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电缆用绝缘线芯及其组成的抗扭转型扁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2688发布日期:2020-05-29 13:09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扁电缆用绝缘线芯及其组成的抗扭转型扁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扁电缆用绝缘线芯及其组成的抗扭转型扁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用来传输电能或控制信号的,在经常要求弯曲移动的狭小的空间中,一般圆电缆无法满足弯曲移动使用的要求时,会选用扁电缆。

一般的扁电缆是将圆形的绝缘线芯并行排列,或有间隙排列,再通过护套挤出时的扁形模具而制成扁电缆。扁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受力不均匀而使绝缘线芯间产生位移或变形,长期使用就会使受力频繁的导体受损,进而导体断裂或绝缘击穿产生故障。

中国专利公开号:103943195a在2014-07-23公开的扁电缆专利:包括有二根缆芯,二根缆芯的外部分别包覆有内护套,二根缆芯外部的内护套之间一体连接有连接环,二根缆芯外部的内护套和连接环的外部包覆有扁形外护套。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连接环将扁电缆内部的缆芯连接在一起,有效的提高了缆芯的抗拉性能。虽然是授权专利,但是看的出,为了解决扁电缆上述的技术问题,采用了一体连接有连接环这种加工相对复杂的形式,而且在原有电缆结构上增加了一个部件,提高了成本,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将圆形的绝缘线芯并行排列,或有间隙排列,再通过护套挤出时的扁形模具而制成扁电缆。扁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受力不均匀而使绝缘线芯间产生位移或变形,长期使用就会使受力频繁的导体受损,进而导体断裂或绝缘击穿产生故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扁电缆用绝缘线芯及其组成的抗扭转型扁电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扁电缆用绝缘线芯,分为边线芯和内线芯,所述的边线芯包括一类边线芯和二类边线芯,所述的内线芯包括一类内线芯和二类内线芯,所述一类边线芯的绝缘层外侧边和二类边线芯的绝缘层外侧边均为圆边,所述一类边线芯的绝缘层上侧边、一类边线芯的绝缘层下侧边和二类边线芯的绝缘层上侧边、二类边线芯的绝缘层下侧边均为直边,所述一类边线芯的绝缘层内侧边为中部开设有连接凹槽的直边,所述二类边线芯的绝缘层内侧边为中部开设有连接凸起的直边;所述一类内线芯的绝缘层上侧边、一类内线芯的绝缘层下侧边和二类内线芯的绝缘层上侧边、二类内线芯的绝缘层下侧边均为直边;所述一类内线芯的绝缘层两侧边均为开设有连接凸起的直边,所述二类内线芯的绝缘层两侧边均为开设有连接凹槽的直边,所有的连接凸起均与所有的连接凹槽均相互匹配。该发明主要是对用于扁电缆的绝缘线芯形状进行了改进,使扁电缆绝缘间不会产生位移。通过挤出模具模套形状来实现挤出绝缘线芯的形状,将两种或多种线芯的排列,使每个线芯均与相邻的一个线芯或两个线芯相互“嵌合”,并在缆芯外采用高强度纤维丝编织加强层,使线芯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外面再挤出护套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扁电缆。此结构可有效降低扁形电缆的绝缘线芯间的位移或变形。扁电缆的异形绝缘及其模具,使每个绝缘线芯的凹形(或凸起)与相邻的绝缘线芯凸起(或凹形)相互配合而“嵌合”在一起,成缆线芯的位置就不会发生移动,使扁电缆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缆芯外的纤维编织加强层更好的保持电缆线芯间的稳定性。该发明创造的运用使扁电缆的绝缘线芯在移动运行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避免了线芯之间位移变形引起导体或绝缘受损引起的断路或短路故障,保证了扁电缆性能的稳定,进而提高电缆的运行周期。

作为优选,所述边线芯和内线芯的导体外侧均包设有导体包带层,所述导体包带层的外侧均包设有绝缘层。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凹槽与所述直边通过圆边过渡,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直边也通过圆边过渡。圆角过渡使得本申请的绝缘层不至于过于尖锐,不会导致绝缘损坏。

作为优选,边线芯绝缘层的上侧边、下侧边、圆边和内线芯绝缘层的上侧边、下侧边的厚度均相等,所述连接凹槽槽底与导体间的距离等于边线芯的绝缘层上侧边的厚度。

一种抗扭转型扁电缆,使用如上所述的扁电缆用绝缘线芯,包括护套、编织加强层和供使用时选用的边线芯、内线芯,根据扁电缆的宽度选用的边线芯包裹在编织加强层内,或是根据扁电缆的宽度选用的边线芯和内线芯一同包裹在编织加强层内,所述编织加强层外包设有护套。该发明创造的运用使扁电缆的绝缘线芯在移动运行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避免了线芯之间位移变形引起导体或绝缘受损引起的断路或短路故障,保证了扁电缆性能的稳定,进而提高电缆的运行周期。

