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有防触电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7931发布日期:2019-09-17 20:0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有防触电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电源转换开关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配有防触电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双电源转换开关是一种能在两路电源之间进行可靠切换双电源的装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许多行业和部门对供电的可靠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供电的连续性,许多重要的场合都采用了双电源供电,因此对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安全性要求也更高。现有技术中,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控制本体、接线本体;所述接线本体处没有设有防护装置,存在误触的风险,安全性不够。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配有防触电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有防触电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控制主体,所述控制主体的一侧设有接线主体和位于所述接线主体一侧的防护机构,所述控制主体上设有铭牌和位于所述铭牌下方的指示件,所述指示件的一侧设有电气钥匙锁,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接线主体上的若干基座,所述基座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基座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位于两个所述基座之间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设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中心位置设有螺栓,所述防护盖的内部设有空心槽,所述空心槽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所述空心槽内部的抽拉板一和抽拉板二,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设有通槽,所述抽拉板一和所述抽拉板二之间通过贯穿所述通槽的衔接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抽拉板一和所述抽拉板二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中间位置设有拉杆,所述抽拉板一和所述抽拉板二远离所述拉杆的一侧设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槽的内壁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抽拉板一和所述抽拉板二的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卡杆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滚珠,所述滑槽内壁两侧对称设有与所述滚珠相适配的滚槽。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机构包括与所述抽拉板一连接的子管和与所述抽拉板二连接的母管,所述子管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母管内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部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栓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防护盖、所述隔板和所述母管且延伸至所述螺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母管的内壁底端设有与所述移动板连接的弹簧一,所述子管的外部环绕设有位于所述母管上方的弹簧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基座、旋转轴、套筒和防护盖,便于使得防护盖进行翻转,进而使得防护盖盖住接线主体,同时通过抽拉板一、抽拉板二以及衔接机构的配合设置,便于对抽拉板一和抽拉板二进行固定,进而提高了抽拉板一和抽拉板二对接线主体的防护功能,避免人员操作时触碰与接线主体连接的线路,进而提高了安全,通过设置的衔接机构,便于使得抽拉板一和抽拉板二恢复初始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对接线主体的连接线路进行检修,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时提高了对人员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配有防触电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配有防触电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配有防触电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防护盖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配有防触电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衔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控制主体;2、接线主体;3、防护机构;4、铭牌;5、电气钥匙锁;6、基座;7、旋转轴;8、套筒;9、防护盖;10、空心槽;11、隔板;12、抽拉板一;13、抽拉板二;14、通槽;15、衔接机构;16、拉杆;17、挡板;18、卡杆;19、滑槽;20、滚珠;21、滚槽;22、子管;23、母管;24、移动板; 25、螺纹槽;26、螺栓;27、弹簧二;28、弹簧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有防触电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有防触电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控制主体1,所述控制主体1的一侧设有接线主体2和位于所述接线主体2一侧的防护机构3,所述控制主体1上设有铭牌4和位于所述铭牌4下方的指示件,所述指示件的一侧设有电气钥匙锁5,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接线主体2上的若干基座6,所述基座6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基座6 之间通过旋转轴7连接,所述旋转轴7上套设有位于两个所述基座6之间的套筒8,所述套筒8的一侧设有防护盖9,所述防护盖9的中心位置设有螺栓26,所述防护盖9的内部设有空心槽10,所述空心槽10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隔板 11,所述隔板11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所述空心槽10内部的抽拉板一12和抽拉板二13,所述隔板11的中间位置设有通槽14,所述抽拉板一12和所述抽拉板二13之间通过贯穿所述通槽14的衔接机构15连接。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基座6、旋转轴7、套筒8和防护盖9,便于使得防护盖9进行翻转,进而使得防护盖9盖住接线主体2,同时通过抽拉板一12、抽拉板二13以及衔接机构15的配合设置,便于对抽拉板一12和抽拉板二13进行固定,进而提高了抽拉板一12和抽拉板二13对接线主体2 的防护功能,避免人员操作时触碰与接线主体2连接的线路,进而提高了安全,通过设置的衔接机构15,便于使得抽拉板一12和抽拉板二13恢复初始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对接线主体2的连接线路进行检修,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时提高了对人员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1、2、3所示,所述抽拉板一12和所述抽拉板二13远离所述隔板 11的一侧中间位置设有拉杆16,所述抽拉板一12和所述抽拉板二13远离所述拉杆16的一侧设有挡板17。通过设置的拉杆16,便于带动抽拉板一12和抽拉板二13移动,通过设置的挡板17,有效的提高了对接线主体2的防护作用。

