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9606发布日期:2019-08-20 20:0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装置,也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是一种新兴的平板显示装置,由于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功耗低、发光亮度高、体积轻薄、响应速度快,而且易于实现彩色显示大屏幕显示和柔性显示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oled显示装置发生弯折变形时,位于弯折区的oled显示装置内部的模组材料可能会因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oled显示装置也会因受力不均发生分层,从而导致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显示装置弯折时显示装置内部的模组材料发生断裂以及显示装置出现分层的问题,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衬底;

应力释放层,所述应力释放层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位于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一沟槽在所述应力释放层靠近盖板一侧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沟槽中填充有柔性材料,所述柔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应力释放层的弹性模量;

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所述盖板,所述应力释放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盖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在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应力释放层一侧的第二表面具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与所述第一槽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交叠。

该技术方案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应力释放层,在应力释放层上形成第一沟槽并在第一沟槽中填充柔性材料,柔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应力释放层的弹性模量,且第一沟槽位于弯折区,使得柔性材料可吸收并释放对应弯折区的弯折应力,从而防止因应力集中而导致显示装置内部的模组材料发生断裂以及显示装置出现分层;同时,通过在盖板上形成第二沟槽,且第二沟槽的第二槽口与第一沟槽的第一槽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交叠,一方面,可通过第二沟槽缓冲盖板所受的弯折应力,提高盖板的抗弯折性,另一方面,可改善上述上层膜层因受柔性材料顶压而褶皱变形的问题,进而降低上述上层膜层经多次弯折后发生断裂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槽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槽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槽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内,可使得第二沟槽完全容纳显示装置中的上述上层膜层因受柔性材料的顶压而形成的凸起,进一步改善上述上层膜层发生褶皱变形的问题,降低上述上层膜层经多次弯折后发生断裂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沟槽贯穿所述应力释放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沟槽在远离所述盖板一侧的第三表面具有第三槽口,在弯折方向上,所述第三槽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对应所述弯折区的长度的一半且小于或等于对应所述弯折区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沟槽为弧形槽。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沟槽为弧形,在显示装置弯折后,可增大上述上层膜层形成的凸起与第二沟槽的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凸起与第二沟槽的内壁之间的空隙,从而改善弯折区的光的衍射问题,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沟槽的曲率半径与对应所述弯折区的弯折半径相同。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沟槽的曲率半径与对应弯折区的弯折半径相同,在显示装置弯折后,可使得上述上层膜层形成的凸起与第二沟槽的内壁刚好完全接触,即凸起与第二沟槽的内壁之间刚好无空隙,既解决了弯折区的光的衍射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又解决了上述上层膜层发生褶皱变形的问题。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沟槽贯穿应力释放层,进一步提高了应力释放效果;另外,第三槽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对应弯折区的长度的一半且小于或等于对应弯折区的长度,可在保证柔性材料有效释放弯折应力的同时,提高应力释放层的支撑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应力释放层的厚度为3μm~6μm。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应力释放层的厚度为3μm~6μm,可避免因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过大而增加弯折应力,同时避免因应力释放层的厚度过小而降低柔性材料的应力释放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衬底复用为所述应力释放层,或者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和所述盖板之间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复用为所述应力释放层;

优选地,所述有机层为平坦化层。

该技术方案通过将衬底或有机层复用为应力释放层,在保证显示装置厚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抗弯折性。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和所述应力释放层之间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

所述柔性材料中掺杂有荧光材料,所述荧光材料包括红色荧光材料、绿色荧光材料和蓝色荧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应力释放层位于发光单元远离衬底的一侧,且在柔性材料中掺杂有荧光材料,其中荧光材料包括红色荧光材料、绿色荧光材料和蓝色荧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可将弯折区色偏较严重的光部分转化为其他颜色的光,从而改善弯折区的色偏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红色荧光材料的结构如下:

其中,r的结构为其中表示基团接入处;

所述绿色荧光材料的结构如下:

