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插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刚电缆n型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电缆插头是电缆线路中不可缺少的部件,用它来实现两段电缆的连接,同时改善两根电缆末端电场,长电路必须将两段或多段电缆通过连接起来,这就需要直通插头,直通插头是连接两根电缆形成连续电路的附件,特指插头的金属外壳与被连接电缆的金属屏蔽和绝缘屏蔽在电气上连续的插头,而现有的表面贴装插头,作为射频同轴连接器的一种,主要由壳体、绝缘体、插孔和接触头等部件构成,但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各个零件连接不紧密容易产生转动或滑动,而且整体耐疲劳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刚电缆n型插头,以解决现有插头各个零件连接不紧密容易产生转动或滑动,整体耐疲劳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半刚电缆n型插头,包括壳体、插针、螺套和密封圈,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绝缘子,且壳体的左侧设置有插针,所述壳体右端安装有螺套,所述壳体一侧端面设置有密封圈,且壳体通过c型卡环连接有螺套。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插针和螺套选用有色金属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孔,且该孔与插针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的孔外部被绝缘子包裹,且该孔设置有倒刺,并且绝缘子选用热固定性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部和螺套内部均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与c型卡环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通过c型卡环与螺套构成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为o型橡胶密封圈。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势:
1.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壳体内部的孔设置有倒刺,倒刺的设置能有效的防止介质的脱落,使介质更加固定,使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整体的性能更加稳定间接地减少了安全隐患;
2.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的绝缘子选用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具有良好的隔热、耐磨、绝缘、耐高压的特点,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使用,使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适用性更强;
3.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壳体外部和螺套内部均设置有凹槽,且壳体通过c型卡环与螺套构成滑动连接,两者互动旋转自如,使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连接也更加紧密。
附图说明
图1是半刚电缆n型插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半刚电缆n型插头,主要结构部件包括:壳体1、绝缘子2、插针3、螺套4、c型卡环5和密封圈6,壳体1内部设置有绝缘子2,且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插针3,壳体1右端安装有螺套4,壳体1一侧端面设置有密封圈6,且壳体1通过c型卡环5连接有螺套4。
壳体1、插针3和螺套4选用有色金属材料,材料及电镀选用避开铁磁材料,满足高要求的三阶互调指标,接头内部阻抗匹配设计性能优良,加工容易更加适合批量生产。
壳体1内部设置有孔,且该孔与插针3同轴,壳体1内留有与接触件相连接的插孔,该插孔与插针3的形状大小相匹配,而且且该孔与插针3同轴,在安装的过程中更加快捷方便,同时该孔也对插针3做了进一步的固定。
壳体1内部的孔外部被绝缘子2包裹,且该孔设置有倒刺,并且绝缘子2选用热固定性塑料,壳体内孔的倒刺能有效的防止介质的脱落,使介质更加固定,使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整体的性能更加稳定间接地减少了安全隐患,而选用热固定性塑料的绝缘子2具有良好的隔热、耐磨、绝缘、耐高压的特点,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使用,使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适用性更强。
壳体1外部和螺套4内部均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与c型卡环5相匹配,这样能够把c型卡环5镶嵌到壳体1外部和螺套4内部的凹槽中,壳体1通过c型卡环5与螺套4构成滑动连接,壳体1和螺套4互动旋转自如。
密封圈6为o型橡胶密封圈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磨损的特点,密封圈6保证与相匹配的母座相连接,端面密封针带有凸台,当焊上电缆后,推入介质时进行定位。
如图1所示,当实验人员需要用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去工作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有无明显损坏,检查安全后就可以进行安装。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壳体内部的孔设置有倒刺,倒刺的设置能有效的防止介质的脱落,使介质更加固定,使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整体的性能更加稳定间接地减少了安全隐患;
2.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的绝缘子选用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具有良好的隔热、耐磨、绝缘、耐高压的特点,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使用,使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适用性更强;
3.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壳体外部和螺套内部均设置有凹槽,且壳体通过c型卡环与螺套构成滑动连接,两者互动旋转自如,使该半刚电缆n型插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连接也更加紧密。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