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电压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0668发布日期:2021-03-02 18:3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过电压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电压保护器(
ü
berspannungsschutzger
ä
t),带有壳体、带有至少两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带有至少两个断开装置且带有作为用于通讯(fernmeldung,有时也称为远程告知)过电压保护器的状态的通讯触点(fernmeldekontakt,有时也称为通讯联系装置)的开关。断开装置可移动地布置在壳体中,其中,断开装置相应地关联于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且在相关联的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过载的情形中该结构元件以如下方式电气断开,即,断开装置从第一位置被带到第二位置中。


背景技术:

[0002]
过电压保护器在不同实施变型方案中被广泛用于保护电流回路、设施、机械和设备。按照应用情况和保护级别,过电压保护器在此具有不同的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和不同的结构形式。作为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在此尤其使用火花放电装置、充气的过电压放电器和压敏电阻以及这些结构元件的组合。
[0003]
由于老化和在秒范围中的暂时出现的过电压(tov),尤其在带有作为放电器的压敏电阻的过电压保护器的情形中产生压敏电阻的漏电流在工作电压的情形中的非期望的提高。因此,带有作为放电器的压敏电阻的过电压保护器一般而言具有热断开装置,通过其将不再可无问题地运转的压敏电阻由待监控的电流通路(strompfad)断开。在已知的过电压保护器的情形中,压敏电阻的状态的监控根据温度开关的原理实现,其中,在压敏电阻过热的情形中(例如由于出现的漏电流),设置在压敏电阻与可传导的连接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被分开,这引起压敏电阻的电气断开。
[0004]
de 695 03 743 t公开了一种带有两个并联的压敏电阻的这样的过电压保护器,其相应地可在其寿命结束时被分别断开。为此设置有两个构造成弹性的分离舌(trennzunge)的可传导的连接元件,其第一端部在压敏电阻的正常状态中相应地经由焊接点被固定在压敏电阻的联接舌(anschlusszunge)处,而其第二端部相应地与联接触点牢固地相连接。如果产生压敏电阻的不允许的加热,则这导致焊接连接的熔化。因为弹性的分离舌在经焊接的状态(压敏电阻的正常状态)中从其静止位置中偏转出且因此被预紧,所以分离舌的自由端部在焊接连接软化的情形中由压敏电阻的联接舌弹开,由此压敏电阻被电气断开。
[0005]
由de 20 2004 006 227 u1同样已知一种带有热断开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器,其中,同样地此处根据一个实施例(图5a和5b)使用压敏电阻作为放电器。由de 20 2004 006 227 u1已知的过电压保护元件除了可传导的连接元件和热分开的连接之外还具有绝缘隔离元件,其可移动地布置在壳体中且通过弹簧元件的力可从第一位置被带到第二位置中。第一联接触点持久地与压敏电阻的第一接口导电连接。第二联接触点与可传导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部被导引连接。在过电压保护元件的正常状态中,也就是说当压敏电阻不被不允许地加热时,可传导的连接元件的第二端部经由热分开的连接与压敏电阻的第二接口
(anschluss)相连接。此外,绝缘隔离元件通过在可传导的连接元件的第二端部与压敏电阻的第二接口之间所实现的焊接连接逆着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被保持在其第一位置中。
[0006]
如果过电压放电器由于压敏电阻的持久过载如此强地加热,即,预先给定的极限温度被超出,则其产生焊接连接的分开。在此,绝缘隔离元件通过弹簧元件的力被移动到其第二位置中,在其中隔离元件的一个区段布置在可传导的连接元件的第二端部与压敏电阻的第二接口之间,从而压敏电阻被电气断开。通过隔离元件到其第二位置中的移动,此外在打开分离点的情形中可能形成的电弧通过被移入到分离点中的绝缘隔离元件熄灭。
[0007]
