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座及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2867发布日期:2019-09-13 19:4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座及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座及插座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电动车辆的大型电动产品遍及人们生活中。以电动车辆为例,其中大量使用了插座连接器,一部分插座连接器为实现电池与用电部件之间的电能传输,一部分插座连接器用于实现电池信息的传递。

随着对电动车辆内部部件集成化、模块化的需要,逐渐出现了集成式的插座连接器,即既能实现电能传输,又能实现信号传输的高低压混装插座连接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678562u的实用新型专利和授权公告号为cn208352636u的实用新型专利,两篇专利文件中公开的混装插座均设置有强电传输接触件和信号传输接触件,以分别用于传输电能和信号。但是,这些现有的混装插座都因为其接触件的布置及接线方式导致整体体积较大,安装在电动产品中后占用空间较大,因而不能满足更好的集成化、小型化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座,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插座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插座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插座组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插座包括:

插座壳体,呈方形,其内设有两个强电接触件安装腔和两个信号接触件安装腔,两个强电接触件安装腔分别处于插座壳体的两个对角处,两个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分别处于插座壳体的另外两个对角处;

两个强电接触件,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强电接触件安装腔内;

两组信号接触件,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内。

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的有益效果是:该插座中的强电接触件安装腔设置在方形插座壳体的两个对角处,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设置在方形插座壳体的另外两个对角处,使得插座的布置较为紧凑,进而使得插座的占用空间较小。

进一步的,强电接触件安装腔向后突出插座壳体的背面并延伸一定长度,插座壳体的背面设有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强电电缆穿线筒沿插座壳体的背面延伸并与对应的强电接触件安装腔相通,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平行布置,且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的电缆进口同向。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平行布置,且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的电缆进口同向,使得穿装于强电电缆穿线筒中的强电电缆的走向较为有规律,进而使得插座所在的使用环境的布置较为合理,不会出现因强电电缆相互缠绕而占用额外的空间。

进一步的,强电电缆穿线筒的延伸方向与方形插座壳体的一个侧边平行。强电电缆穿线筒平行于方形插座壳体的一个侧边,使得强电电缆穿线筒伸出插座壳体的背面的体积较小,进而减小了插座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强电接触件的后端设有用于与电缆端部的接线端子压接连接的连接螺孔,强电接触件安装腔的后端可拆安装有密封盖。这种接线方式避免了采用强电电缆与强电接触件同轴相接并弯折引出的方式,因为强电电缆弯折半径较大而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而且接线方便可靠。

进一步的,定义两个信号接触件安装腔中的一个为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另一个为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插座壳体的背面上在对应于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的位置处设有信号穿线孔,信号穿线孔避开强电电缆穿线筒设置,两个信号接触件安装腔中安装的信号接触件所连的信号线均从信号穿线孔中引出。这样设置可以减少信号穿线孔的数量,进一步的提高了插座布置的紧凑性,使得插座的体积较小,同时,便于信号线的规整和引出。

进一步的,信号穿线孔内设有两套穿线组件,每套穿线组件包括封线体和屏蔽圈套,屏蔽圈套用于对与两组信号接触件对应连接的两根多芯线缆进行屏蔽。这种结构适合多芯线缆形式的信号线安装,多芯线缆中多根线芯仅通过一个屏蔽层包裹,在插座内也仅需通过一个屏蔽圈套屏蔽即可,方便了信号线的屏蔽,提升了信号线的屏蔽效果。

进一步的,插座壳体包括方形外壳体以及安装在方形外壳体内的绝缘体,方形外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绝缘体被前壳体和后壳体扣装在其内部,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设在绝缘体内,绝缘体上设有连通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和信号穿线孔的过渡通道,与第二接触件安装腔内的信号接触件连接的信号线通过过渡通道引入信号穿线孔。这种形式的插座壳体便于绝缘组件的安装;设置过渡通道便于将与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内的信号接触件连接的信号线引入信号线穿孔,避免在引线时,信号线在绝缘体内自由布设、杂乱无序的问题。

