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8461发布日期:2019-11-27 18:4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高压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



背景技术:

面对当今国内乃至全球日益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各大汽车厂商都在着力研发低排放的新能源技术,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其中纯电动汽车是目前各大车企大力研发的领域之一。由插座和插头两部分组成的高压连接器广泛应用于主控箱和电池箱的传递高压电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高压电路的作用。由于一个电池箱或主控箱上使用的高压接插器数量较多(至少正负极各需一个),由于插头需要被插进与之唯一对应的插座中,高压接插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插头插错插座现象。

在插插头时,为便于区分将正极高压连接器的颜色设置为橙色,负极高压连接器为黑色,同一个电池箱或者主控箱如果出现多个正极或负极高压连接器时,用标签区分,这些区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便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是颜色还是标签区分,如果插头插错插座照样可以插进去,依然不能杜绝插头插错插座这一错误的出现,因此,现在急需研发高压连接器通用的防呆结构,在保持颜色和标签区分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插头插错插座的现象,使插头插不进插座,从结构上实现防呆,以彻底杜绝错误的出现。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高压接插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高压连接器插头容易插错插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包括插座和与插座适配的插头,其中,所述插座包括插座主体和设置于插座主体内的插座键体,所述插头包括插头主体和套设于插头主体外的插头键体,所述插头键体与所述插座键体装配方位适配,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键体与插座键体插接配合。

所述的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其中,所述插座键体外表面上设置有键位槽,所述键位槽从插座键体顶端开始沿插座键体的轴向分布延伸,所述插头键体包括设置于插头键体外表面的凸键,所述凸键沿插头键体的轴向分布延伸,插头插入插座时凸键插入插座键体上的键位槽内实现插接配合;或者,

所述的插座键体外表面上设置有凸键,所述凸键沿插座键体的轴向分布延伸,所述插头键体包括设置于插头键体外表面上的键位槽,所述键位槽沿插头键体的轴向分布延伸,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座键体上的凸键插入插头键体上的键位槽内实现插接配合。

所述的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其中,所述插座键体外表面上的键位槽呈非对称非均匀分布,键位槽至少设置两个,所述凸键的设置数量和分布位置与键位槽适配;或者,所述插头键体外表面上的键位槽呈非对称非均匀分布,键位槽至少设置两个,凸键的设置数量和分布位置与键位槽适配。

所述的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其中,键位槽设置四个,呈非对称非均匀分布设置于插座键体外表面上;或者,键位槽设置四个,呈非对称非均匀分布设置于插头键体外表面上。

所述的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其中,所述插座主体的底部包括定位槽部,所述插座键体的底部也包括定位槽部,定位槽部沿插座主体和插座键体底部周向分布,插座主体底部定位槽部的突起抵接插座键体底部定位槽部的凹部以使插座键体相对插座主体定位,所述插头主体的底部包括定位槽部,所述插头键体的底部也包括定位槽部,定位槽部沿插头主体和插头键体底部周向分布,插头主体底部定位槽部的突起抵接插头键体底部定位槽部的凹部以使插头键体相对插头主体定位。

所述的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其中,所述插座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插座主体上设置有插座扣位,所述插头主体上设置插头卡扣,插头插入插座后插头卡扣扣入插座扣位中。

所述的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其中,所述插座主体和设置于插座主体内的插座键体过盈配合,使插座键体固定于插座主体内。

所述的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其中,插座键体粘结于插座主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通过在插座上设置键位槽,在插头上设置凸键,插头插入插座时凸键插入键位槽内实现插接配合,一个插头只能插进唯一一个与之配套的插座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高压接插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高压连接器插头容易插错插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防呆结构成本低廉,经济实用,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座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座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键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插座1;插座主体10;插座扣位100;安装板101;插座键体11;键位槽110;定位槽部111;插头2;插头主体20;插头卡扣201;插头键体21;凸键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包括插座1和与插座1适配的插头2,其中,所述插座1包括插座主体10和设置于插座主体10内的插座键体11,所述插头2包括插头主体20和套设于插头主体20外的插头键体21,所述插头键体21与所述插座键体11装配方位适配,插头2插入插座1时插头键体21与插座键体11插接配合。插座1还包括安装板101,安装板101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插座主体10上设置有插座扣位100,所述插头主体20上设置插头卡扣201,插头2插入插座1后插头卡扣201扣入插座扣位100中。

