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接地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646发布日期:2019-10-19 03:14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接地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型接地线端子。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中经常需要在停电的设备上加装接地线,目前变电站现场配置有多种接地端,大体包括孔型和螺栓型两种,因此,运维班往往需要配备多种相匹配的接地线,造成接地线的重复性配备,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现有接地端往往将螺母与螺栓共同置于变电站现场,常常出现螺母遗失、油漆覆盖、螺栓锈蚀等问题,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通用型接地线端子,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通用型接地线端子,包括基座、固定件、链条和铜鼻子;

所述基座包括本体和立柱,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于本体,且立柱上设布满全周壁的外螺纹;所述铜鼻子套接于立柱,所述铜鼻子的一端为扁平,上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设于立柱,铜鼻子的另一端与剥皮后的电线电缆铜芯电连接;所述固定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有与立柱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基座和固定件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链条长度满足固定件由立柱的尾端旋入并与基座将铜鼻子夹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和固定件外周设手拧滚花纹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为铜制手拧滚花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铜制手拧滚花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链条与固定件间为可拆装式连接。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基座与固定件的配合或拆分使用,既能安装于孔型接地端,又能适用于螺栓型接地端,适配性高,通用性强,通过通用型设计,能够将运维班配备的接地线数量减少50%,避免接地线的重复性配备,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2.链条的设置,保证基座与固定件的合理配合或分离,避免出现螺母遗失、油漆覆盖、螺栓锈蚀等问题,增加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手拧滚花纹路,安装时不需要借助扳手等工具,简单手拧即可完成,同时铜材质保证电传导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使用状态剖面图。

图2为实施例2使用状态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施例1

请查阅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通用型接地线端子,包括基座1、固定件2、链条4和铜鼻子3;

本实施例的基座1为铜制手拧滚花螺栓,所述基座1包括本体和立柱,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于本体,且立柱上设布满全周壁的外螺纹,即本实施例的螺栓;

所述铜鼻子3套接于立柱;所述铜鼻子3的一端为扁平,上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接于螺栓,铜鼻子3的另一端与剥皮后的电线电缆铜芯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固定件2为铜制手拧滚花螺母,所述固定件2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有与立柱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基座1和固定件2通过链条4连接,所述链条4长度满足固定件2由立柱的尾端旋入并与基座1将铜鼻子3夹紧固定。

所述本体和固定件2外周设手拧滚花纹路,安装时不需要借助扳手等工具,简单手拧即可完成,同时铜材质保证电传导能力。

本实施例适用孔型接地端6,安装于孔型接地端6时,利用基座1的本体固定于孔型接地端6底部,立柱穿入孔型接地端6,套入铜鼻子3,再将固定件2旋入立柱,将铜鼻子3的扁平的一端锁紧固定,及完成安装。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适用螺栓型接地端5,接地端的螺栓部取代立柱,直接套入铜鼻子3,再将固定件2旋入螺栓,将铜鼻子3的扁平的一端锁紧固定,即完成安装。所述链条4与固定件2间为可拆装式连接,本实施例中可取下基座1,防止遗留现场出现遗失、油漆覆盖、螺栓锈蚀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