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97061发布日期:2020-05-12 15:0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急速进步,平板显示器为目前主要流行的显示器,其中,由于amoled(activematrixdrivingoled,有源矩阵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低制造成本、高应答速度、省电、可用于便携式设备的直流驱动、工作温度范围大等优点而可望成为取代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下一代新型平面显示器。

近几年来,amoled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一般会采用amoled显示屏。基于amoled显示技术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在户外强光环境中应用时,会出现显示器件中阴极对环境光反射而看不清的现象。为了解决该问题,现行的量产技术都是在模组工艺段贴合一层圆偏振片,让入射的环境光无法逸出,从而消除环境光的影响,提高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在户外环境中应用的对比度。

偏光片主要包括碘系偏光片和染料系偏光片,碘系偏光片偏光度和透过率较高,但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的信赖性比较差。染料系偏光片是利用二向色性染料制备而成,偏光度和透过率不及前者,但具有更优的耐高温耐湿特性,是未来偏光片发展的主流方向。然而,现有偏光片只能在模组工艺段,采用外贴合方式贴合在显示装置中,会严重影响到可折叠和可穿戴显示产品的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器件,以减小显示模组的厚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衬底基板、叠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的显示功能层、封装层以及形成于所述显示功能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的偏光片层。

可选地,所述偏光片层包括叠加设置的波片功能层和线偏振功能层,所述波片功能层为具有双折射特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所述线偏振功能层为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

可选地,所述具有双折射特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为基于多吡啶苯结构的线性有机小分子材料。

可选地,所述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为基于咔唑和三苯胺取代苯乙烯结构的线性有机小分子材料。

可选地,还包括叠加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的覆盖层以及修饰层,所述偏光片层形成于所述修饰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叠加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的覆盖层以及修饰层,所述偏光片层形成于所述覆盖层与所述修饰层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叠加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的覆盖层以及修饰层,所述偏光片层形成于所述显示功能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叠加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的覆盖层以及修饰层,所述偏光片层包括叠加设置的波片功能层和线偏振功能层,所述线偏振功能层与所述修饰层结合形成一体结构层,所述波片功能层位于所述一体结构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叠加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的覆盖层以及修饰层,所述偏光片层包括叠加设置的波片功能层和线偏振功能层,所述线偏振功能层与所述修饰层结合形成第一一体结构层,所述线偏振功能层与所述覆盖层结合形成第二一体结构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显示模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之上形成显示功能层;

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在所述显示功能层之上形成偏光片层;

在所述偏光片层之上形成封装层。

可选地,所述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在所述显示功能层之上形成偏光片层,包括:

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在所述显示功能层之上形成波片功能层;

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在所述波片功能层之上形成线偏振功能层。

可选地,所述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在所述显示功能层之上形成波片功能层,包括:

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将具有双折射特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在所述显示功能层之上形成所述波片功能层。

可选地,所述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在所述显示功能层之上形成波片功能层,包括:

将具有双折射特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与覆盖层材料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

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在所述显示功能层之上形成所述线波片功能层与所述覆盖层结合形成的一体结构层。

可选地,所述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在所述波片功能层之上形成线偏振功能层,包括:

将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与基质材料混合,形成第二混合物;

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在所述波片功能层之上形成所述线偏振功能层。

可选地,所述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在所述波片功能层之上形成线偏振功能层,包括:

将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基质材料与修饰层材料混合,形成第二混合物;

