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绝缘子除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7190发布日期:2019-12-03 17:5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绝缘子除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施附属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绝缘子除冰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查阅发现,在我国华北、西南、华中等地,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履冰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恶劣的环境以及雨凇天气下更加频繁。而在各种履冰事故中,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冰闪是发生最频繁的。早年间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就叫绝缘子。由硅橡胶材质构成的叫复合绝缘子。绝缘子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着两个基本作用,即支撑导线和防止电流回地,这两个作用必须得到保证,绝缘子不应该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各种机电应力而失效,否则绝缘子就不会产生重大的作用,从而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复合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绝缘子积冰严重影响其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绝缘子除冰装置,能够根据外界温度实现自调节式的热风输出,对绝缘子上产生的冰块进行清除,避免绝缘子失效导致不良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绝缘子除冰装置,包括芯棒,芯棒上交错设置有多个小伞裙和大伞裙,所述的芯棒两端通过金具固定设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穿设有风扇电机,风扇电机上设有风扇叶片,支撑板上还设有环状的电热丝,电热丝设置在支撑板朝向芯棒的一面上,风扇叶片设置在电热丝与支撑板之间;

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防护壳体,电热丝、风扇叶片以及风扇电机均设置在防护壳体内,防护壳体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电热丝基座,电热丝两端固定在电热丝基座上,电热丝基座上还设有信号灯。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板在芯棒穿过的位置上设有绝缘垫圈。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防护壳体底部设有疏水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呈环状分布的进气口,防护壳体朝向芯棒的一面上设有呈环状分布的热风出口。

优选的方案中,由所述的芯棒、小伞裙和大伞裙所组成的绝缘子通过绝缘子固定件固定在电线杆塔上,电线杆塔底部设有绝缘地板,绝缘地板上设有变压器、蓄电装置,蓄电装置与高压线通过变压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蓄电装置与电热丝、风扇电机串联形成主回路,主回路上设有两条并联电路,两条并联电路其中一条与电热丝部分并联,另一条与电热丝整体并联,与电热丝部分并联的并联电路上设有第二开关,与电热丝整体并联的并联电路上设有第三开关,三条电路上分别设有一个信号灯。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设有控制按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复合绝缘子除冰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对绝缘子上的积冰进行有效去除,保障电路的正常运行;

(2)用于除冰的热风温度可根据外界温度实现自适应调节,当外界温度较低时,则输出较高温度的热风,提升除冰效率,当外界温度较低时,则输出较低温度的热风甚至冷风;

(3)装置无需对绝缘子本身进行改装,不会造成绝缘子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有防护壳体时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有防护壳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方框图。

图中:小伞裙1,芯棒2,大伞裙3,电热丝4,支撑板5,风扇叶片6,风扇电机7,金具8,电热丝基座9,信号灯10,绝缘垫圈11,温度传感器12,疏水孔13,防护壳体14,进气口15,热风出口16,绝缘地板17,变压器18,蓄电装置19,控制按钮20,电线杆塔21,绝缘子固定件22,第一开关23,第二开关24,第三开关2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中,一种复合绝缘子除冰装置,包括芯棒2,芯棒2上交错设置有多个小伞裙1和大伞裙3,所述的芯棒2两端通过金具8固定设有支撑板5,在支撑板5上穿设有风扇电机7,风扇电机7上设有风扇叶片6,支撑板5上还设有环状的电热丝4,电热丝4设置在支撑板5朝向芯棒2的一面上,风扇叶片6设置在电热丝4与支撑板5之间;

所述的支撑板5上设有防护壳体14,电热丝4、风扇叶片6以及风扇电机7均设置在防护壳体14内,防护壳体14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2。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板5上设有电热丝基座9,电热丝4两端固定在电热丝基座9上,电热丝基座9上还设有信号灯10。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板5在芯棒2穿过的位置上设有绝缘垫圈11。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防护壳体14底部设有疏水孔13。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板5上设有呈环状分布的进气口15,防护壳体14朝向芯棒2的一面上设有呈环状分布的热风出口16。

优选的方案中,由所述的芯棒2、小伞裙1和大伞裙3所组成的绝缘子通过绝缘子固定件22固定在电线杆塔21上,电线杆塔21底部设有绝缘地板17,绝缘地板17上设有变压器18、蓄电装置19,蓄电装置19与高压线通过变压器18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蓄电装置19与电热丝4、风扇电机7串联形成主回路,主回路上设有两条并联电路,两条并联电路其中一条与电热丝4部分并联,另一条与电热丝4整体并联,与电热丝4部分并联的并联电路上设有第二开关24,与电热丝4整体并联的并联电路上设有第三开关25,三条电路上分别设有一个信号灯10。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蓄电装置19上设有控制按钮20。

其中控制部分的原理如下:

当外界温度低于一定值时,温度传感器12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相应的开关(第一开关23、第二开关24或第三开关25)闭合,如图6所示,某一电路闭合之后,风扇电机7启动,开始送风,而配合电热丝4发出的热量,使输出的风带有一定温度,从而达到除冰目的。

其中,两个防护壳体14上的进气口15采用中心对称的方式设置,使得芯棒2两端的热风形成对流,保证整个绝缘子均能够接触到热风,避免小伞1裙因大伞裙3阻挡导致无法达到除冰目的的情况发生。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绝缘子上的积冰进行有效去除,保障电路的正常运行;用于除冰的热风温度可根据外界温度实现自适应调节,当外界温度较低时,则输出较高温度的热风,提升除冰效率,当外界温度较低时,则输出较低温度的热风甚至冷风;装置无需对绝缘子本身进行改装,不会造成绝缘子的损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