进一步的,绝缘体包括前绝缘压板和后绝缘压板,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处于前绝缘压板上,强电接触件安装腔由前绝缘压板和后绝缘压板对扣后形成并可将强电接触件夹装在内。这样设置便于对强电接触件和信号接触件的绝缘,同时也便于强电接触件的安装。

进一步的,插座壳体包括方形外壳体以及安装在方形外壳体内的绝缘体,方形外壳体上在两个强电接触件和两组信号接触件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接地接触件。这样布置接地接触件,使得插座的整体布置较为紧凑,使用时占用空间较小。

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组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安装架及插座,插座安装在插座安装架内,插座包括:

插座壳体,呈方形,其内设有两个强电接触件安装腔和两个信号接触件安装腔,两个强电接触件安装腔分别处于插座壳体的两个对角处,两个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分别处于插座壳体的另外两个对角处;

两个强电接触件,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强电接触件安装腔内;

两组信号接触件,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内;

插座安装架包括:

前架板;

后架板;

前架板和后架板相对固定,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安装插座的安装腔,前架板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前开口,前开口用于供插座的插接端露出,后架板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后开口,后开口用于供插座的尾部露出;

浮动弹簧,一端与前架板和后架板中的一个连接,另一端连接插座,并将插座压紧在前架板上;

前开口和后开口的大小可供插座在安装腔内在垂直于插接方向的平面内浮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组件的有益效果是:该插座组件的插座中的强电接触件安装腔设置在方形插座壳体的两个对角处,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设置在方形插座壳体的另外两个对角处,使得插座的布置较为紧凑,进而使得插座的占用空间较小;该插座组件还可以使插座能够相对于插座安装架浮动,在电动汽车发生振动时,插座的浮动可以避免插座受到较强的冲击力,进而避免插座损坏,同时,还可以防止插座受到较强冲击而使其与适配插头的插接松动。

进一步的,强电接触件安装腔向后突出插座壳体的背面并延伸一定长度,插座壳体的背面设有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强电电缆穿线筒沿插座壳体的背面延伸并与对应的强电接触件安装腔相通,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平行布置,且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的电缆进口同向。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平行布置,且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的电缆进口同向,使得穿装于强电电缆穿线筒中的强电电缆的走向较为有规律,进而使得插座组件所在的使用环境的布置较为合理,不会出现因强电电缆相互缠绕而占用额外的空间。

进一步的,强电电缆穿线筒的延伸方向与方形插座壳体的一个侧边平行。强电电缆穿线筒平行于方形插座壳体的一个侧边,使得强电电缆穿线筒伸出插座壳体的背面的体积较小,进而减小了插座组件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强电接触件的后端设有用于与电缆端部的接线端子压接连接的连接螺孔,强电接触件安装腔的后端可拆安装有密封盖。这种接线方式避免了采用强电电缆与强电接触件同轴相接并弯折引出的方式,因为强电电缆弯折半径较大而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而且接线方便可靠。

进一步的,定义两个信号接触件安装腔中的一个为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另一个为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插座壳体的背面上在对应于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的位置处设有信号穿线孔,信号穿线孔避开强电电缆穿线筒设置,两个信号接触件安装腔中安装的信号接触件所连的信号线均从信号穿线孔中引出。这样设置可以减少信号穿线孔的数量,进一步的提高了插座组件布置的紧凑性,使得插座的体积较小,同时,便于信号线的规整和引出。

进一步的,信号穿线孔内设有两套穿线组件,每套穿线组件包括封线体和屏蔽圈套,屏蔽圈套用于对与两组信号接触件对应连接的两根多芯线缆进行屏蔽。这种结构适合多芯线缆形式的信号线安装,多芯线缆中多根线芯仅通过一个屏蔽层包裹,在插座内也仅需通过一个屏蔽圈套屏蔽即可,方便了信号线的屏蔽,提升了信号线的屏蔽效果。