已知的过电压保护器由设有联接端子的设备下部件和构造成“插头件”的过电压保护元件构成,该过电压保护元件可被简单地插上到设备下部件上。为此,在该过电压保护元件的情形中联接触点构造成插头脚(steckerstift)或者插片(steckerschwerter),相对其在设备下部件中布置有对应的插座,其与用于过电压保护器的电气连接的联接端子相连接。额外地,已知的过电压保护器具有光学状态指示器和作为用于通讯过电压保护元件的状态的信号发生器的变换器触点(wechslerkontakt),其中,不仅在设备下部件中的变换器触点而且在插头件处的光学状态指示器可经由共同的机械操纵系统被操纵。
[0008]
同样地,de 10 2009 036 125 a公开了一种带有压敏电阻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在不允许的加热的情形中通过热分开的连接被断开。在该过电压保护元件的情形中,可传导的连接元件如此地与绝缘隔离元件相连接,使得在被分开的热连接的情形中绝缘隔离元件在压敏电阻的接口与附属的联接触点之间被移动。在此,连接元件优选地构造成金属件且布置在由坚硬的绝缘材料板构成的隔离元件中。
[0009]
为了移动隔离元件,弹簧加载的触发滑块布置在壳体内,通过其将绝缘隔离元件在被分开的热连接的情形中带到第二位置中。在触发滑块中此外构造有钻孔,在其中布置有用于操纵通讯触点的触发销。触发销的下端部在过电压保护元件的正常状态中从布置在壳体的底面中的开口中伸出,从而通过触发销可操纵通讯触点的布置在设备下部件中的开关。
[0010]
已知的过电压保护器使得损坏的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尤其压敏电阻的安全断开成为可能。此外,过电压保护元件部分地具有光学状态指示器且额外地同样使得过电压保护器的状态的通讯成为可能。在此如下然而是不利的,即,过电压保护器为此需要相对较多的构件,由此装配变得复杂且进而变得昂贵。这尤其当过电压保护器不仅具有一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而且具有至少两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时适用,这些结构元件彼此独立监控且在损坏时应被断开。为了将用户的布线成本保持成尽可能少,带有两个或多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过电压保护器同样具有仅一个通讯装置。在此,虽然所有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被监控,关联于各个结构元件的开关然而被串联,从而故障信息(fehlermeldung)经由通讯装置被发出,当至少一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被断开时。通过使用多个用于通讯装置的开关,在此构件数量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11]
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即,使得一种开头所描述的带有至少两个布置在壳体中的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过电压保护器可供使用,其尽可能简单地构建且进而可成本适宜地制造。在此,尤其过电压保护器的状态的通讯应简单且可靠地实现,即使当过电压保护器
具有多于一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时。
[0012]
该任务在开头所描述的过电压保护器的情形中利用如下特征来解决,即,一种过电压保护器,带有壳体、带有至少两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带有至少两个断开装置且带有作为用于通讯所述过电压保护器的状态的通讯触点的开关,其中,所述断开装置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壳体中且断开设备相应地关联于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且在相关联的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过载的情形中该结构元件以如下方式电气断开,即,所述断开装置从第一位置被带到第二位置中,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壳体中,且所述开关经由所述连接元件如此地与所述至少两个断开装置处在有效连接中,使得所述开关具有第一开关状态,当所述至少两个断开装置相应地处在其第一位置中时,而所述开关具有另一开关状态,当至少一个断开装置处在其第二位置中时。在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的情形中,在壳体中可移动地布置有连接元件,通讯触点的开关经由其与至少两个断开装置如此地处在有效连接中,使得该开关具有第一开关状态,当至少两个断开装置相应地处在其第一位置中时,而该开关具有另一开关状态,当至少一个断开装置处在其第二位置中时。如果至少两个断开装置相应地处在其第一位置中,则这意味着如下,即,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未过载且因此同样未被电气断开,从而于是经由该开关在第一开关状态中可发出相应的信号,即,过电压保护器是可运转的。与之相反如果至少一个断开装置处在其第二状态中,则这意味着如下,即,相关联的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由于探测到的过载被电气断开。这于是经由在断开装置与开关之间的有效连接引起如下,即,开关的开关状态变化,从而于是经由该开关可发出相应的故障信息。
