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非晶磁粉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16308发布日期:2019-12-04 00:0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软磁合金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非晶磁粉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非晶材料具有高的饱和磁感、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的高频损耗、良好的强硬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良好的温度及环境稳定性等,其优异的综合性能,代替坡莫合金、硅钢和铁氧体,在电力电子技术中应用,显示出体积小、效率高、节能等特点,在所有的金属软磁材料中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现有技术中,可通过将非晶合金进行制粉再以其粉末制备成磁粉芯,其制粉工艺或将非晶带材进行破碎,或通过水雾化方法进行粉末制备。

绝缘包覆是磁粉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绝缘包覆层性能是影响磁粉芯高频损耗的重要因素,绝缘包覆层如果包覆不完整或被破坏,将急剧增加磁粉颗粒间的涡流损耗,从而增大磁粉芯的高频损耗。

通常情况下,需要对磁粉芯表面进行绝缘涂层的包覆;于现有技术中,其表面绝缘涂层常见有麻点、裸露、涂层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片及其制作方法。

复合非晶磁粉芯,含有复合非晶合金粉末,所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包括呈片状的第一非晶粉末及呈球状的第二非晶粉末,所述第一非晶粉末与所述第二非晶粉末均匀混合;所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表面包覆有绝缘包覆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非晶粉末的目数范围为-100~+270目,所述第二非晶粉末的目数范围为-200~+400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非晶粉末的粉末配比为:-100目~+150目占比10~30%,-150目~+200目占比20~50%,-200目~+270目占比10~30%;所述第二非晶粉末的占比为10~4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非晶粉末和/或第二非晶粉末所采用的粉末材质为fesib系非晶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非晶粉末和/或第二非晶粉末所采用的粉末材质为fe78si9b13。

如上述所述的复合非晶磁粉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有非晶带材以进行机械破碎,获取有所述第一非晶粉末;

s2、选取有非晶合金以进行水雾化处理,获取有所述第二非晶粉末;

s3、将该第一非晶粉末及该第二非晶粉末进行配比混合,得到有复合非晶合金粉末;

s4、将所得复合非晶合金粉末进行绝缘包覆处理,得到有包覆粉末;

s5、将所得包覆粉末添加有润滑剂,并以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有复合非晶成品粉末;

s6、将所得复合非晶成品粉末进行压制处理、烧结处理、退火处理及固化处理,得到有磁粉芯基块;

s7、将所述磁粉芯基块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得到有复合非晶磁粉芯。

进一步地,于步骤s4中,应用有第一绝缘包覆方法以进行绝缘包覆处理,所述第一绝缘包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以超声波将无机粉末混合并附着至所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上,得到有附着粉末;

s4-02、将碱溶液与所述附着粉末进行混合并充分反应,干燥处理,以使所述附着粉末表面形成有绝缘包覆层,得到有所述包覆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非晶粉末含有fe和/或si;则于步骤s4中,应用有第二绝缘包覆方法以进行绝缘包覆处理,所述第二绝缘包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1、使回转炉预热加热至240~450℃,并将该复合非晶合金粉末加入至所述回转炉中;

s4-12、对所述回转炉内持续通入有含氧空气,所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于所述回转炉内进行翻转,而令该复合非晶合金粉末表面与该含氧空气进行充分反应,以使所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表面形成有绝缘包覆层,得到有所述包覆粉末。

进一步地,于步骤s4中,应用有第三绝缘包覆方法以进行绝缘包覆处理,所述第三绝缘包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31、采用粘结性的无机物对所述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进行添加,混合均匀,以令该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表面形成有绝缘包覆层,得到有所述包覆粉末。

进一步地,于步骤s7中,应用有一种非晶产品表面涂层处理方法以对所述磁粉芯基块进行表面涂层处理,所述非晶产品表面涂层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7-1、对所述磁粉芯基块进行表面预处理,使该磁粉芯基块表面形成有预处理绝缘层;

s7-2、对表面预处理后的磁粉芯基块进行预热处理,然后以第二绝缘材料进行滚涂处理;预热处理后的所述磁粉芯基块以自身热量吸附并融化所述第二绝缘材料,以使所述预处理绝缘层上形成有滚涂涂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复合非晶磁粉芯,基于其不同种类形貌类型的非晶粉末混合应用设置,而具备有高直流偏置能力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发明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包括呈片状的第一非晶粉末及呈类球状的第二非晶粉末,所述第一非晶粉末与所述第二非晶粉末均匀混合,则其制备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有非晶带材以进行机械破碎,获取有所述第一非晶粉末;

s2、选取有非晶合金以进行水雾化处理,获取有所述第二非晶粉末;

s3、将该第一非晶粉末及该第二非晶粉末进行配比混合,得到有复合非晶合金粉末。

具体而言,于步骤s3中,所述第一非晶粉末及第二非晶粉末的配比混合方式如下:

