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油耐水薄壁绝缘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4887发布日期:2019-10-28 21:5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油耐水薄壁绝缘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壁绝缘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油耐水薄壁绝缘电缆。



背景技术:

薄壁绝缘电缆具有尺寸小、质量轻、载流量大、易安装敷设等特点,广泛应于高速列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航空航天飞行器等高端装备。

耐油与耐水是高分子材料普遍存在的一对相互对立的性能,普通电缆很难同时具备耐油耐水性能,薄壁绝缘电缆由于绝缘较薄,一般不超过0.3mm,所以更难同时达到既耐油又耐水。

申请号为CN201310035524.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电缆,该电缆包括导体,在导体的外侧设置有隔离层,在隔离层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在绝缘的外侧设置有芳纶纤维层,在芳纶纤维层的外侧设置有护套,上述结构构成一缆芯,数根上述结构的缆芯绞合后通过绕包层包覆,在绕包层的外侧设置有乙丙橡胶或硅橡胶绝缘,在乙丙橡胶或硅橡胶绝缘的外侧设置有陶瓷化硅橡胶耐火层,在陶瓷化硅橡胶耐火层的外侧设置有具有防水作用的防水层,在防水层的外侧设置有具有防油作用的防油层,在防油层的外侧设置有无污染的无卤橡胶护套,在绕包层的内侧设置有填充层。

申请号为CN201720268256.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磨防水防油电气化铁路电缆,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一组中心电缆、填充层、内护层、防油层、防水层、缓冲层、铠装层、外护层;所述防油层为纳米硅防水胶填充层;所述防油层为极性橡胶;所述防水层为纳米硅防水胶填充层;所述外护层上设有螺旋凸起,螺旋凸起凹陷处设有鳞片状凸起。

以上电缆通过在线芯外侧设置防水层和防油层来达到防水防油的目的,但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在线芯与外护层之间设置了填充层来填充电缆内的空隙,这样会导致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水、油经填充层渗入电缆内,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水、油经填充层渗入电缆内,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油耐水薄壁绝缘电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油耐水薄壁绝缘电缆,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绝缘线芯组、护套层和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线芯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导体以及包裹在每个所述导体外侧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壁与所述护套层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护套层的外壁与所述防水层的内壁紧密贴合。

通过将导体设计为非绞合的实心导体,外侧包裹有绝缘层的导体并排设置,然后直接在外侧挤包护套层和防水层,使得绝缘层的外壁与所述护套层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护套层的外壁与防水层的内壁紧密贴合,各结构排列紧密,电缆内部不存空隙,有效地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水、油的渗入。

优选地,所述导体为实心导体。

优选地,所述所述绝缘层为聚酯醚薄壁绝缘层。聚酯醚薄壁绝缘层具有较强的耐油性。

优选地,所述护套层为交联聚烯烃护套层。交联聚烯烃护套层强度高,对电缆形成有效保护。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为聚乙烯防水层。聚乙烯防水层防水性能优异。

优选地,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2-0.4mm。

优选地,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3mm。

优选地,所述护套层及防水层向内凹陷,呈“8”字形。可保证电缆即满足性能要求又降低成本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缆导体及绝缘线芯的合理设计,导体为设计为非绞合的实心导体,使得绝缘层的外壁与所述护套层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护套层的外壁与防水层的内壁紧密贴合,各结构排列紧密,电缆内部不存空隙,有效避免使用过程中水、油的渗入;导体外挤包聚酯醚薄壁绝缘层具有较强的耐油性;电缆最外层挤包聚乙烯防水层防水性能优异,完全满足高耐油耐水性能要求;护套层及防水层向内凹陷,呈“8”字形,可保证电缆即满足性能要求又降低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耐油耐水薄壁绝缘电缆,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绝缘线芯组、护套层2和防水层3;所述绝缘线芯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导体11以及包裹在每个所述导体11外侧的绝缘层12,所述导体11为设计为非绞合的实心导体,所述绝缘层12的外壁与所述护套层2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护套层2的外壁与防水层3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导体11为实心导体。所述绝缘层12为聚酯醚薄壁绝缘层,厚度为0.3mm。所述护套层2为交联聚烯烃护套层。所述防水层3为聚乙烯防水层。所述导体11为非绞合的实心导体。

实施例2

参见图2,一种耐油耐水薄壁绝缘电缆,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绝缘线芯组、护套层2和防水层3;所述绝缘线芯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导体11以及包裹在每个所述导体11外侧的绝缘层12,所述导体11为设计为非绞合的实心导体,所述绝缘层12的外壁与所述护套层2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护套层2的外壁与防水层3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导体11为实心导体。所述绝缘层12为聚酯醚薄壁绝缘层,厚度为0.3mm。所述护套层2为交联聚烯烃护套层。所述防水层3为聚乙烯防水层。所述导体11为非绞合的实心导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