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非晶变压器缠绕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5345发布日期:2020-02-21 20:3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非晶变压器缠绕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晶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非晶变压器缠绕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非晶变压器是一种低损耗、高能效的电力变压器。此类变压器以铁基非晶态金属作为铁芯,由于该材料不具长程有序结构,其磁化及消磁均较一般磁性材料容易。因此,非晶变压器的铁损(即空载损耗)要比一般采用硅钢作为铁芯的传统变压器低70-80%。由于损耗降低,发电需求亦随之下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亦相应减少。非晶变压器在进行线圈的缠绕时通常采用机械化的缠绕设备进行完成,但一般的缠绕设备一次仅能缠绕一组非晶变压器,在生产加工时的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非晶变压器缠绕导向装置,它在使用时能够将多组缠绕线束进行输送分离导向,使缠绕线束能够进行更加稳定均匀的输送,在使用时同时能够满足多台非晶变压器的线圈缠绕时的线束供应,能够保障每组线圈在进行缠绕时的流畅性和稳定性更好,使各自线束之间不会缠绕交叉在一起,使每组非晶变压器在生产加工时的安全性更高,同时有效提高了非晶变压器在生产加工时的效率,由于每组线束通过本装置上的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使线束进行输送时具有更稳定的输送导向作用,使线圈在进行缠绕时的紧密性也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使非晶变压器的线圈缠绕质量更好,非晶变压器整体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化非晶变压器缠绕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主体装配稳定连接基准座,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基准座的右侧端面上下方向设有线性均匀分布且为一体成型的圆柱形主体支撑导向连接稳定柱,所述主体支撑导向连接稳定柱左右方向的长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加,所述主体支撑导向连接稳定柱的右侧端面上设有一体成型的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在左右方向的投影为圆弧形结构,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中间位置的高度高于前后两侧位置的高度,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后侧位置位于前侧投影位置的左侧,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中间位置左右方向的厚度大于前后位置左右方向的厚度,上下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在左右方向投影的位置相互平行重叠在一起,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从上到下左右方向的宽度逐渐减小,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基准座的左侧端面上设有两个圆柱形主体装配锁紧固定孔。

进一步的,顶部位置的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的上端与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基准座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底部位置的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的前后位置的下端部位于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基准座的下端面所在水平面的下方。

进一步的,上下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在左右方向投影位置相互重叠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小于每个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上下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将多组缠绕线束进行输送分离导向,使缠绕线束能够进行更加稳定均匀的输送,在使用时同时能够满足多台非晶变压器的线圈缠绕时的线束供应,能够保障每组线圈在进行缠绕时的流畅性和稳定性更好,使各自线束之间不会缠绕交叉在一起,使每组非晶变压器在生产加工时的安全性更高,同时有效提高了非晶变压器在生产加工时的效率,由于每组线束通过本装置上的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使线束进行输送时具有更稳定的输送导向作用,使线圈在进行缠绕时的紧密性也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使非晶变压器的线圈缠绕质量更好,非晶变压器整体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装配稳定连接基准座,2、主体支撑导向连接稳定柱,3、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4、主体装配锁紧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自动化非晶变压器缠绕导向装置,它在使用时能够将多组缠绕线束进行输送分离导向,使缠绕线束能够进行更加稳定均匀的输送,在使用时同时能够满足多台非晶变压器的线圈缠绕时的线束供应,能够保障每组线圈在进行缠绕时的流畅性和稳定性更好,使各自线束之间不会缠绕交叉在一起,使每组非晶变压器在生产加工时的安全性更高,同时有效提高了非晶变压器在生产加工时的效率,由于每组线束通过本装置上的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使线束进行输送时具有更稳定的输送导向作用,使线圈在进行缠绕时的紧密性也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使非晶变压器的线圈缠绕质量更好,非晶变压器整体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高。它包括长方形主体装配稳定连接基准座1,它是本装置的主体装配结构,在装配时安装在单独的机械结构架上。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基准座1的右侧端面上下方向设有线性均匀分布且为一体成型的圆柱形主体支撑导向连接稳定柱2,它支撑了本装置的主体结构强度。所述主体支撑导向连接稳定柱2左右方向的长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加,使它在使用时能够确保各位置的使用空间,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更高。所述主体支撑导向连接稳定柱2的右侧端面上设有一体成型的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它的右侧相邻两个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之间形成线束输送槽,通过它能够将线束进行更稳定流畅的输送,使非晶变压器在进行线圈的缠绕时更加方便,本装置同时能够满足多台非晶变压器的生产加工,使整体生产时的效率更高。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在左右方向的投影为圆弧形结构,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中间位置的高度高于前后两侧位置的高度,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后侧位置位于前侧投影位置的左侧,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中间位置左右方向的厚度大于前后位置左右方向的厚度,上下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在左右方向投影的位置相互平行重叠在一起,使线束在输送时既能够与不同的线束安全的隔离开,并且还能够使各输送导向位置的结构强度更好。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从上到下左右方向的宽度逐渐减小,使整体线束在输送时的空间更不相同,能够在使用时具有更稳定的输送效果。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基准座1的左侧端面上设有两个圆柱形主体装配锁紧固定孔4。

作为优选,顶部位置的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的上端与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基准座1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使上端位置在进行线束放置时的空间更大,在使用时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底部位置的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的前后位置的下端部位于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基准座1的下端面所在水平面的下方,使下端位置的结构强度更高,在使用时的结构安全性更可靠。

作为优选,上下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在左右方向投影位置相互重叠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小于每个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上下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使相邻两个所述缠绕导向输送稳定连接架3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好,确保线束在进行输送时的导向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