进一步的,插座壳体包括方形外壳体以及安装在方形外壳体内的绝缘体,方形外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绝缘体被前壳体和后壳体扣装在其内部,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设在绝缘体内,绝缘体上设有连通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和信号穿线孔的过渡通道,与第二接触件安装腔内的信号接触件连接的信号线通过过渡通道引入信号穿线孔。这种形式的插座壳体便于绝缘组件的安装;设置过渡通道便于将与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内的信号接触件连接的信号线引入信号线穿孔,避免在引线时,信号线在绝缘体内自由布设、杂乱无序的问题。

进一步的,绝缘体包括前绝缘压板和后绝缘压板,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处于前绝缘压板上,强电接触件安装腔由前绝缘压板和后绝缘压板对扣后形成并可将强电接触件夹装在内。这样设置便于对强电接触件和信号接触件的绝缘,同时也便于强电接触件的安装。

进一步的,插座壳体包括方形外壳体以及安装在方形外壳体内的绝缘体,方形外壳体上在两个强电接触件和两组信号接触件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接地接触件。这样布置接地接触件,使得插座组件的整体布置较为紧凑,使用时占用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视角一);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视角二);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组件的实施例中的插座安装架和前壳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组件的实施例中的插座安装架和前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组件的实施例中的插座安装架和前壳体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组件的实施例中的插座安装架和前壳体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组件的实施例的剖视图一;

图8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组件的实施例的剖视图二;

图9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组件的实施例中的不包含前壳体和信号接触件及接地接触件的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中:1-插座安装架,2-前壳体,3-浮动弹簧,4-安装柱,5-铆钉,6-后壳体,7-前绝缘压板,8-后绝缘压板,9-强电接触件,10-信号接触件,101-接地接触件,11-前架板,12-后架板,13-安装腔,21-安装耳,22-接地接触件安装腔,61-单芯尾盖,62-单芯封线体,63-强电内屏蔽圈,64-强电外屏蔽圈,65-接线端子,66-绝缘套,67-强电电缆穿线筒,68-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9-端盖,600-螺钉,601-密封圈,602-信号穿线筒,603-双芯密封体,604-双芯尾盖,605-信号外屏蔽圈,606-信号内屏蔽圈,607-后壳体基板,71-前绝缘板基板,72-前绝缘板强电安装筒,73-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4-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5-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连接通道,81-后绝缘板基板,82-后绝缘板强电安装筒,83-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过渡通道,84-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过渡通道,91-连接螺孔,92-环形凸起,111-前开口,112-安装槽,121-连接部,122-凹陷部,211-安装耳圆柱段,1221-后开口,122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座组件的实施例:

如图1-图9所示,该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安装架1和插座,插座包括插座壳体和安装在插座壳体内的强电接触件9和信号接触件10,插座壳体包括方形外壳体和安装在方形外壳体内的绝缘体,方形外壳体包括前壳体2和后壳体6,绝缘体包括前绝缘压板7和后绝缘压板8;本实施例中的插座组件用于电动车辆与电动车辆上的动力电池的连接,其中插座安装架1用于与车体连接固定,插座安装在插座安装架1中。

如图3、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插座安装架1包括前架板11和后架板12,前架板11为一个平板结构,后架板12包括位于外围的并用于与前架板11连接固定的连接部121和位于中部的并向远离前架板11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部122,前架板11和后架板12的连接部121通过铆钉5固定连接,凹陷部122与前架板11围成一个安装腔13,安装腔13为方形,安装腔13用于安装插座,插座为方形插座,以便于与安装腔13适配,对应的插座的前壳体2为方形,前壳体2的周向四个角对应安装腔13的四个角。