[0013]
通过过电压保护器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和至少两个断开装置经由其与其中一个开关处在有效连接中的连接元件的先前所描述的布置,创造了如下可能性,即,以仅一个开关探测至少两个断开装置的位置,从而为了通讯带有至少两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过电压保护器的状态仅需要一个开关作为通讯触点。
[0014]
如下事先被实施,即,过电压保护器具有至少两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和至少两个断开装置。即使当如下在原则上是可能的时,即,过电压保护器具有多于两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例如三个或四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则随后始终从如下出发,即,过电压保护器具有两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和两个断开装置,其中,断开装置相应地关联于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如下然而同样是可设想的,即,过电压保护器在多于两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情形中同样具有多于两个的断开装置,其然后经由连接元件与通讯触点的开关处在有效连接中。
[0015]
在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的优选的设计方案的情形中,在其中设置有两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和两个断开装置,断开装置的三种不同状态是可能的。在第一种状态的情形中,两个断开装置相应地处在其第一位置中,从而开关经由连接元件占据其第一开关状态。根据第二种可能的状态,两个断开装置中的一个处在其第一位置中,而另一断开装置处在其第二位置中。经由连接元件,该状态同样被传递到开关处,从而开关可占据另外的第二开关状态。在第三种可能的状态的情形中,两个断开装置处在其第二位置中,其中,同样地该状态经由连接元件被传递至开关,从而该开关可占据不同于第一开关状态的第三开关状态。
[0016]
按照开关的构造在此如下是可能的,即,开关具有两个或三个开关状态。在第一种
情况中,于是第二开关状态和第三开关状态是相同的,从而开关仅可在第一开关状态与另外的第二开关状态之间区分。在第二种情况中,第二开关状态和第三开关状态不同,从而经由开关同样可实现在第二与第三状态之间的区分,即区分是仅一个断开装置还是两个断开装置处在其第二位置中。两种可能性可在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的情形中实现。
[0017]
先前所描述的在两个断开装置与开关之间经由连接元件的有效连接可在设计上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根据第一种实施变型方案,连接元件充当一种类型的压板(wippe),其中,其以其中心布置在开关上,而两个断开装置在其第一位置中相应地与连接元件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处在接触中。如果两个断开装置处在其第一位置中,则开关逆着弹簧力通过连接元件被保持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如果两个断开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处在其第二位置中,则与之相反开关通过弹簧力可从第一位置被带到另外的第二位置中。
[0018]
仅当两个断开装置处在其第一位置中时,同样地连接元件且进而同样地其中心处在其第一位置中,在其中开关逆着弹簧力被保持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如果至少一个断开装置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中,则这引起如下,即,同样地充当一种类型的压板的连接元件不再被固定到其第一位置中,而是其位置可变化。在此于是连接元件的中心可通过弹簧力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中,从而开关同样可占据其第二开关状态。
[0019]
