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缓冲减振用表面封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68075发布日期:2020-12-04 14: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缓冲减振用表面封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层、热熔胶膜层和阻燃硅胶表层,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层的各表面均与热熔胶膜层复合连接,热熔胶膜层的表面与阻燃硅胶表层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缓冲减振用表面封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其特征在于,阻燃硅胶表层外的各表面与硅胶防火布层或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层包覆连接,所述包覆开口处通过高硅氧线缝合连接或粘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缓冲减振用表面封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制品设置于各电池芯之间、各电池模组之间或设于各电池箱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缓冲减振用表面封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制品为隔离层,设于电池仓和其他空间仓之间。

5.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缓冲减振用表面封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模切二氧化硅气凝胶毡;

2)在二氧化硅气凝胶毡表面用热熔胶膜熨烫贴合粘结牢固;

3)表面浸渍或涂布阻燃的液体硅橡胶或有机硅胶粘剂;

4)低温脱除胶黏剂中溶剂、高温固化、冷却后即完成制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缓冲减振用表面封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热熔胶膜熨烫贴合的温度为120-1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缓冲减振用表面封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熔胶膜包括eva胶膜、pa胶膜、折叠po胶膜或tpu胶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缓冲减振用表面封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低温脱除胶黏剂中溶剂的温度为60-90℃,脱除时间为2-5分钟,高温固化的温度为140-170℃,固化时间为2-5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缓冲减振用表面封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完成后,或用硅胶防火布或高硅氧玻璃纤维布粘结包覆在制品表面,然后进入烘道内固化,冷却至室温即可收卷或片状叠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缓冲减振用表面封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烘道内固化过程包括:

1)在低温段60~90℃停留时间1~3min脱去溶剂;

2)在120~130℃段停留时间1~3min溶剂挥发和开始固化;

3)在140~150℃段停留时间1~3min胶黏剂固化;

4)在150~95℃段停留时间1~3min固化冷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缓冲减振用表面封装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及其制造方法,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层的各表面均与热熔胶膜层复合连接,热熔胶膜层的表面与阻燃硅胶表层复合连接;制造方法,在二氧化硅气凝胶毡表面用热熔胶膜熨烫贴合粘结牢固;表面浸渍或涂布阻燃的液体硅橡胶或有机硅胶粘剂;低温脱除胶黏剂中溶剂、高温固化、冷却后即完成制造。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保持了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极低的导热系数,解决了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制品掉粉污染问题,该制品具备了一定的材料强度,满足了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工程技术应用的要求;制备成本低,适合于大批量的自动化制造,产品质量一致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丁荣华;张云;雷伟;李炳健;花金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3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