的热导率(w/(k·m))除以材料的厚度获得的值。

(2)在上述(1)所述的冷却体中,绝热材料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优选为100w/(k·m2)以下。

(3)在上述(1)或(2)所述的冷却体中,绝热材料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优选为60w/(k·m2)以下。

根据上述(2)或(3)所述的冷却体,能够提供这样一种冷却体,当诸如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造成了异常发热时,该冷却体能够表现出更优异的绝热性能。

(4)在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体中,绝热材料的厚度优选为0.5mm以上5.0mm以下。

(5)在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体中,绝热材料的厚度优选为0.5mm以上2.0mm以下。

根据上述(4)或(5)所述的冷却体,可以提供这样一种冷却体,当诸如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造成了异常发热时,该冷却体能够表现出更优异的绝热性能,并且有助于使蓄电组小型化。

(6)在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体中,绝热材料优选为玻璃棉、微珠多孔体或非织造织物。

根据上述(6)所述的冷却体,能够提供这样一种冷却体,该冷却体中保持有大量的制冷剂,并且在平时能够表现出更高的冷却性能。

(7)在上述(1)所述的冷却体中,优选的是,绝热材料为玻璃棉,制冷剂为含氟有机溶剂,并且封装体由包含铝或铝合金的片状部件构成。

(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蓄电组为包括多个蓄电模块的蓄电组,其中各蓄电模块包括多个蓄电单元,并且蓄电组包括至少位于多个蓄电单元之间的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体。

(9)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蓄电组为包括多个蓄电模块的蓄电组,其中各蓄电模块包括多个蓄电单元,并且蓄电组包括至少位于多个蓄电模块之间的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体。

根据上述(8)或(9)所述的蓄电组,能够提供这样一种蓄电组,其中在平时蓄电组中的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被冷却,并且其中当蓄电组中的一部分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造成了异常发热时,难以向附近的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传递热量。

(10)在上述(8)或(9)所述的蓄电组中,蓄电单元优选包括有机电解液作为电解液。

根据上述(9)所述的蓄电组,能够提供这样一种蓄电组,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并且包括有机电解液,并且在该蓄电组中,即使当诸如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造成了异常发热时,冷却体也能够表现出绝热性能,从而使热量难以向另一正常发热元件传递。此外,能够提供这样一种蓄电组,即使当蓄电组中的一部分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起火时,该蓄电组也能够延长起火蔓延到相邻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的时间。

[实施方案的细节]

在下文中,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和使用该冷却体的蓄电组的具体实例。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例,而是由权利要求限定,并且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和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

<冷却体>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的实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10包括制冷剂12、多孔平板状绝热材料11和封装体13。封装体13用于以密封状态封装制冷剂12和绝热材料11。此外,绝热材料11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300w/(k·m2)以下,并且厚度为0.5mm以上10.0mm以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设置于诸如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之间而使用。通过使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可以在平时将诸如蓄电单元和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冷却,并且当发热元件由于非预期的异常而变得非常热时,可以表现出绝热性能,以使导致了异常发热的发热元件的热量难以向另一发热元件传递。

更具体而言,在诸如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的通常使用状态下的温度范围(约-40℃至70℃(参见非专利文献1))中,当来自发热元件的热量向冷却体10传递时,可以通过冷却体10内的制冷剂12从液体蒸发为气体时产生的汽化潜热来冷却发热元件。当制冷剂12蒸发时,封装体13的内压上升,并且封装体13的除了介于发热元件之间的部分以外的其余部分会变形以至于膨胀,从而形成隆起部分。封装体的介于发热元件之间的部分的膨胀受到限制,因此该部分不会变形。当制冷剂12冷却从而冷凝时,封装体13的内部压力降低,并且隆起部分消失。

[非专利文献1]

“automotiveparts-testmethodsandgeneralperformancerequirementsforwiringharnessconnectors”,jaso汽车标准,日本汽车工程师学会,jasod616:2011

同时,当发热元件由于某些原因造成了异常并且达到了约450℃的高温时,封装体13不能承受由于制冷剂12的蒸发而引起的体积膨胀,使得封装体13打开。然后,制冷剂12从封装体13中溢出,并且绝热材料11留在封装体13中。因此,具有高绝热性能的绝热材料11介于造成了异常发热的发热元件和周围的正常发热元件之间,使得可以减慢造成了异常发热的发热元件的热量向周围发热元件传递的速度。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的各部分。

(制冷剂)