在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的第二种实施变型方案的情形中,连接元件以其两个端部相应地与断开装置相连接。在此,连接元件的中心接触开关,从而开关逆着弹簧力被保持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当两个断开装置处在其第一位置中时。在此,开关通过连接元件的中心的接触可直接或经由额外的操纵元件实现,也就是说连接元件的中心无须直接与开关处在触碰中,当两个断开装置处在其第一位置中时。仅如下是决定性的,即,开关经由连接元件且必要时布置在其间的操纵元件被保持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当两个断开装置处在其第一位置中时。与之相反如果两个断开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处在其第二位置中,则开关不再被保持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从而其可通过弹簧力被带到第二开关状态中。
[0020]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可在两个先前所描述的实施变型方案中得到应用的设计方案,断开装置相应地具有可传导的连接元件和绝缘隔离元件。在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正常状态中,在此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接口经由热分开的连接与相关联的可传导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部导电连接,其中,相关联的绝缘隔离元件然后通过可传导的连接元件逆着作用在其处的力被保持在第一位置中。在超过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预先给定的极限温度的情形中产生热连接的分开,从而隔离元件通过作用在其处的力被带到第二位置中,在其中隔离元件的断开区段布置在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第一接口与可传导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部之间,由此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被电气断开。
[0021]
该断开装置因此是由其基本结构和其工作原理已知的热断开装置,在其中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接口在正常情况中经由可电气传导的连接元件实现,而该连接在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不允许的加热的情形中通过隔离元件以如下方式中断,即,绝缘隔离元件在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相应接口与可传导的连接元件的端部之间移动。
[0022]
如果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具有两个相应的用于两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断开装置,则该开关优选地经由连接元件与两个断开装置的两个隔离元件处在有效连接中,也就是说两个隔离元件与连接元件处在连接中。在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的优选的设计方案的情形中,两个隔离元件因此不仅以如下方式负责损坏的限制过电压的结构
元件的安全断开,即,其在分开的热连接的情形中相应地被带到相关联的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与相应的连接元件之间,而且连接元件负责连接元件的位置的主动改变,当至少一个连接元件改变其位置时。
[0023]
在两个隔离元件与连接元件之间的连接优选地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即,在两个隔离元件中相应地构造有开口,在其中相应地布置有连接元件的端部。因此,连接元件以其两个端部延伸穿过在两个隔离元件中的两个开口,从而连接元件的端部在隔离元件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中的情形中被一起移动。
