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用于对电线夹子按压端进行套设套管的自动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线夹子套管机。
背景技术:
电线夹子是用于与电线进行连接,暂时性从电瓶或者其他蓄电装置上取电的工具。电线夹子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夹子,夹子分为夹持端和按压端,夹持端用于对电瓶的电极进行夹持,按压端用于连接导线并且可以按动以打开夹持端,按压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电线连接的接线部。电线夹子另一部分为套设在按压端上的套管。套管由橡胶等弹性绝缘材料制成,套管套设在按压端上并使接线部处于套管内部。使用时夹子的夹持端夹持在电瓶上的电极上,夹子的按压端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相连,套管套设在按压端,可以避免在将电线夹子夹到电极上时发生触电事故。目前对于电线夹子上套管的安装均是通过人工手工进行的,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
专利号为201510383055.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套管机,包括套管输送切割机构和电池芯输送机构;所述的套管输送切割机构包括套管卷料盘、撑开柱、传送轮、切割装置;所述的电池芯输送机构包括电池芯输送装置和电池芯顶出装置;所述的电池芯输送装置末端设置电池芯顶出装置。该装置虽然可以用于对电池进行套设绝缘套,但是不适用于对夹子按压端的套管作业,主要原因如下:
1、电池热缩膜表面较为光滑,和撑开柱之间发生滑动摩擦时摩擦力较小,通过在热缩膜外侧设置多个传送轮来达到轴向传送热缩膜的目的。但是套管一般由橡胶等绝缘材料制成,滑动时产生摩擦力较大,若将套管套设在撑开柱外侧,两者之间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传送轮无法驱动其沿着撑开柱轴向滑动;
2、电池的热缩膜和电线夹子的绝缘套管使用时的区别,电池的热缩膜主要通过热缩来达到包覆在电池外侧的效果,并非通过热缩膜本身的弹力,所以在套设时热缩膜张开后的内径一般都大于电池的外径,而电线夹子的绝缘套管主要通过自身的弹力箍紧在夹子的按压端,所以绝缘套管的内径一般小于按压端最外侧的点连接时的长度,这使得套设绝缘套管时所需要克服的阻力远大于套设热缩膜时所需要轴向的推力。
3、电池本身形状较为规则,整体呈圆柱状,套设热缩膜时在套设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卡滞等现象,而夹子按压端截面相对不规则,套管时容易发生卡滞,进而进一步增加套管时所需的轴向推力。
综上所述,若要实现电线夹子的连续套管作业需要解决套管连续传送、对套管施加较大的轴向力及套管受到轴向推力时不能发生弯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夹子套管机,先对整卷套管进行裁断在进行套管,套设套管时从套管端部施加轴向推力并在套管内部对套管进行支撑,使套管在能够受到较大的轴向推力并且不会发生弯曲。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线夹子套管机,包括机架和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机架上设置有能够将夹子送到套管位置的夹子移送机构;能对套管进行输送并截断的套管输送裁断机构;将套管输送裁断机构裁断的套管送到取管位置的套管移位机构;包括工作头的取管套管机构,工作头能在取管位置及套管位置往复移动并在两个位置进行伸缩分别实现取管及套管;工作头上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内穿设有插杆,插杆一端伸出安装座表面并可向安装座内缩回,工作头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锁定件,工作头取管时锁定件将插杆锁定在安装座上阻止插杆端部向安装座内缩回;工作头套管时锁定件不限制插杆在安装座内的滑动,此时工作头向夹子按压端伸出使插杆与按压端上端抵触停止运动,而安装座驱动套管继续向按压端运动使套管套设到按压端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套管输送裁断机构能够将整卷的套管进行裁断,使套管成为等长的用于套设在夹子按压端的小段套管,套管移位机构的设置可以较为方便地将裁断的小段套管移送到取管位置,而后工作头向取管位置伸出,在此同时锁定件将插杆锁定在安装座内,防止插杆与安装座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此时插杆端部保持伸出安装座的状态。