所述第一非晶粉末的目数范围为-100~+270目,所述第二非晶粉末的目数范围为-200~+400目。-100目~+150目占比10~30%,-150目~+200目占比20~50%,-200目~+270目占比10~30%;所述第二非晶粉末的占比为10~40%。其中通过上述的调整不同目数设置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的占比混合配置,以获得流动性好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粉末流动性好的主要参数为:松装密度、振实密度、休止角、分散度等;综合指标为流动性指数,该指数可利用丹东百特粉体特性分析仪进行测试;流动性指数70以上为良好级别,且流动性指数越大,流动性越好;流动性好的粉末在成型过程中粉粒间阻力更小,有利于成型;同种压力条件下,可使其制成的磁粉芯密度更大,产品性能更佳。

所述第一非晶粉末和第二非晶粉末的粉末材质为fesib系非晶合金,具体而言,为fe78si9b13;该非晶合金为取适当重量的工业纯铁、铁硼合金、工业硅投入冶炼炉进行冶炼而制备所得。

而基于制备得到上述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通过于其表面进行绝缘包覆层的包覆处理,可制备有一种复合非晶成品粉末,则该复合非晶成品粉末的制备方法,基于上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将所得复合非晶合金粉末进行绝缘包覆处理,得到有包覆粉末;

s5、将该包覆粉末添加有润滑剂,并以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有复合非晶成品粉末。

实施例1:

于步骤s4中,应用有第一绝缘包覆方法以进行绝缘包覆处理,所述第一绝缘包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以超声波将无机粉末混合并附着至所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上,得到有附着粉末;

s4-02、将碱溶液与所述附着粉末进行混合并充分反应,干燥处理,以使所述附着粉末表面形成有绝缘包覆层,得到有所述包覆粉末。

所述无机粉末为sio2或fe2o3等无机氧化物;所述无机粉末的目数为8000目以上,达到超细的效果,其颗粒趋近于纳米级。

具体而言,使上述各目数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以v型搅拌机进行配合且混合均匀,同时,使所述v型搅拌机于该复合非晶合金粉末的混合搅拌过程中,应用有超声波振动仪,以进行超声波输出,基于该超细的无机粉末本身具备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以令该无机粉末均匀地附着至复合非晶合金粉末上,得到有附着粉末。

将碱溶液与所述附着粉末进行混合并充分反应,所述碱溶液可选择为naoh溶液,则上述反应过程中,或涉及有化学反应式:sio2+2naoh=na2sio3+h2o,常温条件,搅拌均匀充分反应;对与碱溶液充分反应后的附着粉末添加粘结剂以进行搅拌至均匀干燥,以使所述附着粉末表面形成有带na2sio3的绝缘包覆层,以得到有包覆粉末。

所述粘结剂为粘结性的无机物或有机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硅树脂或水玻璃或环氧树脂,所述粘结剂的添加量为0.2~2.5%。

该无机粉末按照形成单层的绝缘包覆层所需含量,可根据性能需求增加无机粉末的添加量;令所得附着的绝缘包覆层厚度趋近于单层,接近于完整附着。

实施例2:

基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非晶粉末应用有含fe和si的fe78si9b13;则于步骤s4中,应用有第二绝缘包覆方法以进行绝缘包覆处理,所述第二绝缘包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1、使回转炉预热加热至240~450℃,并将该复合非晶合金粉末加入至所述回转炉中;

s4-12、对所述回转炉内持续通入有含氧空气,所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于所述回转炉内进行翻转,而令该复合非晶合金粉末表面与该含氧空气进行充分反应,以使所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表面形成有绝缘包覆层,得到有所述包覆粉末。