[0024]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变型方案,连接元件与两个隔离元件一件式地相连接,其中,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柔性地实施或柔性地与两个隔离元件相连接。同样地,本发明的该变型方案引起如下,即,在隔离元件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中的情形中连接元件被一起移动。通过连接元件到两个隔离元件处的柔性的设计方案或者柔性的连结,在此如下一如既往是可能的,即,两个绝缘隔离元件可彼此独立地改变其位置。由此,两个隔离元件的断开功能不被影响,从而两个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可被彼此独立地断开。在本发明的该实施变型方案的情形中,连接元件在整体上可柔性地构造或连接元件同样可仅具有柔性的区段,连接元件以其例如与绝缘隔离元件相连接。在此,柔性的区段可尤其构造成薄膜铰链(filmscharnier),连接元件的一个或多个坚硬的区段可经由其彼此相连接。
[0025]
作为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其在不允许的加热的情形中相应地通过热分开的连接被电气断开,可例如使用充气的过电压放电器。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然而具有两个作为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的压敏电阻,从而随后在大多数情况下谈论压敏电阻,而本发明不应限制于此。在可传导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部与相关联的压敏电阻的一个接口之间的热分开的连接优选地相应地构造成焊接连接,从而经由焊料的相应选择可设定极限温度,自该极限温度起热连接分开。
[002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隔离元件相应可转动地布置在壳体中,从而隔离元件从其第一位置中通过摆动运动被带到其第二位置中。隔离元件的转动轴在此优选地由构造在壳体中的转动销状部(drehzapfen)构成,相对其在隔离元件中构造有相应的开口。同样良好地,然而同样在隔离元件处可构造有相应的转动销状部,其接合到在壳体中的对应的开口中。备选于可转动的布置,隔离元件可以同样可直线移动地布置在壳体中,其中,移动方向不仅可平行于纵轴线而且可垂直于过电压保护器的纵轴线伸延。
[0027]
为了使隔离元件在被分开的热连接的情形中可从其第一位置被带到其第二位置中,力相应地作用在隔离元件处。优选地,该力由至少一个布置在壳体中的弹簧元件来施加。弹簧元件为此以其一个端部被固定在壳体中的一个销状部处且以其另一端部被固定在作为在隔离元件处的作用点的相应的销状部处。
[0028]
为了使可传导的连接元件在分开热连接的情形中从其第一位置到达到其第二位置中,连接元件优选地相应地弹性地构造且在其第一位置中从其静止位置中偏转出。在被分开的热连接的情形中,连接元件于是由于其弹簧力从其第一位置中弹跳到其第二位置中。该运动额外地通过将隔离元件的断开区段移入到在压敏电阻的接口与连接元件的第一端部之间的分离点中来支持。
[0029]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不仅具有用于通讯过电压保护器的状态的开关,而且此外具有光学状态指示器。为此,隔离元件相应地具有标记区段,从而光学状态指
示器直接由隔离元件构成。在此,构造在壳体中的观察窗如此来测定,使得按照隔离元件的位置隔离元件的标记区段通过观察窗由外部可见或不可见。压敏电阻的状态的光学指示在此优选地通过相应的颜色指示实现,为此标记区段或同样地整个隔离元件具有相应的颜色、例如红色。
[0030]
为了使隔离元件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中的期望的运动不通过标记区段阻碍,标记区段优选地彼此偏移地布置,从而一个标记区段遮盖另一标记区段,当两个隔离元件处在其第二位置中时。对此备选地,标记区段的尺寸同样可如此来选择,以至于两个标记区段不仅在隔离元件的第一位置中而且在第二位置中并排地布置。在该情况中甚至可视觉上区分是仅一个压敏电阻还是两个压敏电阻被断开。
[0031]
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有利地由插头件和设备下部件构成,其中,在插头件中布置有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和断开装置且在设备下部件中布置有开关和联接端子。为了操纵开关,在插头壳体的面对设备下部件的底面中构造有开口,开关或操纵元件的端部穿过其伸入到插头壳体中,当插头件被插上到设备下部件上时。在开口上方存在连接元件,其优选地以其两个端部与各一个隔离元件相连接。通讯触点的布置在设备下部件中的开口下方的开关因此可直接通过连接元件的中心或通过操纵元件被保持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当两个断开元件均处在其第一位置中时。如果至少一个隔离元件处在其第二位置中,则这引起连接元件的中心的位置的变化,从而开关由于弹簧力改变其开关状态,即占据其第二开关状态。
[0032]
通过两个隔离元件和连接元件的先前所描述的设计方案和布置,此外通过开关同样可被固定在设备下部件中,当插头件未被插上到设备下部件上时。同样地在其中,开关不通过连接元件被保持或者按压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从而开关占据其第二开关状态且发出相应的故障信息。