如图2、3所示,所述空心槽10的内壁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卡杆18,所述卡杆18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抽拉板一12和所述抽拉板二13的滑槽19内。通过设置的卡杆18和滑槽19,提高了抽拉板一12和抽拉板二13移动的平衡性,保持抽拉板一12和抽拉板二13直线滑动。

如图3所示,所述卡杆18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滚珠20,所述滑槽19内壁两侧对称设有与所述滚珠20相适配的滚槽21。通过设置的滚珠20和滚槽 21,有效的减小了卡杆18与滑槽19之间的摩擦。

如图4所示,所述衔接机构15包括与所述抽拉板一12连接的子管22和与所述抽拉板二13连接的母管23,所述子管22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母管23 内部的移动板24,所述移动板24的内部设有螺纹槽25,所述螺栓26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防护盖9、所述隔板11和所述母管23且延伸至所述螺纹槽25 中。通过设置的衔接机构15,有效的对抽拉板一12和抽拉板二13进行拉伸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母管23的内壁底端设有与所述移动板24连接的弹簧一28,所述子管22的外部环绕设有位于所述母管23上方的弹簧二27。通过设置的弹簧一28和弹簧二27,有效的使得在断开螺栓26与螺纹槽25的连接时,便于使得抽拉板一12和抽拉板二13移动至原位置。在实际使用时,弹簧一 28和弹簧二27均可以为拉伸弹簧。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翻转防护盖9,使得防护盖9带动套筒8围绕旋转轴7进行旋转,进而使得防护盖9移动至与接线主体2平行时,进而拉动拉杆16,使得拉杆16带动抽拉板二13和抽拉板一12相远离移动,进而抽拉板二13和抽拉板一12上的滑槽19在空心槽10内部的卡杆18上滑动,进而使得卡杆18上的滚珠20在滑槽19内部的滚槽21中滚动,进而当抽拉板二13 和抽拉板一12相远离时,使得子管22在母管23的内部移动,进而使得移动板24移动至母管23的顶部,使得弹簧一28和弹簧二27均处于拉伸状态,进而将螺栓26的一端贯穿防护盖9、隔板11和母管23进而与移动板24内部的螺纹槽25连接,进而使得抽拉板二13和抽拉板一12处于展开状态,进而实现了对接线主体2的防护功能,避免人员在操作时触碰,当反向旋转螺栓26,使得螺栓26与螺纹槽25断开连接,由于弹簧二27和弹簧一28的反向作用力,使得子管22向母管23的内部移动,进而使得抽拉板二13和抽拉板一12相互靠近,进而使得抽拉板二13和抽拉板一12进入防护盖9的内部,使得抽拉板二13和抽拉板一12恢复原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对接线主体2进行连线和检修工作。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基座6、旋转轴7、套筒8和防护盖9,便于使得防护盖9进行翻转,进而使得防护盖9盖住接线主体2,同时通过抽拉板一12、抽拉板二13以及衔接机构15的配合设置,便于对抽拉板一12和抽拉板二13进行固定,进而提高了抽拉板一12和抽拉板二13对接线主体2的防护功能,避免人员操作时触碰与接线主体2连接的线路,进而提高了安全,通过设置的衔接机构15,便于使得抽拉板一12 和抽拉板二13恢复初始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对接线主体2的连接线路进行检修,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时提高了对人员的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