如图1、图2、图3、图4、图6、图7和图8所示,前架板11上设有一个前开口111,为适应方形的前壳体2,前开口111同样设置成方形,前开口111与安装腔13连通,前开口111用于供插座的插接端露出,本实施例中,前壳体2会通过前开口111而伸出安装腔13;后架板12的凹陷部122上设有一个后开口1221,后开口1221与安装腔13连通,后开口1221用于供插座的后壳体6上的强电电缆穿线筒67等结构露出。

如图3、图6、图7和图8所示,在凹陷部122上对应安装腔13的四个角处设有四个安装孔1222,安装孔1222用于安装安装柱4,安装柱4上设有与安装孔1222适配的插接部,安装柱4通过该插接部插装在安装孔1222内;安装柱4用于安装浮动弹簧3,安装柱4上对应安装浮动弹簧3的部位设有一段圆柱段,浮动弹簧3的一端套装在该圆柱段上,浮动弹簧3的另一端用于与安装于该插座安装架1中的插座固定,圆柱段的前端部朝向安装腔13中部倾斜,以使套装于该安装柱4上的浮动弹簧3与插座连接的一端朝向安装腔13中部倾斜。

如图3、图6、图7和图8所示,前壳体2上对应各个浮动弹簧3设有安装耳21,安装耳21设置在前壳体2外侧周向的四个角上,安装耳21上朝向安装柱4的圆柱段的方向设有安装耳圆柱段211,安装耳圆柱段211的轴线与安装柱4上的圆柱段的轴线共线,浮动弹簧3与前壳体2连接的一端套装在该安装耳圆柱段211上。

在插座安装于安装腔13内且前架板11和后架板12固定后,浮动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以使浮动弹簧3具有预紧力,该预紧力将插座压紧在前架板11上,本实施例中,前架板11上对应各个安装耳21均设有安装槽112,安装槽112的形状与安装耳21的形状适配,如图3所示,安装槽112的槽深保证该插座组件在与适配插头连接后在适配插头的作用下能够从安装槽112内出去,在浮动弹簧3将插座压紧在前架板11上时,前壳体2的部分结构通过前架板11上的前开口111伸出安装腔13,前壳体2上的安装耳21伸入安装槽112内以实现插座被压紧在前架板11上;设置安装槽112,在使用该插座组件的动力电池与电动车辆的电性连接解除时,浮动弹簧3可以推动前壳体2上的安装耳21进入安装槽112内,而安装耳21进入安装槽112内时,插座便处于初始位置处,这样便于下次动力电池与电动车辆的电性连接。

如图4和图6所示,插座安装在插座安装架1中后,前壳体2通过前开口111伸出安装腔13的部分结构与前开口111对应边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前壳体2与前开口111的相对的边之间的距离相等),安装耳21与安装柱4之间的设定距离为l3,其中l1和l2使插座能够在安装腔13内在垂直于插接方向的平面内浮动,l3使插座能够在安装腔13内沿插接方向浮动,l1、l2和l3的取值决定了插座安装于插座安装架1中后浮动的幅度,l1、l2和l3的取值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即可;后架板12上的后开口1221同样要与插座的后壳体6之间具有设定距离,以使插座能够沿垂直于插接方向的平面浮动。

如图7-图9所示,插座中各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是:自前向后依次为前壳体2、前绝缘压板7、后绝缘压板8和后壳体6,其中前壳体2与后壳体6对合后将前绝缘压板7和后绝缘压板8包围在其内部。

如图9所示,前绝缘压板7包括前绝缘板基板71,前绝缘板基板71作为前绝缘压板7的基础结构,前绝缘板基板71呈方形;在前绝缘板基板71的前端面凸出于前绝缘板基板71设有两个前绝缘板强电安装筒72,前绝缘板强电安装筒72用于安装强电接触件9,两个前绝缘板强电安装筒72位于前绝缘板基板71的两个对角处。