具体而言,使将所得混合粉末以回转炉进行烘烤处理以令其去应力退火;所述回转炉中设置有相应的通氧机构及翻转机构,使所述回转炉中以通氧机构持续通入有含氧空气,且以其翻转机构对炉内混合粉末进行翻转,而令该混合粉末表面与该含氧空气进行有充分反应,其化学反应式涉及有;fe+o2=fe2o3和si+o2=sio2,翻转搅拌均匀充分反应;以使所述混合粉末表面形成有带相应氧化物的绝缘包覆层,以得到有包覆粉末。

实施例3:

于步骤s4中,应用有第三绝缘包覆方法以进行绝缘包覆处理,所述第三绝缘包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31、采用粘结性的无机物对所述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进行添加,混合均匀,以令该述复合非晶合金粉末表面形成有绝缘包覆层,得到有所述包覆粉末。

将所得混合粉末加入双轴搅拌机,并且加入粘结性的无机物进行搅拌直至均匀,以令该混合粉末表面形成绝缘包覆层,得到有包覆粉末;所采用粘结性的无机物为硅酸钠溶液或者无机硅树脂,优选为硅酸钠溶液,所述硅酸钠溶液模数优选2.5~3.5,波美度优选0.35~0.48,该硅酸钠溶液所采用比例为0.5~3.2%,以稀释剂进行稀释,所述稀释剂比例为1.2~6.5%,稀释剂选择可包括但不限于丙酮、乙醇。

上述实施例1、2及3中,所采用润滑剂包括但不限于硬脂酸锌、石蜡、硬脂酸钡。

而再基于上述的复合非晶成品粉末,可进行有一种复合非晶磁粉芯的制备,则该复合非晶磁粉芯的制备方法,基于上述复合非晶成品粉末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将所得复合非晶成品粉末进行压制处理、烧结处理、退火处理及固化处理,得到有磁粉芯基块。

s7、将所述磁粉芯基块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得到有复合非晶磁粉芯。

则于上述步骤s7中,应用有一种磁粉芯基块表面涂层处理方法以对所述磁粉芯基块进行表面涂层处理,所述磁粉芯基块表面涂层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7-1、对所述磁粉芯基块进行表面预处理,使该磁粉芯基块表面形成有预处理绝缘层;

s7-2、对表面预处理后的磁粉芯基块进行预热处理,所述预热处理温度为180~240℃;然后以第二绝缘材料进行滚涂处理;预热处理后的所述磁粉芯基块以自身热量吸附并融化所述第二绝缘材料,以使所述预处理绝缘层上形成有滚涂涂层。

所述第二绝缘材料为缩醛类绝缘粉末或酚醛类绝缘粉末或环氧类绝缘粉末。

所述预处理绝缘层的厚度范围为20~150μm,优选为30~80μm;所述滚涂涂层的厚度范围为100~400μm,优选为150~250μm。

实施例4:

于步骤s7-1中,包括以下步骤:

s7-1-01、对所述磁粉芯基块进行加热升温,其加热升温温度为150~250℃;

s7-1-2、对加热升温后的所述磁粉芯基块采用静电喷涂设备以第一绝缘粉末进行有静电喷涂处理,以使该磁粉芯基块表面形成有所述预处理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粉末为缩醛类绝缘粉末或酚醛类绝缘粉末或环氧类绝缘粉末。

实施例5:

于步骤s7-1中,包括以下步骤:

s7-1-11、对所述磁粉芯基块采用液体喷枪以第一绝缘漆进行喷涂处理;所述第一绝缘漆为缩醛类绝缘漆或酚醛类绝缘漆或环氧类绝缘漆;

s7-1-12、对喷涂处理后的所述磁粉芯基块进行烘烤升温,所述烘烤升温温度为100~150℃;以使该磁粉芯基块表面形成有所述预处理绝缘层。

具体而言,该磁粉芯基块表面涂层处理方法应用原理如下:

先通过以第一绝缘粉末或第一绝缘漆对所述磁粉芯基块进行有表面预处理,以使粗糙的磁粉芯基块表面制备形成有较薄的绝缘的预处理绝缘层,提高该磁粉芯基块的绝缘性并一定程度上地弥补该磁粉芯基块的表面缺陷(如残留孔洞);再以第二绝缘材料对该磁粉芯基块进行滚涂处理。基于该磁粉芯基块本身已预热处理前提下,该料盒中的第二绝缘材料能以滚涂方式而被带热量的磁粉芯基块吸附以形成有滚涂涂层。