附图说明
[0033]
具体地存在大量设计和改进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元件的可行性方案。为此参照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的随后的说明。其中:
[0034]
图1a和1b显示了在正常状态中且带有电气断开的压敏电阻的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简化图示,
[0035]
图2a、2b和2c显示了在三种不同状态中的开关的操纵机构的第一种变型方案的原理图示,
[0036]
图3a和3b显示了在两种不同状态中的开关的操纵机构的第二种变型方案的原理图示,
[0037]
图4a和4b显示了在两种不同状态中的开关的操纵机构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原理图示,
[0038]
图5a和5b显示了在两种不同状态中的开关的操纵机构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原理图示,
[0039]
图6a和6b显示了在正常状态中且带有电气断开的压敏电阻的过电压保护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简化图示,
[0040]
图7a和7b显示了在正常状态中且带有电气断开的压敏电阻的根据图6a和6b的过
电压保护器的实施例的一种变型方案的简化图示,
[0041]
图8a和8b显示了在正常状态中且带有电气断开的压敏电阻的根据图1a和1b的过电压保护器的实施例的一种变型方案的简化图示,且
[0042]
图9显示了带有两个电气断开的压敏电阻的在图8a和8b中示出的过电压保护器的插头件的放大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图1a和1b、6a和6b、7a和7b相应地以简化图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1的优选的实施例的三种变型方案。过电压保护器1可两件式地构造,即由插头件2和设备下部件3构成,如这在图1a和1b中所显示的那样。插头件2于是可被简单地插上到呈u形的设备下部件3上且例如为了更换损坏的插头件2同样简单地由设备下部件3拔出,而为此无须解开被联接在设备下部件3处的导线。插头件2具有插头壳体4且设备下部件3具有插座壳体5,从而在过电压保护器1的情形中该壳体由插头壳体4和插座壳体5构成,当插头件2被插上到设备下部件3上时,它们优选地彼此卡锁。
[0044]
此外,过电压保护器1尤其具有两个压敏电阻6a,6b作为限制过电压的结构元件,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的情形中一起布置在插头壳体4中。此外,过电压保护器1还具有两个断开装置和布置在插座壳体5中的开关7作为用于通讯过电压保护器1的状态的通讯触点。两个断开装置相应地由可传导的连接元件8和布置在插头件2中的绝缘隔离元件9a,9b构成。
[0045]
在图1a和1b和6a和6b至8a和8b中,过电压保护器1相应地由侧面被示出,其中,不仅插头壳体4而且插座壳体5仅非常示意性地被示出且尤其布置在壳体的内部中的构件被可见地示出,即使当其在真实的过电压保护器1的情形中由壳体的相应侧壁掩盖时。此外在这些附图中示出了仅一个压敏电阻6a且与此对应地同样示出了仅一个可传导的连接元件8和绝缘隔离元件9a,即使当在插头壳体4中实际布置有两个压敏电阻6a,6b且与此对应地同样布置有两个可传导的连接元件8和两个绝缘隔离元件9a,9b时。第二压敏电阻6b和第二连接元件以及第二隔离元件9b在图1a和1b和6至8中相应地在图平面中布置在第一压敏电阻6a或者第一连接元件8和第一隔离元件9a之后且由此通过这些掩盖。因此,下面的描述主要涉及一个第一压敏电阻6a,然而相应地同样适用于第二压敏电阻6b。
[0046]
在第一压敏电阻6a的在图1a中所示出的正常状态中,压敏电阻6a的第一接口10经由作为热分开的连接的焊接连接与第一可传导的连接元件8的第一端部导电连接。为此,在第一隔离元件9a中构造有开口11,第一可传导的连接元件8的第一端部穿过该开口经由焊接连接与压敏电阻6a的第一接口10相连接。此外,第一隔离元件9a通过在第一压敏电阻6a与第一连接元件8之间的焊接连接被保持在其第一位置中。这相应地同样适用于第二压敏电阻6b与第二连接元件的连接和第二隔离元件9b的布置。
[0047]
如果产生压敏电阻6a的加热,则在超过预先给定的极限温度的情形中产生热连接的分开,也就是说产生焊接连接的熔化,从而弹性的连接元件8从其被偏转出的第一位置回弹到其松弛的第二位置中。此外隔离元件9a被带到其第二位置中,在其中隔离元件9a的断开区段布置在压敏电阻6a的第一接口10与连接元件8的第一端部之间。在隔离元件9a中的开口11在此不再处在压敏电阻6a的第一接口10上。该状态在图1b中被示出。完全相应地,当
第二压敏电阻6b的温度超过极限温度时,第二连接元件和第二隔离元件同样表现,从而构造在第二压敏电阻6b的第一接口与第二连接元件的第一端部之间的焊接连接熔化。在该情况中,于是同样地第二隔离元件9b以其断开区段摆动到第二压敏电阻6b的第一接口与第二可传导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部之间。