如图9所示,后绝缘压板8包括后绝缘板基板81,后绝缘板基板81作为后绝缘压板8的基础结构,后绝缘板基板81呈方形;在后绝缘板基板81的后端面凸出于后绝缘板基板81设有两个后绝缘板强电安装筒82,后绝缘板强电安装筒82用于安装强电接触件9,两个后绝缘板强电安装筒82位于后绝缘板基板81的两个对角处,且这两个对角与前绝缘压板7中设置前绝缘板强电安装筒72的两个对角对应;两个后绝缘板强电安装筒82和两个前绝缘板强电安装筒72分别对应,且在前绝缘压板7和后绝缘压板8对应安装后其内部的空腔对应连通。

如图2、图7、图8和图9所示,后壳体6包括后壳体基板607,后壳体基板607作为后壳体6的基础结构,后壳体基板607呈方形;在后壳体基板607的后端面凸出于后壳体基板607设有两个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用于供对应的后绝缘板基板81上的后绝缘板强电安装筒82插入,两个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位于后壳体基板607的两个对角处,且这两个对角与后绝缘压板8中设置后绝缘板强电安装筒82的两个对角对应;两个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和两个后绝缘板强电安装筒82分别对应;在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端盖69,端盖69用于封住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的后开口,端盖69通过螺钉600与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的后端面固定,且在端盖69和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的后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601,以实现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的后开口的密封。

前绝缘板强电安装筒72和后绝缘板强电安装筒82的内腔一起形成该插座的插座壳体内的用于安装强电接触件9的强电接触件安装腔;端盖69配合密封圈601一起构成封闭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的密封盖,也即构成封闭强电接触件安装腔的密封盖。

如图7和图9所示,强电接触件9为一个圆柱形结构,强电接触件9靠近中部的位置设有一圈环形凸起92,在插座组装时,强电接触件9的环形凸起92被前绝缘压板7和后绝缘压板8夹装在中间,以实现强电接触件9的固定,同时强电接触件9安装在强电接触件安装腔内。在强电接触件9的后端部设有一个连接螺孔91,连接螺孔91用于实现与强电电缆端头的接线端子65压接装配。

如图2和图9所示,在后壳体基板607上设有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67,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67相互平行,且与方形的后壳体基板607的一个侧面平行,另外,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67的电缆入口同向;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67与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相互垂直且相通,强电电缆穿线筒67用于供强电电缆穿过并与强电接触件安装腔内的强电接触件9连接;本实施例中,强电电缆的端部连接有接线端子65,强电电缆通过接线端子65与强电接触件9压接连接;强电电缆穿线筒67的背离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的端部安装单芯尾盖61,在强电电缆穿线筒67内还设有用于与强电电缆配套使用的单芯封线体62、强电内屏蔽圈63、强电外屏蔽圈64以及绝缘套66,由于单芯封线体62、强电内屏蔽圈63、强电外屏蔽圈64和绝缘套66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为本领域中的常规作用和常规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前绝缘板基板71上还设有一个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3和一个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4,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3和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4分别用于安装两组信号接触件10,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3和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4分别位于方形的前绝缘板基板71的两个对角处,以使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3、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4和两个前绝缘板强电安装筒72分别位于前绝缘板基板71的四个角处;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3和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4分别构成对应信号接触件10的信号接触件安装腔。

如图2、图8和图9所示,在后壳体基板607上对应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3的位置处设有一个信号穿线筒602,信号穿线筒602不与设置在后壳体基板607上的强电电缆穿线筒67和强电接触件安装套筒68冲突,信号穿线筒602用于供分别安装在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3和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4内的两组信号接触件10的信号线穿出插座;在后绝缘板基板81上对应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3设有供与安装在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3内的信号接触件10连接的信号线进入信号穿线筒602内的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过渡通道83,在后绝缘板基板81上对应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4设有供与安装在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4内的信号接触件10连接的信号线进入信号穿线筒602内的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过渡通道84;因为两组信号接触件10的信号线均从信号穿线筒602内穿出,而两组信号接触件又安装在前绝缘压板7的两个对角处,所以从两组信号接触件10引出的信号线会在插座内部逐渐靠近并最终从信号穿线筒602内穿出,为实现两组信号接触件10引出的信号线能够在插座内部逐渐靠近,在前绝缘板基板71上设置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连接通道75,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连接通道75与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4连通且靠向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3延伸,同时设置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过渡通道84靠向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过渡通道83的边缘与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过渡通道83的距离小于前绝缘板基板71上的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3与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4的间距,以使从安装在第二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4内的信号接触件10引出的信号线逐渐向从安装在第一信号接触件安装腔73内的信号接触件10引出的信号线靠近,并最终从信号穿线筒602内穿出;信号穿线筒602的内腔构成信号穿线孔。