当插杆插入到截断后的套管上端时,插杆在工作头的带动下可以插设到套管内,时套管套设在插杆外侧,从而实现对于套管的取管。套管套设到插杆上之后,工作头缩回,而后运动到套管位置上方后再次伸出。此时夹子的按压端在夹子移送机构的作用下处于套管位置,在工作头向夹子按压端伸出时,锁定件不对插杆的滑动进行限制,当套管下端套设到夹子按压端后,插杆的端部会和夹子的按压端抵触,此时插杆停止运动而安装座继续向按压端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套设在插杆外侧的套管在安装座的轴向力的作用下继续向按压端方向运动。此时,套管在安装座的作用下逐渐从插杆上退出并套设到按压端上。由于套管内部有插杆和按压端的支撑,所以即使套管受到较大的轴线的力时套管也不会发生弯曲,从而保证套管能够准确、可靠地套设到夹子按压端上。锁定件的设置可以较为方便的控制插杆和安装座之间的滑动情况,使插杆能够在取管位置和套管位置均能符合取管和套管的需要。
优选的,所述套管移位机构包括间歇等距或者间歇等角度运动的回转装置,回转装置上均布有多个固定座和多组转移杆,转移杆插设在固定座内,转移杆的端部伸出固定座表面并可向固定座内缩回,套管输送裁断机构和工作头处在转动座外侧并分别与一组转移杆对应,套管从套管输送裁断机构送出后套设在转移杆外侧,插杆在取管位置时正对转移杆,工作头伸出时插杆端部插入到套管内并将转移杆压入固定座,套管端部与固定座表面抵触并随着插杆的插入套设到插杆外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间歇等距或者等角度运动的回转装置可以与取管套管机构的工作状况相适应,对工作头进行供管。转移杆的设置可以较为方便的将套管裁切机构裁切下来的小段套管进行固定。同时转移杆能够向固定座内缩回,当工作头向取管位置伸出时,控制件将插杆锁死,使插杆不能在安装座内发生滑动。当插杆端部插入到套管内并与转移杆端部抵触后,插杆会在工作头的驱动下继续向转移杆方向运动,从而使转移杆从套管内退出,同时由于套管下端与安装座表面抵触,套管仍会处于安装座表面从而随着插杆的插入套设到插杆外。当工作头缩回时,套管随着插杆一起运动,从固定座上脱离。
优选的,所述套管输送裁断机构包括对套管进行压扁输送的输送轮和切刀,切刀处在输送轮和转移杆之间对套管进行截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输送轮对套管进行压扁输送,可以保证在输送过程中对套管的压紧力,从而保证在输送过程中套管和输送轮之间不会发生打滑现象,导致套管裁切时长短不一。同时切刀设置在输送轮和转移杆之间,可以使套管在经过输送轮之后具有一定的时间进行恢复形状,同时保证切断套管后输送轮仍能将整卷未切断的套管进行输送。
优选的,所述转移杆和/或插杆端部设置有便于插入套管的楔形引导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段的设置可以使转移杆和/或插杆较为方便、准确地插入到套管内,保证套管能够可靠地套到转移杆、插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插杆截面呈扁平的矩形,取料位置处还设置有对套管上端进行捏扁以方便插杆插入的捏管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夹子一般都是由铁片冲压、折叠而成,按压端周向截面最外侧的点的连线构成的形状大致呈矩形,插杆截面呈矩形可以方便大多数夹子的套管。同时捏管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套设在转移杆上的套管上端的截面也呈矩形,从而使插杆伸出时能够更加顺畅、可靠地插入到套管内。
优选的,所述捏管机构包括滑座,滑座上成对设置有对套管上端进行夹持的滑块,滑座上还设置有驱动滑块相向滑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较为方便、可靠地实现对于套管上端的压扁,使其开口形状更加接近插杆的形状,以便于插杆插入到套管内,从而降低由于插杆不能插入套管导致的故障。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滑座贴近或者远离回转装置的驱动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的设置可以带动滑座整体贴紧或者远离回转装置。由于回转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转动,而滑座上设置有对套管上端进行夹持的滑块,若在回转装置转动时滑块没有远离转盘,套管上端会与滑块之间发生干涉,从而导致套管发生弯折,使滑块不能正常对套管上端进行夹持,使套管上端开口形状与插杆相近。