所述蓝色荧光材料的结构如下: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应力释放层,在应力释放层上形成第一沟槽并在第一沟槽中填充柔性材料,柔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应力释放层的弹性模量,且第一沟槽位于弯折区,由此,在对显示装置进行弯折时,柔性材料可吸收并释放对应弯折区的弯折应力,从而防止因应力集中而导致显示装置内部的模组材料发生断裂以及显示装置出现分层;同时,在盖板上形成第二沟槽,且第二沟槽的第二槽口与第一沟槽的第一槽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交叠,一方面,可通过第二沟槽缓冲盖板所受的弯折应力,提高盖板的抗弯折性,另一方面,由于柔性材料受应力挤压会顶压对应位置的上层膜层,使得对应位置的上层膜层向盖板侧凸起,此时,通过设置第二沟槽且第二槽口与第一槽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交叠,使得第二沟槽可容纳上述上层膜层形成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从而改善上述上层膜层因受柔性材料顶压而褶皱变形的问题,进而降低上述上层膜层经多次弯折后发生断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展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力释放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弯折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在弯折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在展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在展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在展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发生弯折时,弯折区的弯折应力比较集中,且该弯折应力无法得到缓冲释放,从而导致弯折区的模组材料发生断裂。同时,在弯折区,显示装置中膜层的内表面受到压缩的弯折应力,而膜层的外表面受到拉伸的弯折应力,使得相邻两膜层贴合处所受的弯折应力不均,从而使得相邻两膜层发生相对滑动,导致相邻两膜层分离,显示装置出现分层。

综上可知,显示装置内部的模组材料发生断裂以及显示装置出现分层的根本原因在于,弯折应力无法得到释放。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释放弯折区弯折应力的方案,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应力释放层,在应力释放层靠近盖板一侧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一沟槽并在第一沟槽中填充柔性材料,柔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应力释放层的弹性模量,且第一沟槽位于弯折区,使得柔性材料可吸收并释放对应弯折区的弯折应力,从而防止因应力集中而导致显示面板内部的模组材料发生断裂以及显示面板出现分层。另外,通过在盖板靠近应力释放层一侧的第二表面形成第二沟槽,且第二沟槽的第二槽口与第一沟槽的第一槽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交叠,一方面,可通过第二沟槽缓冲盖板所受的弯折应力,提高盖板的抗弯折性,另一方面,可改善上述上层膜层因受柔性材料顶压而褶皱变形的问题,进而降低上述上层膜层经多次弯折后发生断裂的风险。

具体的,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展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力释放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a,显示面板还包括:

衬底1;

应力释放层2,应力释放层2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沟槽4,第一沟槽4位于弯折区b,第一沟槽4在应力释放层2靠近盖板3一侧的第一表面21具有第一槽口41,第一沟槽4中填充有柔性材料,柔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应力释放层2的弹性模量;

位于衬底1一侧的盖板3,应力释放层2位于盖板3靠近衬底1的一侧,盖板3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沟槽5,第二沟槽5在盖板3靠近应力释放层2一侧的第二表面31具有第二槽口51,第二槽口51与第一槽口4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相交叠,相交叠的区域为图1所示的交叠区域b。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在应力释放层2的第一表面21且位于任意一个弯折区a的位置形成一个第一沟槽4,也可在应力释放层2的第一表面21且位于每个弯折区a的位置形成一个第一沟槽4,且第一沟槽4沿弯折区的长度方向延伸开设(参见图2);此外,可在盖板3的第二表面31且对应任意一个第一沟槽4的区域形成一个第二沟槽5,也可在盖板3的第二表面31且对应每个第一沟槽4的区域形成一个第二沟槽5。

本实施例中,柔性材料为具有良好的柔性且抗弯折性较强的材料。柔性材料可以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应力释放层2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二乙脂。另外,柔性材料和应力释放层2的材料也可以选用其他材料,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只要柔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应力释放层2的弹性模量,且对上层膜层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并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出光即可。