制冷剂12在液体和气体之间改变其状态。作为制冷剂12,例如,可以使用选自由诸如全氟化碳、氢氟醚、氢氟酮和氟惰性液体之类的含氟有机溶剂、水、以及诸如甲醇和乙醇之类的醇类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制冷剂12可以具有电绝缘性,或者可以具有导电性。可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封装于封装体13中的制冷剂12的量。

(绝热材料)

绝热材料11呈平板状,并且通常大致呈矩形形状。绝热材料11只需由多孔材料形成即可,使得绝热材料11可以吸收制冷剂12。可以用作绝热材料11的材料的实例包括由加工成纤维形式的材料形成的织物或非织造织物、以及通过烧结颗粒获得的材料。形成绝热材料11的材料可为天然纤维、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合成纤维、或者使用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这两者的材料。

作为绝热材料11,优选使用玻璃棉、微珠多孔体或非织造织物。

玻璃棉的实例包括通过将玻璃纤维聚集为棉状形式获得的玻璃棉以及通过将玻璃纤维与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从厚度的稳定性和防止玻璃纤维的脱落的观点出发,玻璃棉优选为使用粘结剂成形为片状的玻璃棉。玻璃棉的密度越高,绝热性能越高。因此,优选使用具有高密度的玻璃棉。玻璃棉的密度优选为1.5kg/m3以上,更优选为2kg/m3以上,并且进一步优选为2.2kg/m3以上。

微珠多孔体的实例为通过烧结约1μm至10μm的球形颗粒并且将颗粒成形为片状而获得的多孔体。微珠多孔体的材料的实例包括诸如聚酰胺酰亚胺和聚酰亚胺之类的聚合物和玻璃。

非织造织物的实例包括纤维片、网(仅由纤维构成的薄膜状的片)以及毡(バツト)(毛毯状的纤维)。

通常,在诸如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例如,锂离子电池)造成异常发热从而起火的状态下,温度达到约450℃(参见非专利文献2)。此外,在使用licoo2的锂离子电池的情况下,正极活性材料在约200℃热分解并产生氧(参见非专利文献3)。因此,对于上述锂离子电池,需要使造成了异常发热的发热元件周围的正常发热元件的温度达到200℃所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地长。考虑到乘客从配备有诸如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的车辆等中逃离所花费的时间,周围的正常发热元件的温度达到200℃所花费的时间优选为约70秒以上。通过本发明人进行的实验,发现了约70秒足以使20个乘客从20座小型公交车上下车,并且约40秒足以从8座小客车上下车。

[非专利文献2]

hidekimatsumura,kazuomatsushima,“occurrenceeventsinsafetyevaluationtestforlithium-ioncells”,国家交通安全与环境研究实验室论坛讲座论文集,日本国家交通安全与环境实验室,2012,pp.135-138

[非专利文献3]

shinyakitano等,“thermalbehaviorofoverchargedstateoflithium-ioncellsusinglicoo2positiveelectrode”,gsyuasatechnicalreport,gsyuasacorporation,2005年12月,vol.2,no.2,pp.18-24

从上述观点出发,将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300w/(k·m2)以下并且厚度为0.5mm以上10.0mm以下的绝热材料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中。如果绝热材料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更低,那么该绝热材料更为优选。

由于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设置在诸如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之间并使用,因此对输出没有贡献的冷却体的厚度优选为尽可能较小,以增加能量密度。为了减小冷却体10的厚度,绝热材料11也优选为较薄。

当绝热材料的厚度为约0.5mm以上时,冷却体10可具有足够的强度。此外,当绝热材料的厚度为10.0mm以下时,可以增加包括冷却体10的蓄电组的能量密度。从这些观点出发,绝热材料的厚度优选为0.5mm以上5.0mm以下,并且更优选为0.5mm以上2.0mm以下。

当绝热材料11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300w/(k·m2)以下时,冷却体10可表现出优异的冷却性能和绝热性能。当绝热材料11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更低时,冷却体10可以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绝热性能。因此,绝热材料11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优选为100w/(k·m2)以下,并且更优选为60w/(k·m2)以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10的尺寸没有特别地限制,只要根据与冷却体10相邻设置的诸如蓄电单元或蓄电模块之类的发热元件的尺寸适当选择即可。

通常,发热元件呈平板状,因此冷却体10仅需要为主表面的尺寸基本上等于或稍大于发热元件的各主表面的尺寸的冷却体即可。

(封装体)