优选的,所述夹子移送机构包括供夹子夹持使夹子按压端保持平行状态的夹持杆,夹持杆一侧设置有能与夹子卡合并拨动夹子沿夹持杆轴向运动的卡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爪的设置可以对夹子进行卡合并使夹子逐个地运动到夹持杆和工作头运动轨迹交点处的套管位置,从而实现套管。
优选的,所述夹持杆相对卡爪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按压端表面抵触的周向定位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卡爪与夹子一侧的按压端抵触卡合时,可以推动夹子在夹持杆上发生一定角度的周向转动,直到夹子另一侧的按压端与线性周向定位件抵触。这样可以对夹子按压端的周向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使其指向插杆,保证插杆下压时能够将套管准确地套入到按压端外侧。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动块和驱动滑动块沿夹持杆轴向滑动的拨料驱动件,滑动块上垂直夹持杆安装有驱使卡爪卡合、脱离夹子的卡爪驱动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拨料驱动件和卡爪驱动件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卡爪的运动轨迹呈矩形,从而实现使卡爪朝向夹子方向运动卡紧、定位夹子;拨动夹子在夹持杆上定向运动;使卡爪背向夹子运动与夹子脱离卡合;驱动卡爪回到原始位置等步骤的运动。这样能够较为方便地夹紧夹子并使夹子沿着夹持杆等距间歇运动,使夹子的输送过程与套管过程相适应。
优选的,还包括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夹持杆端部一侧用于与夹子的一个按压端抵触的顶块及可向顶块方向滑动的夹座,夹座包括一个用于放置夹持端的放置面及用于卡合另一个按压端的卡槽,夹座可向顶块方向运动使按压端与顶块抵触从而使夹子夹持端张开,机架上还设置有将夹持端张开后的夹子顶入夹持杆的顶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子可以放置在震动盘内并沿着送料通道送入到夹座内,而后夹座向顶块方向运动,使夹子未卡入卡槽的按压端与顶块抵触使夹子夹持端张开,而后顶杆顶出,将夹持端张开的夹子顶入到夹持杆上,从而实现对于夹子的上料。
优选的,每组转移杆数量为两根,插杆数量也为两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同时对夹子的两个按压端进行套管作业,从而提高套管效率。
优选的,所述工作头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动安装座和固定安装座,插杆分别安装在滑动安装座和固定安装座上,固定安装座固定在滑槽背向套管位置的一端,滑动安装座一端伸出滑槽并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机架上设置有与滑动座伸出端抵触使两个插杆并紧的抵触块,滑动座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改变两根插杆之间的间距。由于需要同时对夹子的两个按压端进行套管,所以需要使连杆按压端保持平行的状态,这会导致两个按压端之间的间距变小。而在对套管进行等距裁断时需要分别对两根套管的输送方向进行定位,这会使得两根套管之间需要较大的间距才能设置定位件,而两根转移杆之间的间距是由套管输送时的间距决定的,所以需要灵活的对两根插杆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当滑动安装座的伸出端没有与抵触块抵触时,两根插杆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与两根转移杆之间的间距相同,从而可以使两根套管之间设置定位件使套管能够可靠地插入到套管内,实现取料。当工作头运动到套管位置进行套管时,滑动安装座的伸出端与抵触块抵触,从而使滑动安装座与固定安装座抵紧,此时两根插杆之间的距离缩小到与夹子按压端保持平行时的间距相同,当工作头向按压端方向伸出时,插杆可以准确地将套管套到按压端上。