在滚涂过程中,磁粉芯基块于该料盒中处于滚动状态,通过滚涂设备的参数及工艺调整,以控制该磁粉芯基块的滚动速度,即可有效地控制其滚涂涂层形成的均匀性;使所述第二绝缘材料集中放置于一料盒内,令该滚涂过程中的所述第二绝缘材料集中设置而不散离,则该滚涂过程基本不会对该第二绝缘材料额外消耗,从而实现了原材料的节约。

相对现有技术的直接应用喷涂方式或直接应用滚涂方式进行磁粉芯基块表面的绝缘涂层处理,本方案基于双层绝缘涂层的分步加工应用下,通过调整滚涂设备参数的匹配,以控制其绝缘涂层厚度与均匀性,并提高其绝缘涂层的表面质量。

实施例6:

制备有成分组成为fe78si9b13的非晶合金;并以此进行片状的所述第一非晶粉末及类球状的第二非晶粉末制备;

对所得非晶粉末进行筛分,使所述第一非晶粉末以-100目~+150目占比20%,-150目~+200目占比40%,-200目~+270目占比15%进行配比;所述第二非晶粉末以-200目~+400目占比25%进行配比;配比所得非晶粉末重复混合均匀,以得到有相应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并以此制备有相应的复合非晶磁粉芯。

经检测目标产物及应用其所制备非晶粉芯性能、市场同类产品性能如下:

实施例7:

制备有成分组成为fe78si8.5b13.5的非晶合金,并以此进行片状的所述第一非晶粉末;

制备有成分组成为fe78si9b13的非晶合金,并以此进行类球状的第二非晶粉末制备;

对所得非晶粉末进行筛分,使所述第一非晶粉末以-100目~+150目占比20%,-150目~+200目占比40%,-200目~+270目占比15%进行配比;所述第二非晶粉末以-200目~+400目占比25%进行配比;配比所得非晶粉末重复混合均匀,以得到有相应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并以此制备有相应的复合非晶磁粉芯。

经检测目标产物及应用其所制备非晶粉芯性能、市场同类产品性能如下:

实施例8:

制备有成分组成为fe78si9b13的非晶合金;并以此进行片状的所述第一非晶粉末及类球状的第二非晶粉末制备;

对所得非晶粉末进行筛分,使所述第一非晶粉末以-100目~+150目占比30%,-150目~+200目占比40%,-200目~+270目占比10%进行配比;所述第二非晶粉末以-200目~+400目占比20%进行配比;配比所得非晶粉末重复混合均匀,以得到有相应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并以此制备有相应的复合非晶磁粉芯。

经检测目标产物及应用其所制备非晶粉芯性能、市场同类产品性能如下:

实施例9:

制备有成分组成为fe78si9b13的非晶合金;并以此进行片状的所述第一非晶粉末及类球状的第二非晶粉末制备;

对所得非晶粉末进行筛分,使所述第一非晶粉末以-100目~+150目占比25%,-150目~+200目占比35%,-200目~+270目占比25%进行配比;所述第二非晶粉末以-200目~+400目占比15%进行配比;配比所得非晶粉末重复混合均匀,以得到有相应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并以此制备有相应的复合非晶磁粉芯。

经检测目标产物及应用其所制备非晶粉芯性能、市场同类产品性能如下:

实施例10:

制备有成分组成为fe78si9b13的非晶合金;并以此进行片状的所述第一非晶粉末及类球状的第二非晶粉末制备;

对所得非晶粉末进行筛分,使所述第一非晶粉末以-100目~+150目占比20%,-150目~+200目占比40%,-200目~+270目占比15%进行配比;所述第二非晶粉末以-200目~+400目占比25%进行配比;配比所得非晶粉末重复混合均匀,以得到有相应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

使所得复合非晶合金粉末以上述实施例2中的第二绝缘包覆方法进行绝缘包覆处理,并以此制备有相应的复合非晶磁粉芯。

经检测目标产物及应用其所制备非晶粉芯性能、市场同类产品性能如下:

实施例11:

制备有成分组成为fe78si9b13的非晶合金;并以此进行片状的所述第一非晶粉末及类球状的第二非晶粉末制备;

对所得非晶粉末进行筛分,使所述第一非晶粉末以-100目~+150目占比20%,-150目~+200目占比40%,-200目~+270目占比15%进行配比;所述第二非晶粉末以-200目~+400目占比25%进行配比;配比所得非晶粉末重复混合均匀,以得到有相应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

