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9903发布日期:2020-01-24 12:2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是一种判断装置机壳是否被打开过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使电池供电更稳定,并优化手机的内部空间,使手机更轻薄。目前手机已经逐步设计成一体机,透过删除电池及机壳可拆卸机构使的手机空间使用率更高,然而该设计的改动却同时造成后盖不能轻易被打开的结果。如果顾客擅自拆下手机后盖更容易造成机器的损坏,为了辨别是否因顾客自行拆解而造成机器的人为损坏,设计一款判断机壳是否被打开过的连接器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判断是否被打开过设备的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含一主体单元、至少一侦测弹片以及一壳体;所述主体单元包含一贯通所述主体单元的容置空间,以及一组装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端子模组;所述侦测弹片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外侧壁上,且所述侦测弹片包含一弹片本体,一设置于所述弹片本体一端的施压部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弹片本体侧缘上的弹性开关部,且所述弹性开关部由所述弹片本体侧缘延伸并使所述弹性开关部的末端与所述弹片本体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壳体组装于所述主体单元的外围,且所述壳体包含一往所述间隙方向延伸的接触部,且所述接触部容置于所述间隙中,而所述弹性开关部透过所述弹片本体具有弹性并可在外力的作用下选择与所述接触部相接触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接触部断开接触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开关部沿所述弹片本体中段的侧缘往上延伸,且所述弹性开关部末端包含一凸面向下的弧形结构。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施压部沿所述弹片本体的前段,且先向上垂直延伸再向所述主体单元前端水平延伸。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侦测弹片包含一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后端,且所述卡扣部垂直于所述弹片本体并卡扣于所述主体单元的底部。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后端以封闭所述容置空间,而所述接触部沿所述壳体的侧面底端往所述间隙的方向延伸。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单元的两个相对的外侧壁上分别包含一组装件,所述组装件呈倒l形且设有一朝向所述主体单元前端的开口,所述弹性开关部容置于所述开口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中侦测弹片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连接器100机壳200

主体单元10容置空间11

端子模组12组装件13

开口13a壳体20

顶板21侧壁22

接触部22a尾板23

侦测弹片30弹片本体31

施压部32弹性开关部33

弧形结构33a卡扣部34

间隙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及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连接器100包含一主体单元10以及一壳体20。所述主体单元10包含一贯通所述主体单元10的容置空间11,一组装于所述容置空间11中的端子模组12,以及一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10两个相对的外侧壁上的组装件13,且所述组装件13呈倒l形并设有一朝向所述主体单元10前端开口13a。所述壳体20为导电材质制成并包含一顶板21,由所述顶板21的三个相邻侧缘分别向下延伸设有两相对的侧壁22以及一尾板23。所述壳体20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10的后端,并使所述侧壁22盖合于所述主体单元10后端的侧壁。所述侧壁22进一步设有一接触部22a,所述接触部22a沿所述侧壁22底部往所述组装件13方向延伸。而所述尾板23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10后端以闭合所述容置空间11。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为能够判断机壳是否被打开过,所述连接器100包含至少一侦测弹片30来检测设备是否被打开。在这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侦测弹片30为导电材质制成并设置于所述组装件13的下方,且所述侦测弹片30包含一弹片本体31,一设置于所述弹片本体31前段的施压部32,一设置于所述弹片本体31中段侧缘上的弹性开关部33,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弹片本体31后段的卡扣部34。所述卡扣部34垂直于所述弹片本体31,且卡扣于所述主体单元10后端的底部,以使所述侦测弹片30固定于所述主体单元10。而所述施压部32沿所述弹片本体31前段垂直延伸再往所述主体单元10的前端水平延伸,以便与设备一机壳200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施压部32与所述机壳200进行组合,当所述机壳200移动时将会带动所述施压部32移动。所述弹性开关部33由所述弹片本体31的侧缘往上延伸并容置于所述开口13a中,且所述弹性开关部33的末端包含一凸面向下的弧形结构33a,所述弧形结构33a与所述弹片本体31形成一间隙40,而所述接触部22a容置于所述间隙40中。由于所述弹片本体31具有弹性,因此可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并使所述弧形结构33a选择于与所述接触部22a相接触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接触部22a相断开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请再参阅图3和图5,如图3所示,当所述侦测弹片30在未受力时所述弹片本体31切换为第二状态,此时所述接触部22a容置于所述间隙40中,且所述接触部22a与所述弧形结构33a和所述弹片本体31之间互不接触。再请参阅图5,当所述机壳200与所述施压部32在组合状态时,所述机壳200往a’方向施力于所述施压部32,因此所述弹片本体31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而进入第一状态,此时所述弧形结构33a与所述接触部22a相接触。请再参阅图3,当所述机壳200被拆开,使所述机壳200停止对所述施压部32进行施力时,所述弹片本体31在弹性作用下恢复原有的第二状态,此时所述弧形结构33a与所述接触部22a相分离。由于所述接触部22a与所述侦测弹片30皆为导电材质制成,且均与内部电路(图未示)相连接,因此当所述接触部22a与所述侦测弹片30接触时将维持信号导通状态,透过该信号的导通状态便可确所述认机壳200是否被开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接器100,透过侦测弹片30具有弹性作用的结构,使所述弹性开关部33在外力作用下可选择地与所述接触部22a相接触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接触部22a相断开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进而达成确认所述机壳200被打开的时间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