优选的,所述套管输送裁断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套管盘供其能够自由转动的支撑件,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与套管末端连接的万向管接头,万向管接头另一端与高压气源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万向管接头的设置可以更为迅速地使被压扁后的套管恢复原状。套管在被输送轮压扁时套管内部的仍具有一定的空间供压缩空气通过,当套管头部插入到转移杆后,套管的头部被封闭,通过万向管接头进入到整卷套管内的压缩空气压力马上升高,从而使套管被撑起,快速恢复原本的形状。使用万向管接头可以使得向套管内供气时出气口能够随着套管末端一起转动,避免发生缠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采用压扁送料的方式可以减少送料过程中套管产生的阻力,从而避免套管在输送过程中的打滑现象,保证套管输送长度的准确性;2、套管移位机构设置在取管套管机构和套管输送裁断机构之间,可以对压扁后的套管进行整形并将切断的套管送到取料位置便于插杆取料;3、插杆插设在套管内对按压端进行套管作业可以克服套管作业过程中套管发生弯曲的情况产生,同时使套管下端截面形状与插杆类似,从而便于套管下端插入到按压端上;4、各机构有机结合,能够较为顺畅地实现电线夹子的套管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套管输送裁切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输送轮部分的爆炸图;
图5为切刀部分的爆炸图;
图6为套管移位机构、捏管机构及取管套管机构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7为套管移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8为转移杆及固定座处的爆炸图;
图9为取管套管机构的立体图;
图10为工作头的爆炸图;
图11为捏管机构的立体图;
图12为捏管机构的爆炸图;
图13为内管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夹子移送机构及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15为另一个视角的夹子移送机构及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16为夹子移送机构的立体图;
图17为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18为上料机构将夹子按压端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夹座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控制系统;12、支架;13、转动座;14、套管盘;15、供气管道;16、万向管接头;17、引导段;2、套管输送裁断机构;21、架体;211、进料板、212、出料板;213、进料孔;214、出料孔;215、复位弹簧;22、限位条;231、主动输送轮;232、从动输送轮;233、环形凸楞;24、切刀座;241、压板;242、连接座;243、第一切刀;244、第二切刀;245、气缸;3、套管移位机构;31、转盘;32、分割器;33、固定座;34、转移杆;35、复位弹簧;36、弹簧腔;37、盖板;371、分隔块;4、捏管机构;41、滑座;411、滑道;42、滑块;421、卡齿;422、卡槽;423、斜面;43、驱动板;431、容纳槽;432、驱动面;44、驱动气缸;45、气缸;46、复位弹簧;47、连接块;5、取管套管机构;50、工作头;51、横向滑轨;52、纵向滑轨;53、固定安装座;54、插杆;55、滑动安装座;56、顶压气缸;57、压板;58、滑槽;59、挡板;510、抵触块;511、复位弹簧;512、气缸;513、气缸;6、夹子移送机构;61、夹持杆;62、挡板;63、卡爪驱动气缸;64、卡爪;641、卡槽;65、滑动块;66、拨料气缸;7、上料机构;71、夹座;711、卡槽;712、放置面;72、滑道;73、顶块;74、顶杆;75、背板;76、推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线夹子套管机,包括机架1和控制系统11。机架1上设置有夹子移送机构6、取管套管机构5、套管输送裁断机构2以及套管移位机构3。夹子移送机构6用于将夹子逐个送入到套管位置卡紧定位并将套好套管的夹子带出套管位置。取管套管机构5包括工作头50,工作头50可以在取管位置和套管位置来回移动,同时当工作头50位于取管位置和套管位置时,工作头50可以向取管位置和套管位置伸出进行取管及套管,当取管或者套管完成后工作头50回缩。套管输送裁断机构2用于将套管套设在转移杆34的外侧并将整卷的套管进行等距裁断。套管移位机构3能够将套管输送裁断机构2裁下的套管移动到取管位置。
