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端子的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3555发布日期:2019-10-14 16:5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带端子的电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端子的电线。



背景技术:

作为应用于车辆的线束所具备的现有的压接端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带端子的电线,该带端子的电线中,端子配件具备被固定在覆皮电线的电线固定部,电线导体和端子配件的接触部被防腐剂覆盖,在电线固定部涂覆有密封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613189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带端子的电线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抑制腐蚀这一点上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抑制腐蚀的带端子的电线。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其特征在于,具备:电线,所述电线包含:具有导电性的导体部和包覆所述导体部的外侧且具有绝缘性的绝缘覆皮部;端子连接部,所述端子连接部相对于配对侧端子电连接;导体压紧部,所述导体压紧部被压紧在所述导体部;以及覆皮压紧部,所述覆皮压紧部与所述导体压紧部分割地设置,并被压紧于所述绝缘覆皮部,所述端子连接部、所述导体压紧部以及所述覆皮压紧部由金属板构成,所述金属板包含基材和所述基材的表面的镀敷部,在所述端子连接部、所述导体压紧部以及所述覆皮压紧部中的至少一个中,在将所述金属板的一个主面和另一个主面横切的截面上,所述金属板的在被压紧于所述电线的状态下露出到外部的露出端部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

在上述带端子的电线中,可以是,所述导体压紧部的所述覆皮压紧部侧的所述露出端部以及位于所述导体压紧部与所述覆皮压紧部之间的所述露出端部具有所述前端变细的形状。

在上述带端子的电线中,可以是,所述覆皮压紧部的所述导体压紧部侧的所述露出端部具有所述前端变细的形状。

在上述带端子的电线中,可以是,所述导体压紧部的所述端子连接部侧的所述露出端部具有所述前端变细的形状。

在上述带端子的电线中,可以是,包含所述端子连接部、所述导体压紧部以及所述覆皮压紧部所有在内的所述金属板的所有露出端部具有所述前端变细的形状。

在上述带端子的电线中,可以是,所述前端变细的形状利用在所述截面中设置在所述第1主面和所述第2主面中的至少一者的锥形部形成。

在上述带端子的电线中,可以是,所述导体压紧部以所述第1主面和所述第2主面中的设置有所述锥形部的面和所述导体部接触的状态被压紧在所述导体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具备:电线,其包含导体部和绝缘覆皮部;端子连接部,其相对于所述配对侧端子电连接;导体压紧部,其被压紧于所述导体部;以及覆皮压紧部,其与所述导体压紧部分割地设置,并被压紧于所述绝缘覆皮部。而且,端子连接部、导体压紧部以及覆皮压紧部由包含基材和基材表面的镀敷部的金属板来构成。在端子连接部、导体压紧部以及覆皮压紧部中的至少一个中,金属板在横切一个主面以及另一个主面的截面以被压紧于电线的状态露出到外部的露出端部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所以具有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同时抑制腐蚀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要构成的部分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压接端子展开后的状态的部分俯视图。

图3是示出前端变细的形状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参考例所涉及的金属板的端部的截面的图。

图5是示出压紧状态下的金属板的端部和导体部的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压紧状态下的金属板的端部和导体部的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前端变细的形状的其他例的图。

图8是示出压紧状态下的金属板的端部和导体部的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重叠压接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10是卷绕压接方式的一例的图。

符号说明

1压接端子

2端子连接部

3导体压紧部

4覆皮压紧部

10、10a、10b金属板

10t、11t端面

32a、32b、42a露出端部

11、11a、11b基材

12镀敷部

13锥部

14一个主面

15另一个主面

16露出端部

31第1基部

32第1桶片部

41第2基部

42第2桶片部

100带端子的电线

w电线

w1导体部

w2绝缘覆皮部

wh线束

x轴向

y宽度方向

z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并不通过该实施方式限定本发明。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置换的要素或实质上相同的要素。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要构成的部分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压接端子展开后的状态的部分俯视图,换言之,相当于表示将压接端子压制成型前的金属板展开后的状态的部分俯视图。

