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机械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0069发布日期:2020-02-08 00:0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机械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机械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为满足使用需要及设计要求,一部分机械中的运动结构在进行机械运动时,往往需要在其运动轨迹上的某些特定位置实现固定功能,就是指运行电路在某一点处断开连接,使电路处于断路状态,装备停止运行,这就要求其具有限位装置。但是现有的限位装置只能实现单级限位,一旦其中的零件出现问题,限位装置就无法完成限位效果,并且就得更换限位装置,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级机械限位装置,结构简单,当其中一个限位装置损坏时另一个限位装置也能达到让电路断开的效果,实现多级限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机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弹簧、固定架和传动杆,所述固定架固定所述弹簧,所述传动杆贯穿所述固定架,所述传动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传动杆的另一侧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通过第一旋转轴固定,所述锁扣的一侧设置有勾部,所述弹簧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设置在所述勾部内并通过第二旋转轴固定,所述旋转杆远离所述勾部的位置设置有接触铜片,所述接触铜片上设置有导线;两个所述限位装置的传动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杆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接触铜片之间的材料是绝缘体。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杆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接触铜片之间的材料是绝缘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接触铜片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所述固定架、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与所述传动杆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锁扣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机械限位装置结构简单,用连接杆连接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采用多级限位,当其中一个限位装置由于外力作用损坏时,另一个限位装置也可以实现使电路断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单个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限位装置,11、旋转轴,12、锁扣,13、传动杆,14、固定架,15、弹簧,16、旋转杆,17、第二旋转轴,18、接触铜片,19、限位挡块,110、勾部,3、固定底板,4、绝缘体,5、导线,6、连接杆,7、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级机械限位装置的一实施例,多级机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底板3,固定底板3上设置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装置,限位装置1包括弹簧15、固定架14和传动杆13,固定架14固定弹簧15,传动杆13贯穿固定架14,传动杆1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挡块19,另一侧设置有锁扣12,锁扣12通过旋转轴11进行固定,锁扣12的一侧设置有勾部110,弹簧15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杆16,旋转杆16通过第二旋转轴17固定,旋转杆16远离勾部的位置设置有接触铜片18,接触铜片18上设置有导线,两个限位装置的传动杆13之间通过连接杆6进行连接。

使用时,若是有外力施加到两个限位挡块19其中之一上,传动杆13会将力传到锁扣12上,锁扣12受力移动,使原本被锁扣12限位的旋转杆16不再被限位,此时旋转杆16受到原本被挤压的弹簧15的作用力沿着第二旋转轴17转动,旋转杆16的转动带动两个接触铜片18分离。

若其中一个限位装置1损坏,不论外力施加到两个限位挡块19其中一个上,连接杆6总能带动另一个限位装置的传动杆13运动,传动杆13会将力传到锁扣12上,锁扣12受力移动,使原本被锁扣12限位的旋转杆16不再被限位,此时旋转杆16受到原本被挤压的弹簧15的作用沿着第二旋转轴17转动,旋转杆16的转动带动两个接触铜片18分离,依然能达到限位效果。

两个限位装置1对应的旋转杆16在第二旋转轴17与接触铜片18之间的材料是绝缘体,防止电流外泄损坏器械。

固定底板3上设置有传感器7,传感器7设置在接触铜片18的一侧,可以使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掌握机械限位装置的工作状态,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两个限位装置的固定架14、旋转轴11、第二旋转轴17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底板3上,便于拆卸,易于维护更换。

两个限位装置对应的锁扣12与传动杆13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凹槽,传动杆13与锁扣12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凸起,减小了两个限位装置对用的传动杆12与锁扣12接触时的摩擦,使装置运行的更为顺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