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电源及其防水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3464发布日期:2019-07-19 23:12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水下电源及其防水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电源及其防水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下探索的深入,水下设备的发展越来越普遍,大部分水下设备如水下摄影机、水下助推器等需要电源支持,由此带来了水下电源的需求。水下电源上的外壳上装配有对应正负极的输出端子,位于外壳外部的一端用于外部设备的连接,位于外壳内部的另一端直接与电池包上的电路板连接。

然而,传统生产工艺中,受结构的限制,电池包和正负极输出端子需要经过导线焊接连接后将电池包装入壳体内,再将正负极输出端子固定连接到壳体上。因此,正负极输出端子与外壳的固定连接方式大多数采用螺钉连接或打胶粘合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不仅存在装配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还因为正负极输出端子与外壳装配时存在的缝隙,降低了外壳的密封性。当电池在深水区域工作时,在强大水压的作用下,海水从装配缝隙处渗入,使得两个输出端子之间形成一个电解池,导致输出端子发生电化学腐蚀,甚至海水渗入外壳内部导致整个电池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防水密封性的水下电源的防水壳及具有该防水壳的水下电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下电源的防水壳,包括电源外壳以及嵌设在所述电源外壳侧板上的两个输出端子;每一所述输出端子包括裸露在所述侧板外表面上的第一插接部、裸露在所述侧板内表面上的第二插接部、嵌在所述侧板内并呈弯折状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连接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输出端子在所述侧板上对称设置;

两个所述输出端子的第一插接部相向靠近且留有间隔,两个所述输出端子的第二插接部相背远离。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外表面上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输出端子的第一插接部分别容置在两个所述凹槽内;

两个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有隔离部以隔开两个所述第一插接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以及连接板;所述第一底板嵌固在所述凹槽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底板嵌固在所述侧板的内表面上,所述连接板嵌设在所述侧板内部并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第一底片、连接在所述第一底片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弹片,每一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延伸弯折形成有朝向另一所述第一弹片的第一弧形部;两个所述第一弹片的第一弧形部以凸起的弧面相对,以在两个第一弧形部之间形成插接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接部为垂直在所述侧板内表面上的插接片。

优选地,所述输出端子通过所述电源外壳的一体注塑嵌设在所述电源外壳的侧板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下电源,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水壳的电源外壳内且电连接的电池组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上设有对应正、负极的两个转接端子,两个所述转接端子分别与所述防水壳的两个输出端子的第二插接部插接导通。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上方并与所述电池组连接导通的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方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的第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方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的第三电路板;两个所述转接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三电路板上。

优选地,所述转接端子包括第二底片、连接在所述第二底片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弹片,每一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延伸弯折形成有朝向另一所述第二弹片的第二弧形部;两个所述第二弹片的第二弧形部以凸起的弧面相对,以在两个第二弧形部之间形成用于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的插接槽。

本发明的水下电源防水壳,输出端子通过注塑等形式嵌设在电源外壳上,与其为一体结构,减去装配工艺以及装配形成的缝隙,增加了壳体的密封效果。输出端子中特殊的弯折连接部结构不仅可以增加正负极端子与壳体的结合强度,还具有增大海水渗透阻力的作用,达到非常好的防水效果。

本发明的水下电源中,电池组通过转接端子与防水壳上的输出端子通过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的特殊结构,不仅省掉了传统加工工艺中的焊接工序,使组装更加快捷方便,更重要的是还打破了传统结构的限制,使对应正负极的输出端子能够与外壳注塑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壳体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下电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下电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下电源中输出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下电源中转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下电源,包括防水壳1以及设置在防水壳1内的电池组2和控制组件3;电池组2和控制组件3电连接。

防水壳1包括电源外壳10以及嵌设在电源外壳10侧板上的两个输出端子20。两个输出端子20均与控制组件3电连接,分别对应正极和负极,用于外部器件的插接并导通外部器件和水下电源。

根据电源外壳10的设置,输出端子20所在的侧板可以是电源外壳10端部上的侧板。电源外壳10的另一端开放,用于电池组2和控制组件3装入该电源外壳10内,再通过盖板4密封盖合在该开放端将电源外壳10封闭。

结合图2、3,每一输出端子20包括第一插接部21、第二插接部22以及呈弯折状连接第一插接部21和第二插接部22的连接部23。输出端子20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通过电源外壳10的一体注塑嵌设在电源外壳10的侧板上,从而紧密固定在侧板上。