[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的电线100例如是应用于在车辆等中使用的线束wh等的端子配件。此处,线束wh例如为了搭载于车辆的各装置间的连接而将电源供给、信号通信所使用的多个电线w束集而成为集合部件,并且用连接器等将多个电线w一起与各装置连接。线束wh具备电线w和在该电线w的末端设置的该压接端子1。电线w例如被构成为包含:具有导电性的线状的导体部w1和覆盖该导体部w1的外侧且具有绝缘性的绝缘覆皮部w2。虽然本实施方式的导体部w1是将多个导电性的金属例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裸线束集而成的芯线,但是也可以是将多个裸线扭绞而成的绞合芯线。绝缘覆皮w2是覆盖导体部w1的外周侧的电线覆皮。绝缘覆皮部w2例如是通过将绝缘性的树脂材料(pp、pvc、交联pe等。考虑耐磨性、耐化学性、耐热性等而适当选择。)等挤压成形从而形成。电线w在至少导体部w1的一个末端将绝缘覆皮部w2剥下,使该导体部w1的一个末端从绝缘覆皮部w2露出,在该露出的导体部w1的末端设置压接端子1。此处,电线w被形成为相对于线状延伸的延伸方向以基本相同的直径延伸,导体部w1的截面形状(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状)是大致圆形状,绝缘覆皮部w2的截面形状是大致圆环形状,整体上形成为大致圆形状的截面形状。除此之外,线束wh也可以被构成为还包含索环、保护器、固定件等。以下,参照各图对压接端子1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互相交叉的第1方向、第2方向以及第3方向中,将第1方向称为“轴向x”,将第2方向称为“宽度方向y”,将第3方向称为“高度方向z”。此处,轴向x和宽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相互大致正交。轴向x典型地相当于设置压接端子1的电线w的延伸方向,并且相当于压接端子1的端子连接部2和导体压紧部3与覆皮压紧部4排列的方向。宽度方向y和高度方向z相当于与轴向x交叉的交叉方向。另外,除非另有说明,以下的说明中所用的各方向表示在各部件已相互组装的状态下的方向。

压接端子1具备:端子连接部2、导体压紧部3、覆皮压紧部4、第1连结部5以及第2连结部6,且压接端子1的整体上一体地由导电性的金属例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构成。压接端子1例如通过将冲压成与端子连接部2、导体压紧部3、覆皮压紧部4、第1连结部5、第2连结部6等各部对应的形状的一个金属板压制并折曲成形,从而各部被立体地一体形成。压接端子1沿着轴向x从一侧向另一侧以端子连接部2、第1连结部5、导体压紧部3、第2连结部6、覆皮压紧部4的顺序排列并相互连结。也就是说,第1连结部5将端子连接部2和导体压紧部3连结。第2连结部6将导体压紧部3与覆皮压紧部4连结。导体压紧部3在轴向x的两侧经由第1连结部5、第2连结部6与端子连接部2以及覆皮压紧部4隔开间隔地连结。此处,导体压紧部3、覆皮压紧部4以及第2连结部6构成将该压接端子1和电线w的末端电连接的电线连接部7。本实施方式的电线连接部7构成经由第2连结部6将导体压紧部3和覆皮压紧部4分割的所谓分体桶型的压接部。而且,压接端子1中,端子连接部2和电线连接部7经由第1连结部5电连接,并经由该电线连接部7将端子连接部2和电线w的导体部w1电连接并导通。

端子连接部2是对配对侧端子(未图示)电连接的部分。端子连接部2可以是阳型的端子形状,也可以是阴型的端子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连接部2图示为阴型的端子形状,与阳型的端子形状的配对侧端子电连接。

