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频FFC屏蔽线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726发布日期:2019-10-19 03:1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频FFC屏蔽线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FFC连接器,尤其是一种用于高频FFC屏蔽线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FFC排线在传输信号时需要进行屏蔽,通常采用在排线的外面包裹金属屏蔽层来实现屏蔽。但是FFC排线在传输高频信号时,金属屏蔽层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FFC屏蔽线在高频信号传输时屏蔽失效的问题,有效保证FFC屏蔽线的屏蔽效果的一种用于高频FFC 屏蔽线的连接器,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高频FFC屏蔽线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排线插槽、端子槽、盖板槽和接地槽,所述排线插槽位于连接座的一侧,所述盖板槽位于连接座的顶部,所述盖板槽与排线插槽相通,所述接地槽位于排线插槽的两侧,且接地槽分别与排线插槽和盖板槽相通,所述端子槽位于连接座的另一侧,所述端子槽阵列设有多个,所述端子槽与排线插槽相通;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固定在端子槽中,所述导电端子一侧的底部设有导电焊接脚,所述导电焊接脚位于连接座的另一侧的底部,所述导电端子的另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所述上弹性臂上设有限位槽,所述下弹性臂上设有导电触点,所述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均位于排线插槽内;掀盖,所述掀盖转动安装在盖板槽内,所述掀盖的一侧设有转动槽、转动轴和定位轴,所述转动槽设有多个,所述转动槽与端子槽一一对应,所述转动槽内均设有转动轴,所述上弹性臂插在转动槽内,所述转动轴活动位于上弹性臂的限位槽内,所述定位轴位于盖板槽内,且位于盖板槽的两侧;及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对称安装在接地槽中,所述接地端子上设有插入杆、接地焊脚和弹性压脚,所述插入杆位于接地端子的一端,所述插入杆插在接地槽中,所述接地焊脚位于接地端子的底部,所述接地焊脚的底面不低于连接座的底面,所述接地焊脚与PCB板上的接地线连接,所述弹性压脚位于接地端子顶部的一侧,且位于排线插槽中,所述弹性压脚压紧在高频FFC屏蔽线的铝箔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地端子与高频FFC屏蔽线上的铝箔实现有效的导通,并通过与PCB上的接地线连接实现有效的屏蔽。

掀盖将高频FFC屏蔽线压紧在下弹性臂的导电触点上,实现高频FFC屏蔽线与连接器的有效连接。

优选的,所述掀盖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掀盖的两端,且位于掀盖的另一侧,所述固定块与高频FFC屏蔽线的固定槽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能够将高频FFC屏蔽线限制在排线插槽内,防止高频FFC屏蔽线松动、脱落。

优选的,所述掀盖与高频FFC屏蔽线相对的面设有压紧凸台,且压紧凸台位于掀盖的一侧,所述压紧凸台用于将高频FFC屏蔽线压紧在导电触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凸台能够有效保证将高频FFC屏蔽线压紧在导电触点上,防止盖板与高频FFC屏蔽线接触面积过大,导致不能将高频FFC 屏蔽线有效压紧在导电触点上。

优选的,所述盖板槽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斜面;所述定位轴上设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限位斜面相匹配,所述掀盖打开时定位面压在限位斜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斜面与定位面限制盖板的转动位置,防止盖板反压高频FFC屏蔽线,导致高频FFC屏蔽线插入和拔出不方便。

优选的,所述掀盖的另一侧设有避位斜面,所述掀盖打开时避免斜面与高频 FFC屏蔽线不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位斜面能够有效避免掀盖干涉高频FFC屏蔽线的插入和拔出。

优选的,所述弹性压脚与弧形弹性片连接,所述弧形弹性片位于连接片的一侧,且弧形弹性片正对着高频FFC屏蔽线的插入方向;所述连接片位于接地端子顶部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弹性片能够提高较好的压紧力,并且变形空间大,方便高频FFC屏蔽线插入,同时弧形面与高频FFC屏蔽线的端部接触使插入容易,避免卡住高频FFC屏蔽线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弹性压脚与高频FFC屏蔽线接触的端部设有倒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圆角防止拔出高频FFC屏蔽线时划伤铝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高频FFC屏蔽线的连接器能够有效解决FFC屏蔽线在高频信号传输时屏蔽失效的问题、有效保证FFC屏蔽线的屏蔽效果、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不易松脱。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高频FFC屏蔽线的连接器与高频FFC屏蔽线的正视装配图;

图2是一种用于高频FFC屏蔽线的连接器与高频FFC屏蔽线的轴测装配图;

图3是一种用于高频FFC屏蔽线的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掀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掀盖的侧视图;

