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180度立式插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765发布日期:2019-10-19 03:14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TYPE-C180度立式插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YPE-C180度立式插板。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一种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电子器件,运用也极其广泛。现有的连接器主要分为平躺式连接器和侧插式连接器。其中,平躺式连接器也成为板插,普遍是由屏蔽外壳、绝缘本体和连接端子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TYPE-C180°板插,如图1所示,在具体的制作、组装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连接端子上的pin脚较多,并且位于两端的pin脚需要通过端子上的PCB板内部走线进行短接,从而造成PCB板排线时不方便排布,并且整体的视界效果也不够简洁;

2、屏蔽外壳上的拔插脚为了避免避开连接端子上的pin脚,使得pin脚有足够的空间,因此拔插脚是向外弯曲设计。但这种设计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连接端子上的pin脚短接布线不方便,不简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YPE-C180度立式插板,其通过将需要短接的pin脚进行连接设置,则无需再通过内部PCB板的布线完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布线不方便和不简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TYPE-C180度立式插板,包括绝缘本体、包裹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屏

蔽外壳和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连接端子;位于所述连接端子两端并且需要短接的pin

脚各自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相连接的pin脚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中心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需要短接的pin脚设置有4对。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外壳的拔插脚在所述屏蔽外壳所在的平面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外壳的拔插脚分别朝远离所述相连接的pin脚的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外壳上设有用于将绝缘本体组装至所述屏蔽外壳后进行定位的铆位;

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与所述铆位相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铆位在所述屏蔽外壳的正反两面各设置有一对;所述凹槽在所述绝缘本体的正反两面各设置有一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

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配的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卡勾中间件;所述卡勾中间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并且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和定位柱各设置有3对;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2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TYPE-C180度立式插板,直接将需要短接的pin脚连接设置,进而无需连接端子的PCB板进行内部布线完成短接,从而使得PCB板内部的布线简化,更为简洁,也使得布线更方便。

以上的设计结构和制作工艺都极其简单,成本低,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TYPE-C180度立式插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TYPE-C180度立式插板另一面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屏蔽外壳

11:拔插脚12:铆位

2:绝缘本体21:凹槽

3:连接端子31、32:pin脚33:第一连接件34:第二连接件

35:第一通孔36:定位柱37:卡勾中间件38: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TYPE-C180度立式插板,包括屏蔽外壳1、绝缘本体2和连接端子3;所述屏蔽外壳1包裹在所述绝缘本体2的外面,所述连接端子3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其中,位于所述连接端子3两端并且需要短接的pin脚31、pin脚32各自相连接。所述pin脚31和pin脚32各自相连接后,则无需再通过连接端子3内部的PCB 板布线,即从本质上解决了布线不方便和不简洁的问题。具体地,所述pin脚31又由pin脚31’和pin脚31”组成,所述pin脚32又由pin脚32’和pin脚32”组成。

具体地,所述相连接的pin脚31和pin脚32都位于所述连接端子3的中心线上,从而使得pin脚与屏蔽外壳的插接脚保持有效距离,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在图1中,需要短接的 pin脚设置有4对,具体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进行调整,例如2对,6对等。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所述屏蔽外壳1的拔插脚11与所述拼pin脚31/pin脚32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所述屏蔽外壳1的拔插脚11在所述屏蔽外壳1所在的平面延伸。该设计使得拔插脚11与屏蔽外壳1不存在弯曲的设置,从而使得生产中不易出现变形,进而提升了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如图2所示,所述屏蔽外壳1上设有用于将绝缘本体2组装至所述屏蔽外壳1后进行定位的铆位12;所述绝缘本体2上设有与所述铆位12相匹配的凹槽21。具体地,所述铆位12 在所述屏蔽外壳1的正反两面各设置有一对;所述凹槽21在所述绝缘本体2的正反两面各设置有一对。

所述连接端子3包括第一连接件33和第二连接件34;所述第一连接件3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5;所述第二连接件3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5相适配的定位柱36。所述定位柱 36卡入所述第一通孔35内,从而将第一连接件33和第二连接件34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3还包括卡勾中间件37;所述卡勾中间件37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3和第二连接件34之间,并且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36相适配的第二通孔38。所述卡勾中间件37进一步保证了第一连接件33和第二连接件34卡紧不松脱。具体地,所述第一通孔35和定位柱36各设置有3对;所述第二通孔38设置有2对。其中,所述第一通孔35和第二通孔38为圆孔或方孔,具体还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TYPE-C180度立式插板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