导体压紧部3是被压紧并压接在电线w的导体部w1上的部分,且是与该导体部w1电连接的部分。导体压紧部3被构成为包含:作为导体压紧部基部的第1基部31以及作为导体压紧部桶片部的一对第1桶片部32。第1基部31是供电线w的导体部w1的端部放置的板状的部分。第1基部31在轴向x的一侧经由第1连结部5而连结有端子连接部2,在另一侧经由第2连结部6而连结有覆皮压紧部4。此处,第1基部31经由第2连结部6而与后述的覆皮压紧部4的第2基部41连结。第1连结部5、第1基部31、第2连结部6以及第2基部41相互连结,构成沿轴向x延伸的底板部8。一对第1桶片部32从第1基部31向宽度方向y的两侧分别带状地延伸而形成,第1桶片部32是与第1基部31之间包裹导体部w1并压紧压接的部分。一对第1桶片部32相对于轴向x与端子连接部2、覆皮压紧部4隔开间隔而分割地设置。一对第1桶片部32在对导体部w1压紧前的状态下,相对于第1基部31实施弯曲加工,与该第1基部31配合地形成大致u字形状。本实施方式的一对第1桶片部32被形成为从第1基部31侧的根部向末端的距离基本相同,以避免在相对于导体部w1压紧后的状态下互相重叠。

覆皮压紧部4是被压紧并压接在电线w的绝缘覆皮部w2上的部分。覆皮压紧部4被构成为包含:作为覆皮压紧部基部的第2基部41以及作为覆皮压紧部桶片部的一对第2桶片部42。第2基部41是供电线w的绝缘覆皮部w2的端部放置的板状的部分。第2基部41如上述那样在轴向x的一侧经由第2连结部6而与导体压紧部3的第1基部31连结。如上述那样,第2基部41与第1连结部5、第1基部31、第2连结部6共同构成底板部8。一对第2桶片部42从第2基部41向宽度方向y的两侧分别带状地延伸而形成,第2桶片部42是在与第2基部41之间包裹绝缘覆皮部w2并压紧压接的部分。一对第2桶片部42相对于轴向x与覆皮压紧部4隔开间隔而分割地设置,也就是说,与一对第1桶片部32分割而分开设置。一对第2桶片部42在相对于绝缘覆皮部w2压紧前的状态下,相对于第2基部41被施加弯曲加工,与该第2基部41配合地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本实施方式的一对第2桶片部42被形成为从第2基部41侧的根部到末端的距离基本相同,以避免在相对于绝缘覆皮部w2压紧的状态下互相重叠。

而且,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压接端子1由包含基材和基材表面的镀敷部在内的金属板构成。因此,端子连接部2、导体压紧部3和覆皮压紧部4由上述金属板构成。而且,在端子连接部2、导体压紧部3和覆皮压紧部4中的至少一个中,金属板在横切金属板的一个主面以及另一个主面的截面上,露出端部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露出端子是指在压紧在电线w的状态下露出到外部的部分。端子连接部2、导体压紧部3以及覆皮压紧部4与导体部w1靠近。因此,端子连接部2、导体压紧部3和覆皮压紧部4中的至少一个中,通过将金属板的露出端部设置为前端变细的形状,从而如后述那样,能够抑制腐蚀。在本例中,如图2所示那样,在压紧于电线w之前的压接端子1的一个主面,第1桶片部32的露出端部32a、32b以及第2桶片部42的露出端部42a都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这种前端变细的形状通过在图2所示那样的压紧前的状态下,对金属板的端部进行压制加工来压扁从而实现。

在图1中,导体压紧部3的覆皮压紧部4侧的露出端部32a、位于导体压紧部3与覆皮压紧部4之间的露出端部34、覆皮压紧部4的导体压紧部3侧的露出端部42a、导体压紧部3的端子连接部2侧的露出端部32b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露出端部32a以及露出端部34由于与导体部w1靠近,所以将它们设置为前端变细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导体部w1的腐蚀。导体部w1中与露出端部32a以及露出端部34靠近的部分由于是在电线w和端子连接部2之间电流一定会流过的路径,所以抑制该部分的腐蚀非常重要。露出端部42a与导体部w1之间虽然有绝缘覆皮部w2存在,但是由于露出端部42a与导体部w1靠近,所以通过将其设置为前端变细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导体部w1的腐蚀。露出端部32b由于与导体部w1靠近,所以通过将其设置为前端变细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导体部w1的腐蚀。需要说明的是,在变更上述各露出端部的形状的情况下,由于不使用用于抑制腐蚀的树脂,所以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同时抑制腐蚀。