[0048]
在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1的情形中,此外设置有连接元件12,布置在插座壳体5中的开关7经由其与两个隔离元件9a,9b处在有效连接中。在此,开关7具有第一开关状态(图1a),当两个隔离元件9a,9b相应地处在其第一位置中时,而开关7具有第二开关状态(图1b),当至少一个隔离元件9a,9b处在其第二位置中时。通过连接元件12的布置和其与两个隔离元件9a,9b的有效连接,两个隔离元件9a,9b的位置可利用仅一个开关7被探测出,从而为了通讯带有两个压敏电阻6a,6b的过电压保护器1的状态仅需要一个开关7。
[0049]
在两个隔离元件9a,9b与开关7之间的有效连接的可能的结构设计方案在根据图2a、2b和2c至5a和5b的简化的原理图示中被示出且随后进行描述。
[0050]
在图2a、2b和2c中所显示的原理图示的情形中,连接元件充当一种类型的压板,其中,连接元件12的中心布置在开关7上。如果两个隔离元件9a,9b根据图2a处在其第一位置中,则其相应地与连接元件12的一个端部13a,13b处在触碰中,从而开关7逆着弹簧力f通过连接元件12被保持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
[0051]
如果产生压敏电阻的热过载,从而相关联的隔离元件9a被带到其第二位置中,则这根据图2b引起连接元件12的“倾斜”。在此,开关7由于弹簧力f占据其第二开关状态,因为其不再通过连接元件12阻碍相应的运动。连接元件12的中心在此通过开关7在弹簧力f的方向上被移动,而连接元件12的端部13b通过第二隔离元件9b被保持在其位置中。这于是引起连接元件12的已提及的“倾斜”,其中,连接元件12的第一端部13a向上移动,因为相应的第一隔离元件9a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上部位置中。
[0052]
如果两个隔离元件9a,9b根据图2c处在其第二位置中,则两个隔离元件9a,9b相应地与连接元件12的相关联的端部13a,13b间隔开,其中,同样地此处开关7处在其第二开关状态中。在此如下对于开关7的开关状态而言是无关紧要的,即,两个隔离元件9a,9b在时间上是依次地还是同时地从其第一位置被带到其第二位置中。如下是同样可设想的,即,两个隔离元件9a,9b相应地还轻轻接触连接元件12的端部13a,13b,只要通过隔离元件9a,9b的充分的运动确保如下,即,开关7可从其第一开关状态移动到其第二开关状态中。
[0053]
图3a和3b显示了开关7的操纵机构的原则上的第二实施变型方案,在其中连接元件12以其两个端部13a,13b相应地与隔离元件9a,9b相连接。如果两个隔离元件9a,9b根据图3a均处在其第一位置中,则连接元件12的中心接触开关7。在根据图3a和3b的实施例的情形中,在此在连接元件12与开关7之间还布置有操纵元件14,从而连接元件12的中心不是直接而是经由操纵元件14接触开关7。
[0054]
在两个隔离元件9a,9b与连接元件12之间的连接在此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即,在两个隔离元件9a,9b中相应地构造有开口15a,15b,在其中相应地布置有连接元件12的端部13a,13b。在此,开口15a,15b相应地如此来定义尺寸,以至于其一方面允许连接元件12的限制,当仅一个隔离元件9a,9b从其第一位置被带到其第二位置中时,另一方面然而确保如下,即,在隔离元件9a,9b的运动的情形中连接元件12的相应的端部13a,13b被一起移动。因此,连接元件12在隔离元件9a,9b的运动的情形中被主动地一起移动。
[0055]
如果一个隔离元件9a或两个隔离元件9a,9b(图3b)处在其第二位置中,则开关7不再逆着弹簧力f被保持在其第一位置中,从而开关7可占据其第二开关位置。在根据图3b的原理图示的情形中,在此连接元件12的中心与操纵元件14间隔开,这然而并非是强制必要的。相反足够的是,当在两个隔离元件9a,9b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位置中连接元件12的中心至少如此程度地由开关7移开,以至于开关7可占据其第二开关状态。当在此连接元件12的中心还轻轻接触操纵元件14时,则这对于开关7的期望的操纵而言是无关紧要的。
[0056]
在图4a和4b和5a和5b中所示出的操纵机构的情形中,连接元件12与两个隔离元件9a,9b一件式地连接,从而类似于在根据图3a和3b的变型方案的情形中那样连接元件12在隔离元件9a,9b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中的情形中被主动带动。如果两个隔离元件9a,9b根据图4a和5a处在其第一位置中,则开关7通过连接元件12的中心被接触,从而开关7逆着弹簧力f被保持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与之相反如果一个隔离元件9a,9b或两个隔离元件9a和9b处在其第二位置中,则连接元件12的中心与开关7间隔开,从而开关7可占据其第二开关状态。同样地此处,连接元件12的中心仍可轻轻接触开关7,只要由此不阻碍开关7可占据其第二开关状态。