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在所述波片功能层之上形成所述线偏振功能层与所述修饰层结合形成的一体结构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将偏光片层内嵌在显示功能层与封装层之间,以降低偏光片层的厚度,从而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实施例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实施例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沿水平方向取向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沿水平方向取向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一实施例中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一实施例中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一实施例中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目前,amoled显示装置的偏光片是通过湿法加工制备而成,基质采用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偏光片的湿法加工方法为:将基质上吸附碘或者二向色性有机染料,然后通过拉伸工艺让基质的分子链沿着直线排列,吸附在基质上的碘或者染料分子也会形成直线方向的取向,形成特定方向的吸收轴,该吸收轴能够吸收平行于吸收轴的光而透过垂直于吸收轴的光,实现将自然光转变成偏振光的目的。这种通过湿法加工工艺制成的偏光片只能在模组工艺段,采用外贴合方式贴合在显示装置中。并且,偏光片的厚度较厚,一般为100um左右,不利于可折叠和可穿戴显示产品的弯折性能,会严重影响到可折叠和可穿戴显示产品的特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的爆炸图。为了解决现有偏光片只能以外贴合方式贴合于显示装置中以消除环境光的影响等问题。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衬底基板10、叠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10之上的显示功能层11、封装层12以及形成于所述显示功能层11和所述封装层12之间的偏光片层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将偏光片层13内嵌在显示功能层11与封装层12之间,以降低偏光片层13的厚度,从而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包括衬底基板10、叠加设置于衬底基板10之上的显示功能层11、叠加设置于显示功能层11之上的覆盖层14、叠加设置于覆盖层14之上的修饰层15、叠加设置于修饰层15之上的偏光片层13以及叠加设置于偏光片层13之上的封装层12。其中,修饰层15的材料可以采用氟化锂,用于提高显示功能层11的发光性能。显示功能层11包括叠加设置的阳极、阴极以及位于阳极、阴极之间的电致发光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将偏光片层13内嵌在显示功能层11与封装层12之间,以降低偏光片层13的厚度,从而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将偏光片层13设置于覆盖层14与封装层12之间,通过覆盖层14保证了显示功能层11的基本光特性,避免采用真空蒸镀制备偏光片层13时,对显示功能层11的光特性产生影响。封装层12能够对偏光片层13起到封装作用,避免高温高湿条件对偏光片层13的偏光功能的影响,从而降低偏光片层13对耐高温高湿特性的要求。

如图2所示,偏光片层13包括叠加设置的波片功能层131和线偏振功能层132,波片功能层131叠加设置于修饰层15之上,线偏振功能层132叠加设置于波片功能层131之上。

实施例中,线偏振功能层132通过真空蒸镀工艺制备而成。其中,线偏振功能层132为ev-线偏振层。线偏振功能层132为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比如,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可以为基于咔唑和三苯胺取代苯乙烯结构的线性有机小分子材料。由于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的长径比大,平面性较强,当通过真空蒸镀将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形成薄膜后,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呈现出水平线性排列。而且,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跃迁偶极矩沿着分子长轴方向,形成平行于分子长轴的吸收轴和垂直于分子长轴的透过轴,实现将自然光转变成偏振光的目的。

具体地,采用多角度椭偏仪(vase)的方法表征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跃迁偶极矩的取向,如下式所示:

其中,s为取向因子,θ为分子跃迁偶极矩与水平基底的夹角,ke和ko分别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消光系数。

图3为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沿水平方向取向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沿水平方向取向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3和图4所示,当s=-0.5时,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20跃迁偶极矩沿水平方向取向。

其中,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的分子结构可以采用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的分子结构。

上述如图9所示的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1和如图11所示的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3的s值分别为-0.33和-0.32。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通过真空蒸镀形成的薄膜中,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内和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间存在氢键等弱键相互作用,导致分子具有较强的刚性,并最终形成沿着分子长轴方向线性排列的各向异性排列,形成沿着分子长轴的吸收轴和垂直于分子长轴的透过轴,实现将自然光转变成偏振光的目的。

实施例中,波片功能层131通过真空蒸镀工艺制备而成。其中,波片功能层131为ev-1/4λ波片功能层。波片功能层131为具有双折射特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比如,具有双折射特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为基于多吡啶苯结构的线性有机小分子材料。现有波片功能层是通过拉伸取向基质薄膜,比如pmma、ps或者cop等聚合物材料,使高分子材料在外力拉伸下线性取向后表现出双折射特性。线偏振光通过波片功能层的时候,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分量的传播速率不同,导致两个方向上分量的相位移,最终合成圆偏振光或者椭圆偏振光。由于,线偏振光的方向和波片功能层的取向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真空蒸镀工艺将线偏振功能层132形成于波片功能层131上时,具有双折射特性的有机小分子间差异化的分子作用力导致线偏振功能层132与波片功能层131取向存在一定的夹角,从而实现偏光片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通过将偏光片层内嵌在显示功能层与封装层之间,以降低偏光片层的厚度,从而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

第二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区别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包括衬底基板10、叠加设置于衬底基板10之上的显示功能层11、叠加设置于显示功能层11之上的覆盖层14、叠加设置于覆盖层14之上的偏光片层13、叠加设置于偏光片层13之上的修饰层15以及叠加设置于修饰层15之上的封装层12。其中,偏光片层13包括叠加设置的波片功能层131和线偏振功能层132,波片功能层131叠加设置于覆盖层14之上,线偏振功能层132叠加设置于波片功能层131之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将偏光片层13内嵌在显示功能层11与封装层12之间,以降低偏光片层13的厚度,从而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将偏光片层13设置于覆盖层14与封装层12之间,通过覆盖层14保证了显示功能层11的基本光特性,避免采用真空蒸镀制备偏光片层13时,对显示功能层11的光特性产生影响。封装层12能够对偏光片层13起到封装作用,避免高温高湿条件对偏光片层13的偏光功能的影响,从而降低偏光片层13对耐高温高湿特性的要求。

