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隔离开关状态智能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05585发布日期:2020-04-24 17:55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隔离开关状态智能识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隔离开关状态智能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gis设备因其占地面积少、性能稳定等优点,在电力系统内被大量运用。由于gis设备是密封型设备,外部不能直接观察内部设备到位情况,所以只能借助外部指示和操作机构指示牌间接体现。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有:gis中的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密封在设备内部,其分合闸位置无法直接目测观察,常规仅能依据开关的行程辅助开关及传动指示牌来判断。

如果gis隔离开关分合不到位,则会引起设备事故,且gis设备发生事故时,处理难度较大,恢复供电慢,事故处理费用高,为gis设备使用带来隐患。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准确判断gis隔离开关是否到位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电站隔离开关状态智能识别方法,旨在通过激励线圈发送激励,接收线圈形成响应,判断变电站格力开关的刀闸分合状态,以便准确判断gis隔离开关是否到位,提高变电站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隔离开关状态智能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s1、在gis刀闸切换过程中,控制指针层上的第一激励线圈、第三激励线圈分别以第一频率f1、第三频率f3产生线圈激励,实时检测表盘上镶嵌的第一接收线圈、第二接收线圈以及第三接收线圈的激励频率测量值fj;其中,所述j为接收线圈编号;所述第一激励线圈、所述第三激励线圈位于第二激励线圈的两侧,所述指针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激励线圈相对应的第一中央指针;第一中央指针固定于所述隔离刀闸三相传动轴上;所述第一激励线圈、所述第二激励线圈、所述第三激励线圈绕所述隔离刀闸三相传动轴圆周排布;

步骤s2、响应于所述激励频率测量值fj之一与所述第一频率f1相匹配,将所述第一激励线圈确定为所述gis刀闸切换过程中的首位激励线圈;响应于所述激励频率测量值fj与所述第三频率f3相匹配,将所述第三激励线圈确定为所述gis刀闸切换过程中的首位激励线圈;

步骤s3、关闭所述第一激励线圈、所述第三激励线圈,控制指针层上的所述首位激励线圈以第二频率f2产生线圈激励,实时采集所述第二接收线圈的第一强度测量值φk,待所述第一强度测量值φk由增大转为减小后,记录所述第一强度测量值φk的最大值φk_max;

步骤s4、关闭所述首位激励线圈,控制指针层上的所述第二激励线圈以第二频率f2产生线圈激励,实时采集所述第二接收线圈的第二强度测量值φp,待所述第二强度测量值φp达到所述最大值φk_max时,控制所述gis刀闸处于停止状态,指示所述gis刀闸切换至第一刀闸分合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指针层上的第一激励线圈、第三激励线圈以不同频率产生线圈激励,而在gis刀闸切换过程中位于两侧的激励线圈的频率最先会被第一接收线圈或第三接收线圈所接收,而最先被接收的频率所对应的激励线圈即为首位激励线圈,进而测量首位激励线圈被第二接收线圈接收到最大的第一强度测量值会先于第二激励线圈的,并参照该数据来检测第二激励线圈与第二接收线圈是否对位成功,进而判断gis刀闸切换至第一刀闸分合状态。该技术方案能够获知gis刀闸工作旋转的终点,而避免达到过行程子分区后再返回行程到位子分区,减少gis刀闸的旋转往返率。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激励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两侧都分别设置有对应的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使得二者的对位能够有预见性,避免对位错过。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表盘包括分合指示区,所述分合指示区种类包括:刀闸分闸指示区、刀闸合闸指示区以及地刀合闸指示区;各个所述分合指示区均包含与欠行程子分区、行程到位子分区、过行程子分区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接收线圈、所述第二接收线圈以及所述第三接收线圈。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指针层还包括左端指针以及右端指针,所述左端指针、所述右端指针与所述第一中央指针固定连接,所述左端指针与所述第一激励线圈相对应,所述右端指针与所述第三激励线圈相对应。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gis刀闸的驱动模块发送停止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gis刀闸处于所述停止状态;

