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导体、内导体组件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9595发布日期:2019-11-29 22:4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导体、内导体组件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装置,具体为一种内导体、内导体组件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射频连接器广泛应用于信号传输网络中,起到传输线电气连接、分离作用;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系列内或者系列间连接器,当需要起到电气连接作用时,一般是将公头端与母头端对插,螺纹拧紧后产品处于导通状态;当需要起到电气分离作用时,直接将螺纹松开,给公、母两个端口分别装上密封装置以起到密封作用(如图1)。问题是端口之间一般是多对连接,安装时多是穿墙安装,工作环境多是露天环境,当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时给每个端口装密封装置时工作量大,工作繁琐,操作不利于实现,不能完全满足现有市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导体、内导体组件及连接器,本发明的内导体具有稳定的轴向的弹性变形,通过绝缘体的设置或不设置,可以实现稳定的电连接或断开。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遵从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一种内导体,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一信号接触部,第一信号接触部形成开放空腔;还设置第二信号接触部,第二信号接触部于一端形成开放空腔;第二信号接触部嵌设在第一信号接触部一端内,形成周向间隙及轴向开放空腔。

可选的,在非嵌设端,沿所述的第一信号接触部周向设置多个第一狭缝;且在第一信号接触部内壁上设置内径缩小的第一凸台。

可选的,在第一信号接触部的内壁上设置由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围成的轴向限位台;第二信号接触部于轴向限位台嵌设。

可选的,第二信号接触部于另一端依次设置外径渐小的第一轴向限位段和第二轴向限位段形成嵌设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信号接触部的开放空腔端沿周向设置多个第二狭缝。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信号接触部的开放空腔端内壁设置导向斜面,在所述第二信号接触部的开放空腔端外壁设置外径变大的第二凸台。

遵从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一种内导体组件,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所述的第一内导体为本发明所述的内导体。

可选的,所述的第二内导体为一端开放的腔体结构,第二内导体的腔体开口端与第一内导体的周向间隙轴向浮动卡接;在第二内导体和第一内导体相接的空腔内设置弹簧。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内导体的空腔结构端口内壁上设置有内径缩小的第三凸台,靠近第二内导体的空腔结构底部设置内径缩小的第四凸台,在所述的第二内导体的空腔结构端口外设置收口斜面。

遵从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一种连接器,公头端与母头端在螺纹拧紧时可满足电信号导通和断开两种状态,电性能良好,连接可靠的射频同轴机构。

一种连接器,设置有外导体、绝缘体和内导体组件,所述的内导体组件为本发明所述的内导体组件;所述的绝缘体包括沿轴向依次连续设置的第一支撑、第二支撑、第三支撑和第四支撑;第一支撑为圆盘构件,第二支撑、第三支撑和第四支撑为外径依次增大的管状件;所述的外导体为空腔管件,空腔管件内壁依次为隔离一段、隔离二段和隔离三段,在隔离三段内壁设置第一限位台,与隔离三段衔接设置第二限位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内导体具有稳定的轴向的弹性变形,通过绝缘体的设置或不设置,可以实现稳定的电连接或断开。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内导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导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第一内导体、11-第一信号接触部、11a-第一凸台、11b-第一狭缝、11c-第一限位面、11d-第二限位面、11e-第三限位面、11f-机械连接段、12-第二信号接触部、12a-第一轴向限位段、12b-第二轴向限位段、12c-第二凸台、12d-导向斜面、12e-第二狭缝;

2-第二内导体、2a-收口斜面、2b-第三凸台、2c-第四凸台;

3-弹簧;

4-第一绝缘体、4a-第一支撑、4b-第二支撑、4c-第三支撑、4d-第四支撑;

5-外导体、5a-隔离一段、5b-隔离二段、5c-隔离三段、5d-第一限位台、5e-第二限位台;