套管输送裁断机构2包括用于放置套管盘14的转动座13,转动座13转动安装在支架12上。支架12的设置可以使套管盘14和套管输送裁断机构2的高度大致相同,减少套管盘14转动时所需的拉力。套管盘14放置在转动座13上可以随着套管的输送发生转动,从而对绕卷在套管盘14上的套管进行放出。转动座13中央竖直设置有供气管道15,供气管道15从套管盘14中央穿过并伸出套管盘14上端。供气管道15下端与储气罐、空压机等高压气源相连通,供气管道15上端安装有万向管接头16,万向管接头16上的出气口与套管的末端连接,用于向套管内供气。万向管接头16可以与供气管道15之间发生转动,当套管盘14发生转动时,万向管接头16由套管末端带动随着套管盘14一起转动。
如图3~5所示,套管输送裁断机构2还包括输送轮和切刀,输送轮包括一个主动输送轮231和一个从动输送轮232,主动输送轮231通过架体21固定在机架1上,架体21包括平行设置的进料板211和出料板212,进料板211上开设有两个进料孔213,出料板212上开设有两个出料孔214,套管从进料孔213进入到两个输送轮之间,而后通过出料孔214输送向切刀。进料孔213和出料孔214的设置可以对进管方向进行限制。从动输送轮232通过连接块铰接在架体21一侧,连接块和架体21之间设置有拉紧弹簧215,拉紧弹簧215可以使主动输送轮231和从动输送轮232之间具有相互夹紧的趋势,从而保证两个输送轮之间具有足够的夹紧力。主动输送轮231和从动输送轮232纵向设置,主动输送轮231和从动输送轮232上均设置有两条与套管进行抵触的环形凸楞233,环形凸楞233与输送轮一体设置。环形凸楞233的设置可以使拉紧弹簧的弹力更加集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压紧效果。环形凸楞233两侧还设置有对套管周向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条22,限位条22的设置可以避免在对套管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套管从环形凸楞233上滑开。限位条22数量为三根并且呈长条状,三根限位条22的两端均分别插设在进料板211和出料板212上。主动输送轮231与机架1内的伺服或者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步进或者伺服电机受控制系统11控制转动,从而在需要送管的时候进行转动,输送一定长度的套管。套管的输送长度可以通过在控制系统11上对步进或者伺服电机的转动角度进行设定从而得到改变。
如图5所示,切刀设置在出料孔214的前方,切刀数量为两把,分为第一切刀243和第二切刀244。每把切刀侧面均设置有一个驱动切刀相向运动的气缸245。切刀及气缸245通过连接座242连接在切刀座24上。切刀座24上设置有放置两把切刀的滑槽以及将切刀压制在滑槽内的压板241。其中第一切刀243上设置有槽口246,槽口246底部设置有切割刃,第二切刀244重合在第一切刀243的槽口开口处并将该槽口246封闭,第二切刀244的端部设置有切割刃。工作时套管穿设在槽口246内,当需要切割套管时,两个气缸245驱动第一切刀243和第二切刀244相向运动,从而将槽口246内的套管裁断。
套管移位机构3设置在套管输送裁断机构2沿着套管输送方向的前方。如图7所示,套管移位机构3包括作为回转装置的转盘31,转盘31与分度器传动连接,分度器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转盘31间歇等角度转动。转盘31上圆周均布有四组转移杆34,每组转移杆34的数量为两根。转移杆34通过固定座33固定在转盘31上,固定座33呈c形,固定座33开口朝向转盘31中心并设置有盖板37对固定座33的开口进行封闭。盖板37上一体设置有分隔块371,分隔块371处在两根转移杆34之间,分隔块371将固定座33内部分成两个弹簧腔36。转移杆34为阶梯柱状,转移杆34的小端从弹簧腔36内穿出固定座33,固定座33上的插孔的直径略大于转移杆34小端直径并小于转移杆34最大端直径。插孔的直径也小于套管的外径。转移杆34的小端端部伸出固定座33侧面用于插入到套管内对套管进行固定。弹簧腔36内安装有复位弹簧35,复位弹簧35处在弹簧腔36内,其一端与转移杆34的大端抵触,使转移杆34具有向转盘31外侧运动的趋势。