图3是示出前端变细的形状的一例的图。图3是示出金属板的端部的截面的图。图3是将金属板的一个主面以及另一个主面横切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那样,构成压接端子1的金属板10a包含:基材11a以及基材11a表面即一个主面14和另一个主面15的镀敷部12。基材11a在金属板10a的端面11t露出。如图3所示那样,金属板10a在一个主面14具有锥形部13。利用该锥形部13,在露出端部16形成前端变细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锥形部13可以是平面状,也可以是曲面状。另外,例如,在基材11a的材料是铜的情况下,镀敷部12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锌,也可以是镍以及锡。

图4是示出参考例所涉及的金属板的端部的截面的图。如图4所示,金属板10包含:基材11以及基材11表面的镀敷部12。如图4所示,参考例所涉及的金属板10随着朝向端面10t,其厚度恒定,不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因此,如图3所示,在露出端部16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的金属板10a的端面11t,基材11a的露出面积比图4的参考例小。

图5是示出压紧状态下的图4所示的金属板的端面10t和导体部w1的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如图5所示,在压紧状态下,端面10t和导体部w1靠近。此处,考虑基材11的离子化倾向和导体部w1的离子化倾向不同的情况。例如,考虑基材11的材料是铜,导体部w1的材料是铝的情况。该情况下,当基材11和导体部w1之间浸入水时,由于离子化倾向不同,导体部w1可能会腐蚀(电化学腐蚀,galvaniccorrosion)。

与之相对,图3所示的金属件10a的情况中,在端面11t中的基材11a的露出面积比图4的参考例小。因此,带端子的电线100若采用图3所示的金属板10a,则即使基材11a与导体部w1之间浸入水,也比图4的参考例更能够抑制导体部w1的腐蚀。图6是示出在压紧状态下的图3所示的金属板的端面11t与导体部w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如图6所示,在压紧状态下,在金属板10a的端面11t中的基材11a的露出面积比图5的参考例小。因此,例如,即使基材11a的材料是铜,导体部w1的材料是铝,且两者间浸入了水,与图5的情况比也更能够抑制导体部w1的腐蚀。而且,由于不使用树脂,所以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抑制腐蚀。需要说明的是,导体部w1有可能会腐蚀是指在基材11a的离子化倾向与导体部w1的离子化倾向不同的情况,但并不限于基材11a的材料是铜,导体部w1的材料是铝的情况。

而且,在图6所示的情况中,以设置有锥形部13的面与导体部w1接触的状态被压紧。因此,由于能够确保端面11t与导体部w1的距离,所以即使基材11a与导体部w1之间浸入了水,图6的情况也比图5的情况更能够降低导体部w1的腐蚀的可能性。

上述锥形部13只要设置在金属板的一个主面14以及另一个主面15中的至少一个即可,也可以在金属板的一个主面14以及另一个主面15这两者都设置。图7是示出前端变细的形状的其他例的图。图7是示出金属板的端部的截面的图。图7是将金属板的一个主面14以及另一个主面15横切的截面图。如图7所示那样,构成压接端子1的金属板10b含有:基材11b以及基材11b表面即一个主面14和另一个主面15的镀敷部12。基材11b在金属板10b的端面11t露出。如图7所示那样,金属板10b在一个主面14以及另一个主面15这两者具有锥形部13。利用该锥形部13,在露出端部16形成前端变细的形状。图7所示的,在露出端部16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的金属板10b的端面11t中,基材11b的露出面积比图4的参考例小。因此,带端子的电线100若采用图7所示的金属板10b,即使基材11b与导体部w1之间浸入水,也比图4的参考例更能够抑制导体部w1的腐蚀。