向所述gis刀闸的驱动模块发送转动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gis刀闸处于所述转动状态。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合指示区标识与所述表盘上。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激励线圈、所述第二激励线圈、所述第三激励线圈的输出功率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控制指针层上的第一激励线圈、第三激励线圈以不同频率产生线圈激励,而在gis刀闸切换过程中位于两侧的激励线圈的频率最先会被第一接收线圈或第三接收线圈所接收,而最先被接收的频率所对应的激励线圈即为首位激励线圈,进而测量首位激励线圈被第二接收线圈接收到最大的第一强度测量值会先于第二激励线圈的,并参照该数据来检测第二激励线圈与第二接收线圈是否对位成功,进而判断gis刀闸切换至第一刀闸分合状态。本发明能够获知gis刀闸工作旋转的终点,而避免达到过行程子分区后再返回行程到位子分区,减少gis刀闸的旋转往返率。在本发明中,第二激励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两侧都分别设置有对应的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使得二者的对位能够有预见性,避免对位错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变电站隔离开关状态智能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隔离开关状态识别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变电站隔离开关状态智能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在gis刀闸切换过程中,控制指针层200上的第一激励线圈201、第三激励线圈203分别以第一频率f1、第三频率f3产生线圈激励,实时检测表盘100上镶嵌的第一接收线圈101、第二接收线圈102以及第三接收线圈103的激励频率测量值fj;其中,所述j为接收线圈编号;所述第一激励线圈201、所述第三激励线圈203位于第二激励线圈202的两侧,所述指针层2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激励线圈202相对应的第一中央指针205;第一中央指针205固定于所述隔离刀闸三相传动轴上;所述第一激励线圈201、所述第二激励线圈202、所述第三激励线圈203绕所述隔离刀闸三相传动轴圆周排布;

步骤s2、响应于所述激励频率测量值fj之一与所述第一频率f1相匹配,将所述第一激励线圈201确定为所述gis刀闸切换过程中的首位激励线圈;响应于所述激励频率测量值fj与所述第三频率f3相匹配,将所述第三激励线圈203确定为所述gis刀闸切换过程中的首位激励线圈;值得一提的是,在gis刀闸切换过程中位于两侧的激励线圈的频率最先会被第一接收线圈101或第三接收线圈103所接收,而最先被接收的频率所对应的激励线圈即为首位激励线圈;

步骤s3、关闭所述第一激励线圈201、所述第三激励线圈203,控制指针层200上的所述首位激励线圈以第二频率f2产生线圈激励,实时采集所述第二接收线圈102的第一强度测量值φk,待所述第一强度测量值φk由增大转为减小后,记录所述第一强度测量值φk的最大值φk_max;

步骤s4、关闭所述首位激励线圈,控制指针层200上的所述第二激励线圈202以第二频率f2产生线圈激励,实时采集所述第二接收线圈102的第二强度测量值φp,待所述第二强度测量值φp达到所述最大值φk_max时,控制所述gis刀闸处于停止状态,指示所述gis刀闸切换至第一刀闸分合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随着gis刀闸切换过程中,当激励线圈与接收线圈距离较近时,接收线圈受到激励线圈的激励信号影响而响应,二者频率相近,并且二者距离越大,所测量到的响应强度测量值也越大。

本实施例通过控制指针层200上的第一激励线圈201、第三激励线圈203以不同频率产生线圈激励,而在gis刀闸切换过程中位于两侧的激励线圈的频率最先会被第一接收线圈101或第三接收线圈103所接收,而最先被接收的频率所对应的激励线圈即为首位激励线圈,进而测量首位激励线圈被第二接收线圈102接收到最大的第一强度测量值会先于第二激励线圈202的,并参照该数据来检测第二激励线圈202与第二接收线圈102是否对位成功,进而判断gis刀闸切换至第一刀闸分合状态。本实施例能够获知gis刀闸工作旋转的终点,而避免达到过行程子分区后再返回行程到位子分区,减少gis刀闸的旋转往返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激励线圈202和第二接收线圈102两侧都分别设置有对应的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使得二者的对位能够有预见性,避免对位错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表盘100包括分合指示区,所述分合指示区种类包括:刀闸分闸指示区104、刀闸合闸指示区105以及地刀合闸指示区106;各个所述分合指示区均包含与欠行程子分区、行程到位子分区、过行程子分区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接收线圈101、所述第二接收线圈102以及所述第三接收线圈1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针层200还包括左端指针204以及右端指针206,所述左端指针204、所述右端指针206与所述第一中央指针205固定连接,所述左端指针204与所述第一激励线圈201相对应,所述右端指针206与所述第三激励线圈203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gis刀闸的驱动模块发送停止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gis刀闸处于所述停止状态;

向所述gis刀闸的驱动模块发送转动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gis刀闸处于所述转动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合指示区标识与所述表盘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励线圈201、所述第二激励线圈202、所述第三激励线圈203的输出功率相同。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