第一插接部21裸露在电源外壳10的侧板外表面上,用于外部器件的插接。第二插接部22裸露在电源外壳10的侧板内表面上,朝向电源外壳10内的控制组件3,与控制组件3电连接。连接部33嵌在侧板内,将第一插接部21和第二插接部22连接为一体并紧固在侧板上。连接部33呈弯折状,增大其与侧板之间的连接面积及连接紧密度,并且提高防水性,即使有水从侧板外表面上渗入到输出端子20和侧板之间的缝隙,连接部33的特殊弯折结构不仅可以增加输出端子20和与电源外壳10的结合强度,还具有增大海水的渗透阻力的作用,避免水渗入到电源外壳10内。

两个输出端子20对称设置在电源外壳10的侧板上。其中,两个输出端子20的第一插接部21相向靠近且留有间隔,两个输出端子20的第二插接部22相背远离。

对应两个输出端子20的第一插接部21,侧板的外表面上设有两个凹槽11,两个输出端子20的第一插接部21分别容置在两个凹槽11内。两个凹槽11之间形成有隔离部12以隔开两个第一插接部21。第一插接部21在凹槽11内,其顶部可平齐或低于凹槽11顶部开口所在平面。

在结构上,第一插接部21可包括第一底片210、连接在第一底片210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弹片211。每一第一弹片211的一端延伸弯折形成有朝向另一第一弹片211的第一弧形部212;两个第一弹片211的第一弧形部212以凸起的弧面相对,以在两个第一弧形部212之间形成插接槽。外部器件的插接端插接到插接槽中时,插接端可驱使两个第一弧形部212相背移动以扩大插接槽。插接后,因弹性回复力使得两个第一弧形部212相向移动紧抵在插接端两侧,形成充分接触导通。

第二插接部22为垂直在侧板内表面上的插接片。

连接部23包括第一底板231、第二底板232以及连接板233。第一底板231嵌固在凹槽11的底面上,第二底板232嵌固在侧板的内表面上,连接板233嵌设在侧板内部并连接在第一底板231和第二底板232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板231和第二底板232首尾相对且上下相隔位于不同的平面上,连接板233相对第一底板231和第二底板232垂直或倾斜连接在两者之间。以图3所示输出端子20放置方向为例,第一插接部21连接在第一底板231上,第二插接部22与第一插接部21平行连接在第二底板231的下方。在电源外壳10内,第二插接部22朝向控制组件3。

电池组2通过灌胶封装在电源外壳10内,电池组2上的正极和负极朝向输出端子20所在侧板。控制组件3设置在电池组2和输出端子20所在侧板之间。控制组件3上设有对应正、负极的两个转接端子40,两个转接端子40通过控制组件3与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且还分别与两个输出端子20的第二插接部22插接,导通电池组2和输出端子20。

控制组件3可包括设置在电池组2上方并与电池组2连接导通的第一电路板31、设置在第一电路板31上方并与第一电路板31连接的第二电路板32、设置在第二电路板32上方并与第二电路板32连接的第三电路板33。第二电路板32和第一电路板31之间、第三电路板33和第二电路板32之间分别通过连接器电连接。两个转接端子40设置在第三电路板33上。

如图3、4所示,转接端子40与第二插接部22插接,其可包括第二底片41、连接在第二底片41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弹片42。每一第二弹片42的一端延伸弯折形成有朝向另一第二弹片42的第二弧形部43;两个第二弹片42的第二弧形部43以凸起的弧面相对,以在两个第二弧形部43之间形成插接槽,用于第二插接部22插接。以第二插接部22为插接片为例,当插接片插入转接端子40的插接槽内时,驱使两个第二弧形部43相背移动以扩大插接槽。插接后,因弹性回复力使得两个第二弧形部43相向移动紧抵在插接片两侧,形成充分接触导通。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水下电源,两个输出端子20位于电源外壳10的一端端部上,两个输出端子20的第一插接部21相向设置,两者之间的间隔为0.5mm或以上,两个输出端子20的第二插接部22在电源外壳10内且相背远离,两个转接端子40相远离设置且分别与两个第二插接部22对应设置。

电源外壳10的另一端开放,装配时,控制组件3可预先与电池组2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将控制组件3和电池组2形成的整体装入电源外壳10内,并使控制组件3上的两个转接端子40分别与两个输出端子40的第二插接部22插接,最后在电源外壳10开放端盖合上盖板4密封,完成水下电源的装配。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输出端子与壳体的机械装配组合方式,采用输出端子与外壳注塑一体成型的工艺以及电池组通过转接端子与输出端子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电源外壳的密封性,还简化了生产组装工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使产品的一致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