取管套管机构5设置在转盘31正上方。如图9和图10所示,取管套管机构5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横向滑轨51和滑动设置在横向滑轨51上的纵向滑轨52。横向滑轨51一侧设置有驱动纵向滑轨52在取管位置上方和套管位置上方来回滑动的气缸512。纵向滑轨52上滑动设置有工作头50,纵向滑轨52上方安装有驱动工作头50上下运动的气缸513。工作头50上设置有横向的滑槽58,滑槽58内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分为固定安装座53和滑动安装座55。固定安装座53通过螺钉固定在滑槽58背向套管位置的一侧端部;滑动安装座55滑动设置在滑槽58内,滑槽58朝向套管位置的一端设置有挡板59,挡板59用于将滑动安装座55限制在滑槽58内。滑动安装座55朝向套管位置的一端设置有伸出端,伸出端穿过并伸出挡板59,套管位置上方的机架1上设置有与伸出端配合的抵触块510,当工作头50运动到套管位置时,抵触块510与伸出端抵触,使滑动安装座55向固定安装座53方向运动并与固定安装座53抵紧。滑动安装座55和固定安装座5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11。当滑动安装座55与抵触块510脱离抵触后复位弹簧511推动滑动安装座55回到滑槽58朝向取管位置的端部。滑动安装座55和固定安装座53上均穿设有插杆54,插杆54上端设置有与安装座上表面抵触限位的限位部,插杆54下端伸出安装座下表面并可以在安装座内滑动。安装座上方的工作头50上安装有作为锁紧件的顶压气缸56,顶压气缸56下端安装有对两根插杆54上端进行压制的压板57。顶压气缸56与控制系统11相连并受控制系统11控制。当顶压气缸56顶出并压持在两个插杆54上端时,插杆54的位置被锁定。此时当插杆54下端受到的向上的力小于顶压气缸56的压力时,插杆54不会在安装座内发生滑动。当不需要对套管进行锁定时,顶压气缸56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压板57没有压持在插杆54上方。此时若插杆54下端受到向上的力作用,插杆54能够较为容易地在该力的作用下在安装座内向上滑动,直到插杆54下端完全缩回安装座。插杆54截面为扁平的矩形,插杆54和转移杆34下端均设置有楔形的引导段17。引导段17的设置可以便于套管插入到转移杆34上、插杆54插入到套管内。
套管移位机构3的取管位置上方还设置有对套设在转移杆34上的套管上端进行捏扁的捏管机构4。如图11~12所示,捏管机构4包括滑座41,滑座41通过连接块47与气缸45相连并通过气缸45固定在机架1上。滑座41在气缸45的驱动下可以远离或者贴近转盘31。滑座41上水平设置有滑道411,滑道411与转盘31径向平行设置。滑道411内滑动设置有两组滑块42。每组滑块42均包含两块滑块42,两块滑块42之间设置有使两个滑块42之间具有相互远离趋势的复位弹簧46。滑块42上下两端设置有用于卡合在滑道411内的卡槽422。滑块42前端设置有对套管端部进行捏扁的夹齿421。同一组滑块42后端相背的侧面上设置有斜面423,滑座41内设置有向转盘31方向滑动用于驱动两块夹块并紧的驱动板43。驱动板43上开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容纳一组滑块42的容纳槽431。容纳槽431开口呈扩口状,容纳槽431内开口处设置有与滑块42上的斜面423配合用于驱动两个滑块42相向运动的驱动面432。驱动板43后端与驱动气缸44传动连接,驱动气缸44固定在连接块47上,当驱动气缸44伸缩时可以带动驱动板43与滑座41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当驱动气缸44将驱动板43向转盘31方向推动时,驱动板43容纳槽431开口处的驱动面432与滑块42上的斜面423发生抵触,从而使同一组的两个滑块42之间产生一个相向运动的分力,两个滑块42在该分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46的弹力进而贴紧。当两个滑块42贴紧时,滑块42前端的两个夹齿421之间的距离减小到小于套管直径,此时当套管上端位于两个夹齿421之间的套管即被夹齿捏扁,此时套管上端的截面与插杆54的截面形状近似。当插杆54插入到套管被捏扁的一端后,驱动气缸44带动驱动板43向远离转盘31的方向运动,此时同一组滑块42两侧的容纳槽431开口处的距离变大,从而使得两块滑块42可以在复位弹簧46的作用下向两侧滑开,回到初始位置。在此同时两个卡齿421之间的距离也增大,从而方便卡齿421退出套管及插杆54。而后气缸45带动连接块47向远离转盘31的方向运动,使卡齿421从套管外侧脱离。当卡齿421从套管外侧脱离后转盘31转动,从而将下一个需要捏扁的套管送入到取管位置,等待下一次的取管作业。