作为优选,当扁电缆为双芯扁电缆时,选用一类边线芯和二类边线芯嵌合后包设在编织加强层内,当扁电缆为四芯扁电缆时,选用一类边线芯、一类内线芯、二类内线芯和二类边线芯依次嵌合后包设在编织加强层内。

作为优选,当扁电缆为三芯扁电缆时,选用一类边线芯、二类内线芯和一类边线芯依次嵌合后包设在编织加强层内,或选用二类边线芯、一类内线芯和二类边线芯依次嵌合后包设在编织加强层内。

作为优选,所述编织加强层为用于使边线芯和/或内线芯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的纤维丝编织加强层。

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是:该发明创造的运用使扁电缆的绝缘线芯在移动运行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避免了线芯之间位移变形引起导体或绝缘受损引起的断路或短路故障,保证了扁电缆性能的稳定,进而提高电缆的运行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两芯扁电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三芯扁电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三芯扁电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四芯扁电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导体包带层,3、绝缘层,4、编织加强层,5、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一种扁电缆用绝缘线芯(参见附图1至4),分为边线芯和内线芯,所述的边线芯包括一类边线芯和二类边线芯,所述的内线芯包括一类内线芯和二类内线芯,附图4中,从左至右依次为一类边线芯、一类内线芯、二类内线芯和二类边线芯,所述一类边线芯的绝缘层外侧边和二类边线芯的绝缘层外侧边均为圆边,所述一类边线芯的绝缘层上侧边、一类边线芯的绝缘层下侧边和二类边线芯的绝缘层上侧边、二类边线芯的绝缘层下侧边均为直边,所述一类边线芯的绝缘层内侧边为中部开设有连接凹槽的直边,所述二类边线芯的绝缘层内侧边为中部开设有连接凸起的直边;所述一类内线芯的绝缘层上侧边、一类内线芯的绝缘层下侧边和二类内线芯的绝缘层上侧边、二类内线芯的绝缘层下侧边均为直边;所述一类内线芯的绝缘层两侧边均为开设有连接凸起的直边,所述二类内线芯的绝缘层两侧边均为开设有连接凹槽的直边,所有的连接凸起均与所有的连接凹槽均相互匹配。所述边线芯和内线芯的导体1外侧均包设有导体包带层2,所述导体包带层的外侧均包设有绝缘层3。所述连接凹槽与所述直边通过圆边过渡,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直边也通过圆边过渡。边线芯绝缘层的上侧边、下侧边、圆边和内线芯绝缘层的上侧边、下侧边的厚度均相等,所述连接凹槽槽底与导体间的距离等于边线芯的绝缘层上侧边的厚度。

一种抗扭转型扁电缆,使用如上所述的扁电缆用绝缘线芯,包括护套5、编织加强层4和供使用时选用的边线芯、内线芯,根据扁电缆的宽度选用的边线芯包裹在编织加强层内,或是根据扁电缆的宽度选用的边线芯和内线芯一同包裹在编织加强层内,所述编织加强层外包设有护套。当扁电缆为双芯扁电缆时,选用一类边线芯和二类边线芯嵌合后包设在编织加强层内,当扁电缆为四芯扁电缆时,选用一类边线芯、一类内线芯、二类内线芯和二类边线芯依次嵌合后包设在编织加强层内。当扁电缆为三芯扁电缆时,选用一类边线芯、二类内线芯和一类边线芯依次嵌合后包设在编织加强层内,或选用二类边线芯、一类内线芯和二类边线芯依次嵌合后包设在编织加强层内。所述编织加强层为用于使边线芯和/或内线芯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的纤维丝编织加强层。

该实施例主要是对用于扁电缆的绝缘线芯形状进行了改进,使扁电缆绝缘间不会产生位移。通过挤出模具模套形状来实现挤出绝缘线芯的形状,将两种或多种线芯的排列,使每个线芯均与相邻的一个线芯或两个线芯相互“嵌合”,并在缆芯外采用高强度纤维丝编织加强层,使线芯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外面再挤出护套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扁电缆。此结构可有效降低扁形电缆的绝缘线芯间的位移或变形。扁电缆的异形绝缘及其模具,使每个绝缘线芯的凹形(或凸起)与相邻的绝缘线芯凸起(或凹形)相互配合而“嵌合”在一起,成缆线芯的位置就不会发生移动,使扁电缆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缆芯外的纤维编织加强层更好的保持电缆线芯间的稳定性。该发明创造的运用使扁电缆的绝缘线芯在移动运行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避免了线芯之间位移变形引起导体或绝缘受损引起的断路或短路故障,保证了扁电缆性能的稳定,进而提高电缆的运行周期。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