[0057]
在根据图4a和4b的实施变型方案的情形中,连接元件12整体上柔性地构造,而在根据图5a和5b的变型方案的情形中连接元件12具有坚硬的区段16,其经由以薄膜铰链17的形式的柔性区域彼此相连接。同样地,在隔离元件9a,9b与连接元件12的端部13a,13b之间的连接在此经由薄膜铰链17实现。
[0058]
图6a和6b和7a和7b显示了过电压保护器1的另一实施例的两个简化的图示,相应地在正常状态中且带有电气断开的压敏电阻e。当在根据图1a和1b的实施例的情形中隔离元件9a,9b相应地可转动地布置在插头壳体4中时,在根据图6a和6b和7a和7b的实施例的情形中隔离元件9a,9b可直线移动地布置在插头壳体4中。在根据图6a和6b的实施例的情形中,在此实现隔离元件9a垂直于过电压保护器1的纵轴线、也就是说由设备下部件3离开的移动。与此区别,在根据图7a和7b的实施例的情形中实现隔离元件9a平行于过电压保护器1的纵轴线且进而同样平行于设备下部件3的移动。
[0059]
在所有三个实施例的情形中,在压敏电阻6a的接口10与附属的连接元件8的自由端部之间的焊接连接的分开引起如下,即,隔离元件9a通过至少一个弹簧18的弹簧力被带到其第二位置中。在此一方面以如下方式产生压敏电阻6a的电气断开,即,隔离元件9a的断开区段移动到压敏电阻6a的接口10与连接元件8的端部之间。同时,在此同样产生连接元件12的相应运动,从而连接元件12不再经由操纵元件14将开关7保持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通过隔离元件9a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中的移动,因此同样产生开关7从其第一开关状态到其第二开关状态中的移动,从而经由通讯可指示如下,即,过电压保护器1不再是完全可运行的,因为至少一个压敏电阻6a被断开。
[0060]
图8a和8b显示了根据图1a和1b的过电压保护器1的一种变型方案,在其中过电压保护器1除了用于通讯的开关7之外额外地还具有光学状态指示器。为此,两个隔离元件9a,9b相应地具有标记区段19a,19b。在此仅当相应的隔离元件9a,9b处在其第二位置中时(如这在图8a和8b中所示出的那样),标记区段19a,19b才通过在插头壳体4的顶面中的观察窗20可见,当相应的隔离元件9a,9b处在其第二位置中时,如这在图8b中所示出的那样。在此,压敏电阻6a,6b的状态的光学指示可例如通过标记区段19a,19b或同样地整个隔离元件9a,
9b的相应的颜色选择来实现。
[0061]
带有标记区段19a,19b的隔离元件9a,9b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在图9中被示出。在此,图9以横截面仅显示了在图8a和8b中所显示的过电压保护器1的插头件2。在插头件2的在图9中所示出的状态中,两个压敏电阻6a,6b被断开,从而两个隔离元件9a,9b同样处在其第二位置中。在该第二位置中,两个隔离元件9a,9b的标记区段19a,19b布置在插头壳体4中的观察窗20下方。在两个隔离元件9a,9b的第一位置中,与之相反两个标记区段19a,19b不布置在观察窗20下方,从而通过观察窗20两个压敏电阻6a,6b或者包围两个压敏电阻6a,6b的包封的顶面21通过观察窗20由外部可见。如果此时顶面21具有第一种颜色(例如绿色),而标记区段19a,19b具有第二种颜色(例如红色),则对于用户而言可非常快速且容易地识别出,是过电压保护器1仍完全可运转,还是至少一个压敏电阻6a,6b被断开。在第一种情况中压敏电阻6a,6b的绿色的顶面21且在第二种情况中红色的标记区段19a,19b通过观察窗20由外部可识别出。
[0062]
由根据图9的截面图示此外可识别出如下,即,标记区段19a,19b彼此偏移地布置,从而第一隔离元件9a的标记区段19a遮盖第二隔离元件9b的标记区段19b,当两个隔离元件9a,9b处在其第二位置中时。两个标记区段19a,19b的偏移的布置在图9中所示出的实施例的情形中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即,两个分隔元件9a,9b的相应的转动轴22a,22b同样相应地彼此偏移地布置。
[0063]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的情形中,两个标记区段19a,19b此外构造成薄膜铰链,从而两个隔离元件9a,9b可相同地构造且仅在装配的情形中第一隔离元件9a的标记区段19a必须被向右弯曲且第二隔离元件9b的标记区段19b必须被向左弯曲。作为整个标记区段19a,19b作为薄膜铰链的构造的替代,同样地仅在相应的隔离元件9a,9b与标记区段19a,19b之间的连接可构造成薄膜铰链。通过使用两个相同构造的隔离元件9a,9b,一方面简化了制造,另一方面然而同样简化了过电压保护插头1的装配,因为其不可能在装配的情形中产生隔离元件9a,9b的混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