第三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区别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包括衬底基板10、叠加设置于衬底基板10之上的显示功能层11、叠加设置于显示功能层11之上的偏光片层13、叠加设置于偏光片层13之上的覆盖层14、叠加设置于覆盖层14之上的修饰层15以及叠加设置于修饰层15之上的封装层12。其中,偏光片层13包括叠加设置的波片功能层131和线偏振功能层132,波片功能层131叠加设置于显示功能层11之上,线偏振功能层132叠加设置于波片功能层131之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将偏光片层13内嵌在显示功能层11与封装层12之间,以降低偏光片层13的厚度,从而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

第四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区别在于,偏光片层包括叠加设置的波片功能层131和线偏振功能层。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包括衬底基板10、叠加设置于衬底基板10之上的显示功能层11、叠加设置于显示功能层11之上的覆盖层14、叠加设置于覆盖层14之上的波片功能层131、叠加设置于波片功能层131之上的一体结构层16以及叠加设置于一体结构层16之上的封装层12。其中,一体结构层16为由线偏振功能层和装饰层结合形成的一体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将偏光片层13内嵌在显示功能层11与封装层12之间,以降低偏光片层13的厚度,从而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并且,将线偏振功能层与修饰层结合成一体结构层16,简化了膜层结构,有效减小显示模组的厚度。

第五实施例

图8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区别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包括衬底基板10、叠加设置于衬底基板10之上的显示功能层11、叠加设置于显示功能层11之上的第一一体结构层17、叠加设置于第一一体结构层17之上的第二一体结构层18以及叠加设置于第二一体结构层18之上的封装层12。其中,偏光片层包括叠加设置的波片功能层和线偏振功能层,第一一体结构层17为由波片功能层和覆盖层结合形成的一体结构,第二一体结构层18为由线偏振功能层和修饰层结合形成的一体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将偏光片层内嵌在显示功能层11与封装层12之间,以降低偏光片层的厚度,从而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并且,将修饰层和覆盖层分别与线偏振功能层和波片功能层结合成一体,简化了膜层结构,有效减小显示模组的厚度。

第六实施例

基于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在衬底基板之上形成显示功能层;

s2、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在所述显示功能层之上形成偏光片层;

s3、在所述偏光片层之上形成封装层。

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

s21、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在所述显示功能层之上形成波片功能层;其中,波片功能层为具有双折射特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比如,具有双折射特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为基于多吡啶苯结构的线性有机小分子材料;

s22、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在所述波片功能层之上形成线偏振功能层。

其中,所述步骤s21包括:

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将具有双折射特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在所述显示功能层之上形成所述波片功能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线偏振光的方向和波片功能层的取向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因此,通过真空蒸镀工艺将线偏振功能层形成于波片功能层上时,波片功能层中具有双折射特性的有机小分子间差异化的分子作用力导致线偏振功能层与波片功能层取向存在一定的夹角,从而实现偏光片的功能。

或者,所述步骤s21包括:

将具有双折射特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与覆盖层材料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

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在所述显示功能层之上形成一体结构层。其中,该一体结构层为由所述波片功能层材料与所述覆盖层材料结合形成的一体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波片功能层与覆盖层结合形成一体结构层,简化了膜层结构,有效减小显示模组的厚度。

其中,所述步骤s22包括:

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将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在所述波片功能层之上形成所述线偏振功能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的长径比大,平面性较强,当通过真空蒸镀将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形成薄膜后,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呈现出水平线性排列。而且,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跃迁偶极矩沿着分子长轴方向,形成平行于分子长轴的吸收轴和垂直于分子长轴的透过轴,实现将自然光转变成偏振光的目的。

或者,所述步骤s22包括:

将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小分子材料与修饰层材料混合,形成第二混合物;

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在所述波片功能层之上形成一体结构层。其中,该一体结构层为由所述线偏振功能层材料与所述修饰层材料结合形成的一体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线偏振功能层与修饰层结合形成一体结构层,简化了膜层结构,有效减小显示模组的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制成的显示模组通过将偏光片层内嵌在显示功能层与封装层之间,以降低偏光片层的厚度,从而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

第七实施例

基于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