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翻边片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7803发布日期:2020-02-08 05:3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直翻边片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油浸式变压器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翻边片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油浸式变压器是变压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在运行过程中,内部的绕组和铁芯等部件会产生损耗,损耗转化为热量并通过变压器油的热传导和对流作用传递给油箱壁,从而使绕组、铁芯、油箱壁和油液温度上升,温度的升高会直接影响到绕组绝缘材料的寿命,因此必须把变压器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采用散热器对变压器进行散热是必须的。

目前的油浸式变压器大多采用片式散热器,片式散热器一般由进油管、出油管和连通在进油管、出油管之间的一组散热片组成,在片式散热器中变压器油通过散热片时会在散热片表面形成一层热边界层,散热片通过热边界层与外界进行换热,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目前的散热器通常会在散热片上下两端的进油和出油端上翻折一对翻边,散热片通过翻边与进油管和出油管上开设的油孔周围焊接,而且为了保证散热片的固定强度,翻边会尽可能大地包围所述的进油管或出油管,散热片上翻边两侧的斜肩夹角也会相对较大,产生的夹角一般在160°~180°之间,这导致翻边与进油管和出油管之间的焊接面积增大,不仅会影响散热器的生产效率,而且焊接难度大,不利于实现自动化的焊接。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降低焊接难度和减少焊接面积并有利于自动化焊接及生产的直翻边片式散热器。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直翻边片式散热器,有助于改进散热片两端的油孔结构使相邻两散热片的两端能够相互抵靠连接来降低焊接难度和减少焊接面积,有利于实现散热器的自动化焊接和提高散热器的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翻边片式散热器,包括一进油管、一出油管和一组间隔设置并分别与进油管和出油管连通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在与进油管的连接位置处分别向左右两侧翻折有一第一左翻边和一第一右翻边,所述的散热片在与出油管的连接位置处分别向左右两侧翻折有一第二左翻边和一第二右翻边,相邻两散热片之间左侧的散热片的第一右翻边和第二右翻边分别与右侧的散热片的第一左翻边和第二左翻边相互抵靠并焊接固定,一组散热片上第一左翻边和第一右翻边前后两侧的上边沿分别构成有一上焊接边,一组散热片上第二左翻边和第二右翻边前后两侧的下边沿构成有一下焊接边。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油管的一端向下弯折有一折弯管,所述折弯管的下端连通有一进油连接管,所述进油连接管的开口端形成有一进油连接法兰,所述的进油连接管的下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散热片连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油管的开口端形成有一出油连接法兰。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油管的上方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上吊板和一与进油管内部连通的上出油塞。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油管的下方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下吊板和一与出油管内部连通的下出油塞。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片的前后两侧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固定有一组加强筋,该加强筋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分别与散热片的边沿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焊接边和下焊接边分别呈一直线型结构。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片在第一左翻边和第一右翻边的前后两侧以及第二左翻边和第二右翻边的前后两侧分别构成有一对散热片上斜肩和一对散热片下斜肩,一对散热片上斜肩之间以及一对散热片下斜肩之间所构成的夹角均为α,夹角α的范围为130°~150°。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由于采用了散热片之间通过翻边相互抵靠焊接并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直线型焊接边的结构,因而有效地降低了焊接难度和减少了焊接面积,大大加快了自动化焊接的进程和提高了散热器的生产效率;其次,由于采用了散热片与进油管和出油管之间小角度接触的结构,因此进一步减少了焊接面积,更而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器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散热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散热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油管、11.折弯管、12.进油连接管、13.进油连接法兰、14.上吊板、15.上出油塞;2.出油管、21.出油连接法兰、22.下吊板、23.下出油塞;3.散热片、31.第一左翻边、32.第一右翻边、33.第二左翻边、34.第二右翻边、35.散热片上斜肩、36.散热片下斜肩;4.加强筋;5.上焊接边;6.下焊接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基准,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翻边片式散热器,包括一进油管1、一出油管2和一组间隔设置并分别与进油管1和出油管2连通的散热片3,特点是:所述的散热片3在与进油管1的连接位置处分别向左右两侧翻折有一第一左翻边31和一第一右翻边32,所述的散热片3在与出油管2的连接位置处分别向左右两侧翻折有一第二左翻边33和一第二右翻边34,相邻两散热片3之间左侧的散热片3的第一右翻边32和第二右翻边34分别与右侧的散热片3的第一左翻边31和第二左翻边33相互抵靠并焊接固定,一组散热片3上第一左翻边31和第一右翻边32前后两侧的上边沿分别构成有一上焊接边5,一组散热片3上第二左翻边33和第二右翻边34前后两侧的下边沿构成有一下焊接边6。所述的上焊接边5和下焊接边6分别呈一直线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油管1的一端向下弯折有一折弯管11,所述折弯管11的下端连通有一进油连接管12,所述进油连接管12的开口端形成有一进油连接法兰13,所述的进油连接管12的下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散热片3连通。所述的出油管2的开口端形成有一出油连接法兰21。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油管1的上方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上吊板14,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吊板14的数量示意了两个,所述的进油管1的上方外壁上设置有一与进油管1内部连通的上出油塞15。所述的出油管2的下方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下吊板22,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吊板22的数量示意了两个,所述的出油管2的下方外壁上设置有一与出油管2内部连通的下出油塞23。

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片3的前后两侧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固定有一组加强筋4,该加强筋4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分别与散热片3的边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片3在第一左翻边31和第一右翻边32的前后两侧以及第二左翻边33和第二右翻边34的前后两侧分别构成有一对散热片上斜肩35和一对散热片下斜肩36,一对散热片上斜肩35之间以及一对散热片下斜肩36之间所构成的夹角均为α,夹角α的范围为130°~15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夹角α优选为135°。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散热器在生产过程中,将所述的散热片3分别依次排列在进油管1和出油管2之间并使相邻的第一右翻边32和第一左翻边31以及相邻的第二右翻边34和第二左翻边33相互抵靠并构成呈一直线型的上焊接边5和下焊接边6,此时只要对所述的上焊接边5和下焊接边6以及相邻散热片3之间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大大减小了焊接面积和降低了焊接难度,并且由于所述散热片上斜肩35之间以及散热片下斜肩36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α的角度小于传统的160°~180°的夹角,因而所述第一左翻边31和第一右翻边32与进油管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二左翻边33和第二右翻边34与出油管2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进一步减小了焊接面积,有利于实现散热器的自动化焊接和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