如图2、图8和图9所示,在信号穿线筒602的后端部安装有双芯尾盖604,双芯尾盖604上设有分别供从两组信号接触件10引出的信号线穿出的两个穿线孔,在信号穿线筒602内设置有双芯密封体603、信号外屏蔽圈605和信号内屏蔽圈606,信号外屏蔽圈605和信号内屏蔽圈606各设置两个,组成两套屏蔽圈套,分别对应从两组信号接触件10引出的信号线,在信号穿线筒内设置两套屏蔽圈套,适用于多芯线缆形式的信号线,这样便于对信号线进行屏蔽;双芯密封体603、两套屏蔽圈套一起构成设置在信号穿线筒602内的穿线组件。

如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在前壳体2上设有一个接地接触件安装腔22,接地接触件101安装在接地接触件安装腔22内,接地接触件安装腔22布置在两个强电接触件9和两组信号接触件10的中心位置,这样布置接地接触件安装腔22使得插座整体布置较为紧凑。

上述实施例中,绝缘体由前绝缘压板和后绝缘压板组成,强电接触件通过环形凸起被前绝缘压板和后绝缘压板对压固定在前绝缘板安装筒和后绝缘板安装筒内。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体也可以为一体结构,强电接触件可以在绝缘体成型时直接注塑在绝缘体内。

上述实施例中,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平行布置,且平行于插座壳体的一个侧边,另外,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的电缆入口同向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平行布置的强电电缆穿线筒的电缆入口可以反向设置;两个平行布置的强电电缆穿线筒可以与方形插座壳体夹有一定的角度布置;两个强电电缆穿线筒也可以不平行布置,可以夹有一个锐角布置,同样可以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强电电缆通过接线端子与强电接触件压接连接,强电接触件上设有配套的连接螺孔。在其他实施例中,强电电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强电接触件连接,如强电电缆直接伸至强电接触件的连接端部,然后与强电接触件焊接连接或通过压接套压接连接,而不通过接线端子固定,同样可以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在后壳体的背面设置有一个信号穿线筒,两个信号接触件安装腔中安装的信号接触件所连的信号线均从一个信号穿线筒中引出。在其他实施例中,信号穿线筒也可以设置两个,两个信号穿线筒分别对应两组信号接触件,此时需要考虑两个信号穿线筒的布置位置,尽量使结构紧凑。

上述实施例中,信号穿线筒内设有两套穿线组件,每套穿线组件包括一套屏蔽圈套,这种结构形式能够适用于多芯线缆形式的信号线,便于对信号线屏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单芯线与两组信号接触件的各接触件连接,这样便于在其中任意一个信号回路出现故障时单独进行维修,此时需要对每个信号接触件所连的信号线进行屏蔽。

上述实施例中,信号接触件安装腔处于前绝缘压板上,强电接触件安装腔由前绝缘压板和后绝缘压板上的对应结构对合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信号接触件安装前也可以处于后绝缘压板上,或者由前绝缘压板和后绝缘压板上对应的结构对合形成,强电接触件也可以处于前绝缘压板上,具体如何设置,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浮动弹簧安装在后架板上,并通过预压缩使插座被压紧在前架板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浮动弹簧也可以安装在前架板上,并通过预拉伸浮动弹簧而使插座压紧在前架板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插座,该插座与上述插座组件中的插座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