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视频监控用屏蔽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6626发布日期:2019-11-27 18:31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程视频监控用屏蔽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视频监控用屏蔽线。



背景技术:

屏蔽线是指使用导电布,网状编织导线把信号线包裹起来的传输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就是通过标准电话线、网络、移动宽带及isdn数据线或直接连接,可达到的世界任何角落,并能够控制云台/镜头、存储视频监控图像,远程传输监控系统通过屏蔽线组合成的线路将远方活动场景传送到观看者的电脑屏幕上,并具备当报警触发时向接收端反向拨号报警功能,但是现有技术的屏蔽线在固定完成后需要对其拆下检修时步骤繁琐,影响劳动时间,并且屏蔽线内的线体容易发生挤压,形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远程视频监控用屏蔽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屏蔽线在固定完成后需要对其拆下检修时步骤繁琐,影响劳动时间,并且屏蔽线内的线体容易发生挤压,形成损坏,达到对固定完成后的屏蔽线进行便捷的拆下检修,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对屏蔽线内的线体进行挤压缓冲,减少挤压力,提高使用寿命。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远程视频监控用屏蔽线,包括壳体、屏蔽层、线体、固定装置和缓冲装置,所述壳体内侧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屏蔽层和线体,所述壳体外侧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外侧与屏蔽层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由顶板、垫片、卡扣、底板、固定孔、压板和线槽组成,所述顶板内侧前端与垫片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后端面上下两端通过卡扣与底板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前端面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顶板上下端面前端均设置有压板,并且顶板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内侧后端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内侧与壳体外侧进行插接,所述缓冲装置由转轴、条板、防压垫、滑槽、圈体和防压圈组成,所述条板内端与转轴外侧转动连接,所述条板上下两端与防压垫固定连接,所述条板外端通过滑槽与圈体滑动连接,所述圈体内侧左端与防压圈固定连接,所述圈体外侧与屏蔽层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压圈的外径尺寸与圈体的内径尺寸一致,并且防压圈的厚度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防压垫与条板的大小一致,并且防压垫外侧面摩擦系数为0.4。

进一步的,所述线槽的内侧最大宽度和高度均大于壳体的外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的后端为圆弧状结构,并且垫片与壳体的接触面间隙距离不大于1mm。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内侧后端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方形凹槽,并且凹槽的内侧结构与卡扣的外侧结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条板的数量设置有三个,并且条板的长度大于圈体的内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防压垫和防压圈的材质为泡沫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的材质为橡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屏蔽线在固定完成后需要对其拆下检修时步骤繁琐,影响劳动时间的问题,通过在壳体外侧设置了固定装置,有利于通过线槽固定壳体,通过垫片抵住壳体,使壳体通过底板和固定孔安装在监控路线内,拆卸时,通过压住压板使卡扣从底板内缩出,使顶板与底板分离,达到对固定完成后的屏蔽线进行便捷的拆下检修,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2)、为解决屏蔽线内的线体容易发生挤压,形成损坏的问题,通过在屏蔽层内设置了缓冲装置,再将线体分别穿过圈体内的条板,在受到挤压力时,使条板上的防压垫对线体上的压力进行接触缓冲,并且使条板顺着滑槽滑动,带动线体移动,对挤压进行缓解,达到对屏蔽线内的线体进行挤压缓冲,减少挤压力,提高使用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50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屏蔽层-2、线体-3、固定装置-4、缓冲装置-5、顶板-401、垫片-402、卡扣-403、底板-404、固定孔-405、压板-406、线槽-407、转轴-501、条板-502、防压垫-503、滑槽-504、圈体-505、防压圈-5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视频监控用屏蔽线:包括壳体、屏蔽层、线体、固定装置和缓冲装置,壳体内侧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屏蔽层和线体,壳体外侧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缓冲装置外侧与屏蔽层内侧固定连接,固定装置由顶板、垫片、卡扣、底板、固定孔、压板和线槽组成,顶板内侧前端与垫片固定连接,顶板后端面上下两端通过卡扣与底板内侧固定连接,底板前端面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固定孔,顶板上下端面前端均设置有压板,并且顶板与压板固定连接,压板内侧后端设置有线槽,线槽内侧与壳体外侧进行插接,缓冲装置由转轴、条板、防压垫、滑槽、圈体和防压圈组成,条板内端与转轴外侧转动连接,条板上下两端与防压垫固定连接,条板外端通过滑槽与圈体滑动连接,圈体内侧左端与防压圈固定连接,圈体外侧与屏蔽层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防压圈506的外径尺寸与圈体505的内径尺寸一致,并且防压圈506的厚度为1mm,与线体3接触并对挤压力进行缓冲。

其中,所述防压垫503与条板502的大小一致,并且防压垫503外侧面摩擦系数为0.4,使线体3受到挤压时能够通过在防压垫503上的滑动对力进行粗布的缓解。

其中,所述线槽407的内侧最大宽度和高度均大于壳体1的外径尺寸,对壳体1进行放置和固定。

其中,所述垫片402的后端为圆弧状结构,并且垫片402与壳体1的接触面间隙距离不大于1mm,与线槽407内的线体3进行接触和固定。

其中,所述底板404的内侧后端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方形凹槽,并且凹槽的内侧结构与卡扣403的外侧结构一致,使卡扣403通过凹槽与底板404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条板502的数量设置有三个,并且条板502的长度大于圈体505的内径大小,使条板502能够稳定的在滑槽504内进行滑动。

其中,所述防压垫503和防压圈506的材质为泡沫塑料,质量轻,弹性好。

其中,所述垫片402的材质为橡胶,具有较高的弹性。

本专利所述的垫片402是一种后端设置有圆弧状结构的橡胶垫,具有较高的弹性,在与壳体1接触之后,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产生相对弹性形变,使接触面与壳体1的外侧相互贴紧,提高固定效果,所述的防压圈506是一种由泡沫塑料制成的垫板,质量轻,并且弹性好,能够在受到挤压力后通过自身的弹性对挤压力进行缓冲。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用手握住壳体1,随后,根据远程视频监控所规划的路线,将壳体1通过固定装置4固定安装于规划好的路线上,使视频监控能够进行运作,安装固定壳体1时,先拿出底板404,随后,将外部固定器件通过固定孔405将底板404固定在所规划的路线上,然后将壳体1通过线槽407插入顶板401内,并使壳体1外侧前端抵住垫片402,随后,将顶板401前端插入到底板404内,并使卡扣403通过底板404内侧后端顶部和底部的凹槽与底板404进行固定,使顶板401与底板404进行固定,从而将壳体1固定在所需要进行放置的路线上,当需要进行线路检修,在固定装置4上拆下壳体1时,便可以用手握住顶板401上下两端的压板406,然后通过压力对压板406进行施压,使顶板404上下两端在底板404内进行收缩,随后,并使卡扣403在底板404内的凹槽上缩出,然后通过对压板406施加拉力,使顶板401从底板404中拉出,令壳体1取消固定,向壳体1内的线体3受到挤压时,线体3便会在屏蔽层2内对条板502进行施力,使条板502顺着滑槽504在圈体505内滑动,使线体3对挤压力进行初步的缓解,当挤压力通线体3传递到防压垫503和防压圈506后,通过防压垫503和防压圈506的弹性效果,对线体3上的挤压力进行吸收和缓冲,使线体3上的挤压力通过防压垫503和防压圈506的缓冲后进行减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