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6758发布日期:2019-09-11 22:21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



背景技术:

介质波导滤波器就是将介质材料所有表面进行金属化,直接形成滤波器,这样能够将能量束缚在一个介质中,而不是像天线那样直接将能量辐射到整个空间中,这样能大大降低能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介质波导采用介质陶瓷作为填充介质,同一谐振频率下,介质材料介电常数越高,介质波导的体积越小。而在相同介电常数条件下达到更小的体积,则需要在介质波导一侧设置金属化盲孔,介质波导滤波器通过盲孔与另一侧银层形成电容,并由盲孔侧壁形成电感进行谐振,降低频率,进而减小介质波导体积。

此外r.范加拉等人在2015年8月26日申请的专利cn104871364a中,通过采用堆叠的方式将多个介质体拼接在一起以达到缩小外形尺寸的目的,但是此种方法使滤波器的孔型输入输出不再位于滤波器的底部,使滤波器在安装至通信系统系统时上后,仍然需要电缆等其它形式将滤波器的信号引至通信系统的电路板上,不利于系统小型化和系统集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以克服现有波导滤波器体积较大,使用连接设备占用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包括两个由固态介电材料制成的本体,该两个所述本体堆叠组合形成滤波器主体,所述本体表面包覆有导电层,所述滤波器主体沿垂直于堆叠面方向形成有输入输出通孔或盲孔,所述输入输出通孔或盲孔表面形成有导电层,所述输入输出通孔或盲孔于所述本体表面分别包围于隔离槽,所述隔离槽表面无导电层,所述隔离槽向所述滤波器主体安装面延伸并在所述安装面形成输入输出焊盘。

优选的,在上述的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中,两个所述本体分别于堆叠面背面形成有多个排列设置的谐振器,所述谐振器中心形成有调频盲孔,相邻两所述谐振器通过耦合装置分隔,所述本体于堆叠面上形成有信号传输窗口,所述信号传输窗口表面无导电层。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中,每个所述本体形成有2个或多个所述谐振器。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中,每个所述谐振器内部形成一个所述调频盲孔。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中,所述耦合装置包括耦合通孔或耦合矩形槽,所述耦合通孔或耦合矩形槽垂直于堆叠面,所述耦合通孔或耦合矩形槽表面形成有导电层。

优选的,在上述的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中,所述固态介电材料为陶瓷或石英玻璃。

优选的,在上述的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中,所述导电层为银或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通过采用堆叠的方式减小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体积,同时在谐振器中心设置盲孔可进一步减小体积;通过输入输出通孔或盲孔在本体表面开设隔离槽及形成的传输线,可在介质波导滤波器底部形成焊盘,将输入输出位置由两侧改变至介质波导滤波器底部,从而直接与系统电路板相连,省去了使用连信号接设备的空间及成本,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的立体透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的立体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以一款6腔谐振器,并且耦合装置采用耦合通孔的形式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包括两个由固态介电材料制成的本体110,该两个本体110堆叠组合形成滤波器主体100,本体110表面包覆有导电层,滤波器主体100沿垂直于堆叠面140方向形成有输入输出通孔120,输入输出通孔120表面形成有导电层,输入输出通孔120于本体110表面分别包围于隔离槽130,隔离槽130表面无导电层,隔离槽130向滤波器主体100安装面180延伸并在安装面180形成输入输出焊盘190,两个本体110分别于堆叠面140背面形成有3个排列设置的谐振器150,谐振器150中心形成有调频盲孔,相邻两谐振器150通过耦合装置分隔,本体110于堆叠面140上形成有信号传输窗口160,信号传输窗口160表面无导电层。耦合装置包括耦合通孔170,耦合通孔170垂直于堆叠面140,耦合通孔170表面形成有导电层。

该实施例中,隔离槽与本体阻隔,输入输出通孔(或采用盲孔)位于阻隔区域内,通过调整隔离槽的槽宽、尺寸、位置,可以调整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幅度;相邻两谐振器通过耦合通孔分隔,通过调整耦合通孔的位置可以调整相邻两谐振器之间的射频耦合量;每个谐振器设置有调频盲孔,盲孔深度控制相应谐振器频率,盲孔内覆有导电层;信号传输窗口设置有2个,射频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窗口在本体之间进行射频耦合,通过调整信号传输窗口的尺寸、位置,可以调整本体之间的射频耦合幅度。

该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采用合适的隔离槽设计,可以将介质波导滤波器通孔输入输出方向从陶瓷本体侧壁改变至陶瓷本体底部,直接与系统电路板焊接,无需另外使用连接设备,减小了连接设备占用的空间以及使用连接设备带来的成本;同时,使用带盲孔结构的谐振器,可以进一步减小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体积,为系统的小型化与集成化提供便利。

实施例2,以一款8腔谐振器,并且耦合装置采用耦合槽的形式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含有通孔型输入输出结构的表贴式介质滤波器,包括两个由固态介电材料制成的本体210,该两个本体210堆叠组合形成滤波器主体200,本体210表面包覆有导电层,滤波器主体200沿垂直于堆叠面240方向形成有输入输出通孔220,输入输出通孔220表面形成有导电层,输入输出通孔220于本体210表面分别包围于隔离槽230,隔离槽230表面无导电层,隔离槽230向滤波器主体200安装面280延伸并在安装面280形成输入输出焊盘290,两个本体210分别于堆叠面240背面形成有4个排列设置的谐振器250,谐振器250中心形成有调频盲孔,相邻两谐振器250通过耦合装置分隔,本体210于堆叠面240上形成有信号传输窗口260,信号传输窗口260表面无导电层。耦合装置包括耦合矩形槽270,耦合矩形槽270垂直于堆叠面240,耦合矩形槽270表面形成有导电层。

该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隔离槽与本体阻隔,输入输出通孔(或采用盲孔)位于阻隔区域内,通过调整隔离槽的槽宽、尺寸、位置,可以调整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幅度;相邻两谐振器通过耦合矩形槽分隔,通过调整耦合矩形槽的槽宽和槽深可以调整相邻两谐振器之间的射频耦合量;每个谐振器设置有调频盲孔,盲孔深度控制相应谐振器频率,盲孔内覆有导电层;信号传输窗口设置有3个,射频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窗口在本体之间进行射频耦合,通过调整信号传输窗口的尺寸、位置,可以调整本体之间的射频耦合幅度。

应当说明的是,除上述两个实施列外,本案同样适用于其他数量谐振器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进一步地,固态介电材料优选为陶瓷。陶瓷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硬度及耐高温的性能也比较好,因此成为射频滤波器领域常用的固态介电材料。当然,介电材料也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他材料,如玻璃、电绝缘的高分子聚合物等。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为银。

导电层优选为银等高导电率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