具体地,参阅图3至图6,插座键体11外表面上设置有键位槽110,所述键位槽110从插座键体11顶端开始沿插座键体11的轴向分布延伸,延伸至靠近插座键体11底部的位置,所述插头键体21包括设置于插头键体21外表面的凸键210,所述凸键210沿插头键体21的轴向分布延伸,插头2插入插座1时凸键210插入插座键体11上的键位槽110内实现插接配合,凸键210从键位槽110顶端进入键位槽110中,凸键210沿着键位槽110行进直至凸键210抵接键位槽110末端,完成插座键体11与插头键体21之间的插接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键210与键位槽110的插接配合,使插头只能和与之唯一配套的插座插接,例如a插头只能与a插座连接(因a插头凸键210的装配位置只与a插座键位槽110的装配位置是适配的),b插头只能与b插座连接(b插头凸键210的装配位置只与b插座键位槽110的装配位置是适配的),若技术人员不小心想将a插头插进b插座,a插头的凸键210在装配方位上并不能和插座上的键位槽110适配,这样,a插头并不能被插进b插座中,从根本上避免了在高压接插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高压连接器插头容易插错插座的情况发生。

插座键体11外表面上的键位槽110呈非对称非均匀分布,键位槽110至少设置两个,凸键210的设置数量和分布位置与键位槽110适配;在本实施例中,键位槽110设置四个,呈非对称非均匀分布设置于插座键体11外表面上。当a插头并不能被插进b插座中的情况下,此时操作人员若不将插头卡扣201扣入插座扣位100中,将a插头转动一定的角度后插入b插座,在键位槽110呈对称均匀分布的情况下a插头存在被顺利插入b插座中的可能性(即使a插头和b插座不应被匹配),存在插头插错插座的风险。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键位槽110呈非对称非均匀分布,即使操作人员不将插头卡扣201扣入插座扣位100中,将a插头转动一定的角度后依然无法插入到b插座中,保证了只有插头上的凸键210全部与插座上键位槽110完全对应上才能插进去,进一步提高防呆结构的可靠性,从根本上杜绝了插头插错插座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参阅图3,插座主体10的底部包括定位槽部111,所述插座键体11的底部也包括定位槽部111,定位槽部111沿插座主体10和插座键体11底部周向分布,插座主体10底部定位槽部111的突起抵接插座键体11底部定位槽部111的凹部以使插座键体11相对插座主体10定位,所述插头主体20的底部包括定位槽部111,所述插头键体21的底部也包括定位槽部111,定位槽部111沿插头主体20和插头键体21底部周向分布,插头主体20底部定位槽部111的突起抵接插头键体21底部定位槽部111的凹部以使插头键体21相对插头主体20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插座键体11有多种装配于插座主体10内的装配方位,例如,插座主体10底部的第一个定位槽部111抵接插座键体11底部的第一个定位槽部111,或者,将插座键体11转动一角度,使插座主体10底部的第一个定位槽部111抵接插座键体11底部的第二个定位槽部111,此时即为另一装配方位。而一旦插座键体11相对插座主体10的装配方位确定下来,与之匹配使用的插头键体21的装配方位也被确定下来。本实用新型在插座主体10和插座键体11底部周向设置多个定位槽部111,使插座键体11有多种装配于插座主体10内的装配方位,一个插头插座组使用一种装配方位,不同的插头插座组使用不同的装配方位,多装配方位允许多组插头插座同时使用,适用于高压接插器数量较多的情景。在本实施例中,插座键体11相对插座主体10的装配方位至少为20种。

进一步地,插座主体10和设置于插座主体10内的插座键体11过盈配合,使插座键体11固定于插座主体10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插座键体11粘结于插座主体10内。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凸键被设置于插座键体外表面,凸键沿插座键体的轴向分布延伸,所述插头键体包括设置于插头键体外表面上的键位槽,所述键位槽沿插头键体的轴向分布延伸,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座键体上的凸键插入插头键体上的键位槽内实现插接配合。凸键从键位槽顶端进入键位槽中,凸键沿着键位槽行进直至凸键抵接键位槽末端,完成插座键体与插头键体之间的插接配合,使插头只能和与之唯一配套的插座插接。

进一步地,插头键体外表面上的键位槽呈非对称非均匀分布,键位槽至少设置两个,凸键的设置数量和分布位置与键位槽适配,在本实施例中,键位槽设置四个,呈非对称非均匀分布设置于插头键体外表面上。当a插头并不能被插进b插座中的情况下,此时操作人员若不将插头卡扣扣入插座扣位中,将a插头转动一定的角度后插入b插座,在键位槽呈对称均匀分布的情况下a插头存在被顺利插入b插座中的可能性(即使a插头和b插座不应被匹配),存在插头插错插座的风险。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键位槽呈非对称非均匀分布,即使操作人员不将插头卡扣扣入插座扣位中,将a插头转动一定的角度后依然无法插入到b插座中,保证了只有插座上的凸键全部与插头上键位槽完全对应上才能插进去,进一步提高防呆结构的可靠性,从根本上杜绝了插头插错插座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通用防呆结构,通过在插座上设置键位槽,在插头上设置凸键,插头插入插座时凸键插入键位槽内实现插接配合,一组插头插座组只占用一个装配方位的情况下一个插头只能插进唯一一个与之配套的插座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高压接插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高压连接器插头容易插错插座的技术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