当工作头50完成取管作业后在气缸512的带动下滑动到套管位置。套管位置下方设置有夹持杆61,夹子在上料机构7的作用下逐个地夹持到夹持杆61上。夹持杆61整体呈圆柱状,夹持杆61两端设置有圆角以便于夹子夹持到夹持杆61上。当夹子夹持到夹持杆61上后夹子的两个夹持端保持平行状态并指向上方。如图14和图15所示,夹持杆61一侧设置有夹子移送机构6,夹子移送机构6包括卡合并拨动夹子使其沿着夹持杆61轴向移动的卡爪64,卡爪64上沿夹持杆61轴向等距设置有3个卡槽641。机架1上设置有滑动块65和驱动滑动块65沿着夹持杆61轴向方向运动的拨料气缸66,滑动块65上垂直夹持杆61安装有趋使卡爪64向夹持杆61运动的卡爪驱动气缸63。卡爪64滑动连接在滑动块65内,从而确保卡爪64滑动时垂直夹持杆61轴线方向。卡爪64在卡爪驱动气缸63的作用下卡合到夹持杆61上的夹子外侧。夹持杆61另一侧设置有作为周向定位件的挡板62,挡板62朝向夹子的边缘与夹持杆61轴线平行。当卡爪64卡合到夹子一侧时,夹子另一侧与挡板62抵紧,从而对夹子在夹持杆61上的周向位置进行限制,使夹子的两个按压端所指向的位置分别正对一根插杆54。
当夹子在上料机构7的作用下夹持到夹持杆61后,夹子处在夹持杆61端部的原始位置。而后卡爪64在卡爪驱动气缸63的作用下向夹持杆61方向运动,卡爪64上的第一个卡槽641卡合到初始位置上的夹子外侧,而后拨料气缸66收缩,带动卡爪64连同夹子向拨料气缸66方向运动,将该卡爪64带动夹子运动到套管位置,而后拨料气缸66停止运动,此时取管套管机构5对夹子的按压端进行套管。套管时,工作头50上方的气缸513推动工作头50向夹子的按压端运动。此时顶压气缸56处于缩回状态,压板57没有压持在插杆54上端,同时插杆54下端上套设有套管。这时若插杆54下端受到向上的力时可以在安装座内滑动。当插杆54下端与夹子按压端上端抵触时,插杆54停止运动,而安装座仍在气缸45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此时套设在插杆54下端外侧的套管会在安装座下表面的作用下被撸到夹子夹持端上。由于套管始终处在插杆54及按压端外侧,插杆54及夹子的按压端会对套管起到一个支撑作用,防止套管在受到轴向力时发生弯曲等现象,使其能够顺利地从插杆54上转移到按压端上。当套管完成后,卡爪驱动气缸63缩回,卡爪64上的卡槽641与夹子脱离卡合状态。而后拨料气缸66重新伸出,将滑动块65推送到原始位置,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卡爪64上设置有3个卡槽641,每一次完整的移送过程都可以对三个夹子进行卡合移送,拨动气缸45每次移动的距离和卡爪64上卡槽641的间距相同,当夹子移送机构6连续工作时可以将夹子从夹持杆61的一端逐个间歇地移动到夹持杆61的另一端,从而实现夹子在夹持杆61上的输送。
上料机构7包括设置在夹持杆61后端一侧的顶块73,顶块73固定在机架1上。夹持杆61另一侧设置有夹座71,夹座71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夹座71上连接有驱动夹座71向顶块73方向滑动的推动气缸76。夹座71在初始位置时与输送夹子的滑道72相连,滑道72另一端与震动盘相连,滑道72下方也可以放置直线振动器以驱动夹子向夹座71方向运动。夹座71朝向夹持杆61的一侧设置有与夹座71贴合的背板75。夹子放置在震动盘内,并在振动盘的作用下排列到滑道72上,最后沿着滑道72逐个进入到夹座71上。夹座71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放置夹子夹持端的放置面712和一个用于卡合夹子其中一个按压端的卡槽711。卡槽711贯穿夹座71,夹座71在进料及输送过程中夹座71的朝向夹持杆61侧的开口被背板75封闭,从而使得在此过程中夹子不会从夹座71内脱落。当夹座71运动到夹持杆61正对的位置时,背板75不再对夹座71的开口进行遮挡。此时按压端与顶块73发生抵触,从而使夹子的夹持端张开,此时夹子刚好处于夹持杆61的端部外侧。该处还设置有一根顶杆74,顶杆74朝向夹持杆61并可向夹持杆61伸出套设在夹持杆61外侧。当夹子的夹持端张开并处于夹持杆61外侧时,顶杆74伸出将夹子顶入夹持杆61,从而实现夹子的上料。顶杆74截面呈c形,当顶杆74伸出时可以套设在夹持杆61外侧。当夹子被送推动到夹持杆61后,夹子移送机构6可以对夹子进行移送,直到夹子安装完套管从夹持杆61另一端被送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