具体地,通过在应力释放层2靠近盖板3一侧的第一表面21形成第一沟槽4,且在第一沟槽4中填充柔性材料,使得显示面板在弯折时柔性材料中引入的弯折应力小于显示面板内部的模组材料(上层膜层,即应力释放层2与盖板3之间的膜层)中的弯折应力,从而使柔性材料吸收上层膜层中的弯折应力,有效地释放了上层膜层中的弯折应力,从而改善了上层膜层弯折应力集中的问题,且使得相邻两膜层贴合处所受的弯折应力较为均匀,进而有效防止显示面板内部的模组材料发生断裂以及显示面板出现分层。另外,柔性材料因弯折挤压会向上顶压上层膜层,此时,若盖板3的第二表面31为平面,则上层膜层由于柔性材料的顶压而产生的形变无法得到缓解,导致上层膜层对应第一槽口41的部分发生褶皱变形,从而导致弯折区a发光不均,且经多次弯折后,上层膜层位于弯折区a的部分很容易发生断裂,造成显示不良。基于该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在盖板3靠近应力释放层2一侧的第二表面31形成第二沟槽5,且第二沟槽5的第二槽口51与第一沟槽4的第一槽口4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相交叠。由此,如图3所示,第二沟槽5形成了用于缓解上层膜层由于柔性材料的顶压而产生的形变的容纳空间,在柔性材料因弯折而顶压上层膜层时,由于第二沟槽5的存在,上层膜层受到柔性材料的顶压而向上形成凸起,使得上层膜层中最上层的膜层形成的凸起容纳于第二沟槽5(图3中虚线示出第二槽口51的位置)中,有效缓解了上层膜层的内部形变,进而改善了上层膜层因受柔性材料顶压产生的内部形变无法缓解而导致发生褶皱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显示面板弯折区的显示效果。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图1仅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可实施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两个弯折区a,具体还包括:衬底1;单独设置的一层应力释放层2,应力释放层2靠近盖板3一侧的第一表面21形成有两个第一沟槽4,一个第一沟槽4位于一个弯折区b,另一个第一沟槽4位于另一个弯折区b,第一沟槽4在第一表面21具有第一槽口41,第一沟槽4中填充有柔性材料,柔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应力释放层2的弹性模量;位于衬底1一侧的盖板3,应力释放层2位于盖板3靠近衬底1的一侧,盖板3靠近应力释放层2一侧的第二表面31形成有两个第二沟槽5,第二沟槽5在第二表面31具有第二槽口51,一个第二沟槽5的第二槽口51与一个第一沟槽4的第一槽口4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相交叠,另一个第二沟槽5的第二槽口51与另一个第一沟槽4的第一槽口4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相交叠。其中,第一沟槽4在图示纵向剖面上的形状为倒梯形,第二沟槽5在图示纵向剖面上的形状为弧形,此外,第一沟槽4在上述纵向剖面上的形状也可以为矩形或三角形等,第二沟槽5在上述纵向剖面上的形状也可以为正梯形、矩形或弧形等;盖板3可以为柔性盖板,也可以为刚性盖板,如盖板3可以为玻璃盖板,由此通过在玻璃盖板上形成第二沟槽5,实现了玻璃盖板的可弯折;不同弯折区a的弯折半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对上述各情况不作限制,具体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应力释放层,在应力释放层靠近盖板一侧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一沟槽并在第一沟槽中填充柔性材料,柔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应力释放层的弹性模量,且第一沟槽位于弯折区,由此,在对显示面板进行弯折时,柔性材料可吸收并释放对应弯折区的弯折应力,从而防止因应力集中而导致显示面板内部的模组材料发生断裂以及显示面板出现分层;同时,在盖板靠近应力释放层一侧的第二表面形成第二沟槽,且第二沟槽的第二槽口与第一沟槽的第一槽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交叠,一方面,可通过第二沟槽缓冲盖板所受的弯折应力,提高盖板的抗弯折性,另一方面,由于柔性材料受应力挤压会顶压对应位置的上层膜层,使得对应位置的上层膜层向盖板侧凸起,此时,通过设置第二沟槽且第二槽口与第一槽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交叠,使得第二沟槽可容纳上述上层膜层形成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从而改善上述上层膜层因受柔性材料顶压而褶皱变形的问题,进而降低上述上层膜层经多次弯折后发生断裂的风险。

优选地,第一沟槽与弯折区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沟槽与第一沟槽一一对应设置,由此可有效防止各弯折区的上述上层膜层发生断裂,提高各弯折区的显示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和图3,第一槽口4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槽口5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内。

由于柔性材料弯折收挤压时,会顶压第一槽口41所在区域的上层膜层,因此,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槽口4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槽口5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内,可使得第二沟槽5完全容纳显示面板中的上述上层膜层因受柔性材料的顶压而形成的凸起,进一步改善上述上层膜层发生褶皱变形的问题,降低上述上层膜层经多次弯折后发生断裂的风险。

进一步地,第二沟槽5为弧形槽,即第二沟槽5在纵向剖面上的形状为弧形。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沟槽5为弧形槽,由于弧形与凸起表面的弯曲趋势相近,在显示面板弯折后,可增大上述上层膜层形成的凸起与第二沟槽5的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凸起与第二沟槽5的内壁之间的空隙。而在凸起与第二沟槽5的内壁之间存在较大空隙时,会造成经第二沟槽5出射的光存在严重的衍射,使得衍射不可控,大大降低了弯折区的显示效果。因此,设置第二沟槽5为弧形槽,通过减少凸起与第二沟槽5的内壁之间的空隙,可以改善弯折区的光的衍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弯折区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沟槽的曲率半径与对应弯折区的弯折半径相同。