图8是示出压紧状态下的图7所示的金属板10b的端面11t与导体部w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例的图。如图8所示,在压紧状态下,金属板10b的端面11t中,基材11b的露出面积比图5的参考例小。因此,例如,即使基材11b的材料是铜,导体部w1的材料是铝,且两者间浸入了水,图8所示的情况也比图5的情况更能抑制导体部w1的腐蚀。而且,在图8所示的情况中,以设置有锥形部13的面与导体部w1接触的状态被压紧。因此,由于能够确保端面11t与导体部w1的距离,所以即使在基材11b与导体部w1之间浸入了水,图8的情况也比图5的情况更能够降低导体部w1的腐蚀的可能性。而且,因为不使用树脂,所以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降低腐蚀的可能性。

在压紧于电线w之前的压接端子1的一个主面14中,第1桶片部32的露出端部32a、32b以及第2桶片部42的露出端部42a可以全部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的情况与不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的情况相比,由于基材11a或者11b在端面11t的露出面积较小,所以即使基材11a或11b与导体部w1之间浸入了水,与上述的参考例相比,也更能够抑制导体部w1的腐蚀。而且,因为不使用树脂,所以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抑制腐蚀。

另外,如参照图1说明的那样,导体压紧部3的覆皮压紧部4侧的露出端部32a以及位于导体压紧部3和覆皮压紧部4之间的露出端部34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露出端部32a以及露出端部34由于与导体部w1靠近,因此通过将它们设置为前端变细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导体部w1的腐蚀。而且,因为不使用树脂,所以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抑制腐蚀。特别是,导体部w中与露出端部32a以及露出端部34靠近的部分由于是在电线w与端子连接部2之间电流一定会流过的路径,所以抑制该部分的腐蚀非常重要。

而且,覆皮压紧部4的导体压紧部3侧的露出端部42a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露出端部42a与导体部w1之间虽然有绝缘覆皮部w2存在,但是由于露出端部42a与导体部w1靠近,所以通过将其设置为前端变细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导体部w1的腐蚀。而且,因为不使用树脂,所以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抑制腐蚀。

另外,导体压紧部3的端子连接部2侧的露出端部32b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露出端部32b由于与导体部w1靠近,所以将其设置为前端变细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导体部w1的腐蚀。而且,因为不使用树脂,所以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抑制腐蚀。

通过将包含端子连接部2、导体压紧部3以及覆皮压紧部4所有在内的金属板的所有露出端部设置成前端变细的形状,从而能够将用于形成前端变细的形状的加工一次完成。因此,能够将增加加工工序所导致的制造成本抑制在最小,同时抑制腐蚀。

如上述那样,金属板的露出端部的前端变细的形状利用在将金属板的一个主面14以及另一个主面15横切的截面中设置在一个主面14和另一个主面15中的至少一者的锥形部13形成。由于在压紧前的状态下,通过对金属板的端部进行压制加工来压扁,从而能够形成锥形部13,所以加工较容易。

另外,如参照图6以及图8说明的那样,以一个主面14和另一个主面15中的设置有锥形部13的面与导体部w1接触的状态将导体压紧部3压紧在导体部w1。因此,由于能够确保端面11t与导体部w1的距离,所以即使基材11a或者11b与导体部w1之间浸入了水,图6以及图8的情况也比图5的情况更能够降低导体部w1腐蚀的可能性。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压接端子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以上说明的一对第1桶片部32、一对第2桶片部42也可以分别被形成为在相对于导体部w1压紧的状态下互相重叠,也可以被形成为对于从第1基部31、第2基部41侧的根部到末端的距离,一方比另一方长。

图1示出以一对第1桶片部32、一对第2桶片部42分别向着中央部弯曲并且使末端部陷入电线中以b形状压接的所谓b型压接方式来压接的情况。但是不限于该情况,压接方式也可以是其他方式。也就是说,压接方式也可以例如如图9所示,是一对桶片部50的末端部彼此重叠地压接的重叠压接方式。另外,压接方式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以是以一对桶片部60的呈倾斜状的末端部彼此靠近的状态来压接的卷绕压接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图9以及图10中,示出一对桶片部,而省略了电线的图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