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F连接器、ZIF连接器组合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3442发布日期:2020-04-07 15:39阅读:1537来源:国知局
ZIF连接器、ZIF连接器组合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zif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zif连接器、zif连接器组合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zif连接器都是用扣合方式锁固,并且用增加丝印线的方式来判断fpc(柔性电路板)是否组装到位,这种结构方式无法有效的做到定位防呆,靠员工手动判断,增大了器件失效的概率,同时也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zif连接器,在插入fpc时,能够实现fpc的自动定位和锁固,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良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zif连接器组合,在插入fpc时,能够实现fpc的自动定位和锁固,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良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在将fpc插入zif连接器时,能够实现fpc的自动定位和锁固,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良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zif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和弹性卡扣件,所述绝缘壳体上形成有用于插接fpc的插接槽,所述弹性卡扣件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所述弹性卡扣件包括伸入所述插接槽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被配置为在fpc插入所述插接槽时被fpc向外推抵并在所述fpc插入到位时弹性释放至fpc上的卡槽。

较佳地,所述卡扣部被配置为在侧向上可被fpc向外推抵和向内弹性释放。

较佳地,所述弹性卡扣件为简支梁结构,包括前固定臂、后固定臂以及位于所述前固定臂和后固定臂之间且向内拱起的所述卡扣部。

较佳地,所述卡扣部包括呈平滑过渡连接的前坡部和后坡部,所述前坡部的坡度大于所述后坡部的坡度。

较佳地,所述弹性卡扣件包括向上超出fpc的上表面和向下超出fpc的下表面。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zif连接器组合,包括zif连接器和fpc,所述zif连接器如上所述,所述fpc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扣部配合的卡槽。

较佳地,所述卡槽由所述fpc的侧边向内凹陷形成。

较佳地,所述fpc包括fpc本体和贴合在所述fpc本体上的补强板,所述补强板的至少一侧边与所述fpc本体的对应侧边重合,所述卡槽由所述补强板和所述fpc本体的重合的侧边向内凹陷形成。

较佳地,所述fpc包括fpc本体和贴合在所述fpc本体上的补强板,所述补强板的至少一侧边的至少部分区域向外超出所述fpc本体的对应侧边并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fpc本体的对应侧边的外侧。

为实现上述又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zif连接器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将fpc插入zif连接器的插接槽时,弹性卡扣件的卡扣部能够被向外推抵并在fpc插入到位时弹性释放至fpc上的卡槽,从而能够实现将fpc直接插入到位的目的,无需利用增加丝印线的方式来判断fpc是否插入到位,而且,借由卡扣部卡扣在卡槽内,同时能够实现将fpc锁固的目的。也就是说,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fpc的自动定位和锁固,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良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zif连接器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zif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fpc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fpc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方位词“前”、“后”是以fpc的插入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其中以fpc的插入方向为“前”;方位词“上”、“下”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所定义。以上定义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if连接器1,包括绝缘壳体10和弹性卡扣件20,绝缘壳体10上形成有用于插接fpc7的插接槽11,弹性卡扣件20固定在绝缘壳体10,弹性卡扣件20包括伸入插接槽11的卡扣部21,卡扣部21被配置为在fpc7插入插接槽11时被fpc7向外推抵并在fpc7插入到位时弹性释放至fpc7上的卡槽70。

本发明在将fpc7插入zif连接器1的插接槽11时,弹性卡扣件20的卡扣部21能够被向外推抵并在fpc7插入到位时弹性释放至fpc7上的卡槽70,从而能够实现将fpc7直接插入到位的目的,无需利用增加丝印线的方式来判断fpc7是否插入到位,而且,借由卡扣部21卡扣在卡槽70内,同时能够实现将fpc7锁固的目的。也就是说,本发明的zif连接器1能够同时实现fpc7的自动定位和锁固,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良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部21被配置为在侧向上可被fpc7向外推抵和向内弹性释放。由于卡扣部21是被配置为在侧向上可被fpc7向外推抵和向内弹性释放,进而可以与形成在fpc7的侧边的卡槽70进行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对fpc7的更可靠锁固。在附图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弹性卡扣件20只是设在插接槽11的一侧,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插接槽11的两侧可以均设有弹性卡扣件20,相应的,fpc7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与之配合的卡槽70。

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弹性卡扣件20为简支梁结构,包括前固定臂22、后固定臂23以及位于前固定臂22和后固定臂23之间且向内拱起的卡扣部21。通过该设计,有利于实现对fpc7的长期而稳定的锁固。当然,弹性卡扣件20并不局限于此,比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也可以是悬臂梁结构。

具体地,卡扣部21包括呈平滑过渡连接的前坡部211和后坡部212,前坡部211的坡度大于后坡部212的坡度。由于后坡部212的坡度相对较小,在插入fpc7时,fpc7对应的侧前角71沿着后坡部212向前移动时更容易将卡扣部21向外推抵,进而使得卡扣部21可以顺利地沿着fpc7的侧边相对移动以卡扣在卡槽70内,整个插入fpc7的过程无需使用太大的力即可将fpc7插入到位;同时,由于前坡部211的坡度相对较大,使得fpc7不会轻易被拔出,进而保证了fpc7可以被相对可靠地锁固在zif连接器1内。

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弹性卡扣件20包括向上超出fpc7的上表面24和向下超出fpc7的下表面25。通过该设计,弹性卡扣件20能够与fpc7进行更加可靠的配合。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zif连接器组合,包括zif连接器1和fpc7,zif连接器1如上述实施例所述,fpc7上形成有与卡扣部21配合的卡槽70。

本发明在将fpc7插入zif连接器1的插接槽11时,弹性卡扣件20的卡扣部21能够被向外推抵并在fpc7插入到位时弹性释放至fpc7上的卡槽70,从而能够实现将fpc7直接插入到位的目的,无需利用增加丝印线的方式来判断fpc7是否插入到位,而且,借由卡扣部21卡扣在卡槽70内,同时能够实现将fpc7锁固的目的。也就是说,本发明的zif连接器组合能够同时实现fpc7的自动定位和锁固,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良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槽70由fpc7的侧边向内凹陷形成。由于卡槽70是由fpc7的侧边向内凹陷形成,从而可以与侧向可伸缩的卡凸部21配合,便于达成更佳的定位和锁固效果。

请参阅图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fpc7包括fpc本体80和贴合在fpc本体80上的补强板90,补强板90的至少一侧边与fpc本体80的对应侧边重合,卡槽70由补强板90和fpc本体80的重合的侧边向内凹陷形成。通常而言,补强板90的两侧边与fpc本体80的两侧边是重合设置的,在此情况下,fpc7的侧边为补强板90和fpc本体80重合的侧边。

请参阅图5,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顺利的实现与卡扣部21的卡扣配合,也可以使补强板90的至少一侧边的至少部分区域向外超出fpc本体80的对应侧边并向内凹陷形成卡槽70,卡槽70位于fpc本体80的对应侧边的外侧。通过该设计,能够避免对弹性卡扣件20对fpc本体80造成损伤。

另外,为了保证插入fpc7时,fpc7的侧前角71能够顺利而稳定将卡扣部21向外推抵,可对其进行导角处理。

请结合图1至图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zif连接器组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