使所得复合非晶合金粉末以上述实施例3中的第三绝缘包覆方法进行绝缘包覆处理,并以此制备有相应的复合非晶磁粉芯。

经检测目标产物及应用其所制备非晶粉芯性能、市场同类产品性能如下:

实施例12:

制备有成分组成为fe78si9b13的非晶合金;并以此进行片状的所述第一非晶粉末及类球状的第二非晶粉末制备;

对所得非晶粉末进行筛分,使所述第一非晶粉末以-100目~+150目占比20%,-150目~+200目占比40%,-200目~+270目占比15%进行配比;所述第二非晶粉末以-200目~+400目占比25%进行配比;配比所得非晶粉末重复混合均匀,以得到有相应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

使所得复合非晶合金粉末加入磷酸丙酮溶液,搅拌至均匀干燥,其中磷酸为0.2%,丙酮4.0%;然后添加0.6%硅树脂、4.0%丙酮混合液,并混合均匀干燥,以完成绝缘包覆处理,得到有包覆粉末;然后于该包覆粉末中加入0.6%硬质酸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有复合非晶成品粉末。

将复合非晶成品粉末压制成型27*15*11非晶磁环,然后将非晶磁环进行退火,其中退火温度450℃、退火时间40min。

将退火后的产品浸入环氧树脂丙酮溶液,浸泡10min,用120℃进行烘干固化处理;然后将固化产品进行表面绝缘层处理,以此制备有相应的复合非晶磁粉芯。

经检测目标产物及应用其所制备非晶粉芯性能、市场同类产品性能如下:

实施例13:

制备有成分组成为fe78si9b13的非晶合金;并以此进行片状的所述第一非晶粉末及类球状的第二非晶粉末制备;

对所得非晶粉末进行筛分,使所述第一非晶粉末以-100目~+150目占比20%,-150目~+200目占比40%,-200目~+270目占比15%进行配比;所述第二非晶粉末以-200目~+400目占比25%进行配比;配比所得非晶粉末重复混合均匀,以得到有相应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

将所得复合非晶合金粉末加入回转炉中进行氧化绝缘处理,其中回转炉温度350℃,炉体转速20r/min,通入空气氧含量23±0.5%,粉末翻转烘烤时间12h;然后添加0.6%硅树脂、4.0%丙酮混合液,并混合均匀干燥,得到有包覆粉末。

将包覆粉末加入0.6%硬质酸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复合非晶成品粉末;

将复合非晶成品粉末压制成型27*15*11非晶磁环;再将非晶磁环进行退火,其中退火温度450℃、退火时间40min。

将退火后的产品浸入环氧树脂丙酮溶液,浸泡10min,用120℃进行烘干固化处理;然后将固化产品进行表面绝缘层处理,得到有相应的复合非晶磁粉芯。

经检测目标产物及应用其所制备非晶粉芯性能、市场同类产品性能如下:

实施例14:

制备有成分组成为fe78si9b13的非晶合金;并以此进行片状的所述第一非晶粉末及类球状的第二非晶粉末制备;

对所得非晶粉末进行筛分,使所述第一非晶粉末以-100目~+150目占比20%,-150目~+200目占比40%,-200目~+270目占比15%进行配比;所述第二非晶粉末以-200目~+400目占比25%进行配比;配比所得非晶粉末重复混合均匀,以得到有相应的复合非晶合金粉末。

将所得复合非晶合金粉末加入硅酸钠水溶液,搅拌均匀并烘干处理,其中硅酸钠比例0.8%,纯净水4.0%,烘干温度80℃;然后添加0.6%硅树脂、4.0%丙酮混合液,并混合均匀干燥,得到有包覆粉末。

将包覆粉末加入0.6%硬质酸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复合非晶成品粉末;

将复合非晶成品粉末压制成型27*15*11非晶磁环;再将非晶磁环进行退火,其中退火温度450℃、退火时间40min。

将退火后的产品浸入环氧树脂丙酮溶液,浸泡10min,用120℃进行烘干固化处理;然后将固化产品进行表面绝缘层处理,得到有相应的复合非晶磁粉芯。

经检测目标产物及应用其所制备非晶粉芯性能、市场同类产品性能如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施原理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而相应修改方案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