6-第二绝缘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左端、右端等,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结合图1,本发明的内导体设置有第一信号接触部11,第一信号接触部11形成开放空腔;还设置第二信号接触部12,第二信号接触部12于一端形成开放空腔;第二信号接触部12嵌设在第一信号接触部11一端内,形成周向间隙及轴向开放空腔。比如第一信号接触部11为轴向开放空腔贯穿的结构,在第一信号接触部11的一端嵌设第二信号接触部12,且第二信号接触部12的开放空腔结构与第一信号接触部11的开放空腔结构的开放口均朝外,两个空腔先形成了一个轴向间隙,同时还带有轴向的开放空腔,为与其他电连接结构机械连接做准备,即能在径向内外均进行接触,在保证稳定接触的同时,为实现浮动连接提供可能,比如在形成的开放空腔内设置弹簧即可实现轴线浮动。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非嵌设端,沿第一信号接触部11周向设置多个第一狭缝11b;且在第一信号接触部11内壁上设置内径缩小的第一凸台11a。第一凸台11a和第一狭缝11b的结构是为了第一信号接触部11在轴向与其他电连接部件机械连接时具有径向弹性变形能力,实现稳定的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第一信号接触部11的内壁上设置由第一限位面11c、第二限位面11d和第三限位面11e围成的轴向限位台;第二信号接触部12于轴向限位台嵌设。最好的,第一限位面11c为与轴向呈一定角度的斜面,实现轴向的稳定限位,保证两者轴向嵌设的稳定,同时第二限位面11d和第三限位面11e形成内径缩小的直角台,进一步实现轴向限位。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信号接触部12于另一端依次设置外径渐小的第一轴向限位段12a和第二轴向限位段12b形成嵌设结构。最好的,第二信号接触部12的非开口端的结构配合第一信号接触部11的轴向限位台结构,实现两者的轴向限位,也可以,使第一信号接触部11的轴向限位台结构配合第二信号接触部12于另一端依次设置外径渐小的第一轴向限位段12a和第二轴向限位段12b形成嵌设结构,比如,第一轴向限位段12a为锥形体的结构,第二轴向限位段12b为外径缩小的规则圆柱体结构。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第二信号接触部12的开放空腔端沿周向设置多个第二狭缝12e,提供径向弹性变形能力,在与其他电连接结构配合连接时,实现稳定的连接能力。

同时,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第二信号接触部12的开放空腔端内壁设置导向斜面12d,在所述第二信号接触部12的开放空腔端外壁设置外径变大的第二凸台12c。通过导向斜面12d和第二凸台12c,实现对其他电连接结构的轴向限位,并实现稳定的连接,最好是配合第二狭缝12e,同时具有轴向限位和径向变形。

结合图2,本发明的内导体组件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内导体1和第二内导体2,第二内导体2为一端开放的腔体结构,第二内导体2的腔体开口端与第一内导体1的周向间隙轴向浮动卡接;在第二内导体2和第一内导体1相接的空腔内设置弹簧3,使第一内导体1和第二内导体2实现轴向浮动,弹簧3的外径小于第二内导体2的最小腔体内径,保证在公头端螺纹拧紧、退出后,第一内导体1与第二内导体2能够良好的伸缩。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内导体2的空腔结构端口内壁上设置有内径缩小的第三凸台2b,靠近第二内导体2的空腔结构底部设置内径缩小的第四凸台2c,在第二内导体2的空腔结构端口外设置收口斜面2a。通过该结构配合第一内导体1的第一信号接触部11与第二信号接触部12形成的周向间隙,实现稳定的轴向连接,同时具有稳定的轴向浮动范围。

结合图3,本发明的连接器设置有外导体5、绝缘体和内导体组件,如图3所示,绝缘体为第一绝缘体4,包括沿轴向依次连续设置的第一支撑4a、第二支撑4b、第三支撑4c和第四支撑4d;第一支撑4a为圆盘构件,第二支撑4b、第三支撑4c和第四支撑4d为外径依次增大的管状件;外导体5为空腔管件,空腔管件内壁依次为隔离一段5a、隔离二段5b和隔离三段5c,在隔离三段5c内壁设置第一限位台5d,与隔离三段5d衔接设置第二限位台5e。上述结构的设置都保证了绝缘体在外导体5中的轴向和径向稳定性。

本发明的连接器可以适配在各种电器传输结构中,特别适合应用于天线段射频连接器,当需要起到电气连接作用时,则需要本连接器与公头端产品处于导通状态:直接将本连接器与公头端螺纹拧紧即可,整个装置可以实现信号传输;当需要起到电气分离作用时,则需要本机构与公头端产品处于断开状态:将绝缘帽套在公头端产品的内导体上,并将本连接器与公头端螺纹拧紧,整个装置由于绝缘帽的作用处于断开状态,可以实现信号断开;在整个装置在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时,工作量变少,操作简便,有利于实际操作,符合目前市场现有需求。

其中第一信号接触部11的左端设置弹性触体,通过与外接公头端对插,可以保证稳定电连接;第一信号接触部11右端与第二信号接触部12配合形成周向间隙及弹性触体,配合第二内导体2,可以保证与弹簧3在轴向保持一致性,径向不会发生偏斜现象,这样第一内导体1就能够实现在轴向的伸缩功能;当需要起到导通作用时,配合外接公头端连接器界面对插、螺纹拧紧来实现电信号的连续;当需要起到断开作用时,配合佩戴第二绝缘体6的外接公头端连接器界面对插、螺纹拧紧来实现电信号的断开,还可以在第二内导体2的端部也设置绝缘体帽,从而达到电信号导通、断开状态切换时工作量小,操作简便的目的,以能更好地符合当前市场需求。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发明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