例如,通过利用诸如粘合、焊接或熔融粘合之类的公知方法以液密方式接合大致呈矩形形状的两个片状部件来形成封装体13。优选通过在金属片的两个表面上层叠合成树脂膜来获得各片状部件。例如,通过将片状部件的层叠有合成树脂膜的表面彼此重叠并且将该片状部件热熔合而形成封装体13。

形成金属片的金属的实例包括铝、铝合金、铜和铜合金,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意金属。

形成合成树脂膜的合成树脂的实例包括诸如聚乙烯和聚丙烯之类的聚烯烃、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之类的聚酯、以及诸如尼龙6和尼龙6,6之类的聚酰胺,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意的合成树脂。

<蓄电组>

将蓄电组安装在诸如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之类的车辆上,并且蓄电组向诸如电动机之类的负载供电。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蓄电组的实例中,蓄电组包括多个蓄电模块,各蓄电模块包括多个蓄电单元,并且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上述冷却体至少设置在多个蓄电单元之间即可。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蓄电组中的蓄电模块的实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蓄电模块20包括多个蓄电单元21,并且包括位于多个蓄电单元21之间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上述冷却体10。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以每两个蓄电单元21为间隔设置一个冷却体10,但是冷却体10的布置可以适当地改变,例如,可以以一个蓄电单元21为间隔设置一个冷却体10,使得所有蓄电单元21彼此不相邻,或者可以以三个蓄电单元21为间隔设置一个冷却体10。

此外,在蓄电组中,在各蓄电模块之间可以设置或不设置冷却体10。从提高紧急情况时的绝热性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在各蓄电模块之间也设置冷却体10。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蓄电组的另一实例中,蓄电组包括多个蓄电模块,各蓄电模块包括多个蓄电单元,并且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上述冷却体至少设置在多个蓄电模块之间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在各蓄电模块中的蓄电单元之间可以设置或不设置冷却体10。从提高紧急情况时的绝热性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在各蓄电模块中的蓄电单元之间也设置冷却体10。

在蓄电模块中,通过使电极22的端子彼此连接,从而将各蓄电单元21串联或并联连接。在各蓄电单元21中,仅需使蓄电元件(未示出)夹在一对蓄电单元层压片之间,并且通过诸如热融粘合之类的公知方法以液密方式接合蓄电单元层压片的侧边即可。

作为各蓄电单元21,例如,可以使用诸如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镍氢二次电池之类的二次电池、或者诸如双电层电容器和锂离子电容器之类的电容器,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任意类型。在各蓄电单元包括有机电解液作为电解液的情况下,因为存在由于异常发热而起火的风险,所以蓄电组优选包括位于蓄电单元之间或蓄电模块之间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

例子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实施例仅为示例性的,并且本公开的冷却体以及蓄电组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描述限定,并且包括与权利要求的描述等同的含义和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

(实施例1)

制备具有三个热熔合边的铝层压片作为封装体,并且制备含氟有机溶剂作为制冷剂。

作为绝热材料,准备玻璃棉no.1,该玻璃棉no.1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300w/(k·m2),主表面尺寸为5cm×5cm,厚度为10.0mm,并且密度为2.3kg/m3。作为玻璃棉no.1,使用通过将玻璃纤维与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

将制冷剂和玻璃棉no.1封入封装体中,以获得冷却体no.1。

(实施例2)

作为绝热材料,准备玻璃棉no.2,玻璃棉no.2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300w/(k·m2),主表面尺寸为5cm×5cm,厚度为5.0mm,并且密度为3.5kg/m3。作为玻璃棉no.2,使用通过将玻璃纤维与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冷却体no.2,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玻璃棉no.2代替实施例1中的玻璃棉no.1。

(实施例3)

作为绝热材料,准备玻璃棉no.3,玻璃棉no.3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300w/(k·m2),主表面尺寸为5cm×5cm,厚度为0.5mm,并且密度为10kg/m3。作为玻璃棉no.3,使用通过将玻璃纤维与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冷却体no.3,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玻璃棉no.3代替实施例1中的玻璃棉no.1。

(实施例4)

作为绝热材料,准备玻璃棉no.4,玻璃棉no.4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100w/(k·m2),主表面尺寸为5cm×5cm,厚度为10.0mm,并且密度为5.2kg/m3。作为玻璃棉no.4,使用通过将玻璃纤维与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冷却体no.4,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玻璃棉no.4代替实施例1中的玻璃棉no.1。

(实施例5)

