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全焊接抗冲击轻质蜂窝电池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6729发布日期:2019-12-17 21:1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全焊接抗冲击轻质蜂窝电池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全焊接抗冲击轻质蜂窝电池盒。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对整车的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电池盒的轻量化越来越多的采用铝型材来拼焊而成,由于目前电池模组多采用纵、横梁承载,故底板为较薄的非承载结构,一旦遇到较复杂路况时,底板有击穿的风险,从而导致漏电、伤人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全焊接抗冲击轻质蜂窝电池盒,重量轻,减震抗冲击性能好,结构牢固安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全焊接抗冲击轻质蜂窝电池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由蜂窝板焊接形成,盒体内部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横梁,多个横梁在底面上沿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单个横梁在底面上沿盒体的宽度方向设置;通过多个横梁,盒体内部形成多个安装电池模组的区域;还包括设置于盒体顶部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紧固块,盒体相对两侧的顶面上设有与紧固孔相适配的紧固槽。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块和紧固槽均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一端的顶部设有延长板,该延长板相对盖板的侧面上设有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相对延长板的端面上设有与插槽相适配的插块。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底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池模组的紧固孔。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固定梁。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蜂窝形板制成的盒体不仅结构牢固,而且重量轻,具有很好的减震功能;而且盒体为焊接形成,整体结构更加牢固,抗冲击性能好,不易损坏;通过多个横梁将盒体分成多个安装电池模组的区域,这样便于电池模组的安装,且能够达到清晰有序的安装效果,能够避免相互碰撞,拆装维护方便;通过盖板可以对电池模组形成保护,避免盒体内进入异物,造成电池模组的损坏,结构安全;盖板与盒体站通过紧固块和紧固槽连接,结构牢固,使得盒体与盖板不易分开,以保证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块和紧固槽均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进一步提升了盖板与盒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避免盖板在盒体的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

(3)本实用新型盖板与盒体之间通过插块和插槽的连接,进一步地加强了盖板与盒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避免盒体在其长度方向发生位移。

(4)本实用新型在紧固孔内拧入螺钉,能够将电池模组固定在盒体内部的底面上,防止电池模组松垮。

(5)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梁以便于将盒体进行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与盖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两端与盒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盒体1,盖板2,横梁3,紧固孔4,固定梁5,紧固孔6,延长板7,插块8,螺栓9,紧固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全焊接抗冲击轻质蜂窝电池盒,包括盒体1和盖板2。

盒体1由蜂窝板焊接形成,盒体1内部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横梁3,多个横梁3在底面上沿盒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单个横梁3在底面上沿盒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通过多个横梁3,盒体1内部形成多个安装电池模组的区域,相邻两个横梁3之间的间距与电池模组的宽度保持一致,或者相邻两个横梁3之间的间距比电池模组的宽度大1-2mm,这样能固定住电池模组,防止其在区域内晃动,同时便于安装和去除更换;盒体1的底面上设有两个用于固定电池模组的紧固孔4,每个区域内都设有两个紧固孔4,盒体1的下端面上设有固定梁5,通过该固定梁5可以将盒体1固定在汽车上。

盖板2设置于盒体1顶部,盖板2的底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紧固块6,盒体1相对两侧的顶面上设有与紧固孔6相适配的紧固槽10,本实施例中的紧固块6和紧固槽10均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一端的顶部设有延长板7,在生产时,延长板7与盒体1为一体成型,该延长板7相对盖板2的侧面上设有插槽,而盖板2相对延长板7的端面上设有与插槽相适配的插块8,本实施例中,插块8和插槽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结构,当插块8插入插槽内后,插槽能够卡住插块8,这样插块就不会轻易与卡槽分离;当然稍微用力拨动盖板2就能使盖板插块8与插槽实现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盖板2与盒体1连接的牢固性,盖板2的另一端与盒体1之间通过螺栓9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