参考图4,当第二沟槽的曲率半径小于对应弯折区的弯折半径时,显示面板弯折后,上述凸起与第二沟槽5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10,此时会带来光的衍射问题,影响显示效果。而当第二沟槽的曲率半径大于对应弯折区的弯折半径时,因受第二沟槽容纳空间的限制,上层膜层无法完全自由地随柔性材料形变,即上层膜层的内部形变因第二沟槽内壁的阻挡而无法完全缓解,此时仍然会存在上层膜层褶皱变形的问题。基于此,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沟槽的曲率半径与对应弯折区的弯折半径相同,在显示面板弯折后,可使得上述上层膜层形成的凸起与第二沟槽的内壁刚好完全接触(参考图3),即凸起与第二沟槽的内壁之间刚好无空隙,既解决了弯折区的光的衍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又解决了上述上层膜层发生褶皱变形的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沟槽4贯穿应力释放层2,进一步提高了应力释放效果。

优选地,第一沟槽4在远离盖板3一侧的第三表面22具有第三槽口42,在弯折方向x上,第三槽口42的长度l大于或等于对应弯折区的长度l的一半且小于或等于对应弯折区的长度l。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三槽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对应弯折区的长度的一半且小于或等于对应弯折区的长度,可在保证柔性材料有效释放弯折应力的同时,提高应力释放层的支撑能力。

优选地,柔性材料的厚度为第一沟槽4的深度的2/3~3/4,以此柔性材料与上层膜层留有一定空隙,使得柔性材料弯折挤压时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可以更好地缓冲弯折应力。

进一步地,应力释放层的厚度为3μm~6μm。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应力释放层的厚度为3μm~6μm,可避免因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过大而增加弯折应力,同时避免因应力释放层的厚度过小而降低柔性材料的应力释放效果。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参考图6,衬底1可复用为应力释放层2,由此,不必单独设置一层应力释放层,在保证显示面板厚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抗弯折性。

另外,显示面板还可包括位于衬底和盖板之间的有机层,有机层复用为应力释放层;该有机层为显示面板的原有膜层,优选地,有机层为平坦化层。由此,不必单独设置一层应力释放层,在保证显示面板厚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抗弯折性。

此外,对于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弯折区和非弯折区的膜层厚度相同,对于同一发光单元来说,光线从弯折区与非弯折区出射的光程差存在差异,在弯折区的光程差变化较大,对色偏的影响较大,即弯折区容易出现色偏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改善弯折区色偏的方案。示例性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衬底和应力释放层之间的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柔性材料中掺杂有荧光材料,荧光材料包括红色荧光材料、绿色荧光材料和蓝色荧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应力释放层位于发光单元远离衬底的一侧,且在柔性材料中掺杂有荧光材料,其中荧光材料包括红色荧光材料、绿色荧光材料和蓝色荧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可将弯折区色偏较严重的光部分转化为其他颜色的光,从而改善弯折区的色偏问题。具体地,不同弯折区内的柔性材料中掺杂的荧光材料可能不同,可根据各弯折区的实际色偏情况,在柔性材料中掺杂可吸收色偏严重的光的荧光材料,且该荧光材料可将吸收的光转换成其他两种颜色的光中色偏较弱的光,由此来平衡各颜色光的色偏程度,改善色偏问题。同一柔性材料中也可同时掺杂两种或三种颜色的荧光材料,具体掺杂比例以改善或消除色偏为准。

可选地,红色荧光材料的结构如下:

其中,r的结构为其中表示基团接入处;

绿色荧光材料的结构如下:

蓝色荧光材料的结构如下:

另外,红色荧光材料也可包括红色铕基材料,绿色荧光材料也可包括绿色铕基材料,蓝色荧光材料也可包括蓝色铕基材料,本发明对荧光材料的选择不作限定,只要可以实现对色偏严重的光的吸收即可。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显示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具体可包括:衬底1(衬底1上形成有像素电路和发光单元),贴合于衬底1一侧的应力释放层2,贴合于应力释放层2远离衬底1一侧的触控层6,贴合于触控层6远离衬底1一侧的偏光片7,以及贴合于偏光片7远离衬底1一侧的盖板3。其中,衬底1、应力释放层2、触控层6、偏光片7和盖板3之间可通过透明光学胶相互贴合;应力释放层2靠近盖板3一侧的第一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沟槽4,第一沟槽4位于弯折区,第一沟槽4在第一表面具有第一槽口,第一沟槽4中填充有柔性材料,柔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应力释放层2的弹性模量;盖板3靠近应力释放层2一侧的第二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沟槽5,第二沟槽5在第二表面具有第二槽口,第二槽口与第一槽口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相交叠。由此,可在显示面板弯折时,防止触控层6和偏光片7发生断裂,避免触控及显示不良,具体原理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8所示,该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