作为绝热材料,准备玻璃棉no.5,玻璃棉no.5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100w/(k·m2),主表面尺寸为5cm×5cm,厚度为5.0mm,并且密度为7.6kg/m3。作为玻璃棉no.5,使用通过将玻璃纤维与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冷却体no.5,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玻璃棉no.5代替实施例1中的玻璃棉no.1。

(实施例6)

作为绝热材料,准备玻璃棉no.6,玻璃棉no.6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100w/(k·m2),主表面尺寸为5cm×5cm,厚度为0.5mm,并且密度为15kg/m3。作为玻璃棉no.6,使用通过将玻璃纤维与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冷却体no.6,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玻璃棉no.6代替实施例1中的玻璃棉no.1。

(实施例7)

作为绝热材料,准备玻璃棉no.7,玻璃棉no.7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60w/(k·m2),主表面尺寸为5cm×5cm,厚度为10.0mm,并且密度为7.6kg/m3。作为玻璃棉no.7,使用通过将玻璃纤维与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冷却体no.7,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玻璃棉no.7代替实施例1中的玻璃棉no.1。

(实施例8)

作为绝热材料,准备玻璃棉no.8,玻璃棉no.8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60w/(k·m2),主表面尺寸为5cm×5cm,厚度为5.0mm,并且密度为14.2kg/m3。作为玻璃棉no.8,使用通过将玻璃纤维与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冷却体no.8,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玻璃棉no.8代替实施例1中的玻璃棉no.1。

(实施例9)

作为绝热材料,准备玻璃棉no.9,玻璃棉no.9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60w/(k·m2),主表面尺寸为5cm×5cm,厚度为2.0mm,并且密度为17kg/m3。作为玻璃棉no.9,使用通过将玻璃纤维与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冷却体no.9,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玻璃棉no.9代替实施例1中的玻璃棉no.1。

(实施例10)

作为绝热材料,准备玻璃棉no.10,玻璃棉no.10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60w/(k·m2),主表面尺寸为5cm×5cm,厚度为0.5mm,并且密度为24kg/m3。作为玻璃棉no.10,使用通过将玻璃纤维与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冷却体no.10,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玻璃棉no.10代替实施例1中的玻璃棉no.1。

(比较例1)

作为绝热材料,准备玻璃棉no.a,玻璃棉no.a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400w/(k·m2),主表面尺寸为5cm×5cm,厚度为1.0mm,并且密度为3.5kg/m3。作为玻璃棉no.a,使用通过将玻璃纤维与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冷却体no.a,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玻璃棉no.a代替实施例1中的玻璃棉no.1。

(比较例2)

作为绝热材料,准备玻璃棉no.b,玻璃棉no.b的每单位面积的热导率为300w/(k·m2),主表面尺寸为5cm×5cm,厚度为15.0mm,并且密度为1.7kg/m3。作为玻璃棉no.b,使用通过将玻璃纤维与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并且成形而获得的玻璃棉。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冷却体no.b,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玻璃棉no.b代替实施例1中的玻璃棉no.1。

<评价>

使用冷却体no.1至冷却体no.10、冷却体no.a和冷却体no.b进行绝热性能的评价。

如图3所示,通过利用自动记录仪37使冷却体30与热板31接触,从而进行绝热性能的评价。为了消除对流的影响,将热板31等设置在腔室36中,并且通过洗涤器38对腔室36的内部进行脱气。图4为示出了腔室36的内部的放大视图。在腔室36中,在预先调节至450℃的热板31上设置各冷却体30、厚度为2mm的铝板33、热电偶32、厚度为1mm的氧化铝板34以及金属块35,并且测定温度随时间的改变。金属块35用于防止由于冷却体30的膨胀而发生的与热板31间的接触不良,并且每5cm×5cm施加1.1kg的负荷。

表1示出了从各冷却体的测定开始40秒和70秒后的温度。

[表1]

为了防止在评价期间由于封装体的形状改变而引起的测定值的变化,在冷却体的端部打开的情况下评价各冷却体的绝热性能。当各冷却体处于密封状态时,冷却体会表现出更高的绝热性能。

表1表明,在与450℃的发热元件(热板)接触之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冷却体no.1至冷却体no.3可以维持200℃以下的状态40秒以上,并且冷却体no.4至冷却体no.10可以维持200℃以下的状态70秒以上。

附图标记列表

10冷却体

11绝热材料

12制冷剂

13封装体

20蓄电模块

21蓄电单元

22电极

30冷却体

31热板

32热电偶

33铝板

34氧化铝板

35金属块

36腔室

37自动记录仪

38洗涤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