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隔离开关导电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5550发布日期:2019-10-29 21:14阅读:8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导电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压隔离开关导电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高压隔离开关导电杆,它包括导电杆本体。因为高压隔离开关导电杆的结构强度较差以及散热效果较差,在导电杆处于高温工作时,容易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散热效果好以及实用性强的导电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隔离开关导电杆,包括导电杆本体,所述导电杆本体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包括A面以及B面,所述主体部上设有设置于A面上的加强结构,主体部上设有设置于B面上的散热结构,该加强结构包括设置于A面上的若干第一铜条以及设置于两相邻第一铜条之间的第二铜条,第一铜条的截面呈梯形状,第二铜条的截面呈倒梯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杆本体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包括A面以及B面,通过在主体部的A面设置加强结构,以及在主体部的B面上设置的散热结构,从而使得导电杆本体形成结构加强以及散热同时具备的双重效果,进一步的将该加强结构设置为包括设置于A面上的若干第一铜条以及设置于两相邻第一铜条之间的第二铜条,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相同截面设置的第一铜条以及第二铜条,且第一铜条的截面呈梯形状,第二铜条的截面呈倒梯形状,提高了在配合时第一铜条和第二铜条相扣形成良好的整体性,同时梯形结构增加了结构加强时的面积,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B面上的若干散热体以及设置于各散热体上的散热弧面,所述散热体的厚度由A面往B面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B面上的若干散热体以及设置于各散热体上的散热弧面,通过设置的散热体,增加了散热的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的散热弧面,增加了散热的面积,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同时,通过将散热体的厚度由A面往B面方向逐渐减小,则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弧面的弧面开口方向背向B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弧面的弧面开口方向背向B面,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在确保散热的同时,减小了散热体占用的空间,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散热体呈方形阵列或呈环形阵列设置于B面上,且各散热体上均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散热体呈方形阵列或呈环形阵列设置于B面上,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将各散热体均匀的设置,或呈方形阵列结构,或呈环形阵列结构,提高了散热的均匀程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同时通过将各散热体上均设有通孔,则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的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隔离开关导电杆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隔离开关导电杆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A面,10-第一铜条,11-第二铜条,2-B面,20-散热体,21-散热弧面,20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隔离开关导电杆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导电杆,包括导电杆本体,导电杆本体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包括A面1以及B面2,通过在主体部的A面1设置加强结构,以及在主体部的B面2上设置的散热结构,从而使得导电杆本体形成结构加强以及散热同时具备的双重效果,进一步的将该加强结构设置为包括设置于A面1上的若干第一铜条10以及设置于两相邻第一铜条10之间的第二铜条11,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相同截面设置的第一铜条10以及第二铜条11,且第一铜条10的截面呈梯形状,第二铜条11的截面呈倒梯形状,提高了在配合时第一铜条10和第二铜条11相扣形成良好的整体性,同时梯形结构增加了结构加强时的面积,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B面2上的若干散热体20以及设置于各散热体20上的散热弧面21,通过设置的散热体20,增加了散热的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的散热弧面21,增加了散热的面积,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同时,通过将散热体20的厚度由A面1往B面2方向逐渐减小,则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散热弧面21的弧面开口方向背向B面2,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在确保散热的同时,减小了散热体20占用的空间,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散热体20呈方形阵列或呈环形阵列设置于B面2上,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将各散热体20均匀的设置,或呈方形阵列结构,或呈环形阵列结构,提高了散热的均匀程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同时通过将各散热体20上均设有通孔201,则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的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