图8是接地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通过导通高频FFC屏蔽线5上的铝箔与PCB板上的接地线实现高频屏蔽。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用于高频FFC屏蔽线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座1,铰接在连接座1上的掀盖4,固定在连接座1上的导电端子2和接地端子3。

具体的,如图1至图5所示,连接座1为矩形座,连接座1上设有排线插槽 12、端子槽11、盖板槽13和接地槽14,排线插槽12位于连接座1的前侧面,盖板槽13位于连接座1的顶部,盖板槽13与排线插槽12相通,接地槽14位于排线插槽12的两侧,且接地槽14分别与排线插槽12和盖板槽13相通,端子槽 11位于连接座1的后侧面,端子槽11阵列设有多个,端子槽11贯穿连接座1 的前侧面,且与排线槽相通。

如图9所示,导电端子2设有多个,导电端子2固定在端子槽11中,导电端子2一侧的底部设有导电焊接脚21,导电焊接脚21位于连接座1的后侧面的底部,导电焊接脚21的底面不低于连接座1的底面,导电端子2的另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弹性臂22和下弹性臂24,上弹性臂22上设有限位槽221,限位槽221为圆弧槽,下弹性臂24上设有导电触点241,上弹性臂22和下弹性臂24均位于排线插槽12内,导电端子2与高频FFC屏蔽线5上的导线一一对应。

如图6和图7所示,掀盖4转动安装在盖板槽13内,掀盖4的一侧设有转动槽41、转动轴42和定位轴43,转动槽41设有多个,转动槽41与端子槽11 一一对应,转动槽41内均设有转动轴42,上弹性臂22插在转动槽41内,转动轴42活动位于上弹性臂22的限位槽221内,定位轴43位于盖板槽13内,且位于盖板槽13的两侧。定位轴43和转动轴42使掀盖4绕限位槽221的轴线转动。

如图8所示,接地端子3为两个对称件,接地端子3对称安装在接地槽14 中,接地端子3上设有插入杆33、接地焊脚31和弹性压脚32,插入杆33位于接地端子3的一端,插入杆33插在接地槽14中,接地焊脚31位于接地端子3 的底部,接地焊脚31的底面不低于连接座1的底面,接地焊脚31与PCB板上的接地线连接,弹性压脚32位于接地端子3顶部的一侧,且位于排线插槽12 中,弹性压脚32压紧在高频FFC屏蔽线5的铝箔上,弹性压脚32与弧形弹性片35连接,弧形弹性片35位于连接片34的一侧,且弧形弹性片35正对着高频 FFC屏蔽线5的插入方向;连接片34位于接地端子3顶部的一侧。弧形弹性片 35能够提高较好的压紧力,并且变形空间大,方便高频FFC屏蔽线5插入,同时弧形面与高频FFC屏蔽线5的端部接触使插入容易,避免卡住高频FFC屏蔽线5的端部。弹性压脚32与高频FFC屏蔽线5接触的端部设有倒圆角。倒圆角防止拔出高频FFC屏蔽线5时划伤铝箔。

接地端子3和导电均在均为铜片冲压而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弹性。

掀盖4上设有固定块44,固定块44位于掀盖4的两端,且位于掀盖4的另一侧,固定块44与高频FFC屏蔽线5的固定槽51相匹配。固定块44能够将高频FFC屏蔽线5限制在排线插槽12内,防止高频FFC屏蔽线5松动、脱落。

掀盖4与高频FFC屏蔽线5相对的面设有压紧凸台46,且压紧凸台46位于掀盖4的一侧,压紧凸台46用于将高频FFC屏蔽线5压紧在导电触点241上。

压紧凸台46能够有效保证将高频FFC屏蔽线5压紧在导电触点241上,防止盖板与高频FFC屏蔽线5接触面积过大,导致不能将高频FFC屏蔽线5有效压紧在导电触点241上。

盖板槽13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斜面15;定位轴43上设有定位面47,定位面 47与限位斜面15相匹配,掀盖4打开时定位面47压在限位斜面15上。

限位斜面15与定位面47限制盖板的转动位置,防止盖板反压高频FFC屏蔽线5,导致高频FFC屏蔽线5插入和拔出不方便。

掀盖4的另一侧设有避位斜面45,掀盖4打开时避免斜面与高频FFC屏蔽线5不接触。避位斜面45能够有效避免掀盖4干涉高频FFC屏蔽线5的插入和拔出。

下弹性臂24的端部还设有导入斜面,导入斜面与导电触点241连接,导入斜面方便高频FFC屏蔽线5插入。

接地端子3与高频FFC屏蔽线5上的铝箔实现有效的导通,并通过与PCB 上的接地线连接实现有效的屏蔽。

掀盖4将高频FFC屏蔽线5压紧在下弹性臂24的导电触点241上,实现高频FFC屏蔽线5与连接器的有效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