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9916发布日期:2019-12-03 18:1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在自动化机器人中使用的连接器,需要安装和信息传输稳定。

现有的连接器多是通过针脚与针脚座相互挤压插紧,卡接效果差,长期使用移动,容易发生脱离,连接性能差;现有的连接器在通电时,各个针脚之间通电会有电磁产生,电磁相互干扰,造成信号传输稳定性差。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主要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主要包括外框、内针脚和线圈,所述外框上下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弹性片,弹性片左端固定安装有凸头,所述外框左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凸块,凸块前后侧壁固定安装有前后对称的限位板,限位板远离凸块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卡座,所述凸块外壁开设有等距排列的装配槽,所述凸块内侧位于装配槽处固定安装有内针脚,内针脚左部侧壁裸露,所述外框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绝缘套,绝缘套内部开设有与内针脚配合的通孔,所述内针脚经由通孔贯穿绝缘套,所述外框内侧开设有环绕绝缘套设置的环槽,所述外框位于环槽内侧固定安装有铁壳,铁壳内侧盘绕有线圈;所述插头主要包括底座、绝缘壳和外针脚,所述底座右侧边缘处侧壁固定安装有绝缘壳,绝缘壳上下内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外针脚,所述底座中部开设有供外针脚通过的开孔,所述外针脚右部侧壁与内针脚左部外壁滑动接触,所述绝缘壳上下外壁右部固定安装有楔形座,楔形座与凸头卡接,所述绝缘壳左右侧壁安装有上下对称的卡头,卡头与卡座卡接,所述绝缘壳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板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插头与插座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圈为漆包线,所述线圈右部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接电壳,所述线圈右部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接电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针脚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接线壳,第一接线壳为薄壁导电金属套,所述内针脚通过第一接线壳与外部导线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针脚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壳,所述外针脚通过第二接线壳与外部导线卡接,所述第二接线壳为薄壁导电金属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座左部设置有与卡头配合的导向斜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本连接器带有卡接机构,配合针脚与针脚之间的相互挤压,卡接效果好,不容易发生脱离,连接性能好;本连接器在通电时,对各个针脚通电产生的电磁进行消除,避免电磁相互干扰,保证信号传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中插头左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中插座右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中插头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中卡头与卡座卡接状态俯视角度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外框1、第一接线壳2、上接电壳3、下接电壳4、凸块5、限位板6、内针脚7、外针脚8、第二接线壳9、底座10、绝缘壳11、凸头12、楔形座13、弹性片14、卡头15、导向斜槽16、卡座17、线圈18、铁壳19、绝缘套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主要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主要包括外框1、内针脚7和线圈18,所述外框1上下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弹性片14,弹性片14左端固定安装有凸头12,所述外框1左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凸块5,凸块5前后侧壁固定安装有前后对称的限位板6,限位板6远离凸块5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卡座17,所述凸块5外壁开设有等距排列的装配槽,所述凸块5内侧位于装配槽处固定安装有内针脚7,内针脚7左部侧壁裸露,所述外框1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绝缘套20,绝缘套20内部开设有与内针脚7配合的通孔,所述内针脚7经由通孔贯穿绝缘套20,所述外框1内侧开设有环绕绝缘套20设置的环槽,所述外框1位于环槽内侧固定安装有铁壳19,铁壳19内侧盘绕有线圈18;所述插头主要包括底座10、绝缘壳11和外针脚8,所述底座10右侧边缘处侧壁固定安装有绝缘壳11,绝缘壳11上下内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外针脚8,所述底座10中部开设有供外针脚8通过的开孔,所述外针脚8右部侧壁与内针脚7左部外壁滑动接触,所述绝缘壳11上下外壁右部固定安装有楔形座13,楔形座13与凸头12卡接,所述绝缘壳11左右侧壁安装有上下对称的卡头15,卡头15与卡座17卡接,所述绝缘壳11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板6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插头与插座卡接。

所述线圈18为漆包线,所述线圈18右部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接电壳3,所述线圈18右部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接电壳4。

所述内针脚7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接线壳2,第一接线壳2为薄壁导电金属套,所述内针脚7通过第一接线壳2与外部导线卡接。

所述外针脚8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壳9,所述外针脚8通过第二接线壳9与外部导线卡接,所述第二接线壳9为薄壁导电金属套。

所述卡座17左部设置有与卡头15配合的导向斜槽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无损干扰信号传输连接器,使用时,内针脚7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接线壳2,导线穿入第一接线壳2内部通过挤压变形将导线与内针脚7固定连接,形成带有导线的插头,外针脚8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壳9,导线穿入第二接线壳9内部通过挤压变形将导线与外针脚8固定连接,形成带有导线的插座,插头与插座配合形成连接器,将两段导线卡接,卡座17与卡头15卡接,导向斜槽16方便插接,凸头12与楔形座13卡接,插头与插座卡接稳定,避免自动脱离,在使用时,通过两条导线将线圈18与交流电源的正负极连接,交流电流通过线圈18形成交替的磁场,形成简易的消磁器,对线圈18内部的内针脚7进行消磁处理,避免针脚处产生电磁干扰,保证信号输送的稳定,本连接器带有卡接机构,配合针脚与针脚之间的相互挤压,卡接效果好,不容易发生脱离,连接性能好;本连接器在通电时,对各个针脚通电产生的电磁进行消